生活在當下世界上的每個人,每天都面臨著各種訴求,這種訴求都發源於身邊各種各樣的社會角色,他們又都以各種不同的名義要求我們做著各種各樣不同的決定。發出這種訴求時,親人們「以愛為名」,朋友們「以義氣為名」,競爭對手「以比賽為名」,情人們「以情為名」,陌路人「以道德為名」等等。然而這種各種各樣的名義和這些人真正的目的之間,有多少是客觀的,有多少又是一種「情感假象」呢?
所謂的「情感假象」,便是身邊人以情感的名義,要求我們做著其實與情感無關的事項。如要用鑽石證明的愛情,要用車房支撐的婚姻,要用絕對順從支撐的孝順,要用放任不管支撐的疼愛。如果站在事物呈現最客觀,最真實的邏輯上,我們會發現,鑽石和愛情絕沒有必然的關聯,車房也絕對不會成為婚姻的必要基石,而順從更不是對孝順一詞最完美的詮釋,疼愛更不是無限制的放任。
而這些就是今天我們要通過電影聊到的話題「情感假象」,在1998年的時候,美國上映了一部極具想像力的電影《楚門的世界》,這部影片由著名的喜劇演員金凱瑞主演,由彼得威爾執導。這部影片的主角楚門是一檔真人秀節目的主角,這個節目就叫做「楚門的世界」。楚門從一出生就生活在這個真人秀的節目裡,他身邊的一切都是節目組虛構的,包括太陽、月亮、風暴、大海,甚至於身邊的朋友、鄰居,還有他的母親、妻子,這一切都是「偽造」的。
而楚門是這個世界裡,唯一不知道真相的人,他每天過著被身邊人規劃好的生活。甚至於他的愛情和婚姻,都是被節目組特別安排過的。而楚門正是被這些身邊人以情感為名,禁錮在了楚門的世界裡。這其中不僅僅包括節目組裡的演員,也包括節目的製片人克里斯多福,甚至於螢屏之外的節目觀眾,他們都聲稱愛著楚門。可是呢?他們又都在欺騙楚門,他們對楚門的情感,都有著各自的目的。
節目裡的演員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製片人克里斯多福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螢屏之外的觀眾,是為了通過楚門獲得自己的生活樂趣。站在客觀的角度上而言,他們都沒有真正的愛著楚門,他們只是在以愛的名義利用和剝削楚門。這種虛假的情感,這種情感假象,其實也充斥在我們身邊的生活中。那些不孝的孩子,那些不講義氣的朋友,那些「蘇大強」、「徐廣坤」樣式的父母,他們不都是在以愛的名義,做著自己的社會實踐,以達到自己的某種自私目的嗎?在這些人的生活中,情感僅僅是他們實現自己生活目的的一種手段。就像《楚門的世界》裡,那些人通過情感的手段,對楚門做的那樣。
楚門生活在虛構的世界裡,像極了現實生活中孤獨的我們,我們不敢離開自己的「桃源島」,不敢闖出那個虛假的「楚門的的世界」。因為我們被各種力量,以情感之名禁錮著,以至於我們不僅沒有走出去看看的勇氣,我們也沒有走出去看看的力量,因為我們所有的力量,在爆發之前,就已經被身邊人以情感之名消磨掉了。所以我們很多人,只能默默的生活在自己的「桃源島」裡,像影片中楚門一樣,每天帶著虛假的笑容,向身邊人,打著沒有任何情感支撐的招呼。
影片中,關於楚門虛假的笑容,其實最好的解讀是,虛假的世界,造就了虛假的楚門。在那樣一個作秀的世界裡,楚門只能成長為一個公式化的人,他的笑容裡,沒有希望和嚮往,只有無奈和迷茫。起初楚門是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虛假的世界裡的,而這個過程中的 楚門,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的我們。
仔細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在生活中的某一個時間段裡,懷疑過我們當下生活的真實性呢?就好像楚門拿著那個「天上」掉下來的射燈一樣。其實很多的時候,我們不僅懷疑身邊生活的真實性,甚至我們有的時候就真的希望我們的生活可以在某個因素的作用下被推翻,以使得我們能夠儘快逃離當下生活的枯燥無味。而這種枯燥,正是銀幕前的觀眾被銀幕裡的楚門因為共鳴牽引出的情感。
在生活中,一個因素的影響和幹擾還容易逃脫,但是如果身邊所有的因素都變成一定的呢?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就被籠罩在一個,無形的,以情感為名的力量的禁錮裡了呢。而在這些禁錮的作用下,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充滿了規律,像極了影片中的楚門。而我們在生活中的表現,就好像楚門要滿足螢屏前的觀眾一樣,我們也要滿足一些人對我們的期待。而這些期待,卻不是我們本意所真心要追求的人生。
當我們生活的目標或者目的,變成了別人對我們的期待時,那些生活還真的屬於我們嗎?那些情感還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就如同我們追求的愛人一樣,當我們追求的愛人,要求我們送鑽石以證明愛情的存在。那我們就不再追求愛人了,而是用另外的與愛完全無關的行為,去追求鑽石,當我們拿到鑽石時,我們又真正的能夠換回愛人嗎?也許我們換回的,僅僅是和鑽石對等的,愛情的假象,而不是我們最初追求愛人時,想要得到的,和愛有關的真心。
就如同楚門最初得到的掌聲一樣,他用自己自出生之後幾十年的時間,帶給觀眾們開心、快樂。而這個過程中,楚門卻沒有過一天屬於自己的生活。他真正愛過的初戀,因為要告訴楚門真相,被周圍人無情地拆散了,而這個初戀,之所以成了楚門逃離他當下生活唯一的力量源泉,也來源於她對楚門的真情實感。相對於當下擁有整個虛假的世界,楚門選擇去追逐那個看似遙不可及的真實初戀。
導演用楚門的世界,金凱利用他教科書式的表演,向銀幕前的觀眾展現了現實世界中的情感假象。其實現實中的人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一個隱形的楚門世界裡,只是操控我們世界的,不是一個特定的組織。而是我們這個現實世界裡,因為虛榮交織在一起的價值觀,是我們用鑽石替代愛情,用服從替代孝順,用利益替代義氣的價值邏輯關係。而在這些價值和情感邏輯關係的交織下,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楚門世界裡。在這個世界裡,我們每天面對著,或多或少的情感假象。
在影片結尾時,當楚門站在通向自由的大門前,向螢屏前,向銀幕前,向楚門的世界裡的觀眾謝幕的時候,我們看到了自己內心深處,對真實世界,真實自我,真實情感的嚮往。以至於那一刻我們明白,掌握別人的生活,遠沒有掌握自己的生活來的更快樂,更有意義。雖然楚門最後勝利了,但是導演通過這個故事,對現實世界裡,情感假象的叩問遠沒有結束。我輩只有在不斷的自省中,才能更深刻的認識到我們內心深處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