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功率概念,馬力概念,換算關係。汽車評測文章中常常出現一種錯誤描述:某某發動機的功率為多少馬力。這種描述本身並不是錯誤的,因為馬力本就是功率的計量參考方式,但是用錯了單位就顯得很尷尬了。功率的單位P_瓦特,符號是W;公制馬力的單位是PS,兩者的概念有重合但是並不能直接說「1W=1PS」哦,換算公式為(1kw×1.36=1PS)。
功率概念
(計算公式:功÷時間,功率可理解為機器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簡而言之,做功是機器或生物體一次動作產生的能量,比如發動機在氣缸內燃燒燃油產生一次熱能,將熱能轉化為一次機械能(扭矩)就叫做一次做功。同理人揮拳一次也是一次做功,說白了就是輸出能量就算做功了,那麼功率什麼是意思呢?
關鍵字:率!發動機每分鐘做功多少次叫做「做功的效率」,白話的說就是一分鐘總共幹了多少活,或輸出了多少能量。功率是綜合時間周期與做功總次數的概念,但由於最終計量的是能量所以還是功的單位。在相同時間內發動機做功越多(功率越高),車輛的行駛速度就會越強;因為單次輸出能量的累積越多,車輛獲得的驅動作用力就越大。
馬力概念
國內使用的馬力為「公制馬力」,少數國家使用英制馬力,兩者的區別為計量的「量」的不同,就像1磅等於0.45公斤一樣,只是換個了標準與稱呼。公制馬力的實際更容易理解,因為一匹馬能拉動多少公斤的重物,以此制定標準似乎更生動、更容易理解。所以在很多設備的功率計量上都用【匹_PS】稱呼,比如空調的「1匹」實際只有735瓦,這是中功率很小的設備,那麼1匹究竟有多大力量呢?參考下圖。
1PS=1秒完成「75kg·米」的能量,指每秒驅動75公斤物體實現一米一秒的移動速度。由於馬力的推重比是固定的,而汽車的整備質量(重量)也是固定的,所以汽車一定是馬力越大性能越強;比如某臺車的重量為1.5噸,想要實現一米一秒的移動則需要20馬力,剩下一米十秒則需要200馬力。
至此應該理解了「功率與馬力」的關係,最後只需要了解兩者的計算公式即可:
kw=扭矩×轉速÷9549PS=kw×1.36某某車的「最大功率為200PS」為絕對錯誤的標註方式,但是最大功率有200馬力的說法實際沒有什麼漏洞,只是普通汽車愛好者並不一定能理解而已。所以在評測文章中談功率就用kw,談馬力再用PS,兩者不宜混為一談。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