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強震原因幾何?日本地震調查委:與斷層帶無關

2021-02-25 日中資本市場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6日,日本北海道發生芮氏6.7級地震,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於6日召開臨時會議,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稱,此次地震並非發生在震源附近南北走向的活斷層「石狩低地東緣斷層帶」上,認為兩者無關。

當地時間2018年9月6日,日本北海道地區發生強震,厚真町出現大規模塌方,多人被困。圖為地震導致地面出現塌陷吞噬車輛。

報導稱,目前不能排除斷層帶會因為此次地震,而變得更易活動的可能性,平田呼籲稱:「雖然不能說一定會發生地震,但附近地區還應多加注意。」

據報導,此次地震震源位於地下37公裡處,比內陸活斷層引發的普通地震更深,且為芮氏6.7級的較大規模,搖晃比較劇烈。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入倉孝次郎指出,震源距地表較遠,在大範圍內觀測到強烈搖晃。他表示:「這是深處發生的大地震的特徵。」名古屋大學教授鷺谷威則認為,震源深度可能受地下結構複雜性的影響。

在此次地震中,陸地地殼受到來自東北偏東和西南偏西方向的擠壓,屬於斷層上下錯位的「逆斷層型」地震。他分析指出,內陸活斷層發生的地震震源深度通常小於20公裡,但此次震源附近地殼較厚,屬於「在比通常深度更深處也會出現斷層錯位引發地震的特殊地點」。

此次還觀測到的反映長時間大幅搖晃強度的「長周期地震動」達到4級。這一最高級別意味著,「無法站立,不趴下就難以移動,被搖晃任意擺布」。

9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北海道地震相關閣僚會議上透露,死亡人數升至16人,有26人失聯。


文章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考、交流之目的。如來源標註有誤請告知,我們及時予以更正/刪除。微信聯繫 yangyaoyu88

相關焦點

  •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認為北海道地震與斷層帶無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鑑於日本北海道發生最大震度為7(日本標準)的地震,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9月6日召開臨時會議。據日本共同社9月7日報導,委員長平田直(東京大學教授)在會後的記者會上稱,此次地震並非發生在震源附近南北走向的活斷層「石狩低地東緣斷層帶」上,認為兩者無關。
  • 311九級大地震8周年!專家警告:日本全國都在地震帶,更大威脅潛伏
    對於日本來說,其處在太平洋西部邊緣地帶,太平洋板塊與其他板塊形成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正從日本全國經過,也就是說日本本土其實都在地震帶上,歷史上強震和火山噴發無數,可謂地震之國,無論是本土四島還是國內的東京、大阪、札幌等幾大都市都其實是面臨著地震威脅的,在歷史上,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就襲擊了大阪神戶都市圈,受災最嚴重的區域有1/5的建築遭受嚴重毀損。
  • 日本政府發布預測 稱北海道超大地震具緊迫性
    中新網12月19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本月19日發布預測(長期評估)稱,北海道東部太平洋近海發生伴隨大海嘯的芮氏9級超巨大地震「很可能具有緊迫性」。預測稱,在道東近海約400年前發生過被認為每隔340至380年發生一次的超巨大地震。
  • 日本東北強震最新信息匯總,疑為311大地震餘震
    當地時間2月13日23時8分,日本東北地區福島縣、宮城縣附近發生7.1級強震。地震震中位於福島縣和宮城縣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約60公裡。
  • 日媒體稱日本北海道地震是「板塊邊界型地震」
    《每日新聞》晚版26日報導,日本北海道地震是「板塊邊界型地震」。  報導說,26日發生的北海道強烈地震,據認為是在北海道東部海域交匯的兩個板塊碰撞引起的「板塊邊界型地震」。這是以數十年至100年的周期定期發生的地震。今年3月,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預測,這一地區今後30年裡發生芮氏8.1級地震的機率是60%。日本氣象廳認為,這次地震可能屬於定期發生的地震。
  • 日本氣象廳:震級日本史上最高 屬逆斷層型地震
    這是強震和海嘯侵襲過後的日本東北部仙臺機場附近的民房(3月11日攝)。  新華網東京3月11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氣象廳11日說,當天下午發生的日本東北-關東大地震達芮氏8.8級,是日本地震記錄史上震級最高的一次,為在板塊交界處發生的逆斷層型地震。  氣象廳說,此次地震與9日發生在日本東北地區的芮氏7.3級地震屬於同一地震機制。因此,9日的地震可能是前兆性地震,而本次地震是主震。
  • 日本政府指示調查北海道大面積停電原因,呼籲繼續節電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此次日本北海道地震造成當地大面積地區出現停電。日本經濟產業省打算開展相關調查,以查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並判斷地震發生時北海道電力公司是否進行了妥善合理的初始應對。與此同時,由於北海道境內部分發電站因故障而停止運轉,日本中央政府和北海道電力公司正在繼續呼籲節約用電。
  • 6級、6.1級、6.9級,日本3天3次強震,真有大地震發生?
    但是根據日本氣象廳的數據顯示,地震未引發海嘯,只有宮城縣和巖手縣等地震感強烈。這就是本次地震的一個影響,我們上面也說了,日本在短時間來說已經發生了3次強震了,也就是3天3次強震,日本氣象廳的數據都顯示了在6級以上。
  • 2016年1月14日日本北海道地震分析簡報
    據日本氣象廳測定北京時間2016年1月14日11時25分在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發生 6.7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0千米。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定北京時間2016年1月14日11時25分在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1.4千米。
  • 日本地震驚美國 卡斯卡迪亞斷層恐引發地震
    核心提示:4月11日,日本311地震滿一月後再次在巖手縣發生芮氏規模7.0的淺層地震。美國部分科學家認為,近年如此頻繁的地震可能是南極跟北極加速的融冰對海底巖層和斷層產生額外壓力所導致的。
  • 日本北海道地震 蔡英文表示慰問並願意提供協助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9月6日報導,日本北海道發生6.9級強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指示臺灣外事部門儘快了解臺灣在日本僑民、旅客的安全情形,適時提供必要協助;蔡英文並請臺灣外事部門向日方轉達她與臺灣人民的關切與慰問。
  • 北海道地震 蔡英文對日本表示慰問並願意提供協助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9月6日報導,日本北海道發生6.9級強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指示臺灣外事部門儘快了解臺灣在日本僑民、旅客的安全情形,適時提供必要協助;蔡英文並請臺灣外事部門向日方轉達她與臺灣人民的關切與慰問。
  • 日本北海道和千島群島恐發生最大9.3級地震引起最高30米高的海嘯
    預計受日本東北部海溝-千島海溝巨大地震影響海嘯波將襲擊北海道至千葉縣沿海太平洋沿岸,預計巖手縣-北海道沿岸將會出現最大30米左右的巨大海嘯波。此前日本研究人員研究認為日本本州島東北部海溝-千島海溝未來將可能發生巨大地震,震級規模最大可達到9.3級,預計地震發生後北海道東南將遭遇最高27.9米高的海嘯波,而北海道釧路市將遭遇20.7米高的海嘯波,北海道東部根室市將遭遇22米高的海嘯波,預計地震發生後最快10分鐘內海嘯就可以襲擊日本北海道;另外預計日本巖手縣宮古市將遭遇29.7米高的海嘯波,青森縣八戶市將遭遇
  • 美國強震這麼多?又出現一次6.4級強震,附近總計已出現19地震
    由於在內華達山脈東部區域,根據科學記錄數據顯示,內華達山脈是美國西南部花崗巖斷塊山,科迪勒拉山系西緣山地的組成部分,而這也是美國主要斷層帶附近區域 在地球上,主要的強震或者大地震都是因為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帶來的,所以這次地震是北美板塊淺層地殼的走滑斷層所致,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已經公布,後面如果出現了數據我們再來看看,這就是整個美國地震的一個情況,我們也期待沒有對美國產生什麼影響,在自然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對待,所以希望一切安好。
  • 日本地震調查局最新消息:北海道或將發生8.8級大地震...
    日本買買買風潮上漲,從爆買轉移到爆體驗,但有更多的人選擇到日本投資房產。近日,日本地震調查委發布,北海道未來隨時有可能發生特大地震。報告稱北海道東部太平洋近海發生芮氏9級超巨大地震的可能性很高。其實在06年就有日本中央防災會議預測,如果真的發生大地震,很有可能會導致千人遇難。
  • 中國21個大城市地震斷層 中國地震城市危險指數(圖)
    19日下午,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講座時透露,研究人員已勾畫出我國21個大城市斷層帶,建房時避開可有效防震。到2020年左右,有望把中國內地主要地震活動帶勾畫出來。 東京南面等了30年沒等到強震「地震預測是性難題。」徐錫偉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提出「地震空白論」,即地震會發生在以前沒有發生過的空白區。
  • 7級大地震!日本發生2020年全球第二高地震,地球又不穩定了?
    根據2月13日科學報告指出,日本當地時間12日晚上,位於北海道和福島地區,在中間僅相隔1分鐘分別出現了4.4級地震和5.5級地區之後,引發了日本地震專家們的熱議,有專家認為這或許是日本311大地震的餘震之一,但也有地震專家認為這可能是一個非偶然事件,需要警惕下,所以大家都還在討論之中。
  • 日本富士山附近斷層有可能引發8級地震
    新華網東京4月20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靜岡大學的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位於富士山西側呈南北走向的「富士川河口斷層帶」比預想的要長10公裡以上,達到約40公裡,一旦出現活動,有可能引發8級地震。
  • 圖解中國地震帶 20世紀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
    清晰了解斷裂帶的分布情況,對降低地震風險,指導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等都具有重大意義。北京奧運會主場館的建設成功地規避了斷裂帶,安全性得到了保證。蘇州地區歷史上發生的地震並不多,斷裂帶的分布也相對較為稀疏,但居安思危對地震的警惕還是不應放鬆。地震來了!
  • 超5級較強地震突襲日本,日專家擔憂:不排除更大地震風險
    當地時間9月27日中午,日本本州島不少地方的民眾突然感受到強烈的震動,這是地震了——據監測數據顯示,這次地震震級為5.6級的較強地震,震中位於日本本州島南部沿海,位於愛知縣和靜岡縣交界,日本關東的東京都等地也有震感,在長野,靜岡和愛知縣觀測到最大地震烈度4,屬於有比較強烈感覺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