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屆湖南大學生「挑戰杯」大批參賽上,有一隻隊伍的研究成果讓人格外關注,它力壓群雄奪得科技發明製作類特等獎的桂冠。這隻隊伍來自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幾名年輕學生通過長時間地努力最終研發出了一款功能多樣的爬壁機器人。
隨著城市的發展,高樓大廈如同雨後春筍一般豎立起來,外牆清洗行業也應運而生。由於外牆清洗行業準入機制不完善,沒有切實的培訓機制、安全保護措施,每年都有無數的「蜘蛛人」命殞高空。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市場上已投放少量外牆清洗機器人,但是由於牆面材質不同,機器人操縱複雜,因此應用並不廣泛。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的研發小組發明的多功能爬壁機器人解決了已有的困難,通過對移動終端APP的控制,使機器人有效地在豎直牆壁(玻璃、瓷磚、粉刷牆面等)與天花板上靈活走動,避障越礙。除了清潔功能以外,機器人還附帶多功能工具箱,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移動投影、牆繪、全方位攝影等。
胡瑞、林延龍在挑戰杯現場展示機器人。
隊長李雷:機器人就是我們的小孩
從構想之初到模型初現,這支隊伍經過嚴密的設計、計算、模擬圖示,這些年輕的學子付出了自己的努力。隊長李雷負責機器人的控制系統調試,他常常對朋友們說:「機器人就是我們的小孩,有一點進步我們這些做父親的都會很激動。」
在調試機器人吸附能力的過程中,開始機器人的吸盤吸附能力並不強。隊員經常可以看到一個畫面,每當機器人從牆壁上摔下時,隊長都會蹲在地上抱著機器一言不語,眼中含淚。兩次嚴重的摔裂,機器人的底盤只能勉強用膠水粘起。但是沒有人氣餒,李雷帶著隊員們不斷設計、否定、設計新想法,終於設計出一個三吸盤結構,解決了吸附能力,大大降低吸盤因洩露而失效的機率。
然而,就在所有人激動地看到機器人能夠完美的貼合在牆面上時,機器人行走又遇到了瓶頸。連續三周,由於控制系統有缺陷,底盤材質存在問題,開始機器人只能夠在牆壁上吸附,並不能行走,整個團隊都陷入了沉思中。李雷的室友形容李雷:「那段時間,他就像著魔了一樣,吃飯在想,做事在想,哪怕去小店買個東西都是到處摸一摸小商品的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