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場」是巴蜀地區一個特殊的名詞,其他地方又叫趕集,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清末文人慶餘在竹枝詞裡寫成都一年十二個月都有主題市集,排得滿滿當當:「一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成都人對趕場的熱情已經延續了上千年,如今,逛各種文創集市已成為成都人的日常。
01
遊人如織,至夜方休
李劼人《大波》裡寫:「但凡趕場日子,再不濟事的鄉鎮,紅鍋飯鋪,都要開張」。每到市期那一天,市集上百貨皆聚,應有盡有,人們三五成群地從附近村莊趕來,有的出賣自己多餘的物產品,有的買進自家所需的東西,也有的趁便約親友辦些事,也有人只是去看看熱鬧。
《成都通覽》裡,作者傅崇矩列出了臨時市集的主要舉辦場所:北門的土地堂、西南的青羊宮、東門外高板橋下的東嶽廟、東門大佛寺的放生會。其中,以青羊宮的市集規模最大,最為熱鬧,「光緒 31 年(1905 年),沈總辦提倡工商,擴充會場,建築列肆,日進文明,改為勸工會,展會期至三月二十日」,「凡通省之物產及工業製品,無不齊備,遊人如織,實成都之第一熱鬧會場也」。
此外還有夜市,分別在東大街、西大街,上自城守衙門起,下至鹽市口止,百物萃集,遊人眾多。《成都通覽》描述大約可分為四段:「城守署至臬臺署走馬街口,售飲食者為多;由臬臺署起至新街口,售尋常書畫、銅器者為多;新街口至魚市口,售古董玩器、銅器及鮮花者為多;魚市口至鹽市口,售鮮花、舊書、玩具、洋貨雜器、冠帽、銅首飾者為多」。夜市從黃昏時起,二更後散,也就是說會持續到 21 一 23 點。開始大多是地攤形式,後來也漸漸發展到鋪面:香貨鋪、藥鋪、洋廣貨鋪,好玩的是綢緞鋪、洋布鋪在白天正常賣洋布、綢緞,晚上還搖身一變成彩票鋪子。
1916-1922 年間擔任英國駐成都總領事的梅裡克·休伊特這樣描寫這個城市的市集繁華和貨品琳琅:「城市的主街用石頭鋪就,非常寬闊,兩邊鱗次櫛比地開滿商鋪,大門都開向街道。商鋪的招牌通常用大塊的紅底或黑底木板寫著金色的中國字,這樣走在主街上仿佛穿越一個具有東方美感的長長的拱廊。特別是夏天,街上的商鋪豎起高高的竹竿撐起草蓆遮蔽太陽,這種感覺就更強烈了……由於絲織品出產非常豐富,所以蜀錦理所當然非常有名。還有一些街道只開設專賣某種貨品的商鋪,比如皮貨店、樂器店、銅器店、出售各種名貴中藥的藥店、古董店、玉器店、琥珀店、銀器店,以及名貴刺繡的店,對於熱愛美好事物的人來說,就是一個天堂。」
02
文創市集:趕場新花樣兒
早在 2009 年,就有年輕人在豆瓣網上註冊了一個叫做「成都創意市集」的小組,年輕人會自發發布手作攤主招募和文創市集的及時信息。
2018 年,成都發布西部文創中心建設促進政策,大力促進文創園區、文創街區的發展,在這些新興的文創園區和文創街區,各種文創市集有了承載之地,更是成為「擺攤兒」和「趕場」的不二之選。文創、非遺、美食……各類特色產品再次把成都人趕場的勁頭推到了一個新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去各大文創園區趕場,打卡各種特色文創市集,社區裡、家門口也可以趕場。
院子文化創意園的每月市集活動。攝影/PH7
在最具有成都生活氣息的玉林,青年文化與社區結合碰撞,產生了復古時尚與在地的「化學反應」。位於玉潔巷 3 號的院子文化創意園,是由老舊房屋進行更新改造的,按照現有建築造型,與周邊環境結合起來,做到既有其風格的獨特性,同時又能完美融入到整個生活街區之中。自開園以來,院子文化創意園保持著每月四五個活動的頻率推進,最受歡迎的就是每月市集「後市場 POSTMARKET」。
玉潔巷3號院子文化創意園舉辦的市集活動。攝影/PH7
在玉林的小巷裡,你可以看到集市裡被人群簇擁的 DJ,與客人交流甚歡的攤主,穿著花襯衫闊腿褲喝酒的年輕人。用主辦方的話來說:「我們看到叔叔背著小孩來逛後市場 POST MARKET,我們也聽到阿姨說:好好耍哦,下次帶朋友又來耍!還能看見牽著孩子,拎著剛從菜市場買的晚飯在各個攤位徘徊的老人。」
而天府新區萬安街道推出了天府新區首家規模最大、時間最長、運作較成熟的文創品牌「麓鎮市集」,每月只在月中、月末的周末開市。這個沿街由近百頂帳篷撐起的市集,匯集了小吃、農副產品、花草綠植、文創手作等多種業態的商品。
除了文創園區和社區裡固定的文創市集,在成都落地各種大型文化活動的時候,也有主題市集可以趕。
玉潔巷3號院子文化創意園舉辦的市集活動。攝影/PH7
中國音樂金鐘獎在成都舉辦期間,「音樂美學生活市集」在黑膠廣場至音樂大道上開市。由小酒館、音樂房子等一系列成都音樂文化生活的代表組成的市集,日均人流數以萬計,人聲鼎沸、熙熙攘攘。平凡的街頭巷尾處處化身成風格多樣的小型音樂 LIVE 現場,高雅爵士、輕快民謠,憂鬱藍調、精彩即興,吸引了無數遊人駐足聆聽。還有精彩無比的國際街頭藝人表演,五花八門的樂器,新鮮有趣的文創手作、國風、美食等豐富的市集內容,給街區注入了無限活力。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現場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盛大上演之際,最受大眾歡迎的莫過於在非遺博覽園世紀舞 601 公共區域舉辦的「匯聚非遺匠心精神——601非遺文創市集」,那裡匯聚了新鮮、潮流的創意物件,包含時尚設計、手工作品、工藝禮品、家居用品、日用裝飾、特色美食……連開 6 天,成都人趕場趕出新花樣兒,吃耍拍逛連打卡。
各種花樣翻新帶來不同的趕場體驗,又怎麼能怪成都人對趕場的癮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