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參眾兩院的一邊倒要求下,美國總統籤訂了新一輪對俄制裁法案。這項制裁法案讓有望復甦回暖的美俄關係,再次降到了冰點。其中明確規定,禁止美國及其盟友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原油等材料,以限制後者取得更多經濟收入。
這些年,由於美國帶頭堅決制裁,俄羅斯經濟一直一蹶不振,特別是其大型重工業、石油天然氣行業,經常出現產能過剩、產品價格低迷的情況,不利於俄羅斯國內就業和經濟增長。只是,就是在這樣的層層封鎖下,俄羅斯的軍工行業卻一枝獨秀,發展得相當好。
比如本月4號,俄羅斯媒體報導稱,俄正與印度尼西亞籤署數量可觀的蘇35戰鬥機購買協議書,印尼軍方高層人士隨後也證實了這一說法。蘇35戰鬥機是第四代半戰鬥機,幾乎可以與美國F22五代戰鬥機媲美,近來在敘利亞等中東戰場上的表現令人大開眼界。
緊接著,越南方面也曝出消息稱,其已與俄羅斯籤訂了T90S坦克購買協議。其中涉及坦克數量為64架,訂單淨額達到2.5億美元。而除了越南外,俄羅斯的T90S坦克還賣給了印度、伊拉克和沙特等國。可以說,這款主戰坦克已成為俄羅斯武器出口中,最受各國陸軍歡迎的裝備。
所以,儘管深受美國制裁之苦,但北極熊俄羅斯仍面不改色,借著武器裝備出口全面撈金。甚至一些之前與俄羅斯無武器交易的美國盟友,也開始了破冰之旅。最典型的如菲律賓,自從老杜上臺後,他們就頻頻在聯合軍演、輕型武器出口上與俄羅斯溝通交流。
而對俄羅斯這種行為,美國方面只能是乾瞪眼羨慕,因為一方面其實行比較嚴格的武器出口管制,很多不是北約成員的國家,基本不可能被允許購買美制武器,另一方面,俄羅斯軍工生產的武器性能也不差,甚至有些更好,畢竟前蘇聯的底子還是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