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雜誌剖析日本大地震

2020-12-08 科學網
《科學》雜誌剖析日本大地震
地震為何防不勝防;預報為何聲東擊西

 

3月11日的大地震後,日本巖手縣的野田村被海嘯衝刷,成為廢墟。

 

(圖片提供:《科學》)

 

儘管有密集的地震儀器、透徹的地震研究以及優良的防震措施,然而,3月11日下午1時46分發生在日本本州東北宮城縣東部海面的9級大地震,仍以突然襲擊的方式重創了這個國家。地震引發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發生輻射洩漏,災難深重,滿目瘡痍,震驚世界。3月18日出版的《科學》雜誌發表新聞分析文章,剖析了這場災難。

 

文章指出,作為一個國家,日本已經習慣於地震,也準備好迎接一場大地震,然而,這次地震和所引發的海嘯的強度之大,完全超過人們的想像,專家們也猝不及防。在這個殘酷、悲傷的事實面前,人們不禁要問:地震真的防不勝防嗎?人類該怎樣努力才能將災難程度降至最低呢?

 

地震為何防不勝防

 

3月11日的日本東北大地震,是現代儀器記載的五大最強地震之一。美國地質調查局和日本氣象廳將這次地震定為9級。地震沿著日本海溝俯衝帶衝破了400多公裡的地殼,震源位於日本本州島仙臺港以東130公裡處、有100萬人口的宮城縣東部海面,距離首都東京約373公裡。日本官方估計死亡人數為1.5萬人。地震引發的海嘯捲起了7米多高的海浪,侵襲宮城縣、福島縣以及巖手縣等,造成福島核電站發生輻射洩漏事件,海浪橫跨太平洋,波及至美國加州海岸。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金森博雄(Hiroo Kanamori)說:「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地區會發生這樣的事件。」東京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羅伯特·蓋爾(Robert Geller)說,這場地震的驚天能量和意料之外的發生地點,也暴露出預測下一次大地震何時何地來臨是多麼的無用!即使像在日本這樣有充分的地震監測、研究和準備的國家,大地震也總是不期而至。

 

日本位於太平洋火山環島之中。太平洋火山帶是一個圍繞太平洋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的地區,全長4萬公裡,呈馬蹄形,有一連串海溝、列島和火山,地質構造板塊移動劇烈,世界上90%的地震和81%最強烈的地震都發生在該地帶上。沿著日本海溝,太平洋板塊被擠壓在鄂霍茨克板塊之下。在某些地區,俯衝板塊在上衝板塊下面平緩地滑動。在另外一些地方,板塊在表面上聯結或粘合在一塊,在這個地方,沿邊界的滑動或破裂讓板塊迅速恢復到低應力狀態,所積累的能量則以地震波的形式釋放出來。地震波與同時發生的海底運動形成了海嘯。

 

為了評估特定區域的地震風險,科學家們通常以過去發生的事件為指導。日本東北地區保存有一個世紀的地震記錄。每隔30年或50年,沿著日本海溝就會發生強度為7級至8.3級的地震。金森博雄說,最近沿俯衝帶釋放了許多壓力,很難說哪個地區已積累了相當的壓力足以產生另外一場大地震。日本地理空間信息局的大地測量師西村鈴木仁(Takuya Nishimura)說:「坦率地講,我們沒能預見這次地震。」在2004年發表在《國際地球物理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中,他作為共同作者仔細討論了該地區地殼變形的發展。

 

穿過歷史回到過去,幾年前,研究人員已經意識到宮城縣附近會有一次地震,但規模比3月11日的災難要小一些。歷史記錄顯示,該地區在869年有一場名為Jogan的大地震,沿海平原成為蠻荒水域。一個埋藏在仙臺平原沼澤沉積下方的海洋沙層顯示:當時,高達3~4米的古代海嘯從海岸衝向內陸,研究人員對洪水痕跡的分析顯示,Jogan地震的強度為8.3級。歷史記錄和儀器觀察顯示,對於更小一些的俯衝帶來講,強度為7.5級左右的地震每隔30~40年會發生一次。1978年,宮城縣曾發生強度為7.4級的地震,引發海嘯,並造成28人死亡。西村鈴木仁說,二者相比,3月11日地震的破裂帶與1978年地震的破裂帶有重疊,但前者比後者大多了,前者為400多公裡,而後者只有50公裡。

 

西村鈴木仁認為,如果東北地震是Jogan地震的重複,那麼大地震的超級循環也許每隔1000年就發生一次,而且這種衝擊並不一定局限於日本海溝,他認為:「這次事件顯示,這類大地震可能會發生在其他俯衝帶。」其中一個可能的地點是卡斯卡迪亞斷層帶。卡斯卡迪亞斷層帶位於北美洲西北太平洋海岸,從美國加州海灣北部向北延伸到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的南面。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地震學家約翰·比達爾指出,當卡斯卡迪亞斷層破裂時,3月11日的日本地震就將成為西北太平洋的一個基準,「我們知道這裡會發生同樣強度的地震,問題不是『是否』,而是何時」。

 

預報為何聲東擊西

 

另外一個問題是,3月11日的地震會對日本海溝附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東京大學的地震學家遠田晉次(Shinji Toda)說:「我們真正擔心的是,本州東北地區釋放的應力增加了東京附近大地震的可能性。」他最初的計算推測,地震將應力卸入房總半島(Boso Peninsula)近海的斷層,房總半島是將東京灣與太平洋隔開的小島。歷史記錄顯示,1677年,該地區有一場大地震和海嘯。

 

這場日本東北大地震將給風險評估提供一個審慎的教訓。東京西部的東海地區遍布著幾百個地震觀察儀器,從1965年開始,日本的地震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地採集分析這些實時數據。如果沿南海海槽(Nankai Trough)的斷層一直在不停地增長,那麼地震學家委員會將作出評估決定:是否發布8級地震即將來臨的警告。日本當局已經加強公共建築的強度,使之可以抵禦強烈晃動;在海岸沿線修築堤壩和防洪門,阻擋來自地震的海嘯。

 

然而,從1995年1月17日發生的神戶7.2級地震,到3月11日發生的9級地震,日本在過去20年間所發生的兩次大地震表明,專家們尋找的都是錯誤地點。金森博雄說,美國加州也有類似問題,即使過去幾十年中所發生的毀滅性地震發生在別處,比如1994年發生在洛杉磯西北北嶺市的6.7級地震和1971年發生在加州聖費爾南多的6.6級地震,但人們依然將目光關注到聖安德烈亞斯斷層。

 

一直以來,研究人員有能力估計多少地震應力會在斷層處堆積。金森博雄說:「我們所不能預測的是單個序列。地震應力可能以單個地震的方式釋放,也可以從更小的事件釋放。面對無法避免的不確定性,我的觀點是:用更普遍的方法預防地震勝過某種優先、集中的努力。」

 

《科學》的文章最後指出:對於一個以優良防備著稱的國家來講,這個悲傷的現實可能說明:有些地震太大、太罕見,防不勝防!

 

相關焦點

  • 日本研究表明發生大地震與大潮相關
    人民網東京9月13日電(許永新)據《朝日新聞》報導,9月13日,日本東京大學研究小組在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在發生潮位高度差(潮差)較大的大潮時,發生大地震的頻率也會相應增加。這項研究有可能提高計算地震發生概率的準確度。
  • 日本3·11大地震後海嘯成因被發現
    日、法、美、英4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伴隨日本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日本東北地區太平洋海域地震震源區的地層應力大規模釋放
  • 科學家警告日本將有大地震:9級毀滅
    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每3年發生的成群小地震或許可以作為下一次大地震將要襲擊日本的信號。在俯衝到一塊大陸下方的海底的許多地方都會發生小型地震,例如美國的太平洋西北海域或是智利沿海地區。
  • 日本三天兩次大地震,科學家: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起來,有大地震嗎?
    最近地球上的地震真的是連綿不斷,日本在3天內就出現了兩次大地震,並且波及範圍很廣,最重要的是並沒有在陸地上而是在海域裡面就有這麼強的震感,難道地球的地震帶開始活躍起來了嗎?根據科學地震報導,全球三天出現的地震6級以上2次,5級以上的多達5次。
  • 日本海溝小地震頻繁,發生大地震概率小
    在科學中,全球地震的模式初步的從數據看來,地震的頻繁程度開始不斷的上升,不少的科學家認為,這與氣候,地質變化等因素都存在關係。現在科學對地震的描述也加進了不少的因素,全都是為了預測地震的準確性而做的。根據美國科學地震監測網顯示,日本的地震爆發率不斷的上升,平均的地震震級在4.7級左右。通過數據顯示,日本在一天的地震爆發達到了4次,最大震級為4.9級,最小為4.3級。深度最大達70.6公裡,最小10公裡。相對最近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高發地震區域來說,確實少了很多。但日本出現中有兩次是位於海溝,並且都是位於海溝的同一位置。
  • 真是大地震前兆?12日地震魚現身日本,13日就一次7級地震
    所以說,在專家的潛在分析之後,確實兩者雖然相隔時間很近,但是沒有任何關聯,而此次福島地震也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餘震」,大家不用擔心了。 那日本會有大地震嗎?
  • 日本地震波及5縣,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真是大地震前兆?
    根據公開的科學數據顯示,日本氣象部門通過從本月22日開始統計,以日本長野縣中部為震源的地震就已經接連發生40次以上,所以是高度頻繁,其實在這之前,日本還出現了兩次強震,發生在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和本州東岸近海,等級大小分別為6.5級和6.2級,所以這個強度非常大。而這些小地震相當於就是在強震之後,特別是上面提到了日本東部地區的地震相對較為活躍。
  • 網傳日本大地震預言,地震真的可以被預測嗎?科學和民科結論不同
    今天,「網傳日本大地震預言」成為熱搜。具體來說是這樣:日本內閣專家組公布對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預計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日本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簡單對比一下,1920年12月6日海原大地震(現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強度芮氏8.5級,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17千米,接近三十萬人死亡(28.8萬),要知道,當時全中國人口約四億五千萬,震區位於西北內陸的寧夏,遠遠不算人口稠密。每增加0.1級,強度會增大3倍。
  • 日本大地震及其大海嘯成因
    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地震,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遭到海嘯襲擊。電視畫面顯示,海嘯迅速吞沒了農田和房屋,汽車和船隻被海嘯席捲著撞上建築物。在一系列的地球板塊和能量運動後,日本遭遇1900年以來最大的地震,以及由此帶來的毀滅式海嘯。如此大地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地震為何會引發大海嘯?
  • 511日本大地震的都市傳說,到底是怎麼火的?
    >日本會在2020年5月11日會發生大地震然而支持這個傳言的不是任何官方情報而是一個卡牌遊戲!2010年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而預言日本將於2020年5月11日發生大地震的卡牌則是如下這張而佐證則是下圖2015年的《經濟學人》雜誌封面一角
  • 真有大地震嗎?日本再次地震,核電站停運,與地震魚有關嗎?
    所以說這次的地震對日本的影響還是存在的,希望在如今的情況下,日本受到地震影響區域的朋友一切安好。本身來說,日本就是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地區,所以出現地震是一個正常的情況,並且日本才過了東日本大地震的「紀念日」,所以很多人確實擔心地震的影響。日本地震與地震魚有關係嗎?是大地震前兆嗎?
  • 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發現地震或與月球引力有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東京大學教授井出哲等的科研小組在9月12日的英國科學雜誌《自然——地球科學》網絡版發布研究成果稱,造成潮水漲落的月球引力作用較強時容易發生像日本「3·11」大地震一樣的巨大地震。據日本共同社9月13日報導,像造成海洋水位變化一樣,月球引力也會讓地面壓力產生變化。
  • 「捕捉」地震的野外實驗室什麼樣——專家詳解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
    佔地78萬平方公裡、橫跨川滇甘貴等省份,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如此巨大的尺度和規模,讓人們很難想像,這將是一個科學家「捕捉」並深入研究地震的天然科學「實驗室」。為何要在如此大的區域建設地震科學實驗場?實驗場裡將開展哪些具體實驗?對當地普通人的生活會有影響嗎?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
  • 何謂「地震雲」,有什麼科學依據,真的能夠預報地震嗎?
    日本地震預知聯絡委員會是日本研究地震的最高機構,那裡的專家在氣象廳於1978年3月召開的例會上指出:「奈良市長鍵田看雲預報地震的方法是無稽之談」,「這種不科學的情報只會擾亂人心,引起社會上的混亂」。日本所有的地震學者對這種方法都持否定態度,由此鍵田的說法在日本失去了官方和科學市場。
  • 何謂「地震雲」,有什麼科學依據,真的能夠預報地震嗎?
    觀雲測震,出發點是好的,但不遵從科學方法的結果就是瞎扯淡。古人那時還沒有現代科學,說說也就罷了,但到了現代科學已經為人類文明帶來足夠的好處,但還有些人完全不尊重科學,就有些令人費解了。將所謂「地震雲」的民間說法率先發展成為「學說」的是日本。
  • 新研究稱日本大地震致板塊位移20米遠超預期
    日本大地震前後各測量站位移情況  海嘯和地震襲擊日本後,洶湧而來的海水衝過防洪堤,瞬間淹沒黑河入海口附近的一個海濱村莊。  據英國媒體報導,根據設置在海床上的儀器實測數據,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板塊位移超過了20米。
  • 7.4級大地震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又先後發生5.5級以上地震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又地震了!墨西哥發生7.4級大地震之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先後發生了5.5級以上地震。根據日本氣象廳的消息指出,本次地震強度是達到了6.2級強震,也是這三次5.5級以上地震最強的,位於日本千葉縣近海附近,不過本次地震沒有引發海嘯,所以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事情。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本次地震引發了千葉縣周邊多地有明顯震感,其中東京某高層建築持續輕微晃動了約30秒,許多在睡夢中的民眾被震動驚醒。
  • 為什麼日本很容易發生大地震?
    前兩天,在日本福島的海岸又發生了一場較大的地震,可能沿著2011年破裂的同一斷層,該斷層曾釋放出一場大規模的9.0級地震,引發了致命的海嘯並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歷史上,日本大地震頻發,那是什麼原因使得這裡如此容易遭受大地震呢?答案與日本所處的位置有關。
  • 7級大地震!日本發生2020年全球第二高地震,地球又不穩定了?
    當然穩不穩定我們暫時不知道,但是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災難可能還是不少,咱在科學的角度來講,這些現象屬於正常模式,大家不要擔心,我們馬上又要看一個問題了。根據2月13日科學報告指出,日本當地時間12日晚上,位於北海道和福島地區,在中間僅相隔1分鐘分別出現了4.4級地震和5.5級地區之後,引發了日本地震專家們的熱議,有專家認為這或許是日本311大地震的餘震之一,但也有地震專家認為這可能是一個非偶然事件,需要警惕下,所以大家都還在討論之中。
  • 5.11日本又地震了!本月已3次5級以上地震,會有9.3級大地震嗎?
    而對於日本出現大地震的消息很多,根據《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根據日本進行的一個預測說明,位於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這再次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提出了很多疑問,是不是日本真的可能有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