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復活億年前生物,顛覆對生命認知,最大威脅潛伏在地底下

2020-11-03 Willt伊芙

科學家發現數萬年前依然存活的微生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因為全球變暖,北極凍土帶消融,上一個冰河期封凍的微生物將逐漸被釋放!在7月28日曝出一條新聞,日本海洋地球科學技術局的Yuki Morono博士,在太平洋底發現了一億年前的生物,並且被成功復活這條信息十分令科學家們激動!



大家或許很好奇,為什麼會知道這種微生物就來自白堊紀呢?實際上在生物死後,那倒是可以用C-14測定下,不過即使是C-14也就測量5萬年左右,更早的需要別的辦法,但一個活體怎麼認定?


沉積物樣本


其實也簡單,這些微生物來自JOIDES Resolution研究船在太平洋底的採樣,這些沉積物來自5700深的洋底80米處,根據地層年代分布,這裡是白堊紀早期的沉積物!日本海洋地球科學技術局的Yuki Morono博士發現在這些沉積物中有數十種不同的細菌!


沉積物樣本


經過一年半的努力之後,Yuki Morono博士在這些沉積物中培養出了一些好氧性細菌,這直接顛覆了大家的認知,這些好氧性細菌在80米深的黏土沉積物中、沒有陽光,也沒有任何營養物質,它們到底是如何生存下來的?


關於Yuki Morono博士復活的微生物到底是如何捱過一億年的,這暫時還真是個謎,但微生物一直以來就有一種應對惡劣條件的絕技,這項絕技是在科赫在19世紀70年代發現的,當時他發現了造成炭疽病的炭疽桿菌,但炭疽桿菌很容易在變化的環境中死亡,甚至它們都熬不過當年的冬天,但在炭疽病爆發的草場,明年依舊爆發!


科赫


所以科赫徹底研究了炭疽桿菌的繁殖過程,最後他發現在惡劣的條件之下,比如環境惡劣不適合生物的繁育、或者養分已經被耗盡之時炭疽桿菌會轉變成芽孢,這種形態是芽孢桿菌屬Bacillus與梭菌屬Clostridium中細菌產生的特殊休眠體


此時芽孢具有極強的抗逆性、對熱、鹼以及酸性和輻射均具有很強的耐受性,消滅芽孢的方法只有高壓滅菌,比如炭疽桿菌的芽孢需要在能在煮沸(100℃)的開水中存活超過15-20分鐘,但肉毒桿菌的芽孢可以在開水中存活5個小時!有沒有超出各位的想像?



正常情況下這些芽孢可以生存很久,如果有比較特殊的環境例如凍土層等,能堅持的時間就更久了,比如數萬年甚至百萬年之久,這想想實在有些可怕,人類再怎麼折騰,都很難活過百年,而細菌則輕鬆就演化出了能捱過極端條件的技能!


極端條件下的生物,還有哪些案例


來自白堊紀沉積物中的微生物,確實有些極端,但在各種極端條件下的微生物研究與存活則早已有之!1998年,日本「挑戰者」深潛器從馬裡亞納海溝底部帶回的沉積物中發現了一種嗜鹼性細菌,這種細菌可以在超高壓下繁殖!

2009年,微生物學家吉爾·米庫基(Jill Mikucki)宣布在南極洲400米深的冰層中發現了微生物,這個位置距今大約數百萬年前的冰層!

微生物是地球生態環境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遠古微生物的參與,地球可能根本不可能達到人類宜居的條件,微生物是人類和自然間一道跨不過去的坎,但生命演化到了智慧生物時代,這些未知的遠古微生物帶給人類的威脅到底有多大卻是未知的!

冰層中的遠古病毒和細菌則已經通過全球變暖進入了北極圈內的生態循環,地震和火山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人類的活動正在打開一個潘多拉魔盒,因為北極圈凍土帶內封存的病毒和細菌,復活的成本將極低,甚至自然生態的循環即可影響人類!

現在我們只能寄託於潘多拉魔盒底的希望!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復活億年前生物,顛覆對生命認知,最大威脅潛伏在地底下!
    科學家發現數萬年前依然存活的微生物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因為全球變暖,北極凍土帶消融,上一個冰河期封凍的微生物將逐漸被釋放!但在7月28日曝出一條新聞,日本海洋地球科學技術局的Yuki Morono博士,在太平洋底發現了一億年前的生物,並且被成功復活,實在被驚嚇到了!
  • 日本復活一億年前生物!人類對生命的認知被突破,生命或能永恆
    記得有一部科幻電影,裡面一位博士擁有超凡的能力,復活了一億三千多萬年前的生物——一頭翼龍,從此呼風喚雨、震驚世界。不過這次這可不是科幻電影,而是真的!日本科學家近日就復活了一億多年前的海底生物——一種微生菌體!
  • 日本復活一億年前生物!顛覆人類對生命的認知,生命或能永恆
    曾經在一部科幻電影中看到過這樣的一個場景,一個日本博士復活了一個一億年前的生物,這個神秘生物被稱為&34;。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情存在呢?答案是有的。近期,日本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復活了一個一億年前的海底生物,這種生物被科學家稱為&34;。
  • 科學家「復活」1億年前生物,實驗表明:地球對生命有了新的認知
    這種生物其實是一種微生物,一直以來都生活在地表之下,而這些生物這麼久以來一直都處於休眠狀態。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這些生物,才將它們給「復活」了起來,從這一現象也可以看出來這個生物的生命力的強大之處。,它們生活在深海區域裡,而科學家研究發現這些沉積層是在一千三百萬年前和大概一億年前形成的。
  • 幾乎永恆的存在,日本復活一億年前生物!人類對生命的認知被突破
    記得有一部科幻電影,裡面一位博士擁有超凡的能力,復活了一億三千多萬年前的生物——一頭翼龍,從此呼風喚雨、震驚世界。不過這次這可不是科幻電影,而是真的!日本科學家近日就復活了一億多年前的海底生物——一種微生菌體!
  • 海底「沉睡」1億年後,這些生物復活了!或刷新我們對生命的認知
    在我們印象中,一些龜的壽命可以達到100多歲,已經算是相當長壽了,如果說,我們地球上存在一些已經存活了上億年的生命,會不會覺得不可思議呢?問題是,這麼長壽的生命,存在嗎?由於這是位於大洋的海床土壤下,所以在這裡基本上沒有什麼養分,也沒有氧氣,非常惡劣,對於大多數生命來說,基本上是難以存活的。結果,科學家在這些海底沉積物中發現了一些已經「沉睡」了1.015億年的微生物,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將這些微生物復活了。這一個結果,可以說是出乎意料。
  • 1億年前「無氧呼吸」生物被復活?生物大滅絕時它正在「睡覺」?
    萬物生存法則都逃不過「優勝劣汰」,在每次生物大滅絕的過程之中,幾乎物種都消失了,但還是有極少部分生命逃倖存下來。氣候的變化,人類的活動導致地球上的生物種類越來越少,科學家預測,地球生物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可能在加快進程,新一輪動植物更替正在展開。
  • 5億年前,太陽系曾發生過星系戰爭?另一種可能更顛覆認知
    在這種惡劣的氛圍下,關於外星生命的話題逐漸變得滑稽和科幻,甚至讓許多人認為,即使宇宙中有外星生命,他們也至少離地球幾十萬光年。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周圍真的沒有外星生活嗎?當然,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液態水是生命的必要因素,那麼在土衛六和木衛三生命的概率是極高的,因為它們的含水量遠遠超過地球。5億年前太陽系發生過銀河大戰?另一個可能更具顛覆性。
  • 1億年前!科學家復活最古老的微生物,餵食物讓其生長、繁殖!
    據發表在《自然通訊》科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稱,日本科學家成功復活了自1億年前的恐龍時代以來沉睡在海底的微生物,並讓其生長、繁殖。我不知道自1億年前以來(收集的微生物)它們是否已經進化,我希望將來通過進行基因組分析來確認。」嚴格意義上,這不是復活。只能說是喚醒「休眠」中的生物,只不過這些微生物的休眠時間及休眠能力太過逆天了,完全沒有時間與空間觀念。02 復活古生物的魔盒會打開嗎?
  • 1億年前!科學家復活最古老的微生物,餵食物讓其生長、繁殖
    在大部分人看來,復活已滅絕的物種絕對是一個無法想像的壯舉。而事實上,科學界裡也有很多熱衷於復活遠古生物的科學家,他們藉助人工智慧 (AI)或其他先進技術或機器,進行各種復活生物的實驗。據發表在《自然通訊》科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稱,日本科學家成功復活了自1億年前的恐龍時代以來沉睡在海底的微生物,並讓其生長、繁殖。
  • 5億年前,太陽系曾發生過星系戰爭?另一種可能更顛覆認知
    「膨脹」,太陽系已經沒有能夠立項的課題、太陽系已經沒有秘密等觀點一度盛行,甚至許多科學家認為,未來的研究方向應該更多地放在黑洞、宇宙起源這種問題上。這些打臉事件讓科學家們逐漸清醒,看似熟悉的太陽系其實還隱藏著許多顛覆認知的秘密。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生命世界」,或顛覆我們對外星生命的認知
    ,它們的生命形態可能會顛覆我們的認知。木衛二的海洋中是否存在生命,目前不得而知,不過,科學家在地球海底深處發現了一個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微生物所需的能量僅僅是我們人類個體所消耗能量的500億分之一,基本上可以認為這些微生物在極少能量的情況下也不會「餓」死。
  • 恆星最大能有多大?科學家發現的這顆恆星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宇宙浩瀚廣闊,自138億年前大爆炸以來一直都在加速膨脹,無人知道現在的宇宙到底有多大。浩瀚的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就是恆星,每一顆恆星都是一個火爐,能夠發出光和熱,給黑暗冰冷的宇宙帶來了些許陽光和溫暖。在我們的認知裡,不管是世界萬物,還是宇宙天體,它們都有質量上限和下限,恆星自然也是一樣,那麼最大的恆星會有多大?過去科學家讓為,恆星屬於大質量天體,其最小質量大約相當於太陽的8%左右,或者說相當於木星質量的80倍,星體達到這樣的質量,其內部的高溫高壓就可以啟動氫核聚變,這個時候星體就可以稱之為恆星了,不過這樣小質量的恆星都屬於紅矮星,發光發熱都不太強。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科學家認為,地球誕生於45.7億年前。英國生物學家於2017年3月1日稱在加拿大發現了最古老的化石,顯示約43億年前就已經有生命的存在,這證明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比人類先前的認知的認知更早。自古以來,科學家都在探討生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遠古生物到底長什麼樣?生命到底是何時形成的?而這一切,依然都還在研究中。
  • 5.5億年前生物化石再現?科學家:有助於了解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科學家認為,地球誕生於45.7億年前。英國生物學家於2017年3月1日稱在加拿大發現了最古老的化石,顯示約43億年前就已經有生命的存在,這證明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比人類先前的認知的認知更早。自古以來,科學家都在探討生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遠古生物到底長什麼樣?生命到底是何時形成的?而這一切,依然都還在研究中。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科學家認為,地球誕生於45.7億年前。英國生物學家於2017年3月1日稱在加拿大發現了最古老的化石,顯示約43億年前就已經有生命的存在,這證明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比人類先前的認知的認知更早。自古以來,科學家都在探討生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遠古生物到底長什麼樣?生命到底是何時形成的?而這一切,依然都還在研究中。
  • 1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被成功復活,科學家:不可思議
    科學家在海底表面深約100米的沉積層採集的沉積物發現了一種好氧微生物。根據地層沉積的速度來看,這種微生物至少是在1.0150億年前被困在地下的。1億年前統治地球的霸主是恐龍,這個時候人類根本不存在,我們的祖先靈長類動物也不存在,這時的生物非常古老,我們之前發現這個時期的生物一般都已經形成了化石。但是在海洋中,由于洋流會帶來各種塵埃、甚至是浮遊生物的排洩物逐漸在海底堆積,當然也將一些微生物困在沉積物中。
  • 事實證明,有生物可在外太空中生存,或顛覆對地外生命的認知
    從宇宙的角度來看,有足夠的時間、空間來支持生命的出現、發展。要知道,宇宙中類似地球這樣的類地行星數以億萬計,即使在我們銀河系內,類地行星的數量可能達到60億顆。除此之外,我們地球的年齡僅為40多億年,而宇宙的年齡可以達到130多億年,是我們地球年齡的近3倍,在過去這麼漫長的歲月中,宇宙有足夠的時間來出現生命起源。如果我們地球生命起源是隨機的,意味著在其他潛在宜居行星中,也有機會出現類似的生命起源,甚至可能已經出現高級的外星文明。
  • 進入550萬年前洞穴,科學家發現「外星世界」,顛覆對生命認知
    看起來,這個惡劣的「地下世界」似乎不大可能存在生命,但是研究人員卻發現,這裡存在很多我們人類未曾見過的生物。而且,隨著空氣品質越差,動物的數量卻越多,這看起來確實是有點不可思,甚至顛覆了我們的認知。在前段時間,科學家發現猶如煉獄般的金星大氣中也存在磷化氫物質,而磷化氫這一種物質的生成一般都與生物有關,所以科學家認為金星大氣中可能存在生命。
  • 地球上出現第2世界,連科學家都不相信,生命的認知或被顛覆!
    文/仗劍走天涯地球上出現第2世界,連科學家都不相信,生命的認知或被顛覆!人類和宇宙太空相比是非常渺小的,甚至以人類如今的科技,就連對於地球完整地了解,和開發都不能做到,這樣的人類,又怎能稱得上是強大呢?地球的南極和北極是目前人類無法觸及到的高度,而南極要比北極更加的讓人類難以探索。不過科學家們在近些年來的全球氣溫變暖的局勢之下,慢慢的對於南極有了一點深入的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