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四川連續發生預警震級的地震,其中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做到了成功提前預警。比如10.21,四川綿陽發生4.6級地震,預警中心提前34秒向成都預警;10.22,綿陽北川發生4.7級地震,預警中心再次成功預警,提前25秒傳達地震信息······並通過智慧型手機、廣播電視、大喇叭等終端設備發出預警。
顯然,如此高頻率預警的成功性並非偶然,而是得益於減災所自主研發的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以響應時間快、可靠性高的技術特性,做到了成功快速預警。
眾所周知,四川位於活躍地震帶,地震活動頻繁,這時候地震預警技術就充分發揮出作用。也就是說,當地震發生時,基於縱波P波與橫波S波之間的時間差,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更快的原理,搶在地震波到達之前,預警中心會通過智慧型手機等設備提前幾秒到幾十秒向該地區發出預警信息,以便當地民眾採取緊急措施,減少傷亡率和經濟損失。
可見,未來隨著地震預警技術的完善,勢必能增加預警時間,為民眾避險提供更多時間。還有一方面:隨之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這類預警信息能夠在第一時間傳達給用戶,用戶並依此做出相應避險措施。這樣的及時性和高效性,非常難得,例如vivo手機就上線了「地震預警」功能(天氣APP-專項預報區)。
PS:vivo手機提供地震預警地區:四川省部分地區
vivo與減災所合作,做快速的「預警者」
在地震這類自然災害面前,人是渺小的,會心生對未知災害的恐懼感,容易出現驚慌,甚至大腦空白的情況,不利於快速做出避險反應。
而這時候,作為用戶機不離身的「伴侶」智慧型手機,可以在預警中心的高技術下,第一時間精確傳達給用戶地震信息,包括震中位置、預警震級、預估烈度、地震波到達時間等等。如此一來,用戶就有心理預判,譬如減災所會推送≥4級的震級內容,此時就達到了「有感地震」及以上級別,便於用戶及時做出相應的避險動作。
那麼智慧型手機方面,減災所在之前官微就提到跟vivo的合作。透過雙方合作,結合減災所的預警技術和vivo的產品設計,以信息形式直接反饋給用戶,為用戶爭取寶貴避險時間。
vivo手機的系統級功能+自動定位,看似簡單的信息歸納,卻體現出明顯的人文關懷。因為這不僅需要vivo與減災所在後臺技術、系統協調之間做到深入交流,而且更重要的是展示了vivo的品牌行動力。
猶如手機開通「交通卡」功能,並非僅僅手機支持NFC就行,而是品牌方和地區公交系統/地鐵公司達成深度合作,用戶才能在手機一鍵開通。像vivo手機支持低至0元開卡的交通卡功能,就完全體現了品牌行動力——覆蓋全國幾百個城市。由此可知,在vivo手機「地震預警」功能的背後,足見vivo品牌為之行動的人文關懷。
Funtouch OS系統,專注於用戶體驗
實際上,vivo手機的系統級功能遠不止於此,在多個方面力求為用戶打造貼合使用場景。
例如互傳功能,這是vivo聯合多個手機品牌成立互傳聯盟的一種全新傳輸方式,支持跨品牌、功耗低、零流量的快速傳輸,輕鬆克隆數據一鍵換機、多平臺互傳各類文件。無疑,在快節奏的當下,速度就是效率,把龐大數據交互速度提上去,手機利用效率自然就高了,那麼作為vivo手機的用戶勢必更加省心。
還有,vivo手機多年持續優化的Funtouch OS系統,在陸續加入深色模式、自然動效體系、Turbo引擎技術、通話美顏等功能之後,已經越發人性化和智能化。
就拿遊戲玩家青睞的「遊戲魔盒」功能來說,支持電競模式、掛機模式、鷹眼顯示、遊戲側邊欄等,可以最大限度保障遊戲運行性能,以高輸出狀態戰鬥。
其中的「遊戲側邊欄」更具吸引力,只要玩家在遊戲界面,就能隨時側滑調出快捷功能菜單,點擊相關按鈕就能快速選擇功能。好比鷹眼顯示,玩家進行FPS吃雞遊戲時,這個功能可以銳化場景細節,經過色彩飽和度和對比度的調節,進一步提供給玩家細膩視覺,提高遊戲體驗。
產品有溫度,這種「功能」很走心
綜合來看,市面上僅有部分手機具備了「地震預警」功能,其中就包括vivo手機。這項系統級功能,既是vivo品牌與減災所之間的合作成果,也是vivo品牌行動力背後的人文關懷所致,有溫度。
我們知道,當手機功能的開發重心圍繞用戶體驗而展開時,一切為了用戶,那麼它就是走心的、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