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時為何用了700多元電費
小區居民質疑新電錶有問題,供電局稱電費異常是系統升級,現已恢復
1月10日,長沙雨花區湘核佳苑小區,經過專業儀器測量後,業主的電錶計量結果不超過誤 差,電費計算並無故障。圖/實習生 張雲峰 記者 金林
近日,長沙市民羅先生在查詢家中電費時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中午12點查詢時,餘額805元;下午3點再看,只剩下80元。然而,到了第二天再次查詢時,電費又增至了400元。在此期間,自己並沒有充值過電費。
而奇怪的事不僅出現在羅先生家,同小區的其他業主也遇到了電費異常的情況。有的業主表示自家9天花了747元電費,還有的業主表示就算不在家,也有十幾度電量的消耗……
據他們反映,這些事情都是安裝了新電錶後出現的。那麼,電錶真的存在問題嗎?電費的異常變動又是怎麼回事呢?
紅網時刻1月11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馬慧)9天用掉700多元電費?1月8日,長沙雨花區湘核佳苑小區業主在微博貼出一則「嚇人」的爆料消息,稱自從更換電錶後,小區內多名業主家中電費異常上漲。9日上午,瀟湘晨報記者趕到小區了解到,業主安裝新電錶後,在網上查詢電費時,發現兩種情況,一是電費突增,「以前一個月只要幾十元電費,現在一下就漲到一百多。」他們質疑,新電錶不準,「轉得太快了。」還有業主反映,電費變動異常,「查餘額,一下扣了一百多元,一下又多了兩百多元,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們懷疑系統異常,對莫名扣除和多出的電費抱有疑惑,希望有關部門能給出一個解釋。
10日,相關部門趕到現場檢測,發現電錶無異常,但因月初系統升級,多筆電費計算錯誤,現已恢復正常。如有業主對電費抱有質疑,可前往電力營業廳查詢。
1月9日,6棟3樓的業主羅先生介紹,1月7日,他在微信上查詢電費餘額,發現中午12點,電費餘額805元,而到了下午3點,就只剩下了80元。但到了第二日,再度查詢,發現餘額增至了400多元。而在此期間,自己並未繳費,不知道發生了何事。此外,還有業主在業主群裡貼出截圖消息稱,從2018年12月29日至2019年1月9日,每日查詢可用餘額都不一樣。其中最異常的是,1月4日,可用餘額為387元,1月5日,餘額增至829元,到了9日,餘額跌至148元。
在電費帳單異常的情況下,多名業主在掌上電力APP上查看電費帳單,發現1月份的電費猛增。其中4棟13樓的張先生說,根據掌上電力APP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他已經用了747元電費,他覺得9天就用掉了近一個月的電費,實在不可思議。
還有不少業主查看實時電費發現,「就算10多天不在家住,也有十幾度電的消耗」。1月8日,小區內的多名業主貼出自家情況,認為電費異常是自2018年12月18日,小區集體更換了新電錶後出現的,「新電錶用了20多天,電器沒加,但明顯感覺不一樣了。」居民們質疑,電錶走得不準,計費可能存在問題。
釋疑
為什麼電費大幅增長
10日上午,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電能所和長沙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處的專業人員趕到現場,對業主質疑新電錶走不準等問題,進行現場核查。發現計量結果不超過誤差,電費計算並無故障。
對業主提出「新錶轉得太快」,導致電費增長的問題,長沙市質監局計量處副處長黃栩華解釋,「新表是智能電錶,靈敏度比較高,但都符合國家標準。」
另外,國網長沙供電公司表示,用戶在掌上電力APP上查到的1月份電費,實際為12月1日至12月31日的費用,並不是實時費用。住戶張先生所說的「9天用掉電費747元」,可能就是此種情況。
為什麼電費餘額異常
對於小區內多位用戶投訴電費餘額變動異常,國網長沙供電公司負責人告訴瀟湘晨報記者,這是因為系統升級,導致電費發行延期。在此期間,用戶的電費資金不會多計或多扣,產生的誤差會併入預購電費,衝抵下月電費。如果小區業主依然對家中電費有疑慮,可帶身份證至各供電營業廳申請校驗電錶,或撥打服務電話85915499進行查詢。
為什麼不在家也耗電
因為採用電子晶片的智能電錶起動電流小,家庭用電的細微變化都是可以計算進去。經過檢測,機頂盒在待機時的功率在15.2瓦左右,與工作時的用電情況幾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