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實在是不太平,一會兒颱風,一會兒地震,最近日本傳出一段視頻,是提前預防地震的:在地震前幾秒鐘,批量通知大家地震來了!趕快尋找能夠躲避的地方!雖然我們為日本預防地震的科技驚嘆,但是提前幾秒鐘又有什麼用呢?
難道日本沒有像《推背圖》一樣,一次預測往後幾千年的書?雖然這本書不是預測地震的,但提到過「金烏隱匿白洋中」!大家都知道金烏是指太陽,而太陽沉沒進了太平洋,不用說,大家就都理解其中的含義了。地震這麼頻繁莫不是要沉了?!除去猜測不談,那麼歷史上就沒有能夠提前預測地震的東西了嗎?
張衡的地動儀,小夥伴們可能聽過,原名叫候風地動儀,在東漢的時候已經損毀了,那麼我們現在的科技這麼發達,為什麼不能仿造出一個來預測地震呢?這個地動儀到底預測的準不準呢?《後漢書》記載當時的隴西,也就是現在的洛陽市有過一次地震,但是在京師是感覺不到的,可是地動儀對著洛陽的龍頭吐出了珠子,過了幾天快馬來報,才知道那裡有過地震,大家都欽佩不已。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仿造一個,用來預測地震呢?就算我們用不著,給日本人用,也比提前幾秒鐘手機通知來的好吧!不說他們害怕地震了,就光是手機警報就夠嚇人的!誰收到信息不得嚇一跳?萬一嚇得瞎跑,跑丟了咋整?在1951我國複製出了地動儀,但是由於原理根本就不懂,在唐山大地震時根本就不起作用!後來經過研究確實複製出了地動儀,日本學者們在十九世紀也嘗試著複製過。
但是讓人氣憤的是2007年,有一個報導說韓國拿著張衡地動儀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雖然地動儀複製成功了,可是它也存在很多限制條件,比如把靈敏度調高,附近有大車經過,龍頭含著的珠子就掉落了。但是靈敏度調低了,地震來時又不能很好地預測。這也是科技帶來的壞處,古時候的環境,預測時相對來說就比較準確。宇宙規則是平衡的,得到什麼,必然就會失去另外一個,不管你感沒感受的到。根本不存在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