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種組合光,
白光LED可以分為單晶片、雙晶片和三晶片等,以下將按這一分類來介紹,還將介紹照明用
白光led的一些
技術指標。
白光LED發光原理
單晶片
InGaN(藍)/YAG螢光粉
這是一種目前較為成熟的產品,其中 1W的和5W的Lumileds已有批量產品。這些產品採用晶片倒裝結構,提高發光效率和散熱效果。螢光粉塗覆工藝的改進,可將色均勻性提高10倍。實驗證明,電流和溫度的增加使LED光譜有些藍移和紅移,但對螢光光譜影響並不大。壽命實驗結果也較好,Φ5的白光LED在工作1.2萬小時後,光輸出下降80%,而這種功率LED在工作1.2萬小時後,僅下降10%,估計工作5萬小時後下降30%。這種稱為Luxeon的功率LED最高效率達到44.3lm/w,最高光通量為187lm,產業化產品可達120lm,Ra為75-80。
InGaN(藍)/紅螢光粉+綠螢光粉
Lumileds公司採用460nmLED配以SrGa2S4:Eu2+(綠色)和SrS:Eu2+(紅色)螢光粉,色溫可達到3000K-6000K的較好結果,Ra達到82-87,較前述產品有所提高。
InGaN(紫外)/(紅+綠+藍)螢光粉
Cree、日亞、豐田等公司均在大力研製紫外LED。Cree公司已生產出50mW、385nm—405nm的紫外LED;豐田已生產此類白光LED,其Ra大於等於90,但發光效率還不夠理想;日亞於最近製得365nm、1mm2、4.6V、500mA的高功率紫外LED,如製成白色LED,會有較好效果。
ZnSe和OLED白光器件也有進展,但離產業化生產尚遠。
雙晶片
可由藍 LED+黃LED、藍LED+黃綠LED以及藍綠LED+黃LED製成,此種器件成本比較便宜,但由於是兩種顏色LED形成的白光,顯色性較差,只能在顯色性要求不高的場合使用。
三晶片 (藍色+綠色+紅色)LED
Philips公司用470nm、540nm和610nm的LED晶片製成Ra大於80的器件,色溫可達3500K。如用470nm、525nm和635nm的LED晶片,則缺少黃色調,Ra只能達到20或30。
採用波長補償和光通量反饋方法可使色移動降到可接受程度。美國 TIR公司採用Luxeon RGB器件製成用於景觀照明的系統產品,用Lumileds製成液晶電視屏幕(22英寸),產品的性能都不錯。
四晶片 (藍色+綠色+紅色+黃色)LED
採用 465nm、535nm、590nm和625nm LED晶片可製成Ra大於90的白光LED。
此外, Norlux公司用90個三色晶片(R、G、B)製成10W的白光LED,每個器件光通量達130lm,色溫為5500K。
白光LED技術指標
照明用白光LED不同於傳統的LED產品,在技術性能指標上有一些特殊要求:光通量 一個Φ5 LED的光通量僅為1lm左右,而用作照明的白光功率LED希望達到1Klm。當然,光通量為0.1Klm和0.01Klm的功率LED也能達到要求較低的照明需求。由於15W白熾燈效率較低,僅8lm/w,所以一個15W白熾燈的光通量,與25lm/w的白光功率LED5W器件相當。
發光效率 目前產業化產品已從 15lm/w提高到100lm/w,研究水平為125lm/w,最高水平已達130lm/w。
色溫 在 2500K-10000K之間,最好是2500K-5000K之間。
顯色指數 Ra 最好是100。目前可以過到85
穩定性 波長和光通量均要求保持穩定,但其穩定性程度依照明場合的需求而定。
壽命 5萬小時至10萬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