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改地震預測評估 日本海溝附近有大震危險

2020-12-03 百家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黃婷】據日本《東京新聞》2月26日消息,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26日發布預測稱,東北-關東地區的日本海溝附近海域今後30年內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的可能性高。其中還有概率90%以上的地點。委員會修改了2011年3月東北地區太平洋近海地震(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後於同年11月匯總的長期評估。

平田指出「希望不要認為因為已經有過大地震,所以此後一段時間內就不會發生大的地震」,呼籲予以警惕。委員會還將推進預測這種地震發生後抵達沿岸的海嘯高度。

預測顯示,在與日本「3·11」大地震相同地點發生芮氏9級左右超大地震的概率「幾乎為0%」,但未否認在相鄰地點發生地震的可能性。

在青森縣東方近海以及巖手縣近海北部發生芮氏7.9級左右地震的概率是「5%-30%」,發生芮氏7-7.5級左右地震的概率是「90%以上」。另一方面,宮城縣近海發生芮氏7.9級左右地震的概率從2011年版的「幾乎為0%」升至「約20%」,發生芮氏7-7.5級左右地震的概率是「90%以上」。福島縣近海發生芮氏7-7.5級地震的概率也從「約10%」升至「約50%」。

此外,被稱為「宮城縣近海地震」的、靠近陸地的芮氏7.4級左右地震發生概率從「不明」改為「約50%」。製作2011年版時還未把握日本「3·11」大地震全貌,放棄了對震源區域內的評估,此次則基於之後的調查研究,算出了概率。

在海溝附近斷層緩緩錯位,陸地晃動較小但會有大海嘯來襲的海嘯地震(芮氏8.6-9級)發生概率「約30%」,沒有改變。

日本「3·11」大地震前也曾算出芮氏7-8級地震的發生概率,但2011年發生了「超出預想」的芮氏9級超大地震。此次鑑於該地震對相關海域的影響,修改了預測。

地震調查委員會進行了分類,26%以上屬於概率「高」,3%-未滿26%屬於「較高」,此次的大部分預測為「高」。關於從東海地區到九州近海的南部海域海槽地震,已經發布預測稱發生芮氏8-9級地震的概率是「70%-80%」,屬於「高」的一類。

相關焦點

  • 日本修改地震預測 日本海溝附近有8級大震危險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共同社2月26日報導,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26日發布預測稱,東北-關東地區的日本海溝附近海域今後30年內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的可能性高。委員會鑑於2011年3月發生了東北地區太平洋近海地震(東日本大地震),修改了同年11月匯總的長期評估。
  • 日本發出預警,將發生兩場9級以上大地震,專家:想活命只能撤離
    就在安倍政府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日本內閤府又傳來了將發生超級大地震預警。據《日本經濟新聞》21日報導,日本官方預測位於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將會發生9.1級大震,位於千島群島以及日本北海道東側的千島海溝也可能發生9.3級大地震。
  • 今天,日本將發生巨大地震?看看預測人士怎麼說
    早在4月21日日本官方就預測位於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將會發生9.1級大震,位於千島群島以及日本北海道東側的千島海溝也可能發生9.3級大地震。並且可能由此引發30m級「超級海嘯」。此次預測是對日本・千島海溝地區6000年間海嘯堆積物分析得出的結論。據推算,該地每隔350~400年就會發生一次特大地震。據悉,日本政府預測的這兩場大震都屬於海溝地震。
  • 日本預測:其太平洋沿岸今後可能發生特大地震和海嘯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據《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報導,內閤府預測,位於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巖手縣和北海道可能分別遭受最高29.7米和27.9米的海嘯襲擊。此外,青森縣和福島縣附近海域也可能分別出現高達26.1米和19米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可能出現最高13.7米海嘯。
  • 日本預測30年內其南海溝發生大地震概率為70%
    據日本媒體1月16日報導,據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15日公布的南海溝活斷層和海溝調查顯示,南海溝沿岸在30年裡發生芮氏8到9級地震的可能性上升至70%。比去年公布的數值有所上升。去年日本政府對南海溝沿岸發生地震的機率做出的推算為60%到70%之間。今年上升了10%。
  • 網傳日本大地震預言,地震真的可以被預測嗎?科學和民科結論不同
    今天,「網傳日本大地震預言」成為熱搜。具體來說是這樣:日本內閣專家組公布對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預計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日本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按照9.1級算,相當於海原大地震的18倍。危險程度可想而知。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地震真的可以被預測嗎?
  • 日本大災難要來了,海地板塊下沉50米,或將面臨超級地震!
    日本就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一區域。由於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日本常常是小震不斷,大震不亂。為了減輕地震帶來的災害,日本很多房子都是特製的木質結構,這種結構的房子非常抗震,4-5級的小地震幾乎不對生活造成影響,但是日本科學家預測,未來幾十年間,日本可能發生超級大地震。
  • 日本海溝小地震頻繁,發生大地震概率小
    根據美國科學地震監測網顯示,日本的地震爆發率不斷的上升,平均的地震震級在4.7級左右。通過數據顯示,日本在一天的地震爆發達到了4次,最大震級為4.9級,最小為4.3級。深度最大達70.6公裡,最小10公裡。相對最近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高發地震區域來說,確實少了很多。但日本出現中有兩次是位於海溝,並且都是位於海溝的同一位置。
  • 馬裡亞納海溝地殼出現異動,日本卻有些害怕,可能會有大地震!
    文/仗劍走天涯馬裡亞納海溝地殼出現異動,日本卻有些害怕,可能會有大地震!日本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國家,由於它的自然地理位置的影響,導致著日本國內的資源根本就不夠日本國民的使用,並且地震,火山爆發的一些自然災害也頻繁都會出現。甚至隨著如今海平面不斷上升的這種災難的影響,日本最後會不會消失在世界,也都是有可能的。
  • 《科學》雜誌剖析日本大地震
    人類該怎樣努力才能將災難程度降至最低呢? 地震為何防不勝防 3月11日的日本東北大地震,是現代儀器記載的五大最強地震之一。美國地質調查局和日本氣象廳將這次地震定為9級。地震沿著日本海溝俯衝帶衝破了400多公裡的地殼,震源位於日本本州島仙臺港以東130公裡處、有100萬人口的宮城縣東部海面,距離首都東京約373公裡。日本官方估計死亡人數為1.5萬人。地震引發的海嘯捲起了7米多高的海浪,侵襲宮城縣、福島縣以及巖手縣等,造成福島核電站發生輻射洩漏事件,海浪橫跨太平洋,波及至美國加州海岸。
  • 美國預測日本將掉進大海溝,+位於地震帶上的日本還能撐多久+科學家給出了最後期限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環太平洋國家。因此,日本也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
  • 日本專家預測千島海溝可能發生9.2級大地震,北海道或現30米海嘯
    就在4月21日,日本內閣專家組公布了日本附近的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根據預測的結果,千島海溝有可能發生9.3級的地震,而日本的海溝則有發生9.1級地震的可能性。屆時北海道地區可能會出現30米左右高的海嘯,而福島核電站附近有可能出現13.7米的海嘯。
  • 日本又將發生地震,專家預測未來將有兩場災難,開始給國民提醒
    日本是一個島國,由於處於板塊之間因此終年地震不斷,當地人對頻發的小地震早已習慣,但是日本海岸近來已多次出現深海生物"皇帶魚"的蹤跡,這一反常現象讓日本人憂心重重,因歷史已多次證實皇帶魚就是"地震魚",只要皇帶魚露面就意味著將會發生大地震。
  • 日本專家預測9級地震隨時來襲,北海道巖手縣等地或出現30米海嘯
    4月21日,日本內閣專家組公布對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預測,預計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日本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屆時北海道巖手縣等地區或出現近30米高的海嘯,具體為巖手縣宮古市29.7米;北海道27.9米;青森八戶市26.1米;而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可能出現最高13.7米海嘯。專家組表示目前難以判斷大地震的發生機率,但相關地區在過去6000年每隔300-400年便會發生大地震和海嘯。最近一次發生於17世紀,迄今已有約400年,因此巨災可能隨時發生。
  • 預測2020年日本有大地震?到底真的假的
    在4月25日,以長野縣中部為震源發生了地震,從22號開始,三天內,長野縣共發生了38次地震!四月份開始,日本的專家就預測出日本將會發生大地震。3月21號,熊本縣發現了鯨魚擱淺事件,附近的居民表示稱,上次發生這樣的行為不久之後,就發生了地震。在福井縣發現了兩隻皇帶魚,皇帶魚是生活在深海的魚,約四米左右。早在日本311大地震時,有網友說,地震發生前發現過一隻皇帶魚。而如今是兩隻皇帶魚,按皇帶魚推測的話,日本很可能會發生大地震。
  • 未來日本可能會發生大地震嗎?日地震調查局:概率很高!
    日本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地震?整個日本列島都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所以日本有那麼多地震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個地震帶是怎麼形成,為什麼會有一個環太平洋地震帶?可能這才是大家關心的問題!日本地震頻率發證極其頻繁,大地震間隔時間比較短,而且日本列島不是處在斷裂帶上就是處於俯衝型海溝附近,所以日本未來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高的,2016年4月14日的熊本地震遇難49人,算不上大地震,但在熊本地震之後京都大學地震學名譽教授川崎一朗亦表示,熊本地震不能按孤立型地震處理,地震發生後斷層向東移動,中央構造線上斷層會跟著移動,會造成大分縣別府的萬年山斷層帶連動,如果中央構造斷層帶某處斷裂的話
  • 下一次超級大地震在哪?日本科學家恐怖預言曝光
    臺南17日晚間連3震,引起當地民眾恐慌,不禁又讓人想起921及311大地震造成的嚴重傷亡,許多人好奇下一次超級大地震會發生在哪裡?有科學家推測,日本位處的馬裡亞納大海溝,能量一直在蓄積,因此下次還會發生更大規模的地震,只是具體時間仍然無法預測。
  • 日本海溝莫名移動50米,專家稱或現300年一遇大震,海嘯可淹東京
    ,如日本共同社報導稱日本立命館大學特任教授高橋學就認為,近期日本茨城縣、千葉縣發生的地震可能是南海海溝地震和首都直下型地震同時發生的『超級南海地震』前兆。」,其地震原因基本上都屬於菲律賓板塊與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的結果,高橋學認為如今日本列島及其附近地區的地質情況與上世紀40年代(屬於日本昭和時代)的幾次地震發生之前相似,日本列島下的菲律賓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以及勘察加板塊的不斷衝撞正在積蓄能量,並且很有可能釀成級別高達8~9級的超級大地震。
  • 日本預測其太平洋沿岸今後可能發生特大地震和海嘯
    新華社東京4月21日電  日本內閤府21日公布了有關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情況,認為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和近30米高海嘯。  據《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報導,內閤府預測,位於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巖手縣和北海道可能分別遭受最高29.7米和27.9米的海嘯襲擊。此外,青森縣和福島縣附近海域也可能分別出現高達26.1米和19米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可能出現最高13.7米海嘯。
  • 日本震個不停,這次逼近6級!是否為大地震前兆?
    地形複雜位於多個板塊交界的亞洲地區,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地震的高發區,這裡曾經發生過日本311地震、引發印度洋海嘯的印尼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等等破壞力極強的地震。在大震不少的同時,小地震也多發,而位於太平洋沿岸的島國日本,這裡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洲板塊的交界處,更是地震風險極高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