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發光二體的材料:也就是Ⅲ-Ⅴ族元素化合物,在單晶上形成具有P-N接合面半導體。藉由外部施加Vcc電壓,使電子與電洞結合達熱平衡時,過剩的能量會以光的形式直接釋出。而不是傳統燈泡 ,採用濾光鏡 間接得到所需光譜。
至於發光效率、發光波長是與使用的材料、結構、添加物有關,(示意圖顯示基本發光原理)
發光二極體的電流一旦由P側流入N側時,P側電極級注入電洞,N側電極即注入電子,電洞在P層移動(擴散),電子在N層移動(擴散),達到P-N接合.若電洞與電子的能量達到某定值(Diffusion電壓,Vd)以上,則電洞即跨越P-N接合進入N層,而與大量電子再結合、發光。電子也一樣,會跨越P-N接合進入P層,而與大量電洞再結合、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