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網援引日本放送協會網站的報導稱,一份來自日本內閤府的相關報告顯示,近日在本周南海槽陸海板塊交匯處監測到了板塊移動現象,如果板塊移動現象加劇,或將引發高達芮氏9.1級的史前大地震,並且引發超級海嘯。
地處板塊交界處的日本,在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大地震,其中有十幾場都和板塊移動有關。最近一次的「昭和東南海地震」發生於1946年,強度為8.0級,同時引發了4~6米高的海嘯。
一直以來,日本都對可能到來的大地震十分敏感,為了更精準的預測地震,日本海上保衛廳在本州南海槽設置了15處觀測站,截至2018年底,有7處都觀測到了板塊移動,其中2處更是觀測到大陸板塊向東南方向移動了6~8釐米。
根據相關數據建立的預測模型顯示,在本州南海槽發生8~9級地震的概率在2013年初是60%~70%,到了2018年為70%~80%,2019年該數據再次上升。這就意味著,2020年對日本來說將是岌岌可危的一年。
9級地震是什麼概念?雖然只比8級地震高了1級,威力卻大了31倍以上。一場8級大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500萬噸TNT當量,而9級地震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4.7億噸TNT當量。
那麼,如此強烈的地震一旦爆發,會造成什麼後果呢?我們以原子彈的殺傷力舉例。二戰末期,美軍投放在日本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當量是2萬噸TNT當量,造成了數十萬人喪生。而人類試爆過當量最大的核彈「沙皇炸彈」,當量是5000萬噸,在爆炸瞬間,1000公裡外都能看到劇烈閃光,比整個二戰期間使用的炸藥當量總和還要高10倍以上。
如果本州南海槽真的發生芮氏9.1級的大地震,就相當於在日本國土旁引爆了9枚沙皇炸彈,將達到毀天滅地的可怕後果。
當然了,地震的破壞不僅是天崩地裂,建築倒塌,伴隨而來的還有巨大海嘯,會將災害程度進一步提升。發生在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為8.9級,在那次地震中,海嘯以800公裡的時速奔向智利國土,最高達25米的海浪橫掃多座城市,造成了200多萬的難民。因此,一旦板塊移動造成超級地震,並且引發巨型海嘯,沒有領土縱深的日本很可能會被一次性摧毀,起碼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國難。
對此,有美國專家也表示,隨著板塊移動的加劇,日本整國「滑入」馬裡亞納海溝將不再是危言聳聽。
(放到你圈子裡,朋友們會感激您)
點個「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
點閱讀原文,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