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2年5月,有一位河南登封縣的農民爬到嵩山上面去採藥,當他坐在山頂上休息的時候,突然看到石頭縫隙裡有一個金光閃閃的東西。他把這個東西撿出來,竟然發現是一塊金子。
不過,這塊金子的形狀有些特別。它的長度約36釐米,寬度約8釐米,而厚度不過只有0.1釐米,與其稱呼它是一塊金子,不如說它為一個長方形的金箔。這件金箔的黃金純度極高,在陽光下發出耀眼奪目的金光。更加令人驚奇的是,金箔的上面還刻著一些不易辨認的繁體字跡。很明顯,這不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東西,而是一個經過人工加工的寶貝。
這位農民所處的地方名叫峻極峰,海拔有接近1500米,是嵩山上非常陡峭險峻的一個山峰。在這個人煙稀至的山頂石縫裡,為什麼會藏著一件金箔呢?這位農民覺得很納悶,於是就把金箔揣進懷裡,帶回了家。
很快,他撿到寶貝的消息在全村不脛而走,一傳十十傳百,漸漸地,有很多文物販子來找他,要高價的收購這件寶貝。但這位農民並沒有見錢眼開,他知道這件金箔一定大有來頭,於是就把它捐贈給了當地的文物部門。在文物專家的鑑定下,金箔上面的繁體文字終於被解讀出來,上面一共有63個字,寫的是:
"大周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金箔上的文字
在這段文字中,赫然寫著"大周國主武曌"六個字。專家們看到這裡,禁不住喜悅的驚呼起來,因為"武瞾"正是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則天的名字。按照這段文字的意思,這個"金箔"其實是一枚金簡,正是當年武則天命人投入嵩山之中的。
這位農民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撿到的這個東西竟然和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有關係,激動得差點暈過去。我們知道,武則天和唐高宗的乾陵還沒有被發掘過,因而,這枚金簡可以說是武則天留給這個世間的唯一一件遺物,真可謂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很快,這枚"武則天金簡"被收藏進入了河南博物院,成為了鎮館之寶。
河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武則天金簡
那麼問題來了,武則天為什麼要將這枚金簡投入嵩山之中呢?
金簡上的文字寫得很清楚,投下這枚金簡的目的是為了"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三觀九府」指的是神仙居住的道觀和府地,也就是說,武則天為了祈求神仙消除自身的罪孽,所以讓人投下了金簡。
我們知道,武則天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與她極強的權力欲望是分不開的。為了當上皇后,她曾經親手殺死了自己剛出生的女兒,並以異常殘忍的手段害死了蕭淑妃;為了獨攬大權,她又曾逼死次子李賢,流放三子李顯,讓四子李旦終日戰戰兢兢的生活在自己的陰影之下;為了坐穩皇位,她還曾翦除了大批的李唐皇室成員,同時重用酷吏,對蓄謀造反之人施以酷刑。可以說,武則天雖然當了皇帝,但她的皇位是血淋淋的沾滿了殺戮和罪孽的,而她自己也深深地感到了不安和懺悔。
越是到了晚年,武則天越對自己曾經做過的這些罪孽之事感到憂慮。她生怕死後無法升天,而是墜入萬劫不復的地獄。這時候,有一個叫胡超的道士給她提了一個建議,做一枚金簡,上面寫明自己修道拜仙的誠意,承認自己的罪孽,並祈求神靈予以寬恕。然後將這枚金簡投入山石之中,神靈自然會消除她的罪孽。武則天曾經在中嶽嵩山進行過封禪大典,她相信嵩山的山巔是距離神靈最近的地方,如果將金簡投在那裡,一定可以得到上天的除罪。
於是,在公元700年,77歲的武則天再一次來到了嵩山。剛到嵩山腳下的登封縣,武則天就因為年邁而得病不起,她的心中愈發的惶恐不安,認為自己的病症和曾經犯下的罪孽有關,於是就連忙命令胡超登上嵩山,將這枚金簡投入了大山之間。
不知道為何,金簡機緣巧合地落到了峻極峰上,並卡在了兩個石頭縫中。就這樣,這枚價值連城的"武則天除罪金簡"就安安靜靜地躺在裡面,避開了人世間的滄桑變化,躲開了風雲變幻的王朝更替,這一躺就是1200多年,直到被這位上山採藥的農民撿到,才又重現世間。
金簡雖小,卻見證了一代女皇晚年的心路歷程,以及那段繁花似錦的大唐盛世,足可謂稀世珍寶,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