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為一種情感象徵以及寄託
「用藝術形式來表達情感的唯一方法時尋找一個客觀對應物」,先是有了情感,才需要承載著情感的寄託物。虎尾草作為本書中的其中一個意象,必然也承載著主角的情感變化,深入探索虎耳草在情節中幾次出現的時機,也可以初步揭示這一意象蘊含的深層次寓意。
「翠翠不能忘記祖父所說的事情,夢中靈魂為一種美妙歌聲浮起來了,仿佛輕輕的各處飄著,上了白塔,下了菜園,到了船上,又復飛竄過懸崖半腰——去作什麼呢?摘虎耳草!」二老儺送在碧溪岨上為翠翠唱歌的時候, 歌聲似乎使翠翠在夢中「飄起來了」,雖然是在虛幻的夢中,她卻是如此快樂。為什麼快樂呢?因為儺送的歌聲,也因為要去摘虎耳草了。為什麼要去摘虎尾草會快樂呢?恰恰說明虎尾草象徵了平時可望而不可及的愛情,此時在少女的美夢中卻能去摘了。對虎耳草的嚮往,也揭示了少女對愛情的嚮往和期待。
在湘西苗鄉以歌傳情是約定俗成的儀式,文中也提到了真心相愛的青年男女樂意用這種浪漫方式決定終身大事。後來翠翠初長成,順順家的兩兄弟互相知道對方對翠翠的愛慕之心後相約好以唱歌這種為由來已久的儀式作為競爭手段。因此,遠處飄來的美妙的歌聲便是儺送傳給翠翠的情,翠翠接收到儺送傳遞來愛的信息以後直接夢到虎耳草,說明虎耳草象徵著不單單是少女嚮往的愛情,也成為翠翠和儺送雙向情愫的象徵。
二、作為對比媒介,推動情節變化
在閒聊的時候,老船夫假裝不經意地探問翠翠:「夢裡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當真有誰來在對溪高崖上為你唱歌,你預備怎麼樣?」引出翠翠也當作笑話的回答:「有人唱歌我就聽下去,他唱多久我也聽多久!」「唱得好聽,唱三年六個月我聽三年六個月。」後來,二老儺送去川東辦貨路過渡口時,老船夫想探明他的態度,於是借虎耳草探問儺送:「我家翠翠說,五月裡有天晚上,做了個夢……她夢得古怪,說在夢中被一個人的歌聲浮起來,上溪懸巖摘了一把虎耳草!」假如大老天寶沒有因為感情失意橫死,儺送聽到這個試探必然會十分開心,只是沒有假如,兄長某種程度上算是因為三個人的感情糾葛而死,儺送心中生出了隔閡和陰影,不想也不敢再直面這段感情。他把頭偏過一旁去作了一個苦笑,說:「因為我做傻子在那邊巖上唱過一晚的歌!」一句賭氣的話已經表示了對這段感情的抗拒之心。同一個虎尾草卻引出來兩個截然不同的態度,為讀者展現出強烈而鮮明的對比和矛盾,推動情節急轉直下。
但老船夫並不死心,追問說:「二老,我聽人說你不要碾子要渡船,這是楊馬兵說的,不是真的吧?」而此時儺送的抗拒之意也不那麼明顯了,他沒有急於否認,反而問了一句:「要渡船又怎樣?」老船夫看儺送強硬的態度有所緩和,心中高興起來,高聲呼喚翠翠想再為他們牽線,這時如果翠翠應聲而來必然是一次消除隔閡促進感情的絕好機會。沒想到,平日很少外出的翠翠此時偏偏不在渡口上,一大清早便去掘虎耳草了。再看她在老船夫看過來的時候「兩頰緋紅」的反應,可知她今天去摘的這把虎耳草,不同於之前幾次心理和言語上的回應意識,而是第一次在現實做出了順應自己的感情,回應儺送的行動。沒想到卻因主動踏出一步而錯過了與儺送千載難逢的相見機會,使儺送誤以為翠翠故意迴避他,直接導致了儺送因為父親的壓力下遠走,兩個人最後還是錯過了。前一秒虎尾草還象徵著少女對感情的期待,後一秒卻是誤會的源頭,更是直接推動了後來情節的轉折和發展。
虎尾草這個意象反覆在文中出現,一開始是愛情的象徵,是兩人情投意合的象徵,但隨著情節的發展、衝突的顯現,逐漸成為了矛盾的助推器,反過來卻也是衝突使這個意象的意蘊和作用產生了變化。不同的需要賦予虎耳草的作用,情節發展,需要也會變化,因此虎尾草這個意象在不同地方意蘊不一樣,對情節的作用也會隨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