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方:公眾號吉師閱讀(關注公眾號可獲取書籍資料)
《沈從文的後半生》——星鬥其文,赤子其人
作者簡介
張新穎,1967年生於山東招遠,文學博士,現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當代文學批評、詩歌研究與現當代文學。2017年4月,入選教育部2016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8年12月9日,所著《沈從文的前半生》入選「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非虛構小說類第1名。
內容簡介
1988年,遠未到蓋棺定論的時候。「重新發現」沈從文的工作仍將繼續……從1948年始,沈從文在時代大轉折關口的精神危機和從崩潰中的恢復,成為他後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業的起點。
《沈從文的後半生》這部著作由此起筆,沿著他生命的坎坷歷程,翔實敘述他的社會遭遇、個人選擇和內心生活,敘述他為始終不肯放棄的物質文化史和雜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出。這部傳記,特別著力於呈現沈從文後半生漫長而未曾間斷的精神活動。在時代的劇烈變動中,這種連續、細密、複雜的個人精神活動,清晰見證了一個弱小個人的全力掙扎,一個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顯現的強大勇氣和信心,一個「有情」的知識者對歷史文化長河的深沉而莊嚴的愛。

書中名言
1. 人活在時間裡,衡量生命的長度唯有時間,生前身後之和。
2. 和邊城的寧靜比,這裡太喧囂。其實,哪有邊城,它只在作家的心裡。
3. 群居時的喧囂,獨處時的寂寞。佳作精品是寂寞的產物,只能是,必須是。
4. 這寧靜而有詩意的生活很短,就像黎明很短一樣。很快會被打破,……這一節文字也是,應該很短。
5. 人和人彼此不同,應如何從生命全部去看,惟局限於經驗知識,能理解得如何有限。

推薦感想
第一次接觸沈從文,並不是因為《邊城》,而是因為《月下小景》。月光下的那份純潔的愛情,是最美的風景。愛而不得的遺憾,是一輩子承諾的堅守的慷慨激昂。很喜歡書中評價沈從文的這樣一句話:邊城山色碧羅裙,小翠清歌處處聞,我論文章尊四五,至今心折沈從文。他一直自謂「過時的人」。
40年間,他遠離文壇,在器皿和古裝間遊走。然而,有一天 ,站在河渡上,他突然看到了活的「邊城」影像……邊城遊子的沉默歲月,正是一部二十世紀中國難得的作品,在寂寞和遺忘中綻放著鳳凰的美……
沈從文1948—1988年的後半生,沒有《邊城》和《月下小景》那樣的清新浪漫。在時代巨大的變動面前,沈從文遭遇了精神危機,感到「生命的隔絕,理解之無可望」,加上文人的那份敏感脆弱和他向來喜歡離群獨處的性格,自然「臨深履薄,深懷憂懼」。
或偶然或必然,他放棄寫作,開始致力於傳統文物服飾的研究,在喧囂的時代默默地填補著文化的空白,起初是藉以轉移精力,逃避現實,麻醉痛苦,但他卻藉此漸漸地恢復了自己的精神,忘我的研究幫助他充實自我,對抗空虛,擊退心魂裡的黑暗。
《沈從文的後半生》一書在詳實描繪沈從文後半生的同時,也更加凸顯了有著赤子之心的沈從文的人格魅力,並引發人對於個人與時代、文藝與政治的關係的思考。
「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鬥其文,赤子其人。」
#十一月創作狂歡·文史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