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7-08-11 10:21:32
近幾日四川九寨溝發生地震已經遭到了新聞界刷屏,截止目前為止,這次地震已造成20人死亡,439人受傷。這對於國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損失,然而在地震到來之前我們如何預測呢?
《電商·賣家》記者實際了解到,此次成都和汶川的朋友們都及時收到了ICL藉助網際網路渠道傳達的預測訊息,在有效地做出反應降低傷亡方面,地震預測系統的技術支持、網際網路渠道的快速傳播都功不可沒。
這款名叫「地震預警」的APP自從開放免費下載,在蘋果的APP Store中,排名在180位。大約從8月9號早上開始, 16小時內,搜索上升到了第29位,提高151位,排名僅次於歡樂鬥地主。
現在,四川等地震相對頻發的地區,大部分居民都已安裝了「地震預警」APP。相關專業研究表明,只要人們能夠在地震振波到達時提前3s收到警報,傷亡人數的減少就可以達到14%;如果能夠提前10s獲得警報,則傷亡人數的減少可以達到39%;若能提前到20s,則可以降低63%。
不僅地震預警APP、微博推送和新聞客戶端彈出的消息第一時間預警,電視臺等傳統媒體也傳播了ICL的預警信息。
據了解,這款APP採用ICL地震預警系統,這是由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成都市高新區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及其團隊研發,並與四川阿壩州防震減災局聯合建立一整套體系。
ICL是Institute of Care-life(關愛生命組織)的縮寫,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這位出生在四川省達州市的力學和物理學博士便組建了自己的團隊開始研發這套系統,在九寨溝地震之前不到四年的時間裡,ICL系統已經成功預警了37次破壞性地震。
在地震發生後監測設備探測到縱波時,橫波往往還沒有擴散開。此時設備會將數據通過電磁波傳到較遠的預警中心,快速計算出地震的震級、烈度、震源、震中位置等參數後,再通過一切可能的渠道發出預警。在橫波,縱波和電磁波的速度差距下,ICL系統能夠為我們爭取最多的反應時間。
在採訪中還發現,雖然過去的幾天內這款APP下載量暴增,但它實際覆蓋的用戶所佔比例依然很小。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不可拋開的行動裝置,根植於此的APP無疑是未來垂直到達受眾的有效方式。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