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預知」地震?秘訣就在你的手機裡!

2021-01-15 投資分析俱樂部


親愛的朋友:


四川和新疆的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突如其來的天災,讓多少幸福的家庭瞬間破碎、讓千萬災民流離失所。我們透過各種媒體渠道關注著災區營救工作的一舉一動,並衷心祈禱這些傷亡數字不要再增加,願逝者安息、願傷者康復、願生者平安;也期望科技的進步能讓人類更早預測到地震的到來,將損失降到最低。


臨近夏末,各地都出現了氣象災害。地震、洪水、泥石流,這些困擾了人類數萬年的事件,即便科技進步的現代社會依然束手無策。


不僅僅是個人的安全受到威脅,國家也每年因為各種自然災害損失上千億資金。僅在今年上半年,到7月24日,就有8330萬人遭受天災,402人因此喪失生命,129人不知所蹤,直接經濟損失1704.6億元。


所以,每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都希望能夠建立一套監測和預警系統,對地震等自然災害進行預測,將人口和財產的損失降至最低。


而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每次地震過後,也都有人在網絡上傳播如何應對地震的各路攻略。但防範於未然,如何早知道地震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短期地震預測難於上青天


眾所周知,地震的監測預警可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


在《地理信息學,自然災害與危險》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地震預測根據時間長短分為長期(10~100年)、中期(1~10年)和短期(幾分鐘、幾小時、幾天和幾周)這三種情況。


地震學集中關注的是中長期的研究,並且取得了不小的進步。研究地震帶的活躍程度可以幫助我們辨別一些地震頻繁的「熱點地區」,比如中國四川、日本全國、美國加州等等,並且在這些易發地震的地區做好預案,年年預防。


而短期的研判是最困難的工作。這樣的突發事件,目前,提前一個星期或幾天的地震短期預測在科學上仍未突破。這就好像你突然打了個噴嚏,這樣的事情完全沒有規律可循,我們不可能在1個小時之前就能夠預測到會打噴嚏,只有在發生的那幾秒鐘才能夠感受到。


所以,儘管如今的科技已經很發達,但短期地震的預測還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只有在短期地震發生後才能知道。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束手無策,從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到地震波的擴散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我們能夠第一時間預警,就能夠把災害後果降到最低。


研究表明,地震預警時間為3秒時,可減少14%的人員傷亡;地震預警時間為10秒時,可減少39%的人員傷亡;地震預警時間為20秒時,可減少63%的人員傷亡。


所以,在地震發生時,與地球爭分奪秒的搶奪預警時間,是目前地震防治的重中之重。


國民地震預警神器


或許你還不知道,有一件地震預警神器,就天天躺在你的口袋裡……

 

在這次地震中,與九寨溝同屬四川阿壩州的汶川提前40秒發出了地震預警信息,而成都則在震前71秒獲得了地震預警。


這一功勞歸功於一款名叫「地震預警」的手機APP,它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研發,能夠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通過電波將地震監測儀得到的信息發送到每一個終端手中。


 

從截圖中可以看到,用戶在收到地震消息的同時,手機會顯示預估的震級,同時發出刺耳的警報聲、並且開始倒計時。據說,這已經是這套系統第38次成功預警我國的破壞性地震,說明準確性還是有保障的。


這套系統依靠的是在全國31個縣市鋪設的密集型地震預警監測儀群,缺點是成本太大,利用率不高。那麼,有沒有更加「親民」一些的預警APP呢?


美國開發了一款叫做MyShake的APP,充分利用手機的內部功能進行地震預警,其速度能夠超過許多地震臺網的信息。假如您手中是一款安卓手機的話,那麼您走運了!


它的原理是利用手機傳感器,就跟計步器一樣,能夠感知到細微的震動,並且區分哪些是一般活動、哪些是地震震動。這種算法的分辨成功率高達93%,也就是說、只要你手中有一部安卓智慧型手機,它就可以幫您監測地震的發生,並且隨時報警。


當然這還不是它最厲害的地方,這款軟體還能夠「協同作戰」。如果在100平方公裡區域內,有300臺手機同時發出預警信息,則大致判定該區域發生了地震,這樣不光能夠更加提高準確性,還可以幫助其他不在震中的人群及時得知地震信息並做出對策。


這兩款APP都可以在應用商店中找到,您可以下載保存,關鍵時刻或許能夠幫你一把。


哪天地震?讓AI幫你算上一卦


以上的對策都只能為我們爭取數秒、或者數分鐘的準備時間。難道那種能夠提前幾天或者幾周進行預測的技術永遠實現不了麼?


我們什麼時候能邁出那一步,不僅能預測或預警,還能在發生這些潛在災害之前發現它們呢?

 

不盡然,藉助人工智慧,我們看到了預測短期地震的希望。


人工智慧比人類厲害的一點,就是能夠完全自動化的藉助大數據和運算的優勢,在複雜的樣本中篩選出地震相關的可能信息,並且藉助自己的學習能力不斷糾錯和優化,最終從蛛絲馬跡中捕捉到地震可能爆發的前兆,從而在地震發生前達到預測的目的。


聽起來原理很簡單,但這需要全球所有手機的地表傳感器信息,這會涉及地殼運動、磁場、中立甚至地下水的化學成分變化,並且結合各種地殼、地震理論進行模型計算,聽起來就讓人頭痛。這樣的運算量假如用電腦來完成的話,至少也需要三年的時間。


所以,沒有人工智慧的幫助,單靠人類和電腦是無法做到這點的。


目前,美國的科學家們已經在模擬實驗環境中實現了「地震」的預測。如果模擬地震將在20秒內發生撞擊,這套系統能夠在1秒內準確預測地震即將來臨。


而日本京都大學有個研究小組更宣稱,利用震源上空電離圈電子數的變化狀況,有望提前1小時到20分鐘預測7級地震。


看來,人工智慧未來真能夠改變人類、改變世界,變身超級衛士了!


如今,人工智慧正在如火如荼的研究中,比較著名的是谷歌、IBM、微軟等公司,國內的阿里、百度、騰訊也都有自己的人工智慧項目。但要是說在人工智慧的應用上,國內非科大訊飛(002230)莫屬了。


它擁有目前世界上領先的中文語言識別系統,據說成功率達到了97%、超過了微軟94.1%的準確率。如今,雄安新區人工智慧布局的利好消息讓748億總市值的科大訊飛在8月14日漲停、並順利封板,成為科技股中當之無愧的王者,也讓眾多股民目瞪口呆。

 


我們的葛老師於2017年8月10日在《量化交易者》產品中推薦了科大訊飛,當時還有朋友基於對科技股的懷疑、以及這支股票高昂的股價而退訂了這款產品。但這次的漲停說明、按照量化系統進行交易操作比個人的推算要精準許多,這或許也是人工智慧在未來的一大重點應用領域。


如果您想知道更多的《量化交易者》信息,獲得更多交易收益,您可以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我們的評測報告,進行詳細了解。

 

讓我們獨立思考,理性投資。

 

廖瑞生

第三石投資分析中心


點擊閱讀原文,詳細了解我們的評測報告。

↓↓↓↓↓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動物能預知地震,聽到地震前的次聲波恐慌逃跑
    地震是地球上對人類威脅最大的一種自然災害,每一次發生在城市中的地震都有無數人遇難,而對於動物來說,許多動物能夠提前預知到地震的到來,提前逃跑進而減少傷亡
  • vivo手機提前預警地震?這樣操作就能開啟
    前段時間,四川連續發生預警震級的地震,其中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做到了成功提前預警。比如10.21,四川綿陽發生4.6級地震,預警中心提前34秒向成都預警;10.22,綿陽北川發生4.7級地震,預警中心再次成功預警,提前25秒傳達地震信息······並通過智慧型手機、廣播電視、大喇叭等終端設備發出預警。
  • 災難來臨之前,老鼠能夠提前預知,讀完才知道它們擁有不一般能力
    然而,在眾多的歷史案例中,人們卻發現,老鼠是預知災難的高手!,地震之前,曾有一個村莊的人注意到鼬鼠、老鼠等居然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東奔西跑,這就引起了該村莊人的警覺,他們提前做好準備,因此便逃過了一劫。自然災難來臨之前,會在大自然中發出一種人類無法感知的電磁波和次聲波,而老鼠有著敏感的神經系統,使得他們能夠提前感知地球上的異常情況,因而表現出異常的行為!
  • 地震前,電視和手機提前發出預警
    今天上午,唐山發生5.1級地震,有網友在電視上提前收到了地震預警,預報地震橫波的到達時間,並分享到社交網絡,引發大量網友們點讚。得益於網際網路電視的發展,不少電視廠家和實時預警中心進行合作,在地震到來之前的幾秒甚至是幾十秒的時間提前發出預警,告知人們提前躲避危害。雖然只有短暫的幾秒,但是對地震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時間了,這個時間完全可以躲避到家中的三角地帶,增加存活率。如果是一二樓的低樓層用戶,還可以直接跑出家門,去往更安全的地方。
  • 提前20小時預知地震!科學家給動物裝傳感器,證實它們能感知地震
    這些反常行為主要表現為:水裡的魚紛紛跳出水面、青蛙也會跳出池塘、奶牛突然停止產奶,此外還有和人類接觸最密切的動物——狗也會狂吠不止,而且即使主人如何呵斥,它們都會表現出非常明顯的激動情緒,而且這種激動的情緒中還帶著一絲的恐懼。
  • 地震可以提前預測嗎 地震預警app如何使用【詳解】
    地震能不能提前預測,如果遇到地震了怎麼辦?這時候你就需要一款能夠提前預警的地震app了,尤其是位於震區的用戶,提前預警地震能夠救命哦。  地震來了該怎麼辦?很多朋友都會問這個問題——特別是這兩天突然發生了兩次大地震。
  • 手機也能進行地震預警?科技防災,我們一起行動!
    你知道防災減災日嗎? 2009年以後,每年的5月12日是國家規定的防災減災日。但是 你也許不知道的是,防災減災日是在汶川地震後開啟的。 汶川地震是國人心中永恆的痛苦,由此可見,地質災害的破壞力是無比巨大的。
  • 日本地震,手機提前3秒通知!難道不能用《推背圖》測測?
    最近日本實在是不太平,一會兒颱風,一會兒地震,最近日本傳出一段視頻,是提前預防地震的:在地震前幾秒鐘,批量通知大家地震來了!趕快尋找能夠躲避的地方!雖然我們為日本預防地震的科技驚嘆,但是提前幾秒鐘又有什麼用呢?
  • 在臺灣,狗狗預知地震幫主人逃過一劫,原來狗狗真的可以預知地震!
    過了幾分鐘,地震發生了,架子上擺放的東西掉了下來,這次地震造成的傷害相對較小。不過,浴室的玻璃門已經被震碎,弄了一地玻璃渣。很明顯,二十預測到地震的到來。關於動物可以預知地震這個說法,很早以前就有研究,其實有一些狗狗的確可以利用聽覺預知地震。
  • 提前10秒預知地震,這項技術耗費美國千萬美元
    美國地震調查局(U.S.
  • 上班第一天得知四川又地震了,如何利用化學知識預知地震?!
    四川是個地震頻發的地區,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四川省西部多為山區,中間是盆地。如果將四川大大小小的地震事件投影在地圖中,可以發現這些地震的震中大多發生在西部的山區,而且是平行於山區--盆地的交界線呈線性分布。
  • 四川宜賓發生6級地震,大學生應該如何科研,才能做到提前預測?
    四川宜賓發生了六級左右的地震,雖然中國相關地震機構在第一時間發布了地震的消息,但是仍然是在地震之後才發布的。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如何通過教育的力量,通過科學研究,能夠及早地預測地震呢?這對我國地震預防的發展將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
  • 防災減災宣傳周:地震可以提前預知?
    知識點:地球是由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構成的,板塊之間都在不斷的運動之中,板塊運動形成了兩大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震級大的地震往往能給人類造成慘重的損失。如果能在地震前做出精確預報,毫無疑問會大大減輕人們的損失。
  • 手機接收地震預警,這個APP能幫你及時避險
    地震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地殼運動,但由於地震強度及震源位置的不同,有些地震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傷害,而有些又根本感覺不到,並且由於地震的不可預知性,人類很難提前防範地震帶來的傷害,雖然預知地震的發生是不可能的,但利用地震波抵達地表的時間差,對地震進行預警已經是可以做到的了,預警的方式包括了電視、廣播等多種渠道,此外通過《地震預警》這個APP也可以獲得預警通知。
  • 四川資中發生5.2級地震,小米手機提前收到預警
    IT之家12月18日消息 據國家地震臺網官方消息,12月18日08時14分在四川內江市資中縣(北緯29.59度,東經104.82度)發生5.2級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有熱心網友投稿表示,小米MIUI 11的內置「地震預警」功能提前收到預警。
  • 這個地震預警App厲害了:提前幾秒提醒!
    ☀蘋果資訊頻道是微信裡最熱的、粉絲最多的蘋果類公眾號!這裡蘋果迷的聚集地!
  • 「藍廠」VIVO即將加入地震預警功能!這個不能黑!
    我們和地震的鬥爭從未停止!今年年初,在MIUI11中,小米加入到地震預警的隊伍中,首次將地震預警引入手機系統!功能開啟後,當周邊發生強震時,手機將提前幾秒到幾十秒以強提示彈窗和警報聲通知大家,為避險爭取時間;還提供就近應急避難所查詢、緊急聯繫人通話、醫療救助信息卡功能,緊要關頭幫助你獲得援助。提前預知地震來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宜賓地震,重慶提前44秒成都提前61秒得到警報
    慢新聞記者為你揭秘。17日深夜,慢新聞記者從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獲悉,由該所建立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提前44秒向重慶預警地震波,提前61秒向成都預警,而距離震中最近的宜賓市區,則獲得了提前10秒的預警時間。而在之後的餘震時,各城市都收到了提前預警。
  • 天津等地部分民眾提前30秒收到唐山地震預警
    來源標題:天津等地部分民眾提前30秒收到預警 對於此次地震的感知,據網友反映來看,有人稱自己是在睡夢中被地震晃醒的,也有人表示,「是被電視裡地震預警系統的語音小姐姐吵醒的。」
  • 東漢時期,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真的能準確預知地震嗎?
    除此之外張衡還是一位發明家,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盛傳為他所發明的地動儀,相傳此儀器能夠檢測地震。根據傳說,地動儀主體為筒狀物,有八條龍接於其身,分別在八個方向,龍嘴中含有金屬球。每張龍嘴下方為一張口蟾蜍。但凡任何方位發生地震,則金屬球便會從龍嘴中落入蟾蜍口中,以此來監測到地震。《後漢書》中記載,地動儀曾經多次準確預知當時各地的地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