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胡適擔任上海公學的校長,開始大量招募有真才實學的教師來學校,他的好友徐志摩給他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沈從文,那一年沈從文27歲,但是在這之前,已經發表過很多優秀的作品了,像他22歲出版的《邊城》就是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品,徐志摩很欣賞他的才華,因為他的創作,文學世界裡又多了一個神秘浪漫的湘西,他在那時候的文壇,也小有名氣。

胡適同意讓他來學校當講師,並且安排他教授大學部一年級現代文學的選修課,暑假收假以後他就要第一次登上講臺了,所以整個暑假,沈從文除了寫作的時間,就是在認真備課,等到開學的前一天,他又認真而詳細地把第一節課要講的資料都準備好,那天,沈從文也為了早點趕到學校,第一次花費八塊大洋包了一輛黃包車到了學校。

上課以後,沈從文拿著書本走進了教室,因為是選修課,所以他認為學生不會太多,但走進教室的他發現,整個教室座無虛席,同學們都是慕名前來聽他課的,他們也都想見一見這位年輕的作家,眼前的沈從文確實像他的作品一樣,有一種質樸的鄉土氣質。
沈從文看到臺下那麼多雙眼睛齊刷刷地望向自己,心裡也突然一緊張,本來準備好的開場白也一下子忘掉了,就這樣,他呆在了那裡,一分鐘過去了,他沒有說話,三分鐘過去了,他還是不知道說什麼,就這樣,在學生們期待的眼神中,他卻足足站了有十分鐘沒有說話,可想而知那種場面,沈從文和同學們都有點尷尬,臺下的同學也慢慢低下了頭,不好意思再看他。

沈從文這時候卻說話了,他坦率地說:「你們來了這麼多人,我要哭了。」他這話一說出口,學生們也被他逗樂了,課堂上的氣氛立馬活躍起來,接下來沈從文才緩解了自己的緊張,開始講課,一堂課下來,卻絲毫沒有受到剛開課時小風波的影響,學生們對他好評頗多。
值得一說的是,在這堂課中,臺下聽課的學生中,就有沈從文後來的妻子張兆和,她出生名門,家學淵源深厚,姐妹四個被時人稱為「合肥四姐妹」,她們個個長相秀美,才華橫溢,張兆和以後次次都來聽沈從文的課,沈從文也因此注意到了她,經過他鍥而不捨地追求,張兆和後來成為了她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