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眼光觀世界 富有的思維察明理
9天前,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蒙特雷縣發生了一場貌似不起眼的芮氏4.6 級地震。不過,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隨後探測到,在距離震中5km的周邊地區又連續發生了134次餘震。真正令人關注的是,這些地震正爆發在世界上最長、最活躍的聖安地列斯大斷層(San Andreas Fault)上,令人憂心忡忡。
聖安地列斯斷層長達1200km,構成了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板塊的邊界帶。在如此巨大的斷層帶上發生一些地震很平常,但此次地震的成因是斷層的滑動,儘管沒有人希望成真,但不得不認真考慮這次4.6級的地震會不會是一次超強地震的先兆!為此,USGS的地震學家Ole Kaven稱,「這是在提醒我們,我們住在一個多地震國家!」
科學家曾預測,在未來的30年裡,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安地列斯有95-99%的機率發生芮氏6.7級以上的地震的破裂,發生芮氏7.5級地震的概率達到了1/3。這對於人口稠密的加州而言,無疑是個定時炸彈,令人憂心忡忡。不過,9天前的地震絲毫不能證明這個推測的正確性。
然而,最近又有一項研究指出,位於俄勒岡州、華盛頓州和加拿大西部的卡斯卡迪亞俯衝帶(CSZ)可能更加危險、更加值得人們的關注。數據顯示,自1700年以來,CSZ還沒有發生過一次與斷層俯衝相關的地震,這意味著CSZ自3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不斷累積著壓力,一旦地質松垮、發生斷層滑動,將釋放出令人難以想像的噩夢般的強大能量,毀滅一切。
世界上最強大的地震往往發生在斷層面的突然滑落。可以肯定的是,聖安地列斯斷層的威力絕難以與CSZ的威力相匹敵。當CSZ斷層滑動之時,也必定會觸發強大的海嘯。威脅包括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和溫哥華在內的絕大部分北美西部城市群。
希望災難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