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光通信:點亮世界 通聯未來

2020-11-25 人民網

原標題:可見光通信:點亮世界 通聯未來

  可見光,作為生命最初的色彩,在其見證下,人類慢慢從愚昧走向開化,從野蠻走向文明。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驚奇地發現,可見光不僅可以照亮世界,而且還可以在一種顛覆傳統觀念的新技術支持下,實現通聯整個世界的夢想。這種利用可見光來傳輸信息和數據的新技術就是可見光通信,又稱「Li-Fi」。

  暢想未來,可見光通信網絡或許是這樣的:在路燈下,藉助LED光源就能在線閱讀、下載電影;在飛機、高鐵、醫院等場所,只需藉助座椅上的閱讀燈,你就可以上網,甚至能看高清視頻;在無線電波傳播受限的特殊環境中,比如水下、水面艦艇或潛艇內部,我們也能藉助定製的可見光通信設備實現通信暢通。可以預見,可見光通信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它的神秘面紗正在被逐漸揭開。

  無線尖兵「青出於藍」

  從傳播特性看,可見光通信仍屬於無線通信的一種,只不過信息的傳輸載體不是傳統的無線電波(頻率範圍3赫茲~3000吉赫茲),而是頻率高達384~769太赫茲的可見光波。它是一種利用可見光波譜作為載體來傳輸數據的全新無線傳輸技術,通過給LED燈泡裝上微晶片,可控制其每秒數百萬次閃爍,其中燈亮代表「1」,燈滅代表「0」,二進位的數據被快速編碼成燈光信號並進行有效傳輸。

  而燈光下的手機、平板電腦等各類終端設備,通過集成特製的光敏傳感器,就能讀懂蘊藏在燈光中的「摩爾斯密碼」,從而達成高速信息傳輸的目的。由此看來,與無線電波通信這位「老大哥」相比,可見光通信在基本原理上雖無特別不同,卻有著「青出於藍」的特殊優勢。

  傳輸帶寬更大。當前,傳統的無線電波通信正面臨「頻譜短缺」的窘境,10~60吉赫茲的可用頻譜,搶佔優先使用權的趨勢更加明顯。而可見光通信頻譜寬度比現有無線電波可用帶寬高4個數量級,完全不用擔心頻譜不夠用的問題。

  組網運用更活。傳統的無線電波通信組網比較複雜,既需要安裝大量輻射射頻信號的信息基礎設施和終端設備,又極易產生電磁兼容和相互幹擾問題。而可見光通信無需建立基站,也無需頻段許可授權,只需在LED燈泡中加裝晶片,便可使其具有「通信基站」「無線路由器」「GPS衛星導航」等功能,從而實現有燈光的地方就有網絡信號,真正實現「末端直通」「泛在互聯」。這對於機艙內部、水面艦艇、潛艇、地下坑道等電波傳播受限的環境,可極大彌補電磁覆蓋的不足,並有效避免電磁兼容和相互幹擾問題。

  保密性能更好。由於可見光通信必須在LED光源開啟時才能傳輸,燈光關閉時通信功能便會失效,因此只需加裝遮光設備使光線透不出去,就能形成封閉式通信網絡,其安全等級較其他無線傳輸技術更高。此外,由於可見光只能沿直線傳播,且其上行和下行信道是獨立運行的,黑客必須處在同一個房間之中,並同時侵入兩個信道才能完成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攻擊,要想在光線傳播線路之外進行信號竊取和幹擾非常困難。

  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日本最先啟動了可見光通信的相關研究。早在2000年,中川研究室就提出利用LED照明燈作為通信基站進行信息無線傳輸的室內通信系統試驗。2014年,日本TAKAYA公司研發的汽車間可見光通信系統,速率達到每秒10兆比特;同年5月,日本東洋電機研發的水下可見光高速通信裝置,峰值突破每秒50兆比特。

  歐洲各國也不甘落後,其在可見光通信方面的工作,主要由歐洲的20多家大學、科研單位和企業組成的OMEGA計劃來推進。2015年11月,愛沙尼亞Velmenni公司演示了一種原型燈泡,在實驗室條件下其峰值數據傳輸速率達到每秒224吉比特。

  美國作為世界頭號科技強國,正力圖謀求全球可見光通信技術及市場的主導權。以谷歌為代表的科技巨擘,以及波士頓大學ERC中心、加州大學UC-Light中心、賓州州立大學COWA中心等科研機構,正加緊開展可見光通信標準協議及相關系統的研發工作,並啟動了搶佔相關市場的機制及策略研究。

  可見光通信的願景雖然美好,但仍需突破一系列技術瓶頸,才有望大規模推廣應用。比如,如何將可見光帶寬潛力轉化為寬帶能力,目前囿於白光LED有限的調製帶寬,亟待進一步的技術突破。又比如,無論LED燈的信號控制還是信號接收後的實時處理,都需要專用的集成晶片,目前這方面研究還很薄弱。再比如,可見光信號的波長很短,在傳播介質中極易迅速衰減,直接導致其通信距離受限,要實現遠距離高速傳輸難度不小。

  對此,世界各國紛紛開展可見光通信的關鍵技術攻關,力爭在這塊蛋糕的切分上搶佔先機。

  未來戰場大有可為

  未來戰場上,要滿足與日俱增的軍事領域無線通信需求可不容易:傳輸容量大、組網靈活、電磁兼容性好、保密要求高……使得傳統的無線電波通信面臨嚴峻挑戰。而可見光通信所具有的特殊優勢,使其不僅可與無線電波通信綜合運用、相得益彰,更有望在通信以外領域大展身手。

  「上天」「入地」「下海」的通信能手。在飛機、地下坑道、水面艦艇、潛艇等特殊場所內部通信中,為防止射頻信號幹擾,往往對無線電設備使用提出嚴格限制。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中,英「謝菲爾德」號就是因為艦載無線通信系統與艦載預警雷達之間難以兼容共用,從而使艦載雷達不能及時開機並發現來襲的「飛魚」飛彈,直接導致了艦毀人亡的災難性後果。而有了可見光通信之後,只需在上述特殊場所加裝中央控制器和一系列LED光源,就能在達成通信的同時有效規避電磁幹擾,從而為作戰平臺內部實現快速通信、對潛通信、水下特種作戰通信等提供高效安全的通信手段。

  高精度導航定位的「專家」。可見光通信中央控制器是通過將導航信息傳送給LED信息節點,再以可見光為載體傳到光照範圍之內的武器平臺終端,該終端使用內嵌的光敏探測器就可以獲取最及時的動態戰場環境、最優路線和坐標位置等導航定位信息。有關研究表明,綜合採取戰場LED信息節點網絡科學布局、算法設計和信號處理優化等措施,就能使可見光導航定位精度達到釐米級。

  目標識別與戰場防誤傷的利器。通過為己方各類武器平臺加裝LED燈光識別設備,平臺與平臺、平臺與LED信息節點之間就能依託特定的信號編碼開展實時通信與身份識別,武器平臺通過對接收的LED燈光信號閃爍規律進行識讀,就能有效判定此信號的敵我屬性,從而及時作出有效應對措施,最大程度確保自身安全。

  圖片由作者提供

(責編:趙超、沈光倩)

相關焦點

  • 可見光通信的研究
    1可見光通信的研究現狀1.1國際上的相關研究現狀由於可見光通信技術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它在未來通信領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和價值在2010年1月,德國Heinrich Hertz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創造了可見光通信速率的世界紀錄,他們利用普通商用的螢光白光LED搭建的可見光通信系統達到了513 Mbit/s的通信速率,並且他們通過分析認為該系統的通信速率還有提升的空間,可達到甚至1 000 Mbit/s [10].2011年,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又利用色光三原色(RGB)型白光LED以及密集波分復用(WDM)技術實現了的通信速率[11
  • 室內定位服務和可見光通信(LBS和VLC)
    近期不斷曝光的VLC(即可見光通信技術),LED擁有基礎的寬頻譜資源、高速帶寬的可見光通信技術優勢,以及基於廣泛分布的可見光室內定位技術和新興的應用場景和服務內容將成為未來五年最熱門的應用技術,擁有廣闊的應用市場空間和超千億的市場規模。  當今面臨日益增多的通訊設備,不斷增長的高速傳輸,多種網絡全覆蓋的需求,同時又面臨著頻譜資源的匱乏。
  • 可見光通信:實現有光就有網
    其實,這是一種被稱為「可見光通信(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的技術,最早由日本科研人員提出並展開研究,而我國也早在2008年由暨南大學教授陳長纓研製出國內首臺白光LED可見光通信樣機。  如今,國際上科研人員是在通信速率上進行比拼,復旦大學此次即是刷新了世界的可見光通信速率。要想實現如WiFi般流暢上網並實現商業化推廣,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專利解密」可見光通信?自動切換網絡?——中興可見光通信接入點...
    【嘉德點評】中興發明的可見光通信接入點切換方法,通過這種可見光通信接入的切換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切換過程的穩定性、業務連續性以及提高用戶體驗。可見光通信(VLC),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它利用頻率介於400THz至750THz之間的可見光作為通信媒介完成信息傳送。
  • 讓可見光通信「亮起來」
    新的通信技術——可見光通信「靈光乍現」,以其「燈光上網」的通俗化描述,迅速吸睛無數。人們期盼著有朝一日坐在自家客廳柔和的燈光下,就能體驗到沒有電磁輻射的「網上高速衝浪」「超高清視頻」以及「虛擬實境遊戲」。  事實上,可見光通信的應用不止於此。
  • 「可見光通信」竟為何物?如此酷炫、超前
    最近經工信部測試認證,中國「可見光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 可見光通信速率提高至每秒50G
    這一速度是當前國際公開報導的最高通信速率的5倍,相當於0.2秒完成一部高清電影的下載。相關成果日前通過工業與信息化部電信傳輸研究所組織的第三方測試認證。  據於宏毅介紹,目前全球擁有440億盞燈具構成的照明網絡,可見光通信與照明網絡的自然結合可有效解決傳統無線通信面臨的泛在覆蓋難題。
  • 河南可見光通信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組圖)
    近年來,無線通信業務與應用的海量需求,促使射頻識別、藍牙、超寬帶、WiFi等新的無線通信技術層出不窮,加劇了無線電頻譜資源的供求矛盾。而作為一種全新的無線通信技術,可見光通信在世界範圍內頗受重視。「可以設想一下,未來如果實現大規模可見光通信的話,每盞燈都可以當做一個高速網絡熱點。人們在路燈下就能下載電影,在飛機、高鐵上藉助LED光源就能實現高速上網……」實驗室汪濤博士在受訪時說。
  • 可見光通信比5G移動通信快十倍 專家建言江蘇搶佔制高點
    可見光通信將成新型家庭網絡的核心技術可見光通信是利用LED光源快速響應特性在可見光頻譜實現G/Tbps量級無線高速傳輸的新一代綠色通信技術,其屬於雷射和光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網絡是室內信息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的末梢神經,是數字經濟的毛細血管。
  • 可見光通信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2010年,愛丁堡大學教授哈拉爾德·哈斯(HaraldHass)展示了作為該校數字通信學院D-light項目一部分的LiFi。哈斯在2012年的TEDGlobal會議上討論了這一技術,但是,雖然數家公司對這一技術非常有興趣,成立了LiFi聯盟,它仍然沒有進入商用階段。   LiFi技術利用與802.11相似的協議,附加標準能消除幹擾和環境光的影響。
  • 中國可見光通信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
    日前,「中國可見光通信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可見光通信技術及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召開。科研院所、企業和來自國外的學者、專家,國內新聞媒體等共計200多人參加了會議。
  • 可見光通信:讓光與網同在
    可見光通信技術的出現將有可能使上述問題得到解決。2011年,德國物理學家哈拉爾德·哈斯教授在英國愛丁堡大學TED全球公開課上,向科技迷們展現了一個神奇的發明:他身旁放了一個LED檯燈,檯燈下30釐米左右處有一個小小的設備,當他把燈打開,燈光照向這個設備時,他身後的大顯示屏上播放起花朵盛開的視頻。此時或許你並沒有意識到有多麼神奇。
  • LED照明技術應用:可見光通信技術優勢實測分析
    2011年,美國時代周刊把基於可見光通信技術的「LiFi」排在全球50大發明中的第8位;2012年基於可見光通信的「光怪路由」又入選CCTV2的「創新科技環球新銳榜」TOP10。  從貝爾發明光的無線電話時的激動和他對於光無線電話的期望可以感知光的無線通信是曾有應用需求的。但是電話技術發展的歷史長河最終選擇了電的無線通信,這個應該是貝爾當年沒有想到的。
  • 可見光通信產業現狀分析
    凌趙華告訴記者,最多的是以做LED燈起家的公司,LED產業想轉型升級,可見光通信是一個好的應用方向;另一類則是通信企業,比如華為、中興,還有傳統的通信公司,也會尋找新的通信技術提前布局。  從全球可見光通信的專利申請人來看,專利最少的是晶片公司,只有韓國三星電子的半導體晶片在這一領域布局最多。
  • LED可見光通信室內定位 智能照明應用新藍海
    目前,LED可見光通信室內定位技術的前30名頂級參與者中,飛利浦以89項技術獨佔鰲頭,高通、松下、三星電子、英特爾、理光等勢均力敵,專利技術在 30 ~ 40 項之間,其他機構專利技術則低於 25 項。
  • 稅務「信鴿」破解通聯難
    商上線「信鴿雲」通信大數據平臺,為納稅   「信鴿雲」平臺依託海量通信數據,通過中間號碼技術實名聯通,實現涉稅事項實名精準送達、身份風險預警、非接觸通聯留痕,為推動「以數治稅」提供了「海澱方案   據海澱區稅務局稅收風險管理局副局長葉大鵬介紹,「信鴿雲」具有「新、多、準、高」四大特點:技術新,採用AI技術,內嵌移動通信、大數據和雲計算等十餘項自主
  • 帶你一睹華為可見光通信技術的真實面目
    前不久我國研發的全球首款商品級超寬帶可見光通信專用晶片在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正式發布, 可支持每秒G比特量級的高速傳輸, 為室內綠色超寬帶信息網絡、基於虛擬實境功能的家庭智慧服務、高速無線數據傳輸等領域的可見光通信應用提供晶片級的產品。
  • 牛人在達特茅斯學院:基於Xilinx FPGA的可見光通信Demo
    打開APP 牛人在達特茅斯學院:基於Xilinx FPGA的可見光通信Demo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08 15:30:00
  • 自由空間光通信和可見光通信市場及行情分析
    可見光通信可見光通信(VLC)技術是一種光無線技術,它是一種用於數據幹擾的方法。全球眾多研究中心正在進行研究以便實現千兆網絡的商用和發展,進而擴展通信範圍;這樣一來將在未來幾年內支持可見光通信市場的發展。可見光通信技術仍處於其創新階段,因為室內網絡和定位服務目前只能提供有限的功能。在未來的幾年中, 可見光通信有望成為一種平衡技術, 適用於現有的無線系統協議。
  • LED可見光通信的技術沿革與發展前景
    可見光通信是當前短距離通信技術的研究熱點,隨著半導體照明的普及,基於LED和光電探測器的VLC通信技術將在不久的將來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可見光通信技術,對於許多人來說都只是「久聞其聲」,沒有過真實的體驗。其國內外研發的現狀如何?技術方面有了哪些突破?以及它的主要應用前景又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