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活斷層探測

2020-12-05 瀟湘晨報

活斷層

探測

斷層是巖層的連續性遭受到破壞,沿斷裂面發生明顯的相對移動的一種地質構造,可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和平移斷層。

斷層示意圖

考慮到中國大陸地殼的構造變動強烈,第四紀斷層眾多,同時又能滿足各級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和地震危險性評估的適用性和有效性,我國將「活動斷層」定義為距今10萬年(晚第四紀)以來活動過,現今正在活動,並在未來一定時期內仍有可能活動的斷層。

長期的地震科學研究表明,巨大的城市地震災害主要是由位於城市之下的活斷層突然快速錯動所導致的直下型地震引起的。活斷層不但決定著多數破壞性地震的發生位置,而且對強地震地面運動具有複雜的影響。發震活斷層沿線建築物的破壞和地面災害更大。

01活斷層探測的意義

地震災害是人類所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地震災害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及對社會安全的衝擊日益嚴重。長期的地震科學研究表明,巨大的城市地震災害主要是由位於城市之下的活斷層突然快速錯動所導致的直下型地震引起的。活斷層不但決定著多數破壞性地震的發生位置,而且對強地震地面運動具有複雜的影響。

在城市建設當中:活斷層探測的現實意義是將成果有效應用於城市規劃和建設中,為抗禦地震災害、保障城市安全提供服務。由於大地震沿斷層造成的數米滑動,是一般工程措施難以防禦的,因此,避讓活斷層是第一選擇。

在工程建設當中:活動斷層的活動特徵差別很大,合理的活斷層避讓與工程防範,需要結合工程特性和斷層活動特徵兩方面考慮。目前,一些重要工程如核電、水庫、大壩等都明確提出對活動斷層的避讓距離。對於一些線狀工程如油氣管道、橋梁、隧道,在不能避開活動斷層時,採用必要的工程措施,減少破壞。如輸油管線穿越活動斷層時採用的可滑動「之」字管道。

02活斷層探測的方法

活動斷層是地震災害之源,識別活動斷層、研究其活動特徵、評價其危險性是做好災害防禦的基礎。

由於活動斷層既有出露地表,也有埋藏於第四系之下(隱伏斷層),規模差別極大,形成機制和構造背景各異,因此研究的內容、方法和手段各不相同。在裸露區,一般採用遙感解譯、地質調查、地貌測量、探槽開挖等方法;在隱伏區,則採用物探、鑽探等方法。

斷層研究的首要環節是要識別斷層和確定斷層的存在,主要方式是進行野外觀測。一般而言,斷層活動的表現在三個方面:地層斷錯、構造地貌、斷層帶及斷層面。因此,對活動斷層的研究也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通過以上方法,經地震專家分析研究,得出活動斷層「有沒有、活不活、深不深、震不震、錯不錯」的具體結論,這也是活斷層探測的目標。

03活斷層研究工作的概況

基於我國許多城市存在活動斷層的跡象以及許多城市遭遇過地震襲擊的現實,中國地震局在2000年初就提出了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在一些城市鑑定出具有破壞性能力的活動斷層,給出了它們的準確定位和發震危險性,初步劃定了避讓帶寬度,為城市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十五」以來,中國地震局已牽頭完成近百個城市活動的活動斷層探測,其成果應用在2016年實施的新一代中國地震動區劃圖潛在震源區劃分和震級上限的評估中,在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效益顯著。

因為活動斷層的活動特徵差別很大,

尤其是一些活動斷層

可能數千年活動一次。

因此,

合理的活斷層避讓與工程防範

需要工程特性和斷層活動特徵

兩方面相結合。

【來源:四川省地震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滁州市活斷層探測項目子專題—「隱伏斷層的控制性淺層地震探測...
    11月16日,安徽省地震局震害防禦處處長凌學書主持召開了滁州市活斷層探測項目子專題— 「隱伏斷層的控制性淺層地震探測」實施方案評審會。來自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第二監測中心以及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等單位的5位專家,項目建設單位、實施單位及監理單位的負責人和業務骨幹參加會議。
  • 陶學功調研指導滁州市地震活斷層探測野外監測工作
    近日,市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陶學功帶領局分管負責人和相關科室業務人員,赴滁州市地震活斷層探測項目野外工作現場開展調研指導。陶學功局長一行先後來到位於來安縣三城鎮境內子專題2「隱伏斷層的控制性人工地震探測」現場和來安縣半塔鎮境內的子專題4「大地電磁測深」野外監測現場,向現場作業負責人詳細了解兩個子專題基本情況和近期工作進展,實地查看了數據採集過程、儀器設備布設、人工地震激發探測等工作,並提出工作要求。
  • 大同市活斷層探測項目聯合排鑽探測、水峪斷裂帶地震地質調查專題...
    2020年11月9日,山西省地震局在大同市召開會議,對《忻州、大同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中「大同聯合排鑽探測」和「水峪斷裂帶地震地質調查」兩個專題進行了驗收。薛振嶽同志對兩項專題工作的開展給予了高度評價,對專家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希望項目承擔單位再接再厲、嚴格把關、精益求精,為大同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地震安全技術保障。(責任編輯:尚立堅)【來源:山西省地震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活動斷層與地震
    斷層也稱斷裂,是地殼受力發生破裂,沿破裂面兩側巖塊發生相對位移的構造。而活斷層簡單說就是現在仍持續活動的斷層。活動斷層錯動與地震大量資料證實,地震的發生於斷層活動有密切關係,尤其是中強以上地震,與活斷層的關係更為明顯。
  • 臨沂市國際生態城地震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實施方案通過...
    近日,中國地震局震害防禦司在北京組織專家對《臨沂市國際生態城地震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實施方案》進行論證。論證會上,項目組對資料收集、現場探勘、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專題設置、工作布置等進行了詳細的匯報。
  • 市地震局召開安慶市活斷層探測項目領導小組第七次工作調度會
    1月6日上午,市地震局局長潘永益主持召開安慶市活斷層探測項目組第七次工作調度會,副局長王海、監測科、震防科、辦公室負責人及一測中心項目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會上,一測中心代表匯報了安慶市活斷層探測項目11月-12月工作開展情況以及2021年安慶市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工作計劃。潘永益要求一測中心理清匯報思路,抓住項目中的關鍵點,要對2021年工作計劃進行修改,補充柱狀圖和進度表、概念要對照國標進行統一、時間節點調整要作出說明、驗收撥款等嚴格對照合同約定,並希望一測中心能夠幫助我市應急指揮系統進行數據更新。
  • 安徽地震局:郯廬斷裂帶多個城市將探測活動斷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省地震局了解到,我省今年將繼續實施長三角城市群和郯廬斷裂帶沿線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項目。據介紹,目前合肥市已全面完成活動斷層探測,成果已在國民經濟建設及城市規劃之中加以運用。
  • 淮安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中深層地震勘探專題順利實施
    近期,淮安市開展「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中深層地震勘探專題的施工,探測的中深層地震測線縱跨揚州市、淮安市和宿遷市三個市的9個區縣,工程將於本月底完成。通過開展中深層地震探測,明確淮安市主城區及部分鄰區內淮陰-響水斷裂與洪澤-溝墩斷裂的深部特徵和孕震環境,為研究淮安市地震危險性評價提供依據。
  • 銀川地震活動斷層避讓帶將「變身」綠色公園帶
    新華社銀川10月23日電(記者 任瑋)記者從銀川市22日召開的相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銀川市將在未來5年至10年逐步把全市11個地塊、約1380畝的地震活動斷層避讓帶土地全部建設成為綠色公園帶,為構築銀川綠色生態安全屏障奠定基礎。
  • 安徽省地震局組織開展滁州市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項目子專題實施...
    在全國城市活動斷層探測年度檢查工作會議上,專家建議滁州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項目子專題—「隱伏斷層的控制性人工地震探測」的工作內容適當變更。為做到科學嚴謹,在前期踏勘和查閱資料的基礎上,日前,安徽省地震局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該子專題實施方案進行論證。
  • 揪出地下的地震元兇——我們一起來了解《四川省活動斷層普查》項目
    地震頻發與我省地質構造複雜,境內活動斷層密集分布密切相關,全省境內分布99條規模較大的斷層,約三分之一屬於活動斷層,未來具備發生破壞性地震的構造條件。斷層快速錯動的破壞力巨大無比,造成斷層上的震害特別嚴重。
  •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認為北海道地震與斷層帶無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鑑於日本北海道發生最大震度為7(日本標準)的地震,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9月6日召開臨時會議。據日本共同社9月7日報導,委員長平田直(東京大學教授)在會後的記者會上稱,此次地震並非發生在震源附近南北走向的活斷層「石狩低地東緣斷層帶」上,認為兩者無關。
  • 濮陽、新鄉地震了?莫慌,是人工地震 ,明天這些地方也有!
    「聽說剛剛發生地震了?」5月14日一大早,就有網友詢問。記者從省地震局獲悉,5月14日凌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為了開展河南省地震構造探查項目,在濮陽、新鄉等地實施了人工地震作業,且已向當地政府、公安部門備案。15日凌晨將繼續在開封、漯河、南陽再次實施人工地震。
  • 斷層深井捕獲地震前兆 成果意義存在不同意見
    在這個過程中,一系列的微破裂漸漸變大變長,然後大量的微破裂開始相互貫通,在一個或兩個方向上形成連續的斷層,此時便發生了地震。據此,科學家認為,在地震發生前,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應該是先增加而後減緩,而這個減緩便意味著破裂即將發生。 為了驗證實驗室發現,科學家幾十年來一直在天然斷層附近努力探測這種變化,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十分精確的結果。
  • 運城市防震減災中心主任武勝強到中心城區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項目...
    11月23日,運城市防震減災中心主任武勝強帶領相關科室負責人到中心城區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項目施工現場實地調研項目推進情況。武勝強一行實地查看了淺層地震勘探測線布置、震動勘測、成像處理等施工情況,聽取現場負責人匯報,詳細了解項目推進情況,並對施工人員冒嚴寒作業的工作作風給予了肯定,要求保障施工安全,保障工程質量,用科學嚴謹的態度推進項目,真正做到「地下搞清楚」,為運城市中心城區規劃建設提供重要的防震減災科學依據。
  • 134次地震襲擊美國聖安地列斯大斷層!或是超強地震前兆?
    9天前,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蒙特雷縣發生了一場貌似不起眼的芮氏4.6 級地震。
  • 美國聖安地列斯大斷層突發134次地震,科學家:或是超強地震前兆
    科學的眼光觀世界 富有的思維察明理9天前,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蒙特雷縣發生了一場貌似不起眼的芮氏4.6 級地震。不過,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隨後探測到,在距離震中5km的周邊地區又連續發生了134次餘震。
  • 美國東海岸發現新斷層!科學家警告:或誘發加州大地震,不可避免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去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曾預測在加利福尼亞州極有可能爆發一場裡氏9.0級的大地震,事實證明這一「預言」並非空穴來風。2019年,美國科學家們將深海電纜埋在加州蒙特雷灣海面900米以下,以研究海洋生物的習性。但令人驚奇的是,研究人員在美國東海岸發現了一條全新的斷層系統。
  • 日本地震調查委:與斷層帶無關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6日,日本北海道發生芮氏6.7級地震,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於6日召開臨時會議,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稱,此次地震並非發生在震源附近南北走向的活斷層
  • 地震科普 | 地震科學知識之為什麼會發生地震(三)
    1 什麼是城市直下型地震城市直下型地鎮就是震源在城市地底下的地震。這是一種對城市威脅最嚴重的地震,也是城市防震減災最應重視的地震。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6級地震,就屬於城市直下型地震。加之地殼分為不同的巖石圈和板塊,板塊間的活動差異成為地震的發生原因之一,所以,絕大多數破壞地震是與地殼構造活動有關的。3斷層與地震有什麼關係在地殼及其表面,大規模的線狀分布的破裂構造被稱為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