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初次上臺講課,緊張到十分鐘也說不出話,最後說:我要哭了

2020-12-06 中華

1929年,胡適擔任上海公學的校長,開始大量招募有真才實學的教師來學校,他的好友徐志摩給他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沈從文,那一年沈從文27歲,但是在這之前,已經發表過很多優秀的作品了,像他22歲出版的《邊城》就是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品,徐志摩很欣賞他的才華,因為他的創作,文學世界裡又多了一個神秘浪漫的湘西,他在那時候的文壇,也小有名氣。

沈從文

胡適同意讓他來學校當講師,並且安排他教授大學部一年級現代文學的選修課,暑假收假以後他就要第一次登上講臺了,所以整個暑假,沈從文除了寫作的時間,就是在認真備課,等到開學的前一天,他又認真而詳細地把第一節課要講的資料都準備好,那天,沈從文也為了早點趕到學校,第一次花費八塊大洋包了一輛黃包車到了學校。

沈從文(中)

上課以後,沈從文拿著書本走進了教室,因為是選修課,所以他認為學生不會太多,但走進教室的他發現,整個教室座無虛席,同學們都是慕名前來聽他課的,他們也都想見一見這位年輕的作家,眼前的沈從文確實像他的作品一樣,有一種質樸的鄉土氣質。

沈從文看到臺下那麼多雙眼睛齊刷刷地望向自己,心裡也突然一緊張,本來準備好的開場白也一下子忘掉了,就這樣,他呆在了那裡,一分鐘過去了,他沒有說話,三分鐘過去了,他還是不知道說什麼,就這樣,在學生們期待的眼神中,他卻足足站了有十分鐘沒有說話,可想而知那種場面,沈從文和同學們都有點尷尬,臺下的同學也慢慢低下了頭,不好意思再看他。

沈從文和張兆和

沈從文這時候卻說話了,他坦率地說:「你們來了這麼多人,我要哭了。」他這話一說出口,學生們也被他逗樂了,課堂上的氣氛立馬活躍起來,接下來沈從文才緩解了自己的緊張,開始講課,一堂課下來,卻絲毫沒有受到剛開課時小風波的影響,學生們對他好評頗多。

值得一說的是,在這堂課中,臺下聽課的學生中,就有沈從文後來的妻子張兆和,她出生名門,家學淵源深厚,姐妹四個被時人稱為「合肥四姐妹」,她們個個長相秀美,才華橫溢,張兆和以後次次都來聽沈從文的課,沈從文也因此注意到了她,經過他鍥而不捨地追求,張兆和後來成為了她的妻子。

相關焦點

  • 上臺緊張怎麼辦?
    從另一角度,避免上臺過度緊張,保持身體、手臂、手指鬆弛也能保護肢體同時極大助益舞臺演奏。為什麼我們會在臺上感到緊張,怎樣降低肌肉的緊張度,達到較好的演奏狀態?對此筆者採訪了美國十大女中提琴演奏家之一、北德克薩斯州大學音樂學院弦樂學科主任蘇珊·杜波艾教授。
  • 上臺發言很緊張,語無倫次怎麼辦?
    很多人在臺下講話可以侃侃而談,上臺就緊張,容易語無倫次,忘詞,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廢話不多說,直接說怎麼辦?我這個人沒有音樂細胞,每次上臺唱歌都忘詞,臺下把歌詞都背得好得很(當然真的喜歡唱歌的人歌詞是不用背的)。「多練習,講得多了,自然就不緊張了」這確實是治本的方法,但是有個問題,解決不了當下的問題,我就是現在緊張,你讓我去多練習,哪有機會呢?
  • 畫音樂沈從文
    我看到了這麼一段:「業餘藝人在黃永玉家的院子裡為我們清唱一種叫儺堂戲的地方戲,最後一個節目叫《搬仙風》,由一位女藝人領唱,加上十多人的和聲。《搬仙風》原是充滿歡樂氣氛的喜劇,但是那腔調卻帶著濃重的憂傷與蒼涼,戲曲還沒唱完,我發現沈老在輕輕地啜泣,後來沈老的眼淚竟和著那激昂的音樂與高亢而沉鬱的歌聲哭得更傷情。」雜誌上還附有幾幅彩色照片,有一張就是沈老聽儺堂戲落淚的照片。
  • 科學家讚美卡西尼號最後所攝照片:令我震驚說不出話
    科學家讚美卡西尼號最後時刻所攝照片:令我震驚得說不出話科學家讚美卡西尼號最後時刻所攝照片:令我震驚得說不出話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卡西尼號探測器奮力抓拍了土星的最後一張馬賽克合成圖片,標題為「再見,土星」 。  我無法用語言描述這張照片的崇高與壯麗。如果你能用全屏看看這張照片,也許也會和我一樣震驚得說不出話。  卡西尼號於2017年9月15日墜入火星大氣,宣告其使命的終結。它的一生中完成了多項壯舉,如投放探測器、發現土衛六表面的液體甲烷海洋、以及土衛二的羽狀噴流等。
  • 鐵皮石斛,我有話要說
    然而,工作了的人會說「真羨慕你們,還有假期。」 是吧,越長大,回家的次數都在減少,回家的時間變的越來越不定性,甚至於想喝爸媽用具茨山鐵皮石斛做的進補雞湯都成了最奢侈的事。 離家應該是從我初中開始住宿生活時開始的,那時大多的學生都是剛開始住宿生活的,那一晚幾乎每個宿舍都有人在哭,因為想家。我也哭了,因為想家,想爸媽想哥哥,想爸媽做的雞湯,想家裡那熟悉的一切,但哭過後還是要熟悉那新的環境,終要學會不任性。
  • 孩子說不喜歡我的不要看不起我,孫紅雷躲起來哭了!
    孩子說不喜歡我的不要看不起我,孫紅雷躲起來哭了!極限挑戰這個節目最新曝光的未播片段中,孫紅雷要幫助的是一個10歲的小男孩彪彪,這個孩子很內向,又很膽小,不會交朋友,紅雷哥就鼓勵他把自己的心打開,跟班裡同學說說心裡話,還讓他在樓梯裡想一下,要跟同學說什麼。
  • 《邊城》:沈從文看透人生本質,真相殘酷到不得不用優美掩蓋
    在《邊城》中有這樣一個細節:端午節前一天,老人帶著少得可憐的一點錢上河街買東西,他見人就請人喝酒,最後讓順順把酒葫蘆也給扣下了。文中這樣寫道——「翠翠笑祖父的慷慨不是時候,不是地方。」讀到這裡,我先是想笑,後來又想哭,這種渴望與人交流的願望有誰能理解,這種孤獨有誰能體味。再來說說順順吧。他有家有室,有兒有女,他的孤獨從何說起。
  • 總結沈從文5年北漂生活,送你4個成長秘籍
    ——沈從文寫給汪曾祺的信。只有發現自己的真實,才能繼續塑造一個完整的自己。一個人會哭會鬧不怕,反而一個不懂情緒的人最可怕。沈從文寫信給自己的徒弟汪曾祺裡的話就像教訓小孩子一樣,這樣的語氣反映出真實的沈從文內心,說話的時候他是自信的,因為他自己曾經在北京打出了一個天下,一個只讀過私塾,上過小學的人,就連標點符號都是20歲開始學習的,他都可以成為大作家,你呢?缺少的是什麼?
  • 笑到說不出話的沙雕文案
    你說洋蔥很神奇是蔬果中唯一能讓人流淚的,我不想否認,但上次被榴槤砸到腳我也是哭了一天. 當初易烊千璽給我表白的時候我沒有答應,一來我覺得我們年齡不合適,二來我是編的.
  • 沈從文3年走過了3個階段,學習他從發現自我走向確定自我的思考
    二十歲,不錯,二十歲了,孩子的美麗光明的夢,被我做盡了!黃金的時光,被我浪費完了!少年的路,我已走得不剩什麼了!時間在我生命上畫了一道深溝。我要學二十年前初落地時那麼任意大哭:雖然不能把我童年哭回,但總可以把我二十年來在這世界上所受的委屈與侮辱一齊用眼淚洗去。
  • 我懷念只用一張嘴就能讓學生聽入神的課堂,而非老師不講學生上臺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讓學生盡情說,老師只做補充,讓課堂位置發生翻轉」我第一次接觸這個理論的時候,我是認可的。是得,有時候,我們的課堂太過於沉悶了,尤其是文科類的課堂,學生的參與度與獲得感不高。然而,當我真正聽了幾節翻轉課堂的課後,我開始懷疑起來。
  • 沈從文《蕭蕭》:這個女孩十二歲就嫁人了,丈夫只有三歲
    有一天,三人來到山頂,小丈夫下山採蘑菇去了,花狗說,我想了你兩三年,我為你睡不著覺。我賭咒不把這件事告訴別人。什麼都不懂的蕭蕭,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被花狗變成了婦人。事後,小丈夫回來了,手被毛毛蟲蜇傷,嗚嗚的哭。過了兩個月,蕭蕭變了,喜歡吃生李子,脾氣也特別壞。她知道自己懷孕了,找到花狗想辦法。花狗個子大,膽子小。個子大容易做錯事,膽子小做錯事解決不了。
  • 開心笑話:傍晚等公交車,因為離最後一班到站已經過了快十分鐘
    走到一商場內傳來一聲美女的聲音『掃一掃有禮品贈送』,同事問:怎麼掃,美女:用微信,如是同事打開微信朝著美女臉掃了起來昨天我結婚,我認為結婚的時候,老丈母娘應該抱著姑娘哭的稀裡譁啦的,但是昨天丈母娘笑的特別開心,好像根本不是嫁姑娘一樣,接親的時候一路暢通無阻,根本沒人攔著,進屋以後我舅哥就拍拍我的肩膀,叫了聲妹夫……然後就沒說話。我跟我媳婦是介紹認識的,我倆認識一個星期就結婚了!
  • 識人先讀詩,沈從文為何對卞之琳高度評價?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前後兩部詩集的編輯或問世,均與已廣有聲譽的小說家沈從文有直接關係。識人先讀詩卞之琳在《〈雕蟲紀曆〉自序》中,這樣敘述他開始寫詩的動因:「我從鄉下轉學到上海,經過一年的呼吸荒涼空氣、一年的埋頭讀書,我終於又安定不下了。說得好聽,這也還是不滿現實的表現吧。我彷徨,我苦悶。有一陣我就悄悄發而為詩。」
  • 沈從文的初戀以騙局告終,悲劇的開端並不意味著人生的結束
    「我永遠不厭倦的是」看「一切。宇宙萬匯在動作中,在靜止中,我皆能抓定她的最美麗與最調和的風度,但我的愛好卻不能同一般目的相合。我不明白一切同人類生活相連結時的美惡,另外一句話說來,就是我不大能領會倫理的美。」
  • 美女挑戰「20倍」辣度的火雞面,被辣到說不出話,網友:別逞強了
    美女挑戰「20倍」辣度的火雞面,被辣到說不出話,網友:別逞強了現在的吃播越來越火了,很多人都喜歡在吃飯的時候,翻出幾個視頻來看看,雖然大家選擇的餘地還挺多的,但是依舊比較喜歡看獵奇的視頻,比如說吃播吃我們沒有見過的食物,或者是大胃王一次性吃很多,在一種就是挑戰自己的極限,吃一些特別辣或者是特別難吃的食物
  • 我不敢哭,因為我怕他們說我連曾育茗都不如
    小風車言論到底對錯與否我覺得也不是很關鍵,只是覺得他挺敢說的,本來就每個人喜好的風格不一樣,評判的標準也不一樣,加上節目剪輯的後期效果,曾也就難免成了「低情商」的犧牲品。老實說,我本身也很不喜歡愛哭的男孩子。但每次他的歌聲一出來,我就又心軟了。
  • 沈從文教你一招「海馬體」法
    說「人物」是一座山,是因為人物塑造見功力。那麼,沈從文,這位僅有小學學歷、自學成材的作家,又是怎麼成功登頂的呢?我十分推薦大家讀一讀沈從文《湘行散記》的首篇散文《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這篇散文裡,藏著一個人物塑造的「沈式秘笈「。《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寫的是「老朋友」曾芹軒。從題目開始,這篇文章便牢牢抓住了讀者的好奇心。水獺皮帽子有什麼來歷?
  • 這8部末日災難片,把我震撼到說不出話!
    與《2012》裡製造諾亞方舟讓少數人存活的套路不同,《流浪地球》不但腦洞大開開啟了新的末日自救模式,而且還頗為難得的,彰顯出了中國的大國責任感。 英文片名「Armageddon」,意指《聖經新約》中所說的世界末日。 向來喜歡拍大場面的麥可·貝在片中加入了大量的爆破戲,開場不到十分鐘,就發生了兩場大爆炸。
  • 竹內結子在衣帽間上吊自殺,好友難過到說不出話
    這兩天不少參加節目或者出現在公眾場合的藝人都被問到了對竹內結子去世的事怎麼看,大家談到過去與竹內結子合作時留下的印象,幾乎都是誇她積極樂觀。 演員石黑賢說「在拍攝《草莓之夜》時,她從遠處走來,對我說好久不見,那時候的笑容讓人印象深刻,大家都很喜歡她,一想到就再也見不到了,真的很遺憾」。 共演《女神探夏洛克》的小澤徵悅說「對不起,我現在還是沒法相信,太不現實了。她擁有強大的魄力,也有溫柔的魅力,共演完之後她都叫我『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