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類似「奧陌陌」的外星天體創造了地球生命,最初原料可能是它

2021-01-11 放牛班的秘密花園

出品:放牛班的秘密花園(ID:CDXNBN1)

作者:Sweetpie

責任編輯:Anyi

這塊據說是外星科技殘骸的星際來客將我們的好奇心再次拉到外星人、外星文明、外星科技的話題上。與此同時,伴隨著另一項科技發現,引出另一個經典話題: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哈佛大學天文系系主任阿維·洛布(Avi Loeb)在本月即將出版的新書《天外來客:地球以外智慧生命的首個跡象》中說,2017年穿過太陽系並掠過地球附近的雪茄狀星際天體「奧陌陌」( 夏威夷語意為「偵察兵」)是來自外星文明的垃圾。

阿維·洛布
阿維·洛布(右)與霍金等人同臺

這個被夏威夷一家天文臺的科學家首先觀測到的天體存在許多詭異的特徵:

長不到100米,而長寬比為5到10倍,超過此前發現的最極端小行星和彗星數倍;非常明亮,反射率是典型的太陽系小行星或彗星的10倍以上,表面看起來像金屬;有加速跡象的詭異移動方式似乎顯示它自帶某種推力;它甚至可能不是雪茄型的,而是一個厚度不到1毫米的圓盤。

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的洛布說,這是地外智慧生命造訪太陽系的首個跡象, 「只有一個可能的解釋:該物體是一個遙遠外星文明創造的先進科技,比如『太陽帆』。」

儘管洛布的觀點引來不小的爭議,但他並不是唯一一個對 「奧陌陌」感到興奮的人。

美國航天局在描述這一天體時說:「這顆星際闖入者是首個被證實的從另一顆恆星造訪太陽系的天體,它似乎由巖石構成,雪茄形,略帶紅色。」

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理事會副局長託馬斯·澤布臣(Thomas Zurbuchen)說:「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認為存在這樣的星際物體,如今我們第一次有了它們存在的直接證據。」他稱這項發現可以載入史冊,它為研究太陽系以外其他星系的形成打開了一扇新窗口。

23andMe公司CEO兼聯合創始人安妮·沃西基(Anne Wojcicki)說:「我們可能在地球附近看到了智慧生命的跡象,這個論據既令人興奮又很有說服力,我們應該進一步調查。」

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埃裡克·馬斯金(Eric Maskin)則說:「這個假設是對的嗎?誰知道呢。但是讓我們試著找出答案!」

如果「奧陌陌」真是外星文明的產物,它又剛好與地球擦肩而過,這就又引出一個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苦苦思索的話題: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距今5.3億年前的寒武紀,會不會正好有一個星際天體沒有掠過地球,而是與地球來了個激情碰撞,由此導致地球生命大爆發呢?如果是,它給地球生命帶來的最初原料會是什麼?

最近幾位化學家似乎有了答案,他們聲稱找到了地球生命「原始湯」的確切成分。一項新研究表明,可能是苯基磷二醯胺(DAP)這種化合物將原始的DNA鏈結合到一起。這項研究同時進一步支持了一種新觀點,即DNA和RNA分子最初是在同一個化學反應下一起出現的,它們的混合物可能創造了地球最初的生命形態。

單鏈RNA或核糖核酸存在於所有活體細胞中,攜帶促成蛋白質合成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指令。

該研究稱苯基磷二醯胺這種化合物在地球早期可能廣泛存在,它將脫氧核苷(deoxynuclesides)基因塊中的DNA串在一起。同一團隊2017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正是這一過程創造了第一條RNA鏈。

這項新研究的第一作者、斯克裡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化學系副教授拉馬納拉亞南·克裡希納穆提(Ramanarayanan Krishnamurthy)稱,這一發現「朝建立地球最初生命形態起源的詳細化學模型邁出了重要一步」。

克裡希納穆提及其同事為生命起源做出的解釋不同於流行的「RNA世界」假說,該假說認為RNA是第一個複製基因,DNA最終是由RNA生命形態產生的。在克裡希那穆提團隊看來,RNA分子太「粘」了,雖然它們能吸引其他RNA鏈,但在將它們分離時效率可能比較低。這一負擔可能會阻止RNA的複製,而這是生命誕生的一個關鍵過程。

支持這項新研究的化學家認為,結合DNA和RNA分子的「嵌合」鏈促進了複製,因為它們更容易分離。

克裡希那穆提解釋說:「現在我們更好地理解了原始化學是如何製造出第一批RNA和DNA的,就能開始在核糖核苷和脫氧核苷基因塊的混合物上使用它,看看形成了什麼嵌合分子,以及它們能否自我複製和進化。」

研究人員相信他們的成果有廣泛的用途,比如促進DNA和RNA的無酶人工合成,對病毒檢測至關重要,還有許多其他應用。

聲明:著作權所有,轉載需授權

Come on,給你的靈魂充充電

相關焦點

  • 奧陌陌攜帶外星生命?關於它的真明目,我們恐怕永遠無法知道了!
    可惜以宇宙之廣袤,尋找這個翻版地球如同大海撈針。那麼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發現外星生命的蛛絲馬跡呢?去年底首次拜訪太陽系的星際小行星奧陌陌或許能夠提供答案。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阿維·洛布認為,人類的天文望遠鏡目前還無法探測系外行星大氣中的生命痕跡,派遣探測器實地考察更是極其漫長的旅程,幾千年甚至上萬年都不會有任何結果。
  • 哈佛教授認為2017年掠過地球的天體「奧陌陌」是超薄外星太陽帆技術
    本文轉自【cnBeta.COM】;哈佛大學天文學系主任,一位名叫阿維·勒布的教授認為,我們看到的外星智慧的第一個跡象不是飛船,而是文明的垃圾。勒布有一本書將於1月26日出版,書中闡述了為什麼2017年進入太陽系的一顆奇異的小行星「奧陌陌」(Oumuamua)是外星技術的案例。
  • 「奧陌陌」:一個神秘的物體,是外星飛船?還是自然天體?
    ,因此可能是故意瞄準地球。奇特的運行軌道使得它比任何行星都接近地球,這一個所謂的特殊軌道可能意味著外星人已經找到我們了。 奈特和他同事說到,雖然模擬結果顯示,在行星形成過程中,拋灑出的物質加起來有大約一個地球的質量,但是真正被拋出的碎片數量仍是一個未知數,它可能是一些大型的碎片,也有可能是許多較小的物體。據估計,每年大約有兩個系外天體經過太陽。
  • 太陽系神秘訪客「奧陌陌」可能是外星技術
    根據最近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的一篇論文,兩年前我們看到的穿越太陽系的神秘星際旅行者「奧陌陌」可能是外星技術。根據這項新研究,對「奧陌陌」身份的另一種解釋——它不是外星人,是自然形成的——可能本質上是錯誤的。2018年,一個星際物體穿過我們的太陽系。它被稱為「奧陌陌」,有著一種非傳統的形狀,又長又細,就像太空中的一根巨大的雪茄,像足球一樣在我們的行星周圍翻滾。當科學家們仔細觀察時,他們發現它正在加速,就像施加了外力一樣,這讓所有人都感到困惑。
  • 首個星際天體「奧陌陌」起源被揭曉 激發人類探索生命起源
    在奧陌陌消失兩年後,關於它的形狀和非引力加速度的謎團仍未解開,它的起源和成為星際天體的過程令天文學家們十分困惑,甚至有科學家猜測奧陌陌與外星生物存在有所關聯。起源被揭曉「奧陌陌的光譜性質顯示它在原來的行星系統中曾經受到恆星的強烈熱輻射,這個特徵可以通過近距飛越恆星產生,而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可能使得奧陌陌的母體被恆星的潮汐作用撕裂,並將奧陌陌甩出原系統。」
  • 哈佛天體物理學家堅持認為,一臺外星機器已經拜訪過地球
    在將於1月26日出版的新書《外星:地球以外智能生命的第一個跡象》(霍頓·米夫林·哈科特)中,勒布描述了他在2017年被稱為"奧陌陌(Oumuamua)"的奇怪的星際訪客的激進立場——一個雪茄或圓盤狀的物體,在2017年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呼嘯而過。2017年,當奧陌陌閃過太陽附近時,科學家們對它的觀察並不太好,因為它移動速度太快了。
  • 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揭秘天體與生命起源?
    他們的研究認為,奧陌陌這類星際天體可能是被原行星系統中恆星的潮汐作用撕碎並甩出的碎片,因為太靠近恆星而被撕裂甩出,其中一塊恰好路過了太陽系。在多孔的表面下,它可能深藏著水。這項研究以數值模擬結果首次全面系統地復現了奧陌陌的所有特徵。這也是奧陌陌在2017年首次被發現後,第一次有科學家明確提出其起源。
  • 奧陌陌身份再添疑雲!它不是外星飛船,可能是一隻外星「塵兔」
    但是2017年闖入太陽系的奧陌陌卻是不同的。科學家們是如何判斷奧陌陌不屬於太陽系的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奧陌陌完全不受到太陽引力的控制,而且在它衝進太陽系內部之後,他還曾經多次自主加速,這讓當時很多人都懷疑,這個外表看起來好像是一根「雪茄」的奧陌陌,或許是外星人的飛行器。
  • 奧陌陌身份再添疑雲!它不是外星飛船,可能是一隻外星「塵兔」
    ,如今它的身份再添疑雲,根據美國太空網最新的一篇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和來自挪威奧斯陸大學的天文學家們聯合發表最新的研究成果,認為奧陌陌或許是一團來自於宇宙之中的「塵兔」。說起來,除了民間的天文愛好者們議論紛紛之外,就連一些科學家都曾認為,奧陌陌與地外文明有關。人們開始懷疑奧陌陌是地外文明偽裝成自然天體的飛行器,認為是來觀察地球的。在太陽系中大鬧了一場後,奧陌陌又快速的朝著太陽系外飛去,很快就要徹底和太陽系說再見了。不過遺憾的是,一直到今天,有關奧陌陌的真實身份,都沒有搞清楚。
  • 哈佛科學家認為天體奧陌陌可能並非彗星 可能是外星飛船
    奧陌陌(Oumuamua)可能並非是彗星,或是星際訪客的宇宙飛船。2017年10月,奧陌陌被確認為第一個闖入太陽系的系外天體。來自哈佛大學的科學家認為,這個看似像雪茄的物體可能是一個宇宙飛船,迅速引發了天文學家的關注。奧陌陌直徑在百米級,以每秒26公裡左右的速度從天琴座方向衝進太陽系,且速度遠超太陽系內的小天體。
  • 再起波瀾,美科學家稱奧陌陌不是普通天體,或是廢棄的外星產物!
    跟很多人幻想中的宇宙飛船非常類似,或許它真的是一顆星際探測器,只為了看地球上的我們一眼。 新的猜想,奧陌陌或許並非是自然天體,而是外星文明拋棄的太空垃圾 阿維·勒布是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的天文系主任,他發表了自己的新觀點,這位天文學家認為奧陌陌很可能是外星文明廢棄的科技產物,並且採用的是太陽帆技術在推動飛行。
  • 人類發現的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身世被「公開」
    這位神秘來客,帶著它的所有謎團,似乎就這麼消失了。然而好奇的天文學家可不會就此罷休。在奧陌陌消失兩年後,關於它的形狀和非引力加速度的謎團仍未解開,它的起源和成為星際天體的過程令天文學家們十分困惑,甚至還有科學家猜測奧陌陌與外星生物存在有所關聯。
  • 快速飛離太陽系,速度26公裡每秒,「奧陌陌」會是外星飛船嗎
    我們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已經有數百萬年的歷史,如果按照我們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時間來算,社會發展的時間可能只有數千年。在短短數千年的歲月裡,我們人類的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縱觀宇宙的廣度、宇宙的年齡長度,在這麼大的宇宙深處,是否也存在類似我們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所釋放存在類似我們人類的智慧生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外星文明。
  • 「奧陌陌」真不是外星飛船
    「奧陌陌」的藝術圖圖片來源:趣味科學網科技日報北京7月2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馬裡蘭大學科學家在1日出版的《自然天文學》雜誌上撰文稱,「天外飛仙」——「奧陌陌」是自然現象,並非之前有人推測的那樣是外星飛船。
  • 長得像「雪茄」的神奇星際天體——星際來客「奧陌陌」的起源
    但是,通過科學家長時間的觀察與研究,科學家們始終無法發現它有向外噴射氣體和塵埃的跡象,這一反常現象說明了「奧陌陌」並不是一顆彗星。2017年10月25日,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LT)拍攝照片顯示,奧陌陌並不具備「彗發」。最終,科學家們認定,這是一顆小行星而並非彗星。這一發現,頓時震驚了天文界,這也是人類確認發現的第一個星際天體。
  • 天文學家揭示太陽系首個到訪星際天體「奧陌陌」起源
    但是,即便調用了幾乎所有的天文望遠鏡,人們都沒有發現它有向外噴射氣體和塵埃的跡象,從而推測奧陌陌是一顆小行星而非彗星。此外,由於奧陌陌的形狀和非引力加速度的謎團之前未解開,其起源和成為星際天體的過程令天文學家們十分困惑,甚至有科學家猜測奧陌陌與外星生物存在有所關聯。藝術家描繪的奧陌陌潮汐撕裂形成過程(來源:北京天文館/喻京川)。
  • 「奧陌陌」不是彗星?美國科學家猜測:很大可能是一艘外星探測器
    人類科技不斷發展,科學家們也開始的宇宙天體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這也是得益於世界科技的發展,所以科學家們對於天體的研究才能夠更得心應手。奧陌陌據說是第一個穿過太陽系的已知星際天體,到2020年截止,奧陌陌也已成為了十大研究天體之一。「奧陌陌」不是彗星?
  • 神秘天體「奧陌陌」可能是一座氫分子冰山
    兩位天文學家說,2017 年發現的星際來客「奧陌陌」可能代表了一類全新的天體。儘管這種情況看起來不太可能發生,但考慮到它可能涉及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新類型的天體,其證據看起來可信而不可思議,並且影響深遠。
  • 國家天文臺與美國專家發布棒狀星際天體「奧陌陌」起源
    國家天文臺網發布了一則新聞,揭示了這類棒狀星際天體的起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張韻博士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林潮教授,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發表論文,揭示太陽系棒狀星際天體形成原因及過程。
  • 外星人2017年或曾到訪地球?被舊事重提的「奧陌陌」究竟是何物?
    事情還得追溯到2017年10月,一個外星物體以極高的速度衝進太陽系,隨後不久又漸行漸遠,消失在地球上的科學家能夠捕捉的範圍之內。天文學家把它叫做「奧陌陌」,在夏威夷語中意為「遠方的信使」。科學家們原先認為「奧陌陌」只不過是顆普通的彗星,但洛布分析,它應該是外星文明丟棄的科技產物,畢竟「奧陌陌」存在著許多詭異的特徵。「奧陌陌」概念圖首先,這個外星來客的長度至少是寬度的5至10倍,在太空中從未有物體長得如此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