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引力是是不是地球發生地震的導火索嗎

2021-01-15 奧秘世界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自古以來,多少詩人和畫家,用美妙的筆墨描繪過它,讚美過它,民間也流傳著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許多動人的神話故事。然而,你可曾知道,月球也許還是給人類製造災難的禍首。

  新說:月球是地震的導火索


  地震和月球到底有沒有關係?這是近百年來始終困擾科學家的問題。如今,日本防災科學研究所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終於證實:月球引力影響海水的潮汐,在地殼發生異常變化積蓄大量能量之際,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塊間發生地震的導火索。10月22日,著名的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海水的自然漲落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潮汐。當月亮到達離地球最近處(我們稱之為近地點)時,朔望大潮就比平時還要更大,這時的大潮被稱為近地點朔望大潮。

  科學家已經就潮汐對地震的影響猜測了很長的時間,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論證過它對全球範圍的影響效果,以前只發現在海底或火山附近,地震與潮汐才呈現出比較清楚的聯繫。研究者發現,地震的發生與斷面層潮汐壓力處於高度密切相關,猛烈的潮汐在淺斷面層施加了足夠的壓力從而會引發地震。當潮很大,達到大約2-3米時,3/4的地震都會發生,而潮汐越小,發生的地震也越少。

  該文章的作者伊莉莎白.哥奇蘭說:「月球引力影響海潮的潮起潮落,地球本身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也發生變形。猛烈的潮汐在地震的引發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地震發生的時間會因潮汐造成的壓力波動而提前或推遲。」

  該文章另一位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球與空間科學系教授約翰.維大說:「地震起因還是一個謎,而這一理論可以說是其中的一種解釋。我們發現海平面高度在數米範圍內的改變所產生的力量會顯著地影響地震發生的機率,這為我們向徹底了解地震的起因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哥奇蘭等人首次將潮的相位和潮的大小合併計算,並對地震和潮汐壓力數據進行了統計學分析,採用的計算方法來自於日本地球科學與防災研究所的地震學家田中。田中從1977年至2000年間全球發生的芮氏5.5級以上的板塊間地震中,調查了2207次被稱為「逆斷層型」地震發生的地點、時間等記錄,以及與發生地震時月球引力的關係,結果發現:地震發生的時間,與潮汐對斷層面的壓力有很高的關聯性,月球引力作用促使斷層錯位時,發生地震次數較多。

  田中認為:「月球的引力只有導致地震發生的地殼發生異常變化的作用力的千分之一左右,但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視的,它是地震發生的最後助力,相當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解密:地震為什麼多發生在夜間

  這項最新研究成果不但有利於地震預報的研究,還揭示了地震多在夜間發生的道理。

  眾所周知,古今中外許多大地震都發生在夜間。1300年-1976年的600多年間,中國發生的29次特大地震,有21次發生在夜晚,佔72%;1990年-2000年全球有重大傷亡破壞的8次大地震中,有7次發生在夜晚,佔87%。科學統計還發現,大地震主要集中在兩端,一是晚間18點-21點,一是凌晨0點-5點。月球與地球相互作用關係密切,對於地球上任何一點而言,月球的相對位置隨時間而變化,其引力狀況也隨之改變。當科學家使用精密儀器對大地進行測量時就會發現,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固體地殼也存在著與海水一樣的「潮汐」現象,其起伏的振幅約在0.5米左右。來自於月球的引力對地球的影響,在夜間要比白天大得多。地震雖然是地球內部運動的反應,但有時當它處於蓄勢待發時,來自月球的引力所產生的固體潮,便起到了如導火線一樣的作用,使積蓄已久的地震潛在能量,在很短的時間內迸發出來。

  如此說來,許多大地震發生在農曆的初一和十五的夜間也就不足為怪了。因為在農曆正初一和十五的前後,月球的引力常達到了較大值或最高值。例如:1995年日本的神戶7.2級大地震,就發生在農曆正月十七;1993年9月30日的印度地震,正好發生在農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國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8級大地震,發生在農曆七月初二……這些地震的發生時間決非巧合,而是表明了客觀事物的一種內在聯繫。

  創意:炸毀月球保地球

  既然月球是地震的禍源,那麼人類又將如何保衛地球家園呢?五名俄羅斯科學家提出了一項令人瞠目結舌的建議:將月球炸毀!他們聲稱,提出這一建議決非心血來潮,而是有著充分的根據,是他們多年研究後得出的結論。

  為首的科學家名叫弗拉迪米爾.克魯因斯基,此人在世界物理學界的名氣並不是很大,但在

  俄羅斯卻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天體物理學家,也是「炸毀月球」計劃最堅定的支持者。

  事實上,「炸毀月球」這一驚人構想並非克魯因斯基和他的同事們首次提出來的。早在1991年,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數學教授亞歷山大.阿比安就曾提出類似的想法。阿比安同樣是從為人類造福的角度提出摧毀月球這一建議的。那麼,在人類現有的條件下,是否有可能使月球從宇宙蒸發呢?克魯因斯基認為,摧毀月球對於今天的人類來說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需要在俄羅斯的「聯盟」型火箭上裝上6000萬噸級的核彈頭,然後將它們射向月球即可。克魯因斯基承認,儘管「炸毀月球」在技術上可行,但付諸實施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月球只有一個,它真的永遠地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那將是一種無法彌補的失落?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

  潮汐的大小和地震強度密切相關

  許多大地震發生在農曆初一和十五的夜間


相關焦點

  • 汶川玉樹地震、福島地震的幕後黑手?
    月球引力是是不是地球發生地震的導火索嗎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自古以來,多少詩人和畫家,用美妙的筆墨描繪過它,讚美過它,民間也流傳著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許多動人的神話故事。然而,你可曾知道,月球也許還是給人類製造災難的禍首。
  • 地球的地震和月球引力有什麼關係?
    到目前為止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月球的引力與地球上發生的強烈地震有必然聯繫,同時科學家們設在全球各地的地震監測設備也在固體潮發生期間探測到震顫異常波,這種複雜的地球脈動信號已經被證實與一些慢地震的發生有關聯。地月系統我們都知道地球有一個天然的衛星,那就是月球。
  • 月球是不是跟地球一樣會發生地震,它們的形成原因有何不同?
    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也將地震稱為地動,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地殼在快速釋放能量的時候所造成的劇烈震動。雖然,地震可以發生在軟流層和地殼中,但大多數破壞性較大的地震都發生在地殼內。而關於地球發生地震的主要原因,目前則將其認定為板塊之間相互擠壓,造成板塊的內部或邊沿發生破裂和錯動。從統計數據來看,每年在我們的地球上所發生的地震,幾乎都可以達到500萬次以上。
  • 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發現地震或與月球引力有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東京大學教授井出哲等的科研小組在9月12日的英國科學雜誌《自然——地球科學》網絡版發布研究成果稱,造成潮水漲落的月球引力作用較強時容易發生像日本「3·11」大地震一樣的巨大地震。據日本共同社9月13日報導,像造成海洋水位變化一樣,月球引力也會讓地面壓力產生變化。
  • 月球上滾滾巨石,是發生地震了?
    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車並不是唯一在月球表面滾動的東西,一項新的研究發現,1975年一次強烈的月球地震可能導致巨石從火山口壁上滾下來。阿波羅地震儀在1975年1月3日探測到這一淺層的4.1級地震。現在,發表在AGU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月球地震來自巨大洛倫茲隕石坑盆地邊緣的小懸崖,正好位於月球可見一側的西北邊緣。
  • 研究稱月球在與地球引力「拔河」中發生了形變
    據《每日科學》網站報導,美國科學家們結合兩個不同的美國宇航局NASA項目成果,研究了月球不均衡的形狀及地球如何在這一變形過程施加影響在與地球引力「拔河」的過程中,月球發生了形變。兩個天體相互的拉力足夠將二者拉到變形,看起來有點像兩顆雞蛋頭對頭。對地球而言,這一拉力對海洋產生了明顯的影響,水在潮汐的驅動下自由移動。對月球而言,地球的引力造成了月球的天體潮汐。因為月球除內核外完全是固體形態,檢測月球潮汐十分困難。
  • 科學家建議炸掉月球,讓地球四季如春,結果來了:送走比較好
    不過,地震還真的是非常可怕的,在中國幾次大的地震,給當地人們造成了不小的創傷,邢臺地震、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等,這些都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發生的地震,其中唐山地震的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通過相關的數據表示,地球上的地震幾乎都是發生在幾大洲上的,而北極圈的地震相對較少,難道真的是因為月亮圍繞地球轉,因為距離的問題,對北極圈的影響很小的原因嗎?
  • 如果月球突然消失,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人類還能生存嗎?
    情況可能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複雜,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月球消失後,地球會發生什麼,看完之後,相信你一定會珍惜每晚的月光,在距離地球38.4萬公裡的軌道上,月球已經陪伴了地球長達45億年之久,它見證了地球每天從8小時到24小時的轉變,也見證了地球漫長的演化和不為人知的滄海桑田,月球對地球最直接的影響是地球海水的潮汐作用,地球71%的表面積是海洋,受月球和太陽引力的影響,導致地球的海水呈現周期性的漲落,也就是潮汐作用
  • 如果月球突然消失,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人類還能生存嗎?
    情況可能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複雜,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月球消失後,地球會發生什麼,看完之後,相信你一定會珍惜每晚的月光,在距離地球38.4萬公裡的軌道上,月球已經陪伴了地球長達45億年之久,它見證了地球每天從8小時到24小時的轉變,也見證了地球漫長的演化和不為人知的滄海桑田,月球對地球最直接的影響是地球海水的潮汐作用,地球71%的表面積是海洋,受月球和太陽引力的影響,導致地球的海水呈現周期性的漲落,也就是潮汐作用
  • 月球的引力會引起地球上的潮汐,那太陽也會嗎?
    誰說太陽不會引起地球上的潮汐?我們知道月球會引起地球上的潮汐,因此也算是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出現的潮汐就是由地月吸引力引起的,地月吸引力使得地球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中會產生周期性的運動和變化,被稱為「潮汐」。然而,你知道嗎?距離地球遠得多的太陽也能對地球造成潮汐效應,許多人不明所以,太陽那麼遠怎麼會造成潮汐呢?而事實上太陽不僅影響地球的潮汐,它對潮汐的影響幾乎是月球的一半。
  • 日本研究稱大地震可能與月球引力有關
    新華社東京9月14日電(記者華義)日本東京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最新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大地震可能與月球引力有關,震級較高的地震更易在月球引力較強時發生。  東京大學地震物理學教授井出哲等人對20年來全球發生的5.5級以上地震和當時的潮汐情況進行了比對。
  • 【地震特輯】月球「近地點」將引發超級強震?
    這一輪滿月將比以往要大而亮,因為它是19年來最接近地球的一次。月球的引力增大將會使得地球的板塊受到影響,從而誘發大規模的地震、火山、海嘯等自然災害。日本發生的8.8級強烈地震就是這次「超級月亮」作用的結果。真相: 關於此次「超級月亮」引發極端天氣乃至大災難的說法,英國《每日郵報》在其3月8日的報導中已經進行了批駁。
  • 地震一般發生在什麼時候?有人說是夜間比較多,是真的嗎?
    比如從構造型地震來說,構造地震也就是斷層地震,世界上90%的地震都屬於構造型地震!它有地殼板塊發生斷裂所致!原因是長期的地殼運動中積累了大量的應力,達到板塊或者地層形變極限時就會發生斷裂,造成地震!波及範圍與破壞性都很大!
  • 太空飛行器可以利用太陽、地球和月球來做「引力彈弓」嗎?
    老周有個朋友很有趣,自從看了電影《流浪地球》之後,言必稱「引力彈弓」:星際旅行怎麼才能更快?「引力彈弓呀!太陽引力大,用太陽做引力彈弓,『嗖』的一下就飛出去了。」怎麼去火星?「用月球做引力彈弓,又快又省油。」那麼怎麼飛去月球呢?「還是引力彈弓呀!用地球的引力彈弓把太空飛行器甩到月球上。」引力彈弓果真這麼好用?
  • 地震頻發與地球自轉有關?科學家:月球也有很大關係
    雖然唐山大地震不是中國歷史震級最高的地震,但無疑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而唐山大地震發生後,卻遲遲不能確定震中震級,以至於出現唐山工人飛車進京向中央報告災情的歷史奇觀,現在讀來,仍然讓人感慨萬千。根據現有的數據顯示,地球每一年都會有500萬次的地震,每天地震的次數都有上萬次,只是地震級別較小人類無法感知。
  • 地球自轉速度減慢,會發生什麼?科學家:或迎來「地震時代」!
    人類當前的技術不斷發展,人類的科技也是越來越強大的,但是人類的發展是受到地球環境的制約的,倘若地球環境發生了變化,那麼人類的發展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地球曾經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這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使地球環境一片生靈塗炭。
  • 如果月球消失,地球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嗎?
    月球人類通向宇宙的階梯,現在人類已經登上月球,目標火星之際居然要拋棄月球,是不是有種始亂終棄的感覺?不過就像《流浪地球》中設定的那樣,假如地球真的前往比鄰星,那還是要拋棄月球的!下面就來假設一下吧,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如何?
  • 月球的存在是巧合嗎?它與地球間的距離,仿佛經過了精細計算!
    月球的存在是巧合嗎?它與地球間的距離,仿佛經過了精細計算!自人類有機會進入外太空,第1個登陸的星球就是月球,它是一個神秘的存在,月球上存在太多的未解之謎。其中包括月球到太陽和地球間的距離,竟然能夠形成最完美的日全食。
  • 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引力運動你了解嗎,一起來看看吧
    牛頓假設把蘋果拉到地面上的力也會把月球拉向地球,並使月球保持在固定的軌道上,這種使所有的物體相互吸引的力,叫做引力。在牛頓時代,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地球上的力跟宇宙其他地方的力是不同的,牛頓是第一個意識到引力無處不在的人。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指出,宇宙中的任何兩個物體都會相互吸引。引力的單位是牛頓,它是以艾薩克牛頓的名字命名的。
  • 月球比地球小很多,為何有許多隕石坑?是它更容易被隕石撞擊嗎?
    月球比地球小很多,為何有許多隕石坑?是它更容易被隕石撞擊嗎?我們知道地球的半徑是6371公裡,而圍繞地球旋轉的月球,半徑只有1738公裡,差不多是地球半徑的1/4左右,至於體積那就更小了。只有地球的1/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