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需要看很多方面,尤其是許多看重車子動力的男性消費者,更是對汽車的最大功率、扭矩這些參數感興趣,只要這款車子各種參數比較滿意,那麼也就會毫不猶豫選擇,但是很多人也同時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其實對於最大功率、扭矩、馬力等這些專業詞彙並不懂,只是很多人都這樣看那便看了。那麼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汽車的扭矩、馬力、功率、排量到底是什麼,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想必一些消費者肯定在一些有關汽車文章中看到過關於汽車功率的介紹,我們有時候會看到他們用千瓦KW來說,有時候也會用馬力PS,那麼從這一點描述中我們也可以知道,其實他們倆說的就是一個東西,只是用詞、單位不同而已——1馬力=0.735千瓦。因為兩詞意義相同,那麼我們就只說功率,功率是單位時間所做功的快慢,針對於一輛車,它的功率是一定的,也可以說不同的發動機所能表現出的最大功率是有差異的。這是因為不同發動機性能表現不同,有不同的轉速,也有不同的扭矩,而功率=扭矩*轉速。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就是有一項任務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分成小任務就有一定次數和一定時間,但是如果有人為了減少來回次數,那麼就需要多背負幾倍的小任務量,那麼任務量大了就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完成分任務;但如果要是想減少每次所背負的重量或者任務量,那就得多完成幾次,而每次完成的時間也就會少,但是加起來的總時間也是一定的,有一些能量守恆的意思。而在此例子當中,總的任務量就是功率,次數就是轉速,而每次能完成的任務量就是扭矩。那相對於一輛車來說,扭矩越大,那麼汽車的動力表現也就越好,當然這個值得是在一定程度,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一直處於理想狀態。
而關於功率,我們是不可以直接測得的,而轉速以及扭矩則不同,所以最終功率都是通過上面我們提到的公式算出來的。但是,汽車銘牌上所提到的功率也並非實際表現出來的功率,因為在實際行車過程中,我們還得需要考慮其他一些阻力的影響,由於這些阻力的存在,最大功率就會比理想功率,也就是汽車給出的額定功率要小,當然這些也都是我們可以理解的。
而扭矩的更為專業一點的解釋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力,它的計算公式是力的大小*力臂,所以單位是牛米。在發動機內部,有一個槓桿連接著一個做著往復運動的活塞,在進行旋轉的時候就會產生力,而這個力乘以槓桿長度就是扭矩,扭矩越大則代表這款車的爆發力越強,在爬坡、上山就會顯得非常厲害,當然有時候很多人也不需要太強的動力。
關於排量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很清楚就知道,因為每一款發動機都會標明排量,比如1.5T或者2.0L等等。其實汽車最大功率除了與轉速有關之外,還與每一次的燃油噴射量以及空氣進入的量,燃油噴射量很好掌控,但是關於空氣的進入量就顯得而有些困難,但是在經過技術研發之後出現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的比自然吸氣發動機要好。所以我們也從中可以知道,並不是排量越大,汽車最大功率越大,因為我們可以看到1.5T和2.0L的動力表現大致是在同一水平,甚至有時候2.0L還不如1.5T。
總而言之,汽車的扭矩、馬力、功率、排量是息息相關的,他們都為汽車最後的動力呈現貢獻了巨大力量。而且從上面的陳述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憑藉著技術的發展,汽車動力或許會越來越強勁,但同時它也是在遵守力的規律的條件下才能做到的,並不是隨意的通過改變其中的某一項,其他的也就會產生巨大的變化,這其中非常複雜,需要專家不斷突破這其中的道理。由於很困難,也因此在實際上或當中我們不應該過多追求動力表現,況且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並不需要太過於強勁的動力,而且單單追求大的數字並不能代表什麼,只要這款車操縱起來比較容易上手、舒服,且能保證自己基本的動力需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