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地震斷層】中國21個大城市地震斷層 中國地震城市危險指數(圖)19日下午,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講座時透露,研究人員已勾畫出我國21個大城市斷層帶,建房時避開可有效防震。到2020年左右,有望把中國內地主要地震活動帶勾畫出來。
【中國地震斷層】中國21個大城市地震斷層 中國地震城市危險指數(圖)
「東京南面曾預測有八級以上地震,等了30年還沒有發生,沒想到東北部卻來個9級地震。地震預測是性難題。」19日下午,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講座時透露,研究人員已勾畫出我國21個大城市斷層帶,建房時避開可有效防震。到2020年左右,有望把中國內地主要地震活動帶勾畫出來。
「東京南面曾預測有八級以上地震,等了30年還沒有發生,沒想到東北部卻來個9級地震。地震預測是性難題。」19日下午,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講座時透露,研究人員已勾畫出我國21個大城市斷層帶,建房時避開可有效防震。到2020年左右,有望把中國內地主要地震活動帶勾畫出來。
東京南面等了30年沒等到強震
「地震預測是性難題。」徐錫偉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提出「地震空白論」,即地震會發生在以前沒有發生過的空白區。日本位於環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板塊與北美板塊三個板塊相衝的地方。東京南面可預測的地震達八級以上,概率達到87%,但等了30年還沒有發生。北面可預測的地震只有7.7級、7.8級,但沒想到東北部卻發生9級地震。日本所在板塊活動有規律,但預測仍困難,可見地震的預測研究任重而道遠。
我國至少有495個斷層帶
徐錫偉表示,1995年阪神大地震兩天後,日本《朝日新聞》發表一個示意圖,表明倒塌的房屋和遇難者三成分布在一個狹長帶上,狹長帶上大量民房倒塌,偏離斷層的後院房子卻完好無損。他說,「汶川地震後,我們現場調查,發現白露有一個斷層從操場通過,隆起兩米高。斷層旁邊的兩棟樓是按可抗七級地震的標準建造的,產生好多X形剪切線,但整棟樓沒大問題。(所以)在斷裂帶以外,如果科學設計建築物抗震標準,可大大減輕破壞。」
他說,我國處於環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等幾個板塊相接的地方,至少有495個地震斷層帶。如果將斷層帶詳細勾畫出來,可有效減輕地震破壞。
已在各地級市普查斷層帶
「2004年開始,我們在人口集中的21個大城市進行了地層活動斷層帶的研究,已把它們的準確位置勾畫出來,建房時可避開活動帶。現在我們正在各地級城市進行相關普查。」徐錫偉說,「到2020年左右,我們要把中國內地存在的主要地震活動帶勾畫出來。此外,還要編制新一代的地震區劃圖,作為國家建設的依據和抗震的有效措施,這也是國家強制性標準,按此標準建的房子可有效減輕地震的破壞」。
●對話
斷層帶禁止建房銀川先行探索
記者:這次日本大地震演出一次「全武行」,地震、海嘯和核事故接連發生。日本狹小的版圖幾乎全部處於地震活動帶上,卻布置這麼多核反應堆、核電站,當年難道沒有進行科學評估嗎?
徐錫偉:日本建核電站經過了相當嚴格的評估。日本福島核電站是按峰值加速度0.6個g來建設的,當初選址時預測在日本東北部沿岸可能發生的地震小於8級,而靜岡到東京可預測的地震卻是8級以上。東京的8級大地震等了30年都沒等到,東北部這次9級地震卻未預測到。
記者:您說地震災害主要發生在斷層帶,那是一個條帶。只要避開它,不需要太遠,災害都會減輕很多。那是不是說,只要把斷層帶普查得很清楚,立法禁止在斷層帶建房,就可減輕破壞?
徐錫偉:是這樣的。但核電站是例外,不僅是避開,還要遠離斷層帶。比如美國加州就立法要求核電站必須離開斷層帶50英尺。我國目前還沒有法律規定建房要避讓斷層帶,但有些城市已開始探索。比如,銀川市就委託規劃,在地震斷層帶兩邊寬兩百米的地方建了綠化帶,不準建房。希望各界人士呼籲一下,我國也要立法,讓建築物避開地震斷層帶的錯動。(本文來源:成都晚報)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