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災難要來了,海地板塊下沉50米,或將面臨超級地震!

2021-01-19 生活技巧妙招

親愛的讀者們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我們都知道地球有六大板塊,板塊移動會發生碰撞,從而引發地震,在板塊的交界處是最容易發生地震的地方,我們稱之為地震帶。日本就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一區域。

由於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日本常常是小震不斷,大震不亂。為了減輕地震帶來的災害,日本很多房子都是特製的木質結構,這種結構的房子非常抗震,4-5級的小地震幾乎不對生活造成影響,但是日本科學家預測,未來幾十年間,日本可能發生超級大地震。

這種擔憂不是沒有依據的,日本因為地震頻發,對於地震的監測技術是全球領先,有專門的地震調查委員會來評估發生地震的機率。日本所處位置附近有很多海溝,海溝就是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密度較大的海洋板塊插入大陸板塊下面,板塊相互摩擦形成的凹陷地帶,這些凹陷區域的重力值低於正常,因此海溝下面的巖石層會不斷沉降。這就讓這一區域的地質不穩定,容易引發地震。 

日本近海有很多海溝,這些海溝在近些年的沉降超過了50米,未來這個數字還會更大,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海溝斷層越大,發生地震的機率就更大,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發布預測稱,日本青森縣東部近海發生7.5級左右地震的概率為90%以上。若是斷層持續走高,超級大地震或許在50年後發生。

對此日本民眾自然是非常擔心,雖然他們對於防震抗震已經有很豐富的經驗,但當真正的災難來臨,人的力量總是微小的,11年的地震加海嘯就是個慘痛的回憶。希望在超級地震來臨前,人們能尋找出有用的辦法減輕災害。


相關焦點

  • 日本氣象局公布海槽新趨勢,有地區板塊下沉
    在地球上,地殼的活動都是時常發生的,由於地殼產生的地震每天都在發生。但是地殼引發強大的地震確實令人心驚膽戰的。昨日,日本氣象廳(JMA )召開緊急會議,面對日本本土的地震和南海海槽的問題,要進行以月為單位的會議召開,如果發現緊急情況要進行時刻的緊急處理。
  • 日本海溝出現斷層移動50米?科學家:超級大地震或300年一遇
    文/行走天涯日本海溝出現斷層移動50米?科學家:超級大地震或300年一遇若說到世界上地震發生率最頻繁的國家,那麼日本肯定是首當其衝的。這也是因為日本國家處在地震帶上的原因,日本人至少每天會經歷十次以上的地震,但因為地震的幅度都不是很大,所以並沒有給日本人帶來很嚴重的傷害和影響。不過據相關數據顯示,日本的地勢板塊運動幅度越來越大,日本很可能會經歷一次史無前例的超級大地震。特別是有一項數據顯示,日本的海溝已經開始出現了50米範圍內的斷層移動。
  • 歷史上的今天:1914年日本櫻島火山大正噴發 2010年海地大地震
    ,火山噴發產生的濃煙瞬間達到3000米以上的高空,巖石被噴射到1000米高空,約1月12日中午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噴發高度達到了10千米以上,火山噴發期間巨響爆炸不斷,1月12日下午18時28分日本櫻島火山噴發引起了一次7.1級地震,震中位於日本九州島鹿兒島縣鹿兒島灣內,震中位於火山附近,震源深度約6至10千米,火山誘發的地震還引起了海嘯,海嘯高度約2米,海嘯波及鹿兒島灣沿岸地區。
  • 與日本相似,中國也有兩處地方在下沉,其中一處面臨消失
    那麼亞洲的板塊運動也是相當激烈的,像喜馬拉雅山就是由於這種運動,這才成為了世界第一的高峰,亞洲的這些國家中,日本是受到板塊運動影響比較大的。,日本也經常發生一些地震,火山爆發之類的災難,這就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
  • 海地地震引發末日情結 專家稱世界末日尚早
    其實是瑪雅人新的紀年循環開始  本報訊 (記者鄭欣榮)海地大地震和前不久放映的美國災難片《2012》引發不少網友議論,許多人把電影中虛擬的「世界末日」和現實世界的大災難連接在一起,變得憂心忡忡:  網友藍天白雲(guock)在博客中寫道:剛剛上映的美國災難巨片「2012」,其恐怖場面令人心悸,隨後就發生了海地地震,遍地樓倒屋塌,死亡人數十幾萬不止,這是不是世界末日的預兆
  • 日本地震影響其它板塊 東部北美板塊應力或增強
    他對本刊記者說,「太平洋板塊每年相對於北美板塊向西運動幾個釐米,正是運動過程中的能量釋放導致了這次大地震。」  板塊運動又是從哪裡得來這麼大的力量,造成這樣的巨震?萬天豐認為,現在科學還不能完全解釋地震產生的動力源問題,板塊運動學說可以解釋一些現象,但另外一些則不能。「如果科學能完全解答地球構造運動的力源問題,地震預報就可以解決了。」
  • 日媒體稱日本北海道地震是「板塊邊界型地震」
    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據日本《每日新聞》晚版26日報導,日本北海道地震是「板塊邊界型地震」。  報導說,26日發生的北海道強烈地震,據認為是在北海道東部海域交匯的兩個板塊碰撞引起的「板塊邊界型地震」。這是以數十年至100年的周期定期發生的地震。今年3月,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預測,這一地區今後30年裡發生芮氏8.1級地震的機率是60%。日本氣象廳認為,這次地震可能屬於定期發生的地震。
  • 日本發出預警,將發生兩場9級以上大地震,專家:想活命只能撤離
    就在安倍政府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日本內閤府又傳來了將發生超級大地震預警。據《日本經濟新聞》21日報導,日本官方預測位於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將會發生9.1級大震,位於千島群島以及日本北海道東側的千島海溝也可能發生9.3級大地震。
  • 日本要發生大地震了,如果日本沉沒,世界海平面會上升多少?
    日本是地震的多發區,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板塊的運動會導致日本每年都會幾乎都會大大小小發生幾次
  • 《科學》雜誌剖析日本大地震
    > 地震為何防不勝防
  •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掉。如果來的是「超級地震」,該如何是好?
    就是震級超過9級的,都被稱為超級地震!建國以來我國有兩場大地震,給國民造成巨大的傷害,它們分別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級分別是7.8級和8級!地震引發火山爆發大震過後,海水迅速退落,露出從不見天日的海底海床!有經驗的人看到此景,知道又一波大災難要降臨,紛紛往不遠處的山上狂奔,而另外一些人跑到拋錨的大船上,企圖躲避即將到來的災難!15分鐘後,一堵高達8-9米的巨浪湧來,最高時達到25米,沿岸的在地震中劫後餘生的人,被海浪無情的吞噬!
  • 成都地震預警技術出口海地 預警信息快于震波(圖)
    成都地震預警技術出口海地 跑得比震波快  成都地震預警技術出口海地 跑得比震波快10-20秒  ●距離震源50公裡內的地區,震前10秒收到預警信息  ●距離震源90-100公裡內的地區,震前20多秒收到預警信息  在距離震源50公裡內的地區,能在震前10
  • 日本面臨沉沒?其實中國有2個地方也在下沉,其中一處快要消失了
    日本是由本州、四國、北海道、九州四個大島和6800多個小島組成,由於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根據統計,芮氏6級以上的地震,有兩成都發生在此。正式因為火山和地震,日本才形成6800多個島嶼,不過中國有句老話,福禍相依,在形成島嶼時,日本本州島也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海溝,最深處達到了10374米,並且日本海溝跟世界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相連。
  • 新研究稱日本大地震致板塊位移20米遠超預期
    海嘯和地震襲擊日本後,洶湧而來的海水衝過防洪堤,瞬間淹沒黑河入海口附近的一個海濱村莊。  據英國媒體報導,根據設置在海床上的儀器實測數據,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板塊位移超過了20米。  日本海上保安廳負責維護設置在日本近海斷層附近海床上的測量儀器,這些斷層帶地震頻發。在這次的實測數據中還發現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床抬升超過了3米。這些數據再次提醒我們日本東北大地震及其隨後出現的海嘯的巨大威力。  日本海上保安廳的佐藤麻理子博士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記者稱:「此次測量顯示的位移程度超出原先理論估算的兩倍。
  • 2020年日本臭了半年,2021年超級大地震的前兆?
    這個警告,直接導致了後來發生神秘臭味時警察局和消防局的電話差點被打爆,儘管日本人對地震還是比較淡定的,但對於未發生的災難同樣恐慌,特別是高橋學舉例的那些都是超級大地震,實在讓民眾有些無語
  • 經歷1539次地震,又發現2條地震魚,日本民眾擔憂超級災難或來襲
    日本這個島國,跟我國隔海相望,它正好位於地球板塊的活躍區域,經常爆發火山等自然災害,據知情人透露說,日本在2019年的時候,累計經歷了1539次地震,平均下來每天都會震上幾次。老百姓基本上把這些地震當成了習慣,不會因為地震爆發大驚小怪,前一段時間,日本境內又發現了兩條地震魚,當地民眾特別擔憂,覺得超級大災難或將來襲,這是咋回事呢?所謂的地震魚,其實只是一種海洋生物,它主要生活在深海中,只有在外界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時才會轉移到近海,也就是說,日本近期確實有可能會發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
  • 日專家稱日本列島所屬板塊正醞釀兩大超級地質事件,東京是中心
    ,如日本共同社報導稱日本立命館大學特任教授高橋學就認為,近期日本茨城縣、千葉縣發生的地震可能是南海海溝地震和首都直下型地震同時發生的『超級南海地震』前兆。」,其中南海地震級別高達8級,每次死亡人數都在千人以上,其地震原因基本上都屬於菲律賓板塊與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的結果,高橋學認為如今日本列島及其附近地區的地質情況與上世紀40年代(屬於日本昭和時代)的幾次地震發生之前相似,日本列島下的菲律賓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以及堪察加板塊的不斷衝撞正在積蓄能量,並且很有可能釀成級別高達8~9級的超級大地震。
  • 浪高28米!日本政府發布緊急災難預警,或將迎來史上最大海嘯
    果不其然,不久前,日本專家預測未來可能產生更大的海嘯,威脅日本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海嘯的規模要超過2011年,日本政府發布緊急災難預警。日本或將迎來史上最大海嘯,浪高可達28米,能夠對北海道進行覆蓋,非常危險。
  • 日本板塊移動8釐米,將發生9級大地震?能量相當於4.7億噸核爆炸
    ,或將引發高達芮氏9.1級的史前大地震,並且引發超級海嘯。地處板塊交界處的日本,在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大地震,其中有十幾場都和板塊移動有關。最近一次的「昭和東南海地震」發生於1946年,強度為8.0級,同時引發了4~6米高的海嘯。
  • 日本又將發生地震,專家預測未來將有兩場災難,開始給國民提醒
    日本是一個島國,由於處於板塊之間因此終年地震不斷,當地人對頻發的小地震早已習慣,但是日本海岸近來已多次出現深海生物"皇帶魚"的蹤跡,這一反常現象讓日本人憂心重重,因歷史已多次證實皇帶魚就是"地震魚",只要皇帶魚露面就意味著將會發生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