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顯示三大都市圈發生大地震概率較高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郭桂玲】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2月23日消息,近日,日本政府地震委員會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未來30年以內發生烈度為6弱以上的區域範圍擴大。從關東到四國以太平洋沿岸為中心的區域發生概率增大。此次結果也反映了該委員會對南海海溝特大地震的最新研究結果。日本3大都市圈發生烈度為6弱以上的地震概率較高。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電視臺消息,近日,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根據最新研究成果,修改了遭到烈度為6弱以上的地震襲擊地區概率。調查委員會根據對各地活斷層和周圍海域發生地震的研究成果,計算出各區域未來將遭受強烈搖晃襲擊的概率。該委員會每年都公布最新研究結果。

從北海道東部、關東地區到四國地區的以太平洋沿岸地區為中心區域,今後30年內遭到烈度6弱以上地震襲擊的概率增大。千葉市這一概率為77%;高知市為71%;橫濱市和津市為70%;德島市為68%;北海道根室市為67%;靜岡市為65%。

此次調查結果也反映了調查委員對南海海溝特大地震的最新研究結果。有部分區域發生烈度為6弱以上的地震概率大幅上升。高松市為58%,岡山市為38%,均比去年上升14個百分點。並且,大阪市這一概率為53%,名古屋市為42%,東京23區這一概率為26%。日本3大都市圈發生概率較高。

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本藏義守說:「南海海溝沿岸地區發生概率很高的事實不能改變。並且,發生概率較低的區域也有可能發生地震。希望民眾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從平時開始努力採取防災對應措施。」

相關焦點

  • 日本南海槽陸海板塊出現異常,或會引發一場大地震!概率高達80%
    其實,縱觀日本的地震記錄,就會發現有十幾次大地震和該板塊的移動有關,而且,地質學家還觀察到這其中存在周期性。目前,地質學家發現這個板塊每隔90至150年就會進行一次劇烈移動,從而引發大規模地震,從資料顯示,上一次因為該板塊移動而發生的地震是「昭和東南大地震」,其級別達到芮氏8級,在這次地震中,有多處縣城遭嚴重破壞,上千人死亡。
  • 日本海溝小地震頻繁,發生大地震概率小
    根據美國科學地震監測網顯示,日本的地震爆發率不斷的上升,平均的地震震級在4.7級左右。通過數據顯示,日本在一天的地震爆發達到了4次,最大震級為4.9級,最小為4.3級。深度最大達70.6公裡,最小10公裡。相對最近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高發地震區域來說,確實少了很多。但日本出現中有兩次是位於海溝,並且都是位於海溝的同一位置。
  • 未來日本可能會發生大地震嗎?日地震調查局:概率很高!
    日本地震頻率發證極其頻繁,大地震間隔時間比較短,而且日本列島不是處在斷裂帶上就是處於俯衝型海溝附近,所以日本未來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高的,2016年4月14日的熊本地震遇難49人,算不上大地震,但在熊本地震之後京都大學地震學名譽教授川崎一朗亦表示,熊本地震不能按孤立型地震處理,地震發生後斷層向東移動,中央構造線上斷層會跟著移動,會造成大分縣別府的萬年山斷層帶連動,如果中央構造斷層帶某處斷裂的話
  • 報告稱30年內日本東北地區發生大地震概率高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東京2月28日電(記者 華義)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日前公布了日本太平洋沿岸地震風險長期評估報告,指出30年內日本東北部分地區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概率高達90%,不過發生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那樣
  • 日本未來30年發生特大地震概率進一步上升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2月9日發布評估稱,延伸於東海至九州海域的南海海槽沿線30年內發生芮氏8至9級大地震的概率較去年略有提升,截至今年1月1日達「70%至80%」。該委員會每年1月1日都會推算日本周邊海底以及全國活斷層(指目前正在活動著的斷層)附近區域發生地震的概率,而這一超高概率也是首次出現。
  • 日本這個地方發生大地震的概率高達90%以上
    央視網消息: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近日發布預測稱,今後30年日本發生芮氏7~8級地震的可能性高,提醒人們不能放鬆警惕。根據預測,東北到關東地區的日本海溝附近海域今後30年內發生芮氏7~8級地震的可能性高,其中部分地區發生地震的概率在90%以上。具體到各個地區,青森縣東部近海、巖手縣北部近海,以及宮城縣發生芮氏7~7.5級地震的概率為90%以上,茨城縣近海為80%,福島縣近海為50%,巖手縣南部近海則為30%。
  • 日本專家:30年內東京正下方大概率發生大地震
    據日本NHK新聞報導,日本專家近日表示,日本首都東京在未來30年內,有70%的機率會發生「首都直下型地震」。也就是說,地殼運動導致地殼變形,在東京正下方發生地震的隱患也在不斷加大。 「首都直下型地震」中,情況最糟的是可能造成2萬人死亡的「都心南部直下芮氏7.3級」地震。從類型上來看,該地震就是在菲律賓板塊內部發生的。 西村副教授表示:「雖說『首都直下地震』在未來30年內發生概率是70%,但這不意味著30年後才會發生,明天起床就發生地震也不足為奇。所以要重視生命安全和家庭防災準備,盡己所能,將防災準備付諸行動。」
  • 日本研究表明發生大地震與大潮相關
    人民網東京9月13日電(許永新)據《朝日新聞》報導,9月13日,日本東京大學研究小組在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在發生潮位高度差(潮差)較大的大潮時,發生大地震的頻率也會相應增加。這項研究有可能提高計算地震發生概率的準確度。
  • 日本未來30年發生6級以上地震概率:千葉85%橫濱82%
    人民網東京6月26日電 據《讀賣新聞》網站報導,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26日發布了2018版《全國地震預測地圖》,顯示了未來30年內發生震度為6弱以上地震的概率分布情況。 該預測地圖是根據南海海溝等板塊邊界與主要活斷層、板塊內發生的地震歷史製作出的。
  • 日本危險了?專家稱30年內東京正下方大概率發生大地震
    圖源/NHK電視臺海外網12月3日電 據日本NHK新聞報導,日本專家近日表示,日本首都東京在未來30年內,有70%的機率會發生「首都直下型地震」。也就是說,地殼運動導致地殼變形,在東京正下方發生地震的隱患也在不斷加大。
  • 7.4級大地震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又先後發生5.5級以上地震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又地震了!墨西哥發生7.4級大地震之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先後發生了5.5級以上地震。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6月25日1時40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5.8級地震,3時47分日本本州東岸近海發生了5.9級地震,6時25分紐西蘭南島地區發生了5.6級地震。可以說短時間這些地震真的是太活躍了,分別都是在5.5級以上。下面我們重點就用日本的地震來說明下情況。因為日本氣象廳顯示的等級還要強一些。
  • 日本修改地震預測評估 日本海溝附近有大震危險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黃婷】據日本《東京新聞》2月26日消息,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26日發布預測稱,東北-關東地區的日本海溝附近海域今後30年內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的可能性高。其中還有概率90%以上的地點。
  • 日本發布正式預測,未來將發生9.1級大地震,預計死傷高達32萬
    大經濟研究社 由於日本靠近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所以地震頻發,僅在2019年日本就發生了1500餘次地震,有數據稱全球1/5
  • 日本修改地震預測 日本海溝附近有8級大震危險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共同社2月26日報導,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26日發布預測稱,東北-關東地區的日本海溝附近海域今後30年內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的可能性高。委員會鑑於2011年3月發生了東北地區太平洋近海地震(東日本大地震),修改了同年11月匯總的長期評估。
  • 外媒:日本東北地區30年內發生7級地震概率達90%
    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日前公布了日本太平洋沿岸地震風險長期評估報告,指出福島、宮城、巖手以及其周圍發生7級地震的風險仍高。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4日報導稱,最新出臺的預測報告中引人關注的是,之前經歷9級大地震的東日本被列入地震高風險地帶,日本東北部分地區30年內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概率高達90%。
  • 311九級大地震8周年!專家警告:日本全國都在地震帶,更大威脅潛伏
    不過,因為東日本大地震的地震發生在海上,這次地震雖然震級高,但地震對於日本本土的影響並不特別大,地震的主要破壞都是源自於地震誘發的強海嘯。對於日本來說,其處在太平洋西部邊緣地帶,太平洋板塊與其他板塊形成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正從日本全國經過,也就是說日本本土其實都在地震帶上,歷史上強震和火山噴發無數,可謂地震之國,無論是本土四島還是國內的東京、大阪、札幌等幾大都市都其實是面臨著地震威脅的,在歷史上,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就襲擊了大阪神戶都市圈,受災最嚴重的區域有1/5的建築遭受嚴重毀損。
  •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 日本30年內或發生7-8級地震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近日發布預測稱,今後30年日本發生芮氏7~8級地震的可能性高,提醒人們不能放鬆警惕。根據預測,東北到關東地區的日本海溝附近海域今後30年內發生芮氏7~8級地震的可能性高,其中部分地區發生地震的概率在90%以上。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 平田直:居住在東北地區太平洋沿岸的民眾,千萬不要以為地震不會來了。要充分認識到,可能會再次發生強震和大海嘯。希望大家做好準備,避免遭受重大損失。
  • 月球對地震有影響?潮汐力變強時,大地震發生概率或將增加40倍!
    在最近一段時間,地球上經常發生地震,而且還會引發一系列的次生災害,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所以科學家們現在就越來越關注對地震的研究,但至今為止人類還沒有足夠的了解地震,可以說對地震的認識還處在最淺層的層面。
  • 日本未來30年8級地震或較高,全球2019年至今最強7.5級
    當然地震的出現分類還是有幾種,例如板塊運動,人類地質改變等造成的地震,日本就算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地區,幾乎每天都有大小地震發生,前段時間不是日本北海道還出現了5.5級地震嘛。根據科學最新預報顯示,日本科學界再次對地震進行了預測,當然我們說了地震無法預測,日本科學家們公布的這個是地震概率預測,根據數據顯示,在今後30年日本發生芮氏7~8級地震的可能性高,也就是最強達到8級,提醒人們不能放鬆警惕。所以說日本的大地震還是挺恐怖的,當然最為恐怖的就是日本位於存在海溝,海溝誘發的大地震才是科學界最為擔憂的。
  • 日本2019年地震上千次,未來30年7級以上地震概率90%,9級沒有?
    而每次發生地震之後,科學家們進行研究或說明,也是以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講解為主,也就是說明地球引發地震的一個基本情況,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地看出,地震的發生情況或產生的影響有多大。 2020年已經到了,世界各國也可以看到在前一年整體的地震情況,而最近,日本就發布了一個全年的地震數據,我們來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