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銅錢葉蓼一樣,黑蕊虎耳草也屬於高山上的小碎花。5片白色的花瓣綻放,點綴著零星的黃色和紅色的花蕊,甚是可愛。曾記得有人說,山裡的花兒教會了她衣服的配色,大自然的奇妙,妙不可言。
(拍攝於梅裡北坡,翻越次丁埡口前)
網上對黑蕊虎耳草的詳細介紹也很少,只在鐵鍋的公眾號和iPlant植物智上有詳細的介紹。這裡引用一下鐵鍋帥哥的介紹(Lonely Plant:黑蕊虎耳草):
「黑蕊虎耳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達32釐米。葉片均是基生,有葉柄。葉片卵形或長圓形,葉片邊緣有圓齒狀鋸齒和腺睫毛,或無毛,基部呈楔形,心形較稀少,兩面生有稀疏柔毛或無毛。葉柄長3釐米左右,有柔毛,較稀疏。花葶生有捲曲腺柔毛。花期時聚傘花序呈傘房狀,長1.5-8.5釐米,生2-17花,單花情況較稀少。花瓣白色,稀紅色至紫紅色,基部生有2黃色斑點,基部有時呈紅色至紫紅色,闊卵形、卵形至橢圓形,花葯呈黑色。花果期一般在7-9月份。
多生長在海拔3000-5300米的高山灌叢、高山草甸和高山碎山縫隙間。主要分布在我國西藏南部、陝西(太白山地區)、甘肅南部、青海、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尼泊爾、錫金部分地區也有分布"。
(拍攝於梅裡北坡,翻越次丁埡口前)
在梅裡北坡,除了黑蕊虎耳草以外,還拍到了光萼虎耳草、擬黃花虎耳草和區限虎耳草。
(光萼虎耳草,拍攝於梅裡北坡,翻越次丁埡口前)
(擬黃花虎耳草,拍攝於梅裡北坡雙曲河邊)
(區限虎耳草,拍攝於梅裡北坡,竹林營地-坡均營地之間)
虎耳草,像會跳舞的小精靈一樣,向陽而開,花兒雖小,但很靈動,給高山、砂石坡帶來了勃勃生機。
本篇文章的很多介紹引用了以下公眾號的文章,感興趣的可以點擊連結閱讀:
(1)Lonely Plant:黑蕊虎耳草
(2)西藏的幾種虎耳草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