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美國的新地震帶異常,預測有大地震發生

2020-12-05 環球科學貓

在地球上,地震的發生永遠都是那麼多,但是能夠準確預測發生的時間卻做不到,科學在不斷的進步,面對自然災難的發生卻無力,自然的變化度太強了。近日,美國再一次發現了大地震可能發生的地點,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的帕克菲爾德段,這是一個科學數據的預測。

美國科學家通過數據研究表明,聖安地列斯斷層Parkfield段每25年都會發生6級地震,長度達1287公裡,但是地震的發生,引起的地震滑動與聖安地列斯斷層這部分的長期滑動速率不匹配。從而產生的板塊界面不能很好的融合,所以引發大地震的發生非常的有可能,在本月28日這數據已經在美國地震學會公布。

美國科學家表示,在小地震發生的時候,斷層的帕克菲爾德部分也可能斷裂,同時在南部的斷層段上也會發生7.7級左右的地震,甚至還可能更大。英國科學家通過數據分析,在美國的南部地震帶,最近發生的一次地震是1857年,地震發生的規律大概是每140年到300年發生一次,而在這些同時斷裂期間,發生在Parkfield地區的地震,可能達到相當於6.4到7.5級以上的地震。

科學家同時分析了斷層Parkfield段的地震滑動量與地震時刻之間的地震累積(也就是斷層之間的距離關係),這距離被稱為「瞬間赤字」,科學預測在下一次地震中可能會全部被釋放,加大地震的強度。自從1857年以來,帕克菲爾德斷層段已經發生了6次6級地震,聖安地列斯斷層Parkfield部分通過對時間和歷史的數據分析,大地震的來臨可能會快了。

目前美國的地震學家已經建立了全球定位系統(GPS),收集該地區資料以及研究該地區地表變形,推斷斷層滑動速率,通過衛星觀測來評估斷層的地震潛力強度,已經給出地震頻率和發生的強度。目前初步確定可能在30-200年之間發生大地震。這是公布最新的區間地震發生數據。

美國科學家表示,在30年時間內發生地震的概率約43%,200年的時間裡約為96%。針對現在出現可能發生地震的區域,承載6級或6級以下的地震是可能的,不會引發大地震的發生,但是如果超過6級以上的地震,就可能會導致地塊直接大斷裂,由於斷層區域牽涉較廣,所以可能會引發雙重多地區,同時發生大地震的現象,這才是目前美國最為擔心的。

相關焦點

  • 地震探源:能否利用地磁異常預測地震
    地震前夕的地磁場異常變化   一般認為,地震引起磁場變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地震前巖石在地應力作用下出現「壓磁效應」,從而引起地磁場局部變化;二是地應力使巖石被壓縮或拉伸,引起電阻率變化,使電磁場有相應的局部變化,巖石溫度的改變也能使巖石電磁性質改變。基於上述理由,應該可以利用電磁手段對地震進行預測、預報。
  • 地震可以預測?最新研究表明:「擺動」發生在大地震之前
    地震目前仍無法準確預測發生時間,但通常地震發生之前都會有一些自然現象,特別是較大的地震發生之前的各類異常現象。最新研究顯示,日本有史以來最強烈的地震(2011年9級地震,造成15500多人喪生)的幾個月前,其地群從東向西轉移。這些轉移運動被研究人員稱為「擺動」,可能會提醒地震學家未來發生較大的俯衝帶地震的更大風險。
  • 美國發生7.5級大地震,附近曾有過9.2級地震,為何這麼強?
    本次地震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震源深度40千米,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發布了海嘯預警。拉響了,所以波及的範圍可能還是不小。根據美國新數據顯示,阿拉斯加州南海岸的許多地區都有震感,包括桑德角、奇格尼克、烏納拉斯卡和基奈半島。
  • 歷史上發生過的地震,在震前是否有異常現象發生?有預警意義嗎?
    地震是一種災害程度比較大的地質災害,震級比較大的地震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芮氏8.0級的強震,遇難人數:69227人。多少家庭因這次地震而破碎,親人永隔。很多自然災害都可以被預測,地震是否可以被預測?
  • 一分鐘3次地震,美國大斷層俯衝帶發生1300次地震!
    在地球上,地震環帶產生的地震也是越來越多,不少的人都為此感到擔憂。地震的每天發生確實大小都有,幾乎在4級左右的地震十分的頻繁,雖然這看起來確實不大,對人類的威脅並不存在,但是小地震的產生很可能後面就會出現更大的地震。小地震可以讓不少的「能量」匯聚在一起,特別是同一區域的地震。
  • 動物異常行為、地震雲預測地震真的靠譜嗎?
    首先下結論:地震雲不能預測地震,倒是動物們可能會對地震前釋放的特殊物理信號敏感(主要是輕微的震動),從而表現出異常行為,但是依靠動物的異常行為來預測地震,這也是不靠譜的,具體的原因請聽下文解讀。殊不知在地球上每年都要發生500萬次地震,即便是大於5級的地震每年也要發生1000多起,所以說,只要你找機會拍到了這個雲,那麼就一定會蒙中,畢竟大於5級的破壞性地震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況且這些「預言家」都只給了模糊的數字,比如「未來某段時間」、「一個月內」等比較寬泛的時間界限,這樣更加大了他蒙對的機率,絕對的百發百中。
  • 唐山地震,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帶你快速了解地震
    幸好,這次地震的強度不算太為劇烈,據後續的報告稱,地震精確時間為7月12日6點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了5.1級的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隨後,網友們表示說在北京、天津等地都有明顯震感。地震發生後,河北也是迅速的反應過來,啟動三級應急響應,消防救援隊迅速集結,趕往受災地。
  • 加州地震帶被激活!9級大地震隨時可能發生!
    自2017年底,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就做出預測——一場9.0級的毀滅性大地震隨時可能會重創美國西岸,美國和加拿大共1140萬人將面臨直接威脅。就在本周,地震學家再次警告:這場9級大地震很有可能在未來50年內發生,可能導致美國整個西北部地區癱瘓,進而摧毀西雅圖、舊金山和溫哥華等大城市。
  • 地震無法預測,發生地震怎麼辦?
    地震的發生主要是因為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帶來的,這種地震發生無論是在海洋區域還是陸地區域都是一樣的,所以說在人類還未完全解答出地震板塊運動的精確預測方式的時候,地震預測研究可能會持續下去。地震無法預測,發生地震怎麼辦?
  • 科學家警告:美國發生大地震概率增至2.3%
    作者:文/虞子期美國是全球主要的地震帶國家之一,而最近一系列的微地震發生,又引發了美國科學家們的熱議。根據《每日郵報》指出,科學家們又發布了一個警告,那就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在未來12個月內,將可能出現一次較大的地震情況,這對美國來說不是一個好事情,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
  • 科學家警告:美國發生大地震概率增至2.3%
    其中存在最大威脅隱患的就是「聖安德烈亞斯斷層」,該斷層帶發生一場大地震的概率預計到2020年將從0.35%的概率,增長到了1.15%,這直接性的出現倍數增長。《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地球物理學家羅斯·史坦(Ross Stein)表示,奇克雷斯特地震比加洛克山脈斷層更接近破裂。
  • 地震為什麼不能提前預測?
    發生地震的跡象是什麼?我們都知道,要做天氣預報一張衛星雲圖就能看遍全國的天氣,記錄一次地震必須有三個要素,即發震時刻,震中位置和震級,有很多人說不是因為地震難以預測,而是因為很多地震局的人不給力,那麼事實是怎樣的呢?
  • 專家回應郯廬地震帶將有大地震:肯定會發生地震
    「近幾年,全球地震確實進入了比較活躍的時期,但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地區能夠實現提前預報,主要是因為人類對地震認知水平所限。」12日在南京大學舉辦的「第四屆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張國偉對記者說。
  • 美國最新研究預測:南加州華人區多在地震帶
    中新網5月26日電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南加州和聯邦政府部門本月兩度在長堤和洛杉磯舉行地震演習和專題研習,對於南加州面臨的「可能會在百年之內發生,也可能在下一秒發生」的地震,最新研究預測顯示,華人聚居的拉朋地-惠堤爾斷層及附近城市,一旦發生地震,將是南加州地震受創最嚴重地區
  • 內蒙古地震有明顯前兆 乾涸的新泉河突然噴泉水
    內蒙古地震有明顯前兆 乾涸的新泉河突然噴泉水,震前有明顯徵兆。  在重災區之一的阿魯科爾沁旗採訪時,部分災民回憶起16日下午,先鋒鄉新泉村乾涸了多年的新泉河突然噴出泉水,水柱高達兩米,村民引為奇觀,誰料幾小時後發生地震。  林西縣距極震區140多公裡。縣委宣傳部的幾名幹部說,地震發生前的十幾個小時內,林西縣城部分手機信號中斷,當時很多人以為是通訊部門出了問題。目前專家所認可的說法是「震前地磁波的異常變化幹擾了通信」。
  • 7月貴州畢節1天兩次地震,有沒有異常情況出現,還會有強震嗎?
    作者:文/虞子期 7月上旬才開始,貴州就發生了兩次地震,可以說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同時很多人也在擔心會不會有強震發生,這裡我們得先給大家來一顆「定心丸」,那就是地震在科學之中無法精確預測,所以有沒有強震發生我們不知道,我們只能做好地震預警以及地震防禦措施就行。
  • 汶川地震發生前有預兆嗎?
    2008年5月12日,那時候正好讀高二,坐標山東,由於離得比較遠,處在低樓層的是沒有什麼震感的,因此當時我們並沒有什麼感覺,直到上晚自習的時候,通校生回來之後才說發生地震了,而且還是大地震。我們在上學的時候,都了解到,在地震發生之前都會有一些前兆的,那麼這次汶川地震有沒有前兆呢?
  • 科學雜談之地震的發生和預測
    他聲稱,這個巨大的地動儀能夠感知到任何時候發生在中國的地震,並且能夠指明震源位於何方。當時朝廷中有些人是持懷疑態度的,但是在某一天的下午這個裝置突然被觸發了,過了幾天之後信使們送來了求援的信報,至此他們才對張衡的發明深信不疑。今天,我們不再依靠地動儀來辨別地震的發生,但是要想捕獲到地震的發生任然是一件獨具挑戰的事情。那麼為什麼地震如此難以被預測呢?我們怎樣才能更好的預測地震呢?
  • 7.4級大地震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又先後發生5.5級以上地震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又地震了!墨西哥發生7.4級大地震之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先後發生了5.5級以上地震。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6月25日1時40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5.8級地震,3時47分日本本州東岸近海發生了5.9級地震,6時25分紐西蘭南島地區發生了5.6級地震。可以說短時間這些地震真的是太活躍了,分別都是在5.5級以上。下面我們重點就用日本的地震來說明下情況。因為日本氣象廳顯示的等級還要強一些。
  • 傳江蘇東海桃林或發生大地震 專家:可能性小
    市地震局高級工程師吳鑫表示,東海桃林小震群發生後,省市地震局加強了微震監測,和分析預測工作,省市地震局都分別進行了震情會商,一致認為:短期內在原震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較小。   桃林頻繁地震是地應力能量釋放的結果   有斷裂帶的地方地震就多一些,沒有斷裂帶的地方地震就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