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部近海首次觀測到板塊移動 或與大地震有關

2021-01-17 中國網
日本南部近海首次觀測到板塊移動 或與大地震有關

2020-01-16 11:03:56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

A+

A-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消息,日本內閤府2011年曾設立專門機構,預測將於日本南部近海發生的「本州南海槽大地震」。近日,本州南海槽陸海板塊交匯處首次觀測到板塊移動現象,專家稱可能與未來的大地震存在關聯。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網站16日報導,日本內閤府的相關報告稱,如果該地區板塊劇烈移動,將引發最高芮氏9.1級的「本州南海槽大地震」,並有可能引發巨大海嘯。

日本歷史上記載的大地震中,有十幾場與該板塊的移動有關,且都間隔90至150年。最近的「昭和東南海地震」發生於1946年,芮氏8.0級,還引發了4至6米高的海嘯。

責任編輯:趙文佩

相關焦點

  • 南部發現板塊移動,日媒:若該地板塊劇烈移動,將引發9.1級地震
    日本方面傳出消息,稱該國南部首次發現了板塊移動的現象,日本民眾對此十分緊張,因為這可能與地震有關。2011年,日本設立了一個專門預測南部近海地震的部門,而日前該機構有了重大發現。他們在本州南海槽陸海板塊交匯處,觀測到了板塊移動現象,這是檢測多年以來的首次發現,分析人員指出這很可能與未來隨時發生的大地震存在關聯。隨著後續調查的展開,日本人感到了地震了前兆。1月16日,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稱,如果該地區的板塊出現劇烈移動,預示著這一區域將出現最高芮氏9.1級的「本州南海槽大地震」,同時到來的還有可怕的海嘯。報告之所以如此分析,是因為這一切是有歷史經驗的。
  • 第1次現板塊異常!日本南海槽如大移動,或引發9.1級大地震和海嘯
    當然模擬地震數據說明主要是根據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的滑動異常,歷史地震數據等數據來給予的結論。這個也不能夠精確地進行地震預測,所以最多就只有一個參考性。而最近幾天,關於日本的地震又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主要是發現了位於日本南部近海的一個「異常」現象。
  • 第1次現板塊異常,日本南海槽如大移動,或引發9.1級大地震和海嘯
    而最近幾天,關於日本的地震又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主要是發現了位於日本南部近海的一個「異常」現象。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科學報告指出,近日在日本本州南海槽陸海板塊交匯處,首次(也就是第1次)觀測到板塊移動現象,也就是說出現了「板塊異常」,專家稱可能與未來的大地震存在關聯。
  • 日本計劃獲取板塊邊緣巖石 探究南部海域海槽地震原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為探究多次發生的海洋巨型地震的原理,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探測船「地球」號正在推進從位於日本南部海域海槽附近地下深處的板塊邊緣獲取巖石的計劃採掘地點距紀伊半島近海約80公裡,從2007年開始了鑽探,力爭達到海底下約5200米。在10月起的航海活動中或將達到目標。據日本共同社9月28日報導,在日本南部海域海槽,菲律賓海板塊沉入陸地板塊下方,若其邊緣滑動,就會發生1944年東南海地震、1946年「南海地震」那樣的大地震。詳細調查板塊邊緣的巖石成分和性質,可以計算出目前的滑動容易度。15個國家的研究人員參加該計劃。
  • 日本首次發現本州島海槽板塊移動,科學家稱或引發巨大地質事件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和海嘯的國家,因為日本列島正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全球每年約有1/4的地震發生在日本列島及其附近,這都是由於這地區的地質結構比較特殊,它正是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北美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交界處,其中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俯衝到亞歐板塊之下,幾大板塊的相互作用都會對日本列島造成地質活動,從而出現火山地震或者海嘯現象
  • 日本板塊移動8釐米,將發生9級大地震?能量相當於4.7億噸核爆炸
    據央視新聞網援引日本放送協會網站的報導稱,一份來自日本內閤府的相關報告顯示,近日在本周南海槽陸海板塊交匯處監測到了板塊移動現象,如果板塊移動現象加劇
  • 日研究團隊發現日南部海溝板塊形變 推測或發生地震
    圖為日本海上保安廳研究團隊發布的日本南部海溝地理位置示意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5月24日報導,日本海上保安廳研究團隊在地震發生機率較大的日本南部海溝,發現了容易引發地震的板塊形變,並在英國科學雜誌《Nature》上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 日本地震波及5縣,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真是大地震前兆?
    根據公開的科學數據顯示,日本氣象部門通過從本月22日開始統計,以日本長野縣中部為震源的地震就已經接連發生40次以上,所以是高度頻繁,其實在這之前,日本還出現了兩次強震,發生在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和本州東岸近海,等級大小分別為6.5級和6.2級,所以這個強度非常大。而這些小地震相當於就是在強震之後,特別是上面提到了日本東部地區的地震相對較為活躍。
  • 日本大災難要來了,海地板塊下沉50米,或將面臨超級地震!
    我們都知道地球有六大板塊,板塊移動會發生碰撞,從而引發地震,在板塊的交界處是最容易發生地震的地方,我們稱之為地震帶。日本就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一區域。由於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日本常常是小震不斷,大震不亂。
  • 日本地震影響其它板塊 東部北美板塊應力或增強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劉巍  實習生厲倩芸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3月13日發表報告稱,東海大地震致使日本東部向北美洲方向移動了12英尺(約合3.6米)。稍早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信息,這次強震還使地球自轉加快了1.6微秒。
  • 新研究稱日本大地震致板塊位移20米遠超預期
    日本海上保安廳負責維護設置在日本近海斷層附近海床上的測量儀器,這些斷層帶地震頻發。在這次的實測數據中還發現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床抬升超過了3米。這些數據再次提醒我們日本東北大地震及其隨後出現的海嘯的巨大威力。  日本海上保安廳的佐藤麻理子博士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記者稱:「此次測量顯示的位移程度超出原先理論估算的兩倍。
  • 日本發布正式預測,未來將發生9.1級大地震,預計死傷高達32萬
    大經濟研究社 由於日本靠近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所以地震頻發,僅在2019年日本就發生了1500餘次地震,有數據稱全球1/5
  • 日本地震最新消息今天2020 日本本州東岸近海發生5.5級地震
    天氣網訊,眾所周知,日本是個地震多發的國家,每年都發生至少幾百次大大小小的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當地時間北京時間11月22日18時05分許,位於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北緯36.55度,東經141.20度)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
  • 5.11日本又地震了!本月已3次5級以上地震,會有9.3級大地震嗎?
    作者:文/虞子期 根據NHK科學報告指出,日本當地時間11日上午8:58左右(北京時間7時58分),位於本州東岸近海區域又發生了一次地震,等級大小為5.5級,震源深度為50千米(我國顯示震源深度為10公裡),其中位於茨城縣的水戶和日立,千葉縣的朝日和香取,福島的郡山和巖城的烈度為3,本次地震未對日本產生海嘯威脅
  • 日媒體稱日本北海道地震是「板塊邊界型地震」
    《每日新聞》晚版26日報導,日本北海道地震是「板塊邊界型地震」。  報導說,26日發生的北海道強烈地震,據認為是在北海道東部海域交匯的兩個板塊碰撞引起的「板塊邊界型地震」。這是以數十年至100年的周期定期發生的地震。今年3月,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預測,這一地區今後30年裡發生芮氏8.1級地震的機率是60%。日本氣象廳認為,這次地震可能屬於定期發生的地震。
  • 311九級大地震8周年!專家警告:日本全國都在地震帶,更大威脅潛伏
    度)發生9.0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僅為24千米,這也是日本有觀測紀錄以來第一個震級超過9級的地震。此次地震被稱為「東日本大地震」,這是日本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對於日本來說,其處在太平洋西部邊緣地帶,太平洋板塊與其他板塊形成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正從日本全國經過,也就是說日本本土其實都在地震帶上,歷史上強震和火山噴發無數,可謂地震之國,無論是本土四島還是國內的東京、大阪、札幌等幾大都市都其實是面臨著地震威脅的,在歷史上,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就襲擊了大阪神戶都市圈,受災最嚴重的區域有1/5的建築遭受嚴重毀損。
  • 日本專家:30年內東京正下方大概率發生大地震
    此前,日本關東地區南面的菲律賓海板塊和東面的太平洋板塊在關東地區的陸地板塊下方下沉,形成了複雜構造,多次引發了各種類型的大地震。分析發現,隨著菲律賓海板塊不斷下沉,陸地板塊向北推進,導致關東地區南部的房總半島和三浦半島等地的地殼正以每年2釐米左右的速度移動。 西村副教授指出,地殼持續變形容易引發「內陸直下型地震」。他還表示:「在地殼深處變形還在持續,會引起其他類型的地震。」 菲律賓海板塊下沉的正前方被東面的太平洋板塊阻擋,從而導致板塊內部被施加了彎曲的力量。
  • 日本危險了?專家稱30年內東京正下方大概率發生大地震
    據悉,日本關東地區的地殼正以每年2釐米的速度向北推進,專家指出:「明天發生地震也不足為奇,必須要做好能做的所有準備。」此前,日本關東地區南面的菲律賓海板塊和東面的太平洋板塊在關東地區的陸地板塊下方下沉,形成了複雜構造,多次引發了各種類型的大地震。
  • 日本南海槽陸海板塊出現異常,或會引發一場大地震!概率高達80%
    日本的地震不僅頻發,而且級別都不低,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每年地震次數平均不低於1500次,長期居住在這種環境之下,該國人民也都習慣了。日本之所以會有如此高的地震頻率,完全是因為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受到板塊之間的碰撞影響,就會導致地震多發。
  • 日專家預測260年內日本或再遇9級大地震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李殷伯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8月31日消息,日本剛剛經歷的「3•11大地震」,給東北地區,特別是太平洋沿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其連帶引發的次生災害及經濟方面的損失更是難以估量。因此,痛定思痛,日本地震學專家已經開始著手研究下一次較強烈地震發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