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可以預測?最新研究表明:「擺動」發生在大地震之前
地震目前仍無法準確預測發生時間,但通常地震發生之前都會有一些自然現象,特別是較大的地震發生之前的各類異常現象。最新研究顯示,日本有史以來最強烈的地震(2011年9級地震,造成15500多人喪生)的幾個月前,其地群從東向西轉移。這些轉移運動被研究人員稱為「擺動」,可能會提醒地震學家未來發生較大的俯衝帶地震的更大風險。
-
日本研究顯示三大都市圈發生大地震概率較高
【環球網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郭桂玲】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2月23日消息,近日,日本政府地震委員會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未來30年以內發生烈度為6弱以上的區域範圍擴大。從關東到四國以太平洋沿岸為中心的區域發生概率增大。此次結果也反映了該委員會對南海海溝特大地震的最新研究結果。日本3大都市圈發生烈度為6弱以上的地震概率較高。
-
研究表明馬尼拉海溝若發生大地震恐引發海嘯波及中國華南沿海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預報中心,ID:YBZXDZ】原文標題:研究表明馬尼拉海溝若發生大地震恐引發海嘯波及中國華南沿海並可能重創恆春核電站馬尼拉海溝位於中國南海東部海域,是一條自北向南走向的海溝,馬尼拉海溝北起中國臺灣東南部海域
-
月球引力是是不是地球發生地震的導火索嗎
新說:月球是地震的導火索 地震和月球到底有沒有關係?這是近百年來始終困擾科學家的問題。如今,日本防災科學研究所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終於證實:月球引力影響海水的潮汐,在地殼發生異常變化積蓄大量能量之際,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塊間發生地震的導火索。
-
為什麼日本很容易發生大地震?
前兩天,在日本福島的海岸又發生了一場較大的地震,可能沿著2011年破裂的同一斷層,該斷層曾釋放出一場大規模的9.0級地震,引發了致命的海嘯並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歷史上,日本大地震頻發,那是什麼原因使得這裡如此容易遭受大地震呢?答案與日本所處的位置有關。
-
日本未來30年發生特大地震概率進一步上升
2012年,日本一個地震專家委員會公布的預測結果顯示,如南海海槽大地震發生,地震強度將是東日本大地震的1.8倍,引發的海嘯會直接襲擊日本東部海岸沿線大部分城市,死亡人數預計最多將達32.3萬人。南海海槽是從靜岡縣駿河灣其至九州以東海面約700平方公裡、深約4000米的海槽。
-
未來日本可能會發生大地震嗎?日地震調查局:概率很高!
日本自2011年3月11日的311大地震後,還經歷過小笠原群島近海地震、2016年熊本地震和2018年北海道地震三次地震,當然規模無法還311地震相比,對於日本國民來說地震已是家常便飯,但大家依然非常擔心,像311這種大地震未來什麼時候會發生
-
汶川玉樹地震、福島地震的幕後黑手?
如今,日本防災科學研究所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終於證實:月球引力影響海水的潮汐,在地殼發生異常變化積蓄大量能量之際,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塊間發生地震的導火索。10月22日,著名的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
《科學》雜誌剖析日本大地震
> 地震為何防不勝防
-
日本海溝小地震頻繁,發生大地震概率小
根據美國科學地震監測網顯示,日本的地震爆發率不斷的上升,平均的地震震級在4.7級左右。通過數據顯示,日本在一天的地震爆發達到了4次,最大震級為4.9級,最小為4.3級。深度最大達70.6公裡,最小10公裡。相對最近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高發地震區域來說,確實少了很多。但日本出現中有兩次是位於海溝,並且都是位於海溝的同一位置。
-
日本危險了?48小時發生5次地震!氣象部門卻表示「不足為奇」
按照日本氣象部門的觀測數據看,這5次地震的震源深度與發生原因各不相同,至少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這些地震具有「聯動性」。由於日本地處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邊界形成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震發生概率非常高。據日本方面的統計,每年發生的有震感的地震就達1000多次,6級以上的地震發生頻率大概是每年一次。
-
日本恐有大地震?全國多地惡臭瀰漫居民投訴不斷,民眾擔心有地震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0月15日報導,自今年6月份以來,日本多地空氣中相繼出現惡臭,最近日本橫濱市、神奈川縣等地又出現惡臭,給民居的日常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困擾。有民眾舉報稱,這種惡臭類似於煤氣洩漏的味道,也有人表示更像死魚或者汽車輪胎被焚燒的味道。從10月開始,這種惡臭幾乎每天都有,不少民眾紛紛表示擔心,害怕這是發生大地震的前兆。
-
研究指出大地震復發具有一定規律
研究指出大地震復發具有一定規律 通過分析智利湖泊的沉積巖心,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等多個機構的科學家聯合發現,大地震復發的時間間隔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是,當考慮到較小的地震時,重複間隔變得越來越不規則,表現出越來越多的隨機性。該項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上。
-
日本科學家稱 深海巨型皇帶魚現身並非大地震「前兆」
在日本民間傳說中,深海巨型皇帶魚的出現是大地震來臨的前兆,但最近發表於《美國地震學會公報》的一項研究顯示,事實也許並非如此。日本東海大學的科學家利用統計分析的方法檢查日本深海魚出現與地震之間的關聯,結果發現在336次深海魚目擊事件和221次地震中,只有一次可能是合理相關的。研究作者Yoshiaki Orihara教授認為,研究結果顯示這兩種現象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繫。
-
日本科學家稱,深海巨型皇帶魚現身並非大地震「前兆」!
在日本民間傳說中,深海巨型皇帶魚的出現是大地震來臨的前兆,但最近發表於《美國地震學會公報》的一項研究顯示,事實也許並非如此。日本東海大學的科學家利用統計分析的方法檢查日本深海魚出現與地震之間的關聯,結果發現在336次深海魚目擊事件和221次地震中,只有一次可能是合理相關的。研究作者Yoshiaki Orihara教授認為,研究結果顯示這兩種現象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繫。
-
科學家警告日本將有大地震:9級毀滅
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每3年發生的成群小地震或許可以作為下一次大地震將要襲擊日本的信號。在俯衝到一塊大陸下方的海底的許多地方都會發生小型地震,例如美國的太平洋西北海域或是智利沿海地區。
-
日本國土地理院報告:東京海域或將發生8級地震
深圳晚報訊 據日本新聞網5月31日消息,日本國土地理院昨天在地震預知聯絡會上作出的報告中表示,千葉縣的房總半島海域有可能發生與關東大地震(1923年)震源無關的大型地震。據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在該地區發生地震的話,很有可能是震級為8級的大型地震。 據調查表明,相模海槽附近每隔數百年就會發生一次8級左右的大型地震。
-
日本大坂強震只是開端 「2018為大地震之年」
日本大坂18日發生規模6.1強震,釀4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災情,去年曾有學者發表研究,預言2018年會是"大地震之年",若此預測屬實,今年地球總共將遭遇
-
日本又發生5.5級地震,已是本月第三次,9.3級大地震預言或成真?
這次地震雖然並未對日本產生海嘯威脅,但有相關消息稱,可能在接下來有比此次震級更強的六級地震發生。進入本月以來,日本已經接連發生了3次地震,等級均超過了5級。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日本接下來會發生預言中的9.3級大地震,但也著實不是什麼好消息。為何日本這麼多地震?
-
日本地震!日本北部太平洋地震帶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
日本北部海岸發生芮氏6.9級強烈地震。日本地震:強烈地震襲擊了日本海岸。地震發生在Nemuro市東南114英裡處,震源深度10公裡(6.2英裡)。日本氣象廳(JMA)將日本地震預警系統的最初估計震級降至6.2級。嚴重的損失和人員傷亡不大可能,但在一些地區可能有震感和輕微搖晃。目前還沒有發布海嘯警報。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認為震級為6.0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