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大地震和海嘯?今年全球已發生6級以上地震20次,最大7.7級

2021-01-13 騰訊網

在地球上,日本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比較特殊,可以說完全是四面環海,同時日本也是世界地震相對較為活躍的國家之一,因為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按照日本調查委員會的公告顯示,初步預估千島海溝附近在30年以內,有7%-40%的概率發生芮氏8.8級以上的地震,所以這能有大地震發生的概率。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經常進行地震概率說明的原因,當然這個並不是屬於精確預測地震,大家不要誤解,這只是通過歷史地震數據以及板塊運動或者斷層滑動等因素,給出的一個大概性數據,那說日本相關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今年以來的地震情況。

根據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自從2020年以來,總計是已記錄到了20次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其中有3次7級(包括7級)以上的地震,2020年已記錄的最強(最大)地震為7.7級大地震,位於古巴南部海域,第二個較強的地震是發生在3月份的7.5大地震。

從綜合因素來看,2020年的地震相對來說不是很多,當然地震的多少是「自然」決定的,我們人類是改變不了的,唯一能夠改變的就是與「人工地震」相關的數據,這種地震主要是因為開採,採集等問題引起的,但是等級相對較小,影響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說注意下就行。然後回到日本的問題上。

本次公布日本問題主要是海嘯的問題,日本專家針對未來日本可能發生大海嘯的問題作出了預警。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本次預測說明的位置是北海道東部,太平洋沿岸地區。到底會有多大的海嘯,按照公開的數據顯示,這可能是日本預測北海道史上最大海嘯。該地區可能出現最高28米的海嘯,其中市區街道浸水或達14.5米,所以說這個消息一公布之後,就引發了大家的熱議。這是日本在「日本海溝·千島海溝沿岸巨大地震模式研討會」得出的結果,為何說這麼強?

根據數據顯示,主要是在日本東部太平洋沿岸,陸地板塊下有海洋板塊插入,所以這才可能引發較大的海嘯,當然這個準確度有多高呢?其實沒有辦法說明,因為這就是一個概率問題,人類如今還沒有辦法去說明一定會產生這樣的自然災難。當然這並不是日本第一次說有大海嘯的發生,在2012年的時候,北海道曾獨立預測,稱廣尾町將迎來浪高超過30米,最高35.1米的海嘯巨浪。但因調查手段不一致,此次政府公布的預測數據比北海道數據小一些,所以說這種問題的預測在日本都是正常的事情了。

而大多數的海嘯都是建立在地震之上,所以這裡日本也說了板塊運動的問題,因為板塊運動是產生強大地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嘯一般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一般都是又推動的力,包括3月的時候,發生7.5級大地震的時段,不少海嘯監測中心都發布了海嘯預警,並且結果卻是也產生了,只是強度不大。所以地震越強,產生的海嘯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也有不產生的,這主要是看整個板塊運動的一個情況,像是日本這樣預測的大海嘯,全球可能再也沒有第二個地區了。

當然,建立在自然災難的問題上,我們是不期待日本出現這樣的災難,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主要都是希望減少自然災難的發生,無論是任何國家和地區面臨大地震和大海嘯,都是一個對生命的影響,包括我們人類也是如此,所以說我們期待這些永遠都不要出現吧,這就是日本大海嘯的一個說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7.4級大地震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又先後發生5.5級以上地震
    根據日本氣象廳的消息指出,本次地震強度是達到了6.2級強震,也是這三次5.5級以上地震最強的,位於日本千葉縣近海附近,不過本次地震沒有引發海嘯,所以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事情。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本次地震引發了千葉縣周邊多地有明顯震感,其中東京某高層建築持續輕微晃動了約30秒,許多在睡夢中的民眾被震動驚醒。
  • 墨西哥發生7.4級地震,系今年全球第6次7級以上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6月23日23時29分在墨西哥(北緯16.14度,西經95.75度)發生7.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附近最大的城市是瓦哈卡,距震中約146公裡,人口約25萬。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消息稱
  • 已是今年第三次7級以上大地震,海嘯席捲而來
    俄媒報導稱近日在千島群島東部的海域發生了7.6級地震,震源深度達到了42公裡,在有人居住的俄堪察加半島上能感受到較強的震感。據報導,由於地震發生在海底,所以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危害,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造成了幌筵島部分電路、管道等設備受損,島上400名居民被緊急疏散。
  • 地震專家:印尼7.4級地震海嘯成因複雜
    此次地震具有哪些特點?地震和海嘯疊加為何會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研究員蔣海昆。  蔣海昆介紹,此次7.4級地震所在的印度尼西亞位於歐亞地震帶東南端,該區(-12~7°N,96~140°E)1900年以來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253次,其中8級地震11次,平均每年發生2.1次7級以上地震。
  • 5.11日本又地震了!本月已3次5級以上地震,會有9.3級大地震嗎?
    作者:文/虞子期 根據NHK科學報告指出,日本當地時間11日上午8:58左右(北京時間7時58分),位於本州東岸近海區域又發生了一次地震,等級大小為5.5級,震源深度為50千米(我國顯示震源深度為10公裡),其中位於茨城縣的水戶和日立,千葉縣的朝日和香取,福島的郡山和巖城的烈度為3,本次地震未對日本產生海嘯威脅
  • 最大震級7.1級!全球兩天內發生5次6級以上地震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6月4日電綜合新華社、央視網、中國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消息,近期地質活動頻繁,全球兩天內發生5次6級以上地震,最大震級7.1級。印尼哈馬黑拉島附近海域發生6.7級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4日16時49分(當地時間4日17時49分)在印尼哈馬黑拉島附近海域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88度,東經128.26度。
  • 7.8級大地震!美國發生今年最大地震!有人稱與木星衝日有關?
    這是今年迄今最大地震,發生在美國!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7月22日14時12分在美國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發生7.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隨後又發生了一次5.9級餘震。此次震中位於海域,距離最近的島嶼47公裡,距離最近的陸地105公裡。由於當地地廣人稀,地震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古巴7.7級地震有多強?7級地震和6級地震有何區別?區別太大了
    地震是地球上一種很常見的自然現象。據科學家統計,地球上每年都會發生大約500萬次地震,平均每天都要發生大約13700次地震。看到科學家統計的地震數字是不是覺得非常的吃驚呢?的確是這樣的,地球上每時每刻都有地震發生。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全球又出現一個7級以上地震,等級達7.3級
    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科學數據顯示,在6月24日09時05分,全球又出現了一個6級以上的地震,是位於印尼巴布亞省地區,中心位置南緯2.77度,東經138.66度,等級大小為6.1級,震源深度為20千米,當然地震是屬於正常現象,在全球幾乎每天都有大小不一樣的地震發生,只是6月最近幾天確實可能有點多,並且強度在6級以上不少。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日本又來了次5.6級地震,今年已有3次大地震
    3月最近幾天,我們看到了一些自然災難問題可能又不少了,確實在地震方面的發生較多。而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在北京時間3月26日13時52分,日本火山列島地區又發生了一次相對較大的地震,中心坐標為北緯22.80度,東經143.45度,等級大小為5.6級,震源深度140千米。
  • 2017年地震活動盤點:全球7級以上地震8次 中國5級以上地震19次
    據統計,2017年中國發生5級以上地震19次,其中大陸地區13次,臺灣地區6次,最大地震為8月8日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共造成大陸地區37人死亡,1人失蹤,61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5.58億。2017年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8次,最大地震為9月8日墨西哥近海沿岸8.2級地震。
  • 中國地震臺網:全球每年平均發生18次7級以上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張曉東 中國網 楊楠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張曉東今日在國新辦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平均每年是18次。今年1-4月,全球7級以上地震發生了10次7級以上地震。張曉東說,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平均每年是18次,地震發生得很不均勻,有些年份比較高,有些年份比較低,但是總體是在18次左右波動,今年1-4月,現在4月還沒有過完,全球7級以上地震,根據中國地震臺網目錄統計,發生了10次7級以上地震。
  • 6級、6.1級、6.9級,日本3天3次強震,真有大地震發生?
    地震在短時間可以說是真的頻繁,當然這是從數據上來說的,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2020年4月18日,日本小笠原群島附近發生了兩次強震,等級大小為6級和6.9級,這兩次地震都未產生海嘯。而時隔1天,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了強震,等級大小為6.1級。
  • 7級大地震!日本發生2020年全球第二高地震,地球又不穩定了?
    根據2月13日科學報告指出,日本當地時間12日晚上,位於北海道和福島地區,在中間僅相隔1分鐘分別出現了4.4級地震和5.5級地區之後,引發了日本地震專家們的熱議,有專家認為這或許是日本311大地震的餘震之一,但也有地震專家認為這可能是一個非偶然事件,需要警惕下,所以大家都還在討論之中。
  • 太平洋7.6級地震引發海嘯 盤點中國地震危險城市(圖)
    太平洋7.6級地震引發海嘯 盤點中國地震危險城市(圖) 房天下綜合整理   2010-12-26 18:07 [摘要]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報告,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附近海域當地時間26日零時16分發生芮氏7.6級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報告。
  • 中國地震局: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7日下午至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地震局在會上發布最新完成的《2019年地震年報》顯示,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7級以上地震9次,最大為5月26日秘魯北部7.8級地震。
  • 3月25日,全球發生一個7.5級大地震,或產生海嘯,影響我國嗎?
    2020年以來的第2個大地震又出現了,根據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在北京3月25日10時49分,全球又出現了一個7.5級大地震,震源深度為60.0千米,地點是位於千島群島福建地區,俄緊急情況部,美國夏威夷中心分別發布了海嘯預警,我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也發布了海嘯說明,那就是地震可能會在震源周圍數百公裡範圍內引發區域海嘯,但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災害性影響。
  • 7級以上大地震有沒有可能只是更大地震的前震?地震前兆有哪些?
    異臭是否是超級大地震的前兆?日本一定不是一個「談震色變」的國家,所以,你甚至可以在日本新聞周刊《AERA》中看到:海溝地震研究人員表示某某地方可能發生9級大地震,正如日本地質學家宍倉正展曾表示千島海溝區域有可能會發生大地震,而地震規模很可能於當年的3·11日本地震不相上下。
  • 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 最大7.8級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近日,中國地震局發布《2019年地震年報》(以下簡稱《年報》),介紹了2019年我國及全球的地震災情。《年報》稱,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9次為7級以上地震,級別最大的地震為5月26日秘魯北部7.8級地震。
  • 日本2019年地震上千次,未來30年7級以上地震概率90%,9級沒有?
    作者:文/虞子期 在科學中,地震的發生可以說時常都有,從全球範圍來講,其實大多數地震都是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當然除此之外,其他多數都是發生內陸地區的板塊之間或者斷層帶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