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玉樹地震、福島地震的幕後黑手?

2020-10-17 靜在海的角落

月球引力是是不是地球發生地震的導火索嗎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自古以來,多少詩人和畫家,用美妙的筆墨描繪過它,讚美過它,民間也流傳著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許多動人的神話故事。然而,你可曾知道,月球也許還是給人類製造災難的禍首。

  新說:月球是地震的導火索


  地震和月球到底有沒有關係?這是近百年來始終困擾科學家的問題。如今,日本防災科學研究所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終於證實:月球引力影響海水的潮汐,在地殼發生異常變化積蓄大量能量之際,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塊間發生地震的導火索。10月22日,著名的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海水的自然漲落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潮汐。當月亮到達離地球最近處(我們稱之為近地點)時,朔望大潮就比平時還要更大,這時的大潮被稱為近地點朔望大潮。

  科學家已經就潮汐對地震的影響猜測了很長的時間,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論證過它對全球範圍的影響效果,以前只發現在海底或火山附近,地震與潮汐才呈現出比較清楚的聯繫。研究者發現,地震的發生與斷面層潮汐壓力處於高度密切相關,猛烈的潮汐在淺斷面層施加了足夠的壓力從而會引發地震。當潮很大,達到大約2-3米時,3/4的地震都會發生,而潮汐越小,發生的地震也越少。

  該文章的作者伊莉莎白.哥奇蘭說:「月球引力影響海潮的潮起潮落,地球本身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也發生變形。猛烈的潮汐在地震的引發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地震發生的時間會因潮汐造成的壓力波動而提前或推遲。」

  該文章另一位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球與空間科學系教授約翰.維大說:「地震起因還是一個謎,而這一理論可以說是其中的一種解釋。我們發現海平面高度在數米範圍內的改變所產生的力量會顯著地影響地震發生的機率,這為我們向徹底了解地震的起因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哥奇蘭等人首次將潮的相位和潮的大小合併計算,並對地震和潮汐壓力數據進行了統計學分析,採用的計算方法來自於日本地球科學與防災研究所的地震學家田中。田中從1977年至2000年間全球發生的芮氏5.5級以上的板塊間地震中,調查了2207次被稱為「逆斷層型」地震發生的地點、時間等記錄,以及與發生地震時月球引力的關係,結果發現:地震發生的時間,與潮汐對斷層面的壓力有很高的關聯性,月球引力作用促使斷層錯位時,發生地震次數較多。

  田中認為:「月球的引力只有導致地震發生的地殼發生異常變化的作用力的千分之一左右,但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視的,它是地震發生的最後助力,相當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解密:地震為什麼多發生在夜間

  這項最新研究成果不但有利於地震預報的研究,還揭示了地震多在夜間發生的道理。

  眾所周知,古今中外許多大地震都發生在夜間。1300年-1976年的600多年間,中國發生的29次特大地震,有21次發生在夜晚,佔72%;1990年-2000年全球有重大傷亡破壞的8次大地震中,有7次發生在夜晚,佔87%。科學統計還發現,大地震主要集中在兩端,一是晚間18點-21點,一是凌晨0點-5點。月球與地球相互作用關係密切,對於地球上任何一點而言,月球的相對位置隨時間而變化,其引力狀況也隨之改變。當科學家使用精密儀器對大地進行測量時就會發現,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固體地殼也存在著與海水一樣的「潮汐」現象,其起伏的振幅約在0.5米左右。來自於月球的引力對地球的影響,在夜間要比白天大得多。地震雖然是地球內部運動的反應,但有時當它處於蓄勢待發時,來自月球的引力所產生的固體潮,便起到了如導火線一樣的作用,使積蓄已久的地震潛在能量,在很短的時間內迸發出來。

  如此說來,許多大地震發生在農曆的初一和十五的夜間也就不足為怪了。因為在農曆正初一和十五的前後,月球的引力常達到了較大值或最高值。例如:1995年日本的神戶7.2級大地震,就發生在農曆正月十七;1993年9月30日的印度地震,正好發生在農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國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8級大地震,發生在農曆七月初二……這些地震的發生時間決非巧合,而是表明了客觀事物的一種內在聯繫。

相關焦點

  • 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地震,到底多慘烈你知道多少?
    7.8級地震釋放出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的能量,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4204名孩子淪為孤兒,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汶川大地震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 芮氏規模達8.0Ms、矩震級達8.3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確認共環繞了地球6圈 。
  • 玉樹,究竟處於怎樣的地震帶
    玉樹地震遺址紀念館前的石碑,時間永遠定格於2010年4月14日。十年過去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下,在人民子弟兵及社會各界的援助下,一座嶄新的玉樹在青藏高原傲然挺立。玉樹,究竟處於怎樣的地震帶?玉樹地震和汶川地震究竟有沒有關聯?十年後的今天,面對地震,科學能夠做些什麼?
  • 九寨溝地震和汶川地震無直接聯繫 汶川地震多少級
    四川九寨溝地震後,9日凌晨零點中國地震局召開了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對九寨溝七級地震的地質結構、地理位置、餘震的分布情況做了說明。  據四川省政府新聞辦消息,截至9日9點30分,地震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傷(重傷28人);被中斷道路301線K79處已搶通便道,K83處仍有落石,暫無法搶通。
  • 地震局專家對玉樹地震的成因、特點做出全面解析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記者 胡浩)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局有關專家對此次地震的成因、特點以及我國乃至全球的地震活動和預測情況做出解析。    玉樹地震為前震—主震—餘震型 烈度不超過9度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傑介紹,玉樹地震發生的斷裂帶為風火山斷裂帶,從地況的角度來說,屬巴顏喀拉地塊的南邊界。該地區自1900年以來200公裡範圍內沒有記錄到7級以上的地震,相對來說屬於不太活躍的地震帶。
  • 為什麼有人說四川省地震比較多呢?尤其是汶川發生地震以後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石蘭為什麼汶川地震以後,四川省地震比較多?事實是怎樣的?四川境內分布了8個地震帶,其中的龍門山地震是大多數人至少有所耳聞的一個,因為2008年汶川發生的8.0級大地震和2013年雅安發生的7.0級地震都位於這個地震帶上。而另外七個地震帶歷史上也曾發生過破壞力較強的大地震,且震級都在6.0以上。
  • 專家:定西地震是南北地震帶獨立地震
    許多網友討論地震是否和汶川地震有關,也有人提出定西地震就是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的「餘震」。中國地震局專家表示,此次甘肅定西6.6級地震位於南北地震帶中的臨潭宕昌斷裂帶上,屬於這條斷裂帶的正常活動。該斷裂帶所在的南北地震帶,自2008年汶川地震後進入活躍期,隨後的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表明其活躍度一直不減,目前仍處於活躍期。
  • 奔赴汶川地震震區、臥底「柬埔寨新娘」、五探南極兩訪北極...
    他曾經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他曾經深入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日本福島核洩漏、天宮一號酒泉發射等現場採訪,他跟隨科考隊先後五次到南極、兩次到北極探險採訪,2008年5•12汶川地震後,劉延珉第一時間趕赴映秀震區從2008年「5·12」汶川地震開始,之後6年時間,劉延珉採訪了8個地震現場,創造了中國新聞單位記者地震第一現場的採訪紀錄。
  • 給世界的警告:印度洋海嘯與汶川地震
    同義詞 汶川地震一般指5·12汶川地震5·12汶川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 芮氏規模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
  • 汶川地震
    2008年汶川地震後,每年5月12日被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2008年5月12日14時27分59.5秒,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發生芮氏8.0級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慘重的一次。由於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災害,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
  • 玉樹是什麼樣的地震帶
    玉樹地震遺址紀念館前的石碑將於2010年4月14日永久固定。十年過去了,黨和地球物理領域的觀測站密度進一步提高了監測能力和數據觀測能力。地震諮詢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有了很大提高。一般來說,地震形勢趨勢的初步判斷可以在4級或以上地震後30分鐘內做出。商會第一次正式會議可在地震後2小時內完成,並形成諮詢結論。這為政府應對地震形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也為社會穩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 那年去九寨溝旅遊路過汶川,今天地震過去12年了
    唐山,邢臺,舟曲,青海玉樹,四川汶川,武漢…每一次巨大的事件,包括災難,都會讓人們深深地記住和銘刻住一座城市,馬上是2020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已經12周年了。十二年前的512下午14時28分,一場曠世罕見的大地震降臨四川汶川,傾刻間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整個汶川幾被夷為平地,十萬人喪失生命,數百萬人無家可歸,美麗的汶川,頓時成了人間地獄…,悲哉汶川,悲哉四川,與此同時,一場曠世大救援也隨即展開。
  • 中科院遙感監測圖集出版 見證汶川地震等災後重建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9日發布消息說,在「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日前夕,該所王世新研究員領銜主編的《重大自然災害災後恢復重建遙感監測圖集》已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出版,5月初開始發行。
  • 玉樹地震捐款名單完整版一覽 公開各明星捐款數目
    央視「情系玉樹,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晚會募集善款21.75億元,金額超過了2008年央視汶川地震募捐晚會募得的15.14億元。在《情系玉樹》節目現場,很多企業和個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曹德旺曹暉父子為玉樹捐款1億;廣東加多寶(王老吉)集團捐出1.1億元人民幣,億,趙本山捐款200萬,鄭淵潔捐款100萬,曾遭詐捐門纏身的章子怡在節目現場捐款20萬……在節目現場,王菲、李宇春、韓紅、閆妮、陳道明等300多位文體明星共同參與了此次大型募捐活動。
  • 專家:中國大陸近期仍然有發生6級地震可能性
    專家稱兩地同處青藏板塊邊緣  新快報訊 (中新) 據中央電視臺報導,專家指出,青海玉樹縣7.1級地震與四川汶川地震有關聯,中國大陸近期仍有發生6級地震的可能性。  玉樹所在板塊地震較活躍  據悉,青海玉樹這次地震發生的斷裂帶是甘孜-玉樹-風火山斷裂帶,屬於巴顏喀拉地塊南邊界,汶川地震屬於巴顏喀拉地塊東南邊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張曉東表示,從地質構造上來說,青海玉樹屬於巴顏喀拉塊體,這個塊體的地震是比較活躍的。
  • 專家提出地震成因新觀點:與地球自轉有關
    陳學忠博士初步判斷玉樹地震的成因時說,此次青海玉樹地震屬於汶川地震後巴顏喀拉地塊的回彈,青海玉樹這次地震發生的斷裂帶屬於巴顏喀拉地塊南邊界,汶川地震屬於巴顏喀拉地塊東南邊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青藏板塊衝擊揚子板塊,此次屬於該板塊的回彈,此次玉樹地震與汶川地震中心點的連線與地塊回彈反作用力的方向一致,這說明玉樹就是上次汶川地震板塊回彈的著力點。
  • 科學網—汶川地震成因解析
    9.臺灣地震專家、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王幹盈發表文章指出,這次汶川地震是地質「薄皮逆衝」的慘痛演出,大陸地殼較為完整,震波傳遞衰減較慢,因此,影響的範圍較大。 王幹盈在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指出,汶川地震比起臺灣1999年發生的9.21地震的7.6級還來得大。9.21地震是「薄皮逆衝」一次慘痛的演出,這次汶川地震也是。
  • 專家稱我國南北地震帶仍存發生7級地震可能
    劉傑介紹說,此次發生地震的甘肅岷縣地處南北地震帶北帶的臨潭——宕昌斷裂帶。南北地震帶包括四川、雲南、青海東部和甘肅東部等地區,在這條地震帶上,集中了我國有歷史記錄以來一半左右的8級以上地震,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蘆山地震均位於此地震帶上。  位於南北地震帶上的岷縣地區有較長的地震歷史。據悉,有歷史記錄以來,震中附近200公裡範圍內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25次。
  • 地震專家會商:汶川地震餘震正有規律衰竭
    昨日(15日),中國地震局組織了自汶川地震發生以來最大規模的專家會商。來自全國各個省市的80名地震專家與中國地震局兩位高層及國家地震局數十名專家共同預測汶川地震的發展趨勢。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首席預報員孫士鋐告訴記者,從目前判斷看來,對於汶川地震主餘震(主震7.8級,餘震級別較低)的看法沒有改變。「但多數專家討論仍圍繞汶川地震的影響,主要觀點與幾天前我們的預測沒有差別。」孫士鋐表示,「對於東部地區和首都圈的地震活動,由於汶川地震發生突然,會商臨時決定,多數專家對這方面研究不充分,目前還無明確的說法。」
  • 汶川大地震的真正原因
    這次大地震是地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的龍門山斷層觸動的,該斷層屬中國南北地震帶中的川滇地震帶部分。這種逆衝斷層的特點是,上盤動而下盤不大動,因此位於上盤的汶川、茂縣受災遠比位於下盤的成都嚴重。這次淺源地震比深源地震威力更大,破壞力更強,而且震感能傳到十多個省市甚至數個鄰國,其強度之大為近60年來所罕見。「5·12」大地震發生前,不用說外省人,連大多數四川人都沒聽說過汶川這個地方。可是陳建剛對汶川卻很熟悉。「汶川是阿壩州離成都最近的一個縣。」這位四川一個馬場的老闆告訴作者。因工作需要,他經常往返於川內各地,每次到成都都必須經過汶川。
  • 專家:江蘇地震與汶川大地震沒有必然聯繫
    7月6日18時43分,在南京市棲霞區與句容市交界處發生3.6級地震,南京市及鎮江市震感較明顯。    從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後,江蘇濱海、青海海西唐古拉山、福建廈門以及臺灣金門等地相繼發生3.0級以上地震,日本東北部6月14日還發生了7.2級強震。這些地震與汶川大地震是否有關聯,近期地震走勢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