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楚門的世界》在1999年獲得第71屆國際奧斯卡最佳劇本原創獎提名,男主金·凱瑞憑藉此片獲得第56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該片無論是劇情還是角色的演繹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特別是影片中隱喻的種種社會現實和所表達的情感,更讓它成為無法替代的經典佳作。
大家好,這裡是三清。
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解讀電影《楚門的世界》中隱藏的多重隱喻,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電影《楚門的世界》,「Trueman show」一開始時,大家心裡就有一個疑問:「HOW'S IT GONING TO END?」(該如何收場)卻始終給不出正確答案。
楚門是該片中的主角,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看點和談資,他的前半生被直播成一場秀。他生活在「桃源島」這樣一個充滿碧海藍天,和諧友善的世外桃源。然而這背後卻隱藏著許多虛偽。
桃源島的美好和它背後所隱藏的虛偽格格不入,楚門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地方。導演意在給人們留下對真實和虛假之間的探討,到底是要打破這種虛假的美好,還是繼續。
楚門是這個世界裡唯一真實的,而這個世界卻並不是真實的。莫名從天空掉落的「飛機零件」,只下在他身上的雨,電梯背後的製作組等等,破綻實在太多。如果不是這些破綻或許楚門永遠也不會發現?
楚門的妻子和自己的兄弟也無時無刻的盯著他,配合導演完成一場又一場的戲,就連妻子在哭泣指責楚門太不專業時,也不忘記打著可可的廣告,顯然她是專業的。
楚門的好兄弟也選擇了欺騙他,或許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兩人的友誼並不像Malon說的那樣真實了,malon終究還是選擇站在了楚門的對立面。
或許我們沒有想過,這些配合楚門出演的演員們意味著什麼,他們心甘情願地被控制,他們的不幸來源於每天像程式一樣的生活和外界控制。一切都是為了謀生,表演只是他們的生計,無法逃避。
思念或許是桃源島上另一個真實的東西。楚門對Sylvia的思念,對自己父親的思念,他每天收集雜誌,拼湊出Sylvia的樣子,對他而言,那是他在這個虛假世界強有力的精神支柱。
對父親的思念,讓楚門在時隔20多年一眼就認出了他,但是所謂的父親卻欺騙了他,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指導「楚門秀」的導演或許看待楚門就同兒子一般。
楚門就像是一直生活在導演父親的庇護下,牢牢掌控著他的人生,楚門最後離開時,導演問他確定要離開了嗎?楚門果斷地踏上了尋求自我的道路,大部分的父母或許都是這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自己指定的道路,或許他的這種極端的愛,導致了孩子的權力反抗。
「楚門秀」受到眾人的熱捧,一方面是人們的好奇心作祟,一方面也是希望從別的生活中得到安慰和平衡,楚門的世界或許就像是每個人的縮影,在真實世界裡每個人同樣受制於人,無法得到自由,身不由己。

楚門最後離開,全世界的觀眾都在為他歡呼,慶祝他終於擺脫虛偽世界的束縛,但是自己的人生卻一直還在受制於真實世界,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勇敢地面對虛假,擺脫虛偽。
今天的電影解讀到此結束,觀看完電影《楚門的世界》,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