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國家,也是蒙受地震災害最為深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大陸約佔全球陸地面積的1/4,但20世紀有1/3的陸上破壞性地震發生在我國,死亡人數約60萬,佔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數的一半左右。
自公元前780年有地震記錄以來,中國大陸以及近海地區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700次(1900年前記錄嚴重不全),遍布全國除貴州、浙江外的所有地區。
中國以世界陸地面積的7%, 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僅在20世紀下半頁,中國大陸死於地震的人數就達28.5萬,佔主要自然災害死亡人數的半數以上。
那麼,我國哪些城市不會地震?
其實,我們所遇到的大部分城市都不在地震帶山,反倒是而處於地震帶的有:北京、天津、石家莊、瀋陽、合肥、太原、福州、臺灣、昆明、成都、蘭州、銀川、烏魯木齊等。 不處於地震帶上就說明發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只是會受到強大地震的震感而已。
根據專業術語,把中國地震板塊分為六個一級地塊,即青藏、西域、南華、滇緬、華北和東北亞。而地震,就容易發生在地塊的邊緣。
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地方最為敏感: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
那麼細分的來說,這幾個省份的地區,也有不少是屬於旅遊熱帶省份或者地區,選擇是不得不去的,那麼到底應該怎樣去避免在這些旅遊城市中受到地震影響呢?
其實,也很簡單,不要選擇在天氣條件比較惡略的時候去旅行,儘可能選擇在往年都比較平常的地方去旅遊,這樣才不會受到一些自然災害的侵襲,雖然有時候不一定非常準確,
另外,儘可能不要單身去,至少結伴而行,畢竟出門在外,有同伴會減少很多困難。
圖文系作者原創,轉載請勿改動,商業用途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