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無法預測,發生地震怎麼辦?

2020-12-04 悟空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2020年已經發生了多少較大地震?

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全球總計記錄到的6級(包括6級)以上的較大地震為37次,其中最強為古巴南部海域7.7級大地震,不過比較幸運的是,這些強震都沒有產生較大影響。而在6月以來,全球總計記錄到了4次強震,分別為智利北部6.8級,斐濟群島以南6.1級,印尼哈馬黑拉島附近海域,琉球群島6.7級地震,相對來說地球比較穩定,沒有大家想得那麼活躍。

而5級(包括5級)以上的地震發生了27次之多,這就是6月以來的地震情況。還是那句話,只要地震不會產生影響就行,本身地震我們也無法進行精確預測,我們只能坦然面對。地震的發生主要是因為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帶來的,這種地震發生無論是在海洋區域還是陸地區域都是一樣的,所以說在人類還未完全解答出地震板塊運動的精確預測方式的時候,地震預測研究可能會持續下去。

地震無法預測,發生地震怎麼辦?

地震的破壞力很強,即使人類如今無法精確做到預測,但是發生地震我們也得想辦法減少影響,所以地震預警就成為了如今比較關鍵性的問題。地震預警跟地震預測不是一個情況,地震預警也是建立在地震發生之後,也就是地震發生之後利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來進行預警提示,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可以趕在地震波傳播到破壞區之前給予一定時間預警,這種方式在全球範圍內都在實施之中。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手機簡訊,電視,地震預警系統來接收預警消息,所以都是提前幾十秒甚至幾分鐘,而地震預警的時間長度要看地震發生的區域,震源越遠肯定預警的時間就越長,所以不同區域的預警時間就存在差異,當然隨著第二代預警系統的建立,對於地震預警的時間更加提長了,也就是說預警的時間更長了,這是我們非常高興的。

為什麼有的地方發生地震的概率更高?

簡單點說,比如,地處華南、華北地震區交界地帶的安徽,本就算得上我國地震帶分布稍微比較多的區域之一,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合肥—明港斷裂,麻城—常德地震帶,總計有4個地震帶分布其中。在科學地震紀錄數據之中也可查詢到,安徽過去也發生過較大震級的地震,特別是在揚州—銅陵地震帶上,僅僅是公元 999 年至今就一共記載了 25 次強震,其中 6 級以上的地震達到了 11 次,所以,不管是地震發生的次數,還是地震的破壞力度都不算很小。

安徽有可能發生大型地震嗎?已發生過多大地震?

由於地震在科學之中無法精確的預測,所以安徽是否會發生大型地震這個是無法進行確認的。但是在已發生的地震之中,上面也說了有6級以上的地震,其中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較大地震是1979年發生的6級地震,顯示了較強的地震活動水平。發生區域位於中江蘇溧陽地區緊鄰安徽,所以從地震的情況來說,安徽還是可能具有破壞性的地震出現。

而郯城—營口地震帶在我國活動性較強的地震帶,屬於東部活動性最強的地震帶之一。根據公開地震數據指出,自公元前70年至公元1973年。出現了4次6級到6.9級地震,3次7級到7.9級地震。1次8.5級地震發生在1668年。這次地震是我國歷史上發生的 4 次大於 8 級地震之一」 所以強震還是不少,當然還是那句話,地震發生屬於自然現象,並且如今在科學之中是無法進行預測的,所以安徽有沒有可能發生大地震是無法知道的。

這就是我們針對安徽的一個地震說明,當然在2020年以來,我們全球也出現了不少的強震,但是這都是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居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今年以來的地震基本情況。

綜合情況來說,如今地震無法精確預測,所以大家擔心這些問題也是「多餘」的,我們無法知道發生的地震情況,就如說的安徽有可能發生大地震嗎?誰知道?只有等待科學界真正研究出地震可以預測再來說明吧。

相關焦點

  • 7月12日清晨唐山發生5.1級地震,意味著什麼?地震為何無法預測?
    (電影《唐山大地震》海報)那為什麼唐山老發生地震呢?這是由於唐山位於太行山京津唐地震帶上,而一般發生的地震都分布在各大地震帶上。不過由於76年的唐山大地震後,周邊地區的新建房屋都是設計了一定的抗震能力的,這可能也是本次未有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
  • 地震至今無法被預測?人工智將開啟預報地震新篇章!
    2004年由9級地震引發的印尼海嘯,死亡11萬人……。根據研究表明,只要能夠提前知道地震將要發生的前30秒,就可以避免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63%。慶幸的是我們現在已經能夠做到這樣了,因為人類近幾年已經建立大陸地震預警系統。當在某一區域發生地震時,該系統會馬上通知周邊城市,從而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 河南信陽發生3.6級地震 地震發生時我們該怎麼辦
    河南信陽發生3.6級地震 地震發生時我們該怎麼辦原標題:7月10日8時35分河南信陽市固始縣發生3.6級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8年7月10日8時35分在河南信陽市固始縣(北緯32.14
  • 為什麼四川總是地震?地震真的無法預測?
    回到地震上來,如果我們將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震中位置投影到地圖上,不難發現,它們基本都分布在西部的山區之中。難道是這些連綿的大山導致了地震頻發嗎?可是同樣有著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東部地區,為何就鮮有大地震的發生?原來,環繞在成都周邊的這些山區並不是簡單的地形隆起,而是一條巨大的斷裂帶,這也就是著名的龍門山斷裂帶。
  • 地震可以預測?最新研究表明:「擺動」發生在大地震之前
    地震目前仍無法準確預測發生時間,但通常地震發生之前都會有一些自然現象,特別是較大的地震發生之前的各類異常現象。最新研究顯示,日本有史以來最強烈的地震(2011年9級地震,造成15500多人喪生)的幾個月前,其地群從東向西轉移。這些轉移運動被研究人員稱為「擺動」,可能會提醒地震學家未來發生較大的俯衝帶地震的更大風險。
  • 科學雜談之地震的發生和預測
    他聲稱,這個巨大的地動儀能夠感知到任何時候發生在中國的地震,並且能夠指明震源位於何方。當時朝廷中有些人是持懷疑態度的,但是在某一天的下午這個裝置突然被觸發了,過了幾天之後信使們送來了求援的信報,至此他們才對張衡的發明深信不疑。今天,我們不再依靠地動儀來辨別地震的發生,但是要想捕獲到地震的發生任然是一件獨具挑戰的事情。那麼為什麼地震如此難以被預測呢?我們怎樣才能更好的預測地震呢?
  • 河北唐山發生地震,地震知多少,發生地震我們應該怎麼辦
    4.5級地震#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天津北京等地有震感。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17次。地震震級分為九級,一般小於2.5級的地震人無感覺,2.5級以上人有感覺,5級以上的地震會造成破壞。簡稱震級。
  • 地震可以預測嗎?新模型顯示:離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又近了一步
    當這些巖石互相滑動時,它們會在地表產生一系列的震動,那麼我們能預測地震發生的準確時間嗎?一般來說,最大的地震,即所謂的主震,發生在震中,通常在前震之前會有較弱的前震。然而,地質學家要到大地震來襲之後才能分辨出兩者的區別,正因為如此,地震預測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可能準確。
  • 新愛爾蘭發生地震:震級5.8級,遇到地震怎麼辦?
    中新網5月18日電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5月18日06時37分在新愛爾蘭地區(南緯4.61度,東經152.98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延伸閱讀:遇到地震時應該怎麼辦?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的。1.大地震時不要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
  • 地震預警和地震預測有什麼區別?地震是可以預測的嗎?
    WX關注:超級預測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北京、天津、遼寧等地均有震感。北京市地震局稱:該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餘震區內。
  • 動物行為怪異,或天上出現地震雲,能預測地震發生時間嗎?
    只要有大地震發生,之後便會流傳出各種地震前的動物怪異行為,又或是一些人認為可以預測地震發生地震雲和地震魚。,而無法探測到地震時地震波的傳遞,所以,它的功能準確來說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地震儀,更像是是一個檢驗地震發生了的驗證器。
  • 日本硫磺島發生6.6級地震:震源極淺 地震發生時我們該怎麼辦
    新華社東京8月17日電 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日本硫磺島近海17日凌晨發生6.6級地震。氣象廳說,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17日凌晨3時22分(北京時間2時22分),震中位於北緯23.5度、東經143.4度,震源極淺,震級據推測為6.6級。
  • 當地震來臨時,我們該怎麼辦?
    當地震來臨時,我們該怎麼辦? 2019年12月5日8時02分在河北唐山市豐南區(北緯39.31度,東經118.04度)發生4.5級地震
  • 臺灣中央大學地球學學院院長:大地震仍無法預測
    臺北消息:據今天出版發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臺灣九二一大地震造成慘重的損失,但臺灣中央大學地球學學院的院長蔡義本說,目前的地震科技仍無法預測地震,臺灣未來會否發生另一次大地震,也是難以確定的。蔡義本也指出,目前人類的建築科技,已經可以建造具備足夠抗震力的房子,因此,如果能從根本出發,加強與確保建築物的抗震能力,便可減少人命的傷亡。
  • 唐山又地震了!2020年中國發生21次五級以上地震,為何地震頻發?
    地震災害嚴重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之一。據統計,20世紀以來,全世界死亡人數前十位的大地震裡,有三場就發生在中國。它們分別是1920年寧夏海原大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以及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有科普文章指出,中國是20世紀以來因地震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地震不能預測嗎?強震往往會帶來災難性的結果,但目前人們尚不能精準預測地震何時何地發生。
  • 地震可以提前預測嗎 地震預警app如何使用【詳解】
    地震能不能提前預測,如果遇到地震了怎麼辦?這時候你就需要一款能夠提前預警的地震app了,尤其是位於震區的用戶,提前預警地震能夠救命哦。  地震來了該怎麼辦?很多朋友都會問這個問題——特別是這兩天突然發生了兩次大地震。
  • 分析稱全球未進入「震動模式」 地震仍無法預測
    四川省蘆山「4·20」7級強烈地震讓人想起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聯想到近年發生在印度尼西亞、智利、日本等國的8級到9級大地震。而僅僅從2013年年初至今4個月的時間內,全球已經發生了12次7級以上地震。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真的進入「震動模式」了嗎?
  • 大地震無法提前預測—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AP/REX/Shutterstock 所有地震在開始時看起來都是一樣的,這使得人們不可能在早期觀測中預測到最具毀滅性的地震。 早期預警系統依賴地震儀捕捉震動,並在大地震到來之前向附近城市發出預警。美國加州拉荷亞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Daniel Trugman說,對於個人和諸如醫院等單位來說,即便是提前幾秒的預報也能產生巨大差異。
  • 唐山又地震了!今年中國發生21次五級以上地震,為何地震頻發?
    截至12日10時,古冶共發生餘震33次,其中2級以上2次。唐山地震格外引人關注。許多人都對44年前發生在唐山的那場7.8級大地震記憶猶新:地震僅持續了短短23秒鐘,但無數樓房崩塌,逾24萬人喪生。此番唐山再次發生地震。
  • 地震為什麼不能提前預測?
    地震是地球上發生的一種很普遍的自然現象,就像颳風下雨一樣,地震一般發生在地下二三十千米深處,我們很難發現和察覺,所以只能依靠地面的觀測資料,對地球內部的狀況進行推測,預測地震發生在地下深處,複雜的地質有關的物理運動過程,這些都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