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道強震原因幾何?日本地震調查委:與斷層帶無關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6日,日本北海道發生芮氏6.7級地震,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於6日召開臨時會議,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稱,此次地震並非發生在震源附近南北走向的活斷層
-
日本政府發布預測 稱北海道超大地震具緊迫性
中新網12月19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本月19日發布預測(長期評估)稱,北海道東部太平洋近海發生伴隨大海嘯的芮氏9級超巨大地震「很可能具有緊迫性」。預測稱,在道東近海約400年前發生過被認為每隔340至380年發生一次的超巨大地震。
-
日媒體稱日本北海道地震是「板塊邊界型地震」
《每日新聞》晚版26日報導,日本北海道地震是「板塊邊界型地震」。 報導說,26日發生的北海道強烈地震,據認為是在北海道東部海域交匯的兩個板塊碰撞引起的「板塊邊界型地震」。這是以數十年至100年的周期定期發生的地震。今年3月,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預測,這一地區今後30年裡發生芮氏8.1級地震的機率是60%。日本氣象廳認為,這次地震可能屬於定期發生的地震。
-
日本富士山附近斷層有可能引發8級地震
新華網東京4月20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靜岡大學的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位於富士山西側呈南北走向的「富士川河口斷層帶」比預想的要長10公裡以上,達到約40公裡,一旦出現活動,有可能引發8級地震。
-
311九級大地震8周年!專家警告:日本全國都在地震帶,更大威脅潛伏
強烈的地震引發了極為劇烈的海嘯,據調查此次地震引發了最大溯上高40.1米的強海嘯,席捲了日本本州島東海岸地區,特別是距離震中最近的福島、巖手、宮城等縣遭到巨大的海嘯襲擊,大部分離海岸數千米的地區被海嘯淹沒,使許多沿海城市與人造設施遭到摧毀
-
福島、北海道同時地震!日本專家:或非偶然
作者 | 吳倩▲圖源:NHK當地時間12日晚上,日本北海道部分地區和福島縣幾乎同時發生地震對此,日本地震專家隨即展開了相關解讀,認為此事或許並非偶然。綜合日本富士電視臺等媒體13日報導,當地時間12日晚上7點36分,日本北海道部分地區發生芮氏4.4級地震,在1分鐘後的7點37分左右,日本福島縣海域又發生芮氏5.5級地震,兩地幾乎同時發生。對此,日本媒體隨即採訪了該國多位地震領域專家,希望能探明此事的影響和成因。
-
昨日,日本北海道沿海發生6.2級地震;今年去北海道,注意地震消息
本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日本氣象廳說,本次地震的震中位於北海道根室半島東南海域,東經146.8度,北緯42.1度,震源深度約10公裡。北海道、青森縣、巖手縣等部分地區有震感。日本地處全球最活躍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頻發;從前年開始,活躍度增強,尤其是北海道。
-
日本修改地震預測 日本海溝附近有8級大震危險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共同社2月26日報導,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26日發布預測稱,東北-關東地區的日本海溝附近海域今後30年內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的可能性高。委員會鑑於2011年3月發生了東北地區太平洋近海地震(東日本大地震),修改了同年11月匯總的長期評估。
-
日本地震驚美國 卡斯卡迪亞斷層恐引發地震
核心提示:4月11日,日本311地震滿一月後再次在巖手縣發生芮氏規模7.0的淺層地震。美國部分科學家認為,近年如此頻繁的地震可能是南極跟北極加速的融冰對海底巖層和斷層產生額外壓力所導致的。
-
福島、北海道同時地震!日本專家稱,這將是一個災難的預兆!
當地時間12日晚上,日本北海道部分地區和福島縣幾乎同時發生地震,中間僅相隔1分鐘。對此,日本地震專家隨即展開了相關解讀,認為此事或許並非偶然。
-
7級大地震!日本發生2020年全球第二高地震,地球又不穩定了?
根據2月13日科學報告指出,日本當地時間12日晚上,位於北海道和福島地區,在中間僅相隔1分鐘分別出現了4.4級地震和5.5級地區之後,引發了日本地震專家們的熱議,有專家認為這或許是日本311大地震的餘震之一,但也有地震專家認為這可能是一個非偶然事件,需要警惕下,所以大家都還在討論之中。
-
日本北海道和千島群島恐發生最大9.3級地震引起最高30米高的海嘯
預計受日本東北部海溝-千島海溝巨大地震影響海嘯波將襲擊北海道至千葉縣沿海太平洋沿岸,預計巖手縣-北海道沿岸將會出現最大30米左右的巨大海嘯波。此前日本研究人員研究認為日本本州島東北部海溝-千島海溝未來將可能發生巨大地震,震級規模最大可達到9.3級,預計地震發生後北海道東南將遭遇最高27.9米高的海嘯波,而北海道釧路市將遭遇20.7米高的海嘯波,北海道東部根室市將遭遇22米高的海嘯波,預計地震發生後最快10分鐘內海嘯就可以襲擊日本北海道;另外預計日本巖手縣宮古市將遭遇29.7米高的海嘯波,青森縣八戶市將遭遇
-
日本氣象廳:今後1周或再出現震度6強地震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當地時間9月6日凌晨8時8分,日本北海道發生芮氏6.7級地震。日本氣象廳6日早晨5點多緊急召開記者會,表示餘震較多,呼籲民眾警惕較大地震發生。此次震源在北海道膽振地區,當地截至6日上午7點鐘發生過2次較大餘震。氣象廳地震海嘯監視課在記者會表示,今後1周可能還會發生最大振度6強的地震,呼籲「大家警惕二次倒塌,注意落石」。
-
日本研究顯示三大都市圈發生大地震概率較高
【環球網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郭桂玲】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2月23日消息,近日,日本政府地震委員會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未來30年以內發生烈度為6弱以上的區域範圍擴大。從關東到四國以太平洋沿岸為中心的區域發生概率增大。此次結果也反映了該委員會對南海海溝特大地震的最新研究結果。日本3大都市圈發生烈度為6弱以上的地震概率較高。
-
北海道5.8級地震 北海道5.8級地震怎麼回事
北海道5.8級地震 北海道5.8級地震怎麼回事時間:2019-03-02 19: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海道5.8級地震 北海道5.8級地震怎麼回事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3月2日11時22分在日本北海道沿岸遠海(北緯41.96度,東經146.93度)發生5.8
-
日本未來30年發生特大地震概率進一步上升
編輯:高愷儀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近日稱,日本南部海溝(又稱日本南海海槽)未來30年內發生大地震的概率升至80%,專家預警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2月9日發布評估稱,延伸於東海至九州海域的南海海槽沿線30年內發生芮氏8至9級大地震的概率較去年略有提升,截至今年1月1日達「70%至80%」。該委員會每年1月1日都會推算日本周邊海底以及全國活斷層(指目前正在活動著的斷層)附近區域發生地震的概率,而這一超高概率也是首次出現。
-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 日本30年內或發生7-8級地震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近日發布預測稱,今後30年日本發生芮氏7~8級地震的可能性高,提醒人們不能放鬆警惕。根據預測,東北到關東地區的日本海溝附近海域今後30年內發生芮氏7~8級地震的可能性高,其中部分地區發生地震的概率在90%以上。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 平田直:居住在東北地區太平洋沿岸的民眾,千萬不要以為地震不會來了。要充分認識到,可能會再次發生強震和大海嘯。希望大家做好準備,避免遭受重大損失。
-
日本有大地震和海嘯?今年全球已發生6級以上地震20次,最大7.7級
在地球上,日本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比較特殊,可以說完全是四面環海,同時日本也是世界地震相對較為活躍的國家之一,因為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按照日本調查委員會的公告顯示,初步預估千島海溝附近在30年以內,有7%-40%的概率發生芮氏8.8級以上的地震,所以這能有大地震發生的概率。
-
未來日本可能會發生大地震嗎?日地震調查局:概率很高!
日本自2011年3月11日的311大地震後,還經歷過小笠原群島近海地震、2016年熊本地震和2018年北海道地震三次地震,當然規模無法還311地震相比,對於日本國民來說地震已是家常便飯,但大家依然非常擔心,像311這種大地震未來什麼時候會發生
-
日本接連兩場地震,專家預言大地震前兆,民眾淚奔:國家已無未來
日本接連兩場地震,專家預言大地震前兆,民眾淚奔:國家已無未來眾所周知,日本作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地處太平洋地震帶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災難頻發的國家。地震、海嘯、颱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在日本已經是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