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們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我們都知道地球有六大板塊,板塊移動會發生碰撞,從而引發地震,在板塊的交界處是最容易發生地震的地方,我們稱之為地震帶。日本就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一區域。
由於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日本常常是小震不斷,大震不亂。為了減輕地震帶來的災害,日本很多房子都是特製的木質結構,這種結構的房子非常抗震,4-5級的小地震幾乎不對生活造成影響,但是日本科學家預測,未來幾十年間,日本可能發生超級大地震。
這種擔憂不是沒有依據的,日本因為地震頻發,對於地震的監測技術是全球領先,有專門的地震調查委員會來評估發生地震的機率。日本所處位置附近有很多海溝,海溝就是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密度較大的海洋板塊插入大陸板塊下面,板塊相互摩擦形成的凹陷地帶,這些凹陷區域的重力值低於正常,因此海溝下面的巖石層會不斷沉降。這就讓這一區域的地質不穩定,容易引發地震。
日本近海有很多海溝,這些海溝在近些年的沉降超過了50米,未來這個數字還會更大,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海溝斷層越大,發生地震的機率就更大,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發布預測稱,日本青森縣東部近海發生7.5級左右地震的概率為90%以上。若是斷層持續走高,超級大地震或許在50年後發生。
對此日本民眾自然是非常擔心,雖然他們對於防震抗震已經有很豐富的經驗,但當真正的災難來臨,人的力量總是微小的,11年的地震加海嘯就是個慘痛的回憶。希望在超級地震來臨前,人們能尋找出有用的辦法減輕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