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LED發光原理及技術指標

2020-11-24 電子產品世界
  白光

是一種組合光,

白光

LED可以分為單晶片、雙晶片和三晶片等,以下將按這一分類來介紹,還將介紹照明用

白光

led的一些

技術指標

  白光LED發光原理

  單晶片

  InGaN(藍)/YAG螢光粉

  這是一種目前較為成熟的產品,其中 1W的和5W的Lumileds已有批量產品。這些產品採用晶片倒裝結構,提高發光效率和散熱效果。螢光粉塗覆工藝的改進,可將色均勻性提高10倍。實驗證明,電流和溫度的增加使LED光譜有些藍移和紅移,但對螢光光譜影響並不大。壽命實驗結果也較好,Φ5的白光LED在工作1.2萬小時後,光輸出下降80%,而這種功率LED在工作1.2萬小時後,僅下降10%,估計工作5萬小時後下降30%。這種稱為Luxeon的功率LED最高效率達到44.3lm/w,最高光通量為187lm,產業化產品可達120lm,Ra為75-80。

InGaN(藍)/紅螢光粉+綠螢光粉

Lumileds公司採用460nmLED配以SrGa2S4:Eu2+(綠色)和SrS:Eu2+(紅色)螢光粉,色溫可達到3000K-6000K的較好結果,Ra達到82-87,較前述產品有所提高。

InGaN(紫外)/(紅+綠+藍)螢光粉

Cree、日亞、豐田等公司均在大力研製紫外LED。Cree公司已生產出50mW、385nm—405nm的紫外LED;豐田已生產此類白光LED,其Ra大於等於90,但發光效率還不夠理想;日亞於最近製得365nm、1mm2、4.6V、500mA的高功率紫外LED,如製成白色LED,會有較好效果。

  ZnSe和OLED白光器件也有進展,但離產業化生產尚遠。

  雙晶片

  可由藍 LED+黃LED、藍LED+黃綠LED以及藍綠LED+黃LED製成,此種器件成本比較便宜,但由於是兩種顏色LED形成的白光,顯色性較差,只能在顯色性要求不高的場合使用。

  三晶片 (藍色+綠色+紅色)LED

  Philips公司用470nm、540nm和610nm的LED晶片製成Ra大於80的器件,色溫可達3500K。如用470nm、525nm和635nm的LED晶片,則缺少黃色調,Ra只能達到20或30。

  採用波長補償和光通量反饋方法可使色移動降到可接受程度。美國 TIR公司採用Luxeon RGB器件製成用於景觀照明的系統產品,用Lumileds製成液晶電視屏幕(22英寸),產品的性能都不錯。

  四晶片 (藍色+綠色+紅色+黃色)LED

  採用 465nm、535nm、590nm和625nm LED晶片可製成Ra大於90的白光LED。

  此外, Norlux公司用90個三色晶片(R、G、B)製成10W的白光LED,每個器件光通量達130lm,色溫為5500K。

  白光LED技術指標

  照明用白光LED不同於傳統的LED產品,在技術性能指標上有一些特殊要求:光通量 一個Φ5 LED的光通量僅為1lm左右,而用作照明的白光功率LED希望達到1Klm。當然,光通量為0.1Klm和0.01Klm的功率LED也能達到要求較低的照明需求。由於15W白熾燈效率較低,僅8lm/w,所以一個15W白熾燈的光通量,與25lm/w的白光功率LED5W器件相當。

  發光效率 目前產業化產品已從 15lm/w提高到100lm/w,研究水平為125lm/w,最高水平已達130lm/w。

  色溫 在 2500K-10000K之間,最好是2500K-5000K之間。

  顯色指數 Ra 最好是100。目前可以過到85

  穩定性 波長和光通量均要求保持穩定,但其穩定性程度依照明場合的需求而定。

  壽命 5萬小時至10萬小時。

相關焦點

  • 圖解白光LED發光原理
    目前市場上白光LED生產技術主要分為兩大主流:  第一為利用螢光粉將藍光LED或紫外UV-LED所產生的藍光或紫外光分別轉換為雙波長(Dichromatic) 或三波長(Trichromatic)白光,此項元件技術稱之為螢光粉轉換白光LED(Phosphor
  • 白光LED的發光原理簡介
    LED基片發出的藍光部分被螢光粉吸收,另一部分藍光與螢光粉發出的黃光混合,可以得到得白光。現在,對於InGaN/YAG白色LED,通過改變YAG螢光粉的化學組成和調節螢光粉層的厚度,可以獲得色溫3500-10000K的各色白光。
  • LED入門基礎知識:LED發光原理、封裝形式、技術指標及注意事項
    LED發光原理髮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種固態的半導體器件,可以直接把電轉化為光。圖1 LED的發光原理假設發光是在P區中發生的,那麼注入的電子與價帶空穴直接複合而發光,或者先被發光中心捕獲後,再與空穴複合發光
  • 白光LED發白光原理
    目前市場上白光LED生產技術主要分為兩大主流: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176.
  • Led燈及其發光原理
    一、LED的結構及發光原理 50年前人們已經了解半導體材料可產生光線的基本知識,第一個商用二極體產生於1960年。PN結加反向電壓,少數載流子難以注入,故不發光。這種利用注入式電致發光原理製作的二極體叫發光二極體,通稱LED。當它處於正向工作狀態時(即兩端加上正向電壓),電流從LED陽極流向陰極時,半導體晶體就發出從紫外到紅外不同顏色的光線,光的強弱與電流有關。  二、LED光源的特點   1.
  • LED白光技術原理及發展趨勢
    LED光源從根本上改變了光源發光機理,在提升照明質量和效用的同時,還可以改善環境、節約能源,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目前,白光LED光源正在各個領域慢慢吞噬傳統光源的市場。而作為LED業界的最終目標,大功率高亮度白光LED在如今的市場上並沒有達到通過機理分析所預期的卓越性能,且價格相對高昂。  技術原理  要了解白光LED的進步空間,讓我們首先補充一點LED的原理。   LED是由Ⅲ-Ⅴ族化合物,如砷化鎵(GaAs)、磷砷化鎵(GaAsP)等半導體製成,其核心是電致發光的P-N結。
  • 大功率白光LED路燈發光板設計與驅動技術
    分析了大功率白光LED的封裝過程對提高晶片取光率、保障白光質量、器件散熱技術的綜合應用。綜合上述技術及有限元分析軟體對大功率LED器件封裝的熱阻分析結果,確定了COB(chip onboard)LED晶片的陣列組裝技術,為製造LED路燈發光板的最佳技術方案。LED晶片結溫很容易控制在120 ℃以下,與外部散熱技術兼容性好。通過光線最佳歸一化數學模型計算了LED晶片陣列晶片間最佳距離。
  • 白光LED存在哪一些種類
    打開APP 白光LED存在哪一些種類 國際led網 發表於 2020-03-29 21:58:00 LED基片發出的藍光部分被螢光粉吸收,另一部分藍光與螢光粉發出的黃光混合,可以得到得白光。 現在,對於InGaN/YAG白色LED,通過改變 YAG螢光粉的化學組成和調節螢光粉層的厚度,可以獲得色溫3500-10000K 的各色白光。 白光LED的種類及發光原理解析 表一列出了目前白色LED的種類及其發光原理。
  • LED燈的結構以及發光原理解析
    打開APP LED燈的結構以及發光原理解析 國際led網 發表於 2019-09-19 16:44:17 一、LED的結構及發光原理 50年前人們已經了解半導體材料可產生光線的基本知識,第一個商用二極體產生於1960年。
  • LED結構、發光原理、光源特點及應用
    一、led的結構及發光原理  50年前人們已經了解半導體材料可產生光線的基本知識,第一個商用二極體產生於1960年。PN結加反向電壓,少數載流子難以注入,故不發光。這種利用注入式電致發光原理製作的二極體叫發光二極體,通稱LED。當它處於正向工作狀態時(即兩端加上正向電壓),電流從LED陽極流向陰極時,半導體晶體就發出從紫外到紅外不同顏色的光線,光的強弱與電流有關。
  • 白光LED的PWM驅動原理
    白光LED的電學特性具有很強的離散性,而且白光LED是一種同態電光源,是一種半導體照明器件。它具有體積小、機械強度大、功耗低、壽命長,便於調節和控制以及無汙染等特徵,是一種有極大發展前景的新型光源產品。
  • LED發光原理及發展趨勢
    這個晶片結構極其複雜,一共分為好幾層:最上層叫做P型半導體層、中間層為發光層、最下層叫做N型半導體層。               LED的燈珠微細結構圖2.發光原理從物理學角度來理解:當電流通過晶片時,N型半導體內的電子與P型半導體內的空穴在發光層劇烈地碰撞複合產生光子,以光子的形式發出能量
  • LED燈發光原理、結構、產品分類匯總
    一、led的結構及發光原理 50年前人們已經了解半導體材料可產生光線的基本知識,第一個商用二極體產生於1960年。LED是英文lightemittingdiode(發光二極體)的縮寫,它的基本結構是一塊電致發光的半導體材料,置於一個有引線的架子上,然後四周用環氧樹脂密封,起到保護內部芯線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 通過量子點放射色光,白光LED發光效率創新紀錄
    LED,發光效能達每瓦105流明,寫下新紀錄。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後,更讓發光效能達到每瓦200流明,未來可以應用在家用、辦公室或電視等領域。 目前市面上的白光LED,主要是透過在藍光LED上覆蓋一層黃色磷光劑製成。但由於磷光劑發出光譜的範圍太廣,製造出的白光很難在細部上再做調整。這次研究人員則將藍光LED結合具彈性的鏡片,鏡片上放上奈米等級的半導體粒子,也就是量子點。
  • 白光LED的新應用--卡燈的結構和原理
    摘 要 隨著100 lm /W級白光LED的開發成功,白光LED在顯示和照明方面應用普及化進程中又向前邁進了一步。主要介紹了白光LED的新應用———卡燈的結構和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LED 是light emitting diode (發光二極體)的縮寫,是一種由半導體技術製成的電光源。LED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組成的晶片,在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之間有一個過渡層,稱為P2N結。在正嚮導通時,半導體中的多數載流子和少數載流子複合,釋放出的能量以光子或部分以光子的形式發射出來,大量的光子形成光子流,即發光。
  • 白光LED壽命介紹
    白光led詳細圖文分析,怎麼改善白光LED的封裝方法等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905.
  • LED燈的發光原理
    LED燈的發光原理2發光原理從物理學角度來理解:當電流通過晶片時,N型半導體內的電子與P型半導體內的空穴在發光層劇烈地碰撞複合產生光子他發明出了藍光LED,由此也為白光LED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基於這項重大的貢獻在2014年授予他諾貝爾物理學獎。
  • 白光LED的發光效率及使用壽命問題
    實際上在白光LED上施加的電功率持續超過1W以上時光束反而會下降,發光效率則相對降低20%~30%,提高白光LED的輸入功率和發光效率必須克服的問題有:抑制溫升;確保使用壽命;改善發光效率 實現發光特性均勻化的具體方法是改善白光LED的封裝方法,一般認為只要改善白光LED的螢光體材料濃度均勻性與螢光體的製作技術就可以克服上述困擾。
  • 發光效率為105lm/W的量子點(QD)的白光LED已研發出
    打開APP 發光效率為105lm/W的量子點(QD)的白光LED已研發出 李倩 發表於 2018-07-20 15:14:03
  • 提升白光LED發光效率的四大關鍵
    1 解決封裝的散熱問題才是根本方法  由於增加電力反而會造成封裝的熱阻抗急遽降至10K/W以下,因此國外業者曾經開發耐高溫白光LED試圖藉此改善上述問題,然而實際上大功率LED的發熱量卻比小功率LED高數十倍以上,而且溫升還會使發光效率大幅下跌,即使封裝技術允許高熱量,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