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無法提前預測—新聞—科學網

2020-12-06 科學網

 

人們在墨西哥城羅馬社區一幢崩塌的建築中尋找倖存者。圖片來源:AP/REX/Shutterstock

所有地震在開始時看起來都是一樣的,這使得人們不可能在早期觀測中預測到最具毀滅性的地震。

早期預警系統依賴地震儀捕捉震動,並在大地震到來之前向附近城市發出預警。美國加州拉荷亞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Daniel Trugman說,對於個人和諸如醫院等單位來說,即便是提前幾秒的預報也能產生巨大差異。

帕薩迪納市加州理工學院的Men-Andrin Meier說,例如,墨西哥的早期預警系統讓近日7.1級的大地震來臨之前給每個人10~15秒的警告信息。

問題是,這種預警系統必須從最早的地震讀物中評估地震的規模。通過查看過去的地震,Meier曾希望判斷大小地震開始的時候會有不同,因此系統可以發現那些大地震。「不幸的是,我們的結果表明,這樣的希望不切實際。」他說。

當地震突然出現時,它們並不會直接到達最大強度,並立刻傳播開來。相反,它們會從小地方開始,然後每秒以若干公裡的速度沿著板塊邊界擴展。這些運動決定一個區域受影響的範圍有多大,有多嚴重。

Meier說,地震應力會一直增大直到達到峰值然後衰落,是一種相對對稱的方式。大多數模型認為,地應力的增長會在地震開始後加速。他和同事分析了過去30年中116個最大的地震,他們發現這些地震都以穩定速率增大,而與其最終的規模無關。不同規模的地震在到達其峰值強度之前在數據上是不可分辨的。

但Meier的確找到一種評估一次地震最終最低規模的一種方式。他說,一個正在增強的地震的最終規模在統計上至少是其目前規模的兩倍。因此,一場在增強階段達到7.2級的地震在達到峰值之前最至少可以達到7.4級。

儘管在探測地震事件和評估特定區域的地震風險方面已經取得今天的進展,將長期地震預測提高几小時或幾天仍然任重而道遠。地震學家僅僅粗略地知道哪裡可能發生地震,但卻不能預測它們何時以及在何地發生。

「這一次,沒有人知道會有一次7.1級的地震會在一周之內襲擊墨西哥城。」Meier說,「誰說他提前知道都是吹牛。」(晉楠)

相關焦點

  • 地震無法預測,發生地震怎麼辦?
    地震的發生主要是因為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帶來的,這種地震發生無論是在海洋區域還是陸地區域都是一樣的,所以說在人類還未完全解答出地震板塊運動的精確預測方式的時候,地震預測研究可能會持續下去。地震無法預測,發生地震怎麼辦?
  • 地震至今無法被預測?人工智將開啟預報地震新篇章!
    2004年由9級地震引發的印尼海嘯,死亡11萬人……。根據研究表明,只要能夠提前知道地震將要發生的前30秒,就可以避免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63%。慶幸的是我們現在已經能夠做到這樣了,因為人類近幾年已經建立大陸地震預警系統。當在某一區域發生地震時,該系統會馬上通知周邊城市,從而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 新研究否定地震與太陽活動關係:無法提前預測
    一項最新研究否定了太陽活動與地球地震現象之間的關聯性,並且重申一項科學界的共識,那就是在目前或者可預見的將來,地震都是無法進行預測的北京時間4月23日消息,據美國聯邦地質調查局(USGS)官方網站報導,不出所料的,此次四川雅安發生大地震之後網絡上便開始瘋狂流傳各種荒誕不經的謠言,毫不意外的有人宣稱自己能夠預測地震
  • 北美兩大地震斷層或相連 —新聞—科學網
  • 地震為什麼不能提前預測?
    所以地震預測預報是地球科學中的一門前沿學科。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渴望找到一種準確預測地震的方法,以減少可防止地震造成的損失,但是直到現在這個願望還沒有真正實現,問題是現在預測天氣很準,但地震還預測不準確,相比之下為什麼地震那麼難預測
  • 日本人說可以提前30年預測地震,你相信嗎?
    日本前防災擔當大臣中川正春:根據科學預測,南海海槽大地震和由此引發的海嘯將是有史以來最高級別的。日本社會一直存在著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擔憂。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對外公布的預測曾顯示,位於日本中西部海域的南海海槽在30年內發生大地震的概率為70%,最大震級可達芮氏9級。
  • 分析稱全球未進入「震動模式」 地震仍無法預測
    四川省蘆山「4·20」7級強烈地震讓人想起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聯想到近年發生在印度尼西亞、智利、日本等國的8級到9級大地震。而僅僅從2013年年初至今4個月的時間內,全球已經發生了12次7級以上地震。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真的進入「震動模式」了嗎?
  • 中國地震局長:日本絕無可能提前10秒預測地震
    3月11日日本地震發生之後,網上一則消息開始瘋傳,稱此次地震,日本提前10秒就預測出來了。果真如此嗎?3月1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明確表態:不可能,也絕無此事。不過,在當前地震頻發的狀態下,這也引發了人們對地震預測問題的關注。
  • 唐山發生5.1級地震,地震可以提前預測嗎,為什麼小動物能預感到
    就在7月12號6時38分,唐山又發生5.1級地震,這讓我們想起了1976年的那一次慘烈大地震,我原來一個同事,老家唐山的,今年60歲左右,他告訴我們,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真實情景。中國早在漢朝的時候,科學家張衡就發明了地動儀,可是,時至今日,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還是無法準確預測地震,有時侯,我們所謂的高科技,還不如小動物的感觀靈敏。
  • 地震可以提前預測嗎 地震預警app如何使用【詳解】
    地震能不能提前預測,如果遇到地震了怎麼辦?這時候你就需要一款能夠提前預警的地震app了,尤其是位於震區的用戶,提前預警地震能夠救命哦。  地震來了該怎麼辦?很多朋友都會問這個問題——特別是這兩天突然發生了兩次大地震。
  • 臺灣中央大學地球學學院院長:大地震仍無法預測
    臺北消息:據今天出版發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臺灣九二一大地震造成慘重的損失,但臺灣中央大學地球學學院的院長蔡義本說,目前的地震科技仍無法預測地震,臺灣未來會否發生另一次大地震,也是難以確定的。蔡義本也指出,目前人類的建築科技,已經可以建造具備足夠抗震力的房子,因此,如果能從根本出發,加強與確保建築物的抗震能力,便可減少人命的傷亡。
  • 日地震速報提前10秒管大用
    當地時間8月11日凌晨5時7分左右,日本靜岡縣發生裡氏6.5級地震,目前這次地震已經造成1人死亡,112人受傷,靜岡市出現大面積斷水斷電。不過,日本時事通訊社8月12日凌晨報導,因為靜岡人提前做好了防震準備,所以雖然發生6.5級強震,但沒有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甚至沒有出現嚴重傾斜或倒塌的房屋。
  • 2020年2月3日四川成都再次發生地震,地震到底能不能提前預測?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今天(3日)凌晨0時05分,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區清泉鎮附近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21公裡。此次地震震中距金堂縣城14公裡、距青白江城區25公裡、距成都市區38公裡。據初步了解,當地震感明顯,成都市區部分網友也反映有震感。暫未收到人員傷亡報告。
  • 如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這款監測系統能提前預警71秒
    打開APP 如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這款監測系統能提前預警71秒 發表於 2017-08-11 10:21:32   近幾日四川九寨溝發生地震已經遭到了新聞界刷屏,截止目前為止,這次地震已造成20人死亡,439人受傷。
  • 7月12日清晨唐山發生5.1級地震,意味著什麼?地震為何無法預測?
    (網友評論截圖)44年前,23秒,242769人說起唐山地震都會讓人想起44年前(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那次大地震由於發生在人口密集的市區,加上正值深夜熟睡時段,而且震級又極高(由於對當時的震級測定有爭議,我這裡就不寫出了,有興趣的可自行搜索
  • 海原斷裂帶蠕滑區域發現重複地震—新聞—科學網
    沿著海原斷裂帶發生了幾次大的地震,包括1920年海原8級地震、1927年古浪8級地震、1990年景泰6.2級地震、2016年門源6.4級地震。大地測量學發現在海原斷裂帶老虎山段存在淺層蠕滑現象,但是蠕滑的驅動機制和深度,以及與地震的關係尚不清楚。 研究人員利用2009~2018年青藏高原東北緣發生的兩萬多次小地震事件波形,通過互相關理論獲得了海原斷裂帶及其周緣的重複地震分布。
  • 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預測地震的方法
    1970年10月10日,《科學新聞》報導,地震學家們致力於研究預測地震發生的方法。一種可能性是監視地下流體壓力。例如:油井,氣井和水井的生產率波動通常與地震有關,有時甚至早於地震就可發出警告。
  • 地震突破!科學家剛剛發現如何預測大地震,可提前10至15秒
    在地質學家發現可能的早期大地震特徵後,地震探測將進行地震精細處理。大地震探測:地質學家發現了可能的早期瑪格奎克特徵。地震會產生強大的地震波,足以摧毀整個城市,因此早期探測和預測至關重要。然而,儘管地震學家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可靠的地震預測仍然無法實現。但是,地質學家們在進行了開創性的GPS研究之後,現在已經發現了大地震(稱為特大地震)可能的早期特徵。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揭示了地震發生後10至15秒內的地震模式。科學家在分析了多次地震期間地面位移峰值的GPS記錄後發現了這一警告信號。
  • 預測模型告訴你:哪些兒童有肥胖風險—新聞—科學網
    7月16日,《科學報告》在線發表了一項來自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該研究提出一個提前5年預測中國兒童體重指數(BMI)模型,準確率達70%。
  • 地震能提前預測嗎?
    新疆一官員受賄45萬,為掩飾受賄行為自導自演「開箱中獎」……  尼泊爾接連發生7.5級和6.2級地震,當地震感強烈,不少建築物坍塌,大量市民衝上大街躲避。  512汶川地震已經過去7年了,記者朱長振為10個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每年拍一張合影,生活還在繼續,記憶卻從未淡去。  雖然地震是天災,但人類卻從未停止為預測地震而努力。日本正在建設一個預測地震的海底觀測網,這項大工程將於2016年完工。據報導,海底觀測要比陸地觀測快20秒到30秒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