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也能進行地震預警?科技防災,我們一起行動!

2020-11-29 深街科學

你知道防災減災日嗎? 2009年以後,每年的5月12日是國家規定的防災減災日。但是 你也許不知道的是,防災減災日是在汶川地震後開啟的。 汶川地震是國人心中永恆的痛苦,由此可見,地質災害的破壞力是無比巨大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地震監測也在不斷發展,許多手機廠商也已經依靠手機+AIoT平臺實現了地震預測的信息。

如今地震警報功能正式啟動,小米手機+小米電視已經成功報警了9次4.0級以上的地震,報警數據達到了276萬次。

這是小米首次發布地震預測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手機製造商不斷努力,不斷依靠科學技術手段來減少和減輕地震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那麼,小米的地震預測能夠事先預知到底發生了什麼嗎?

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現有的的手機是無法預知地震的。 那麼,用戶會懷疑這樣的預警有什麼意義呢? 接下來我簡要介紹一下小米手機的地震預警功能。

地震發生的橫波、縱波先被電波信號通知。 這時,除了地震的中心,其他的地區是沒有地震感的。

小米的伺服器在通過電波接收到地震信息後,迅速向用戶的小米手機和小米電視終端發送信號。

這時候小米手機上會有強烈的注意信息,如地震何時到達、與當前用戶的距離信息、建議信息等。

根據事先預測的信息,小米手機用戶可以根據參考提示進行合理的避難。

是的,小米手機在最初的時間通過伺服器科學算法,將地震的信息傳達給每個小米手機用戶終端,預測地震的信息。 此警告信息由小米和成都高新技術減災研究所聯合編寫,具有科學化、準確化的特點,為用戶提供參考。

不可輕視這短暫的20秒,甚至10幾秒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它卻可以挽救生命。 現在小米手機是率先介入地震警報信息的手機,由此可見其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我們希望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對人們生命安全的影響,也希望更多的手機廠商能研製出具備地震預測功能的手機。

關於這種功能的手機,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小米實現全球首家手機引入地震預警功能,科技帶來美好生活
    同時兩家聯手發布了地震預警系統階段性進展,地震預警系統正式上線運行至今175天,通過手機、電視雙平臺共預警4級以上地震9次,下發預警2760400次。這是小米自去年11月19日,小米正式宣布成為全球首個作業系統級接入地震預警的手機+消費AIoT平臺後,第一次對外發布數據,此項功能由小米公司攜手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共同打造,打通了從大陸地震預警網到千家萬戶的防災減災信息通路,同時系統內置的優先級降低了被誤關(如殺後臺、禁止軟體通知)的可能性,直接提升了預警功能的可靠性和到達率,讓更多家庭與個人擁有跑贏地震波的能力
  • 「地震預警警報」手機上架蘋果APP商店
    防災科技學院教授、綜合減災研究所所長任魯川告訴筆者:「其實地震預警的原理很簡單,就是與地震波打時間差。利用地震縱波比橫波快,以及電波比地震縱波更快得多的原理來贏取報警的時間。」
  • 地震預警準確嗎能搶先多少時間?地震預警並非地震預報
    「42、41、40……」8月8日晚,新浪微博網友「宜賓生活播報」上傳的一段視頻顯示,幾乎與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同步,汶川縣電視臺彈出地震預警倒計時畫面。正在播放的電視節目突然變成一段藍底白字的地震預警畫面,從40多秒開始倒計時。當倒計時進行到38秒左右時,畫面中房屋頂部的吊燈開始晃動——地震波及視頻拍攝者腳下的地面。
  • 雷軍公布小米手機地震預警進展引發熱議,網友:希望友商儘快跟進
    如果在地震來臨之前,我們能未卜先知,那麼地震所帶來的傷害會小得多,如今這一想法已經是成為了現實。在去年11月份的時候,小米公司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共同研發的全球首個接入地震預警功能的手機作業系統正式開始在四川地區啟用,如今正值5月12號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這一地震預警功能的階段性進展也正式公開了。今天下午雷軍轉發了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公布的進展海報,並表示「我們會繼續用科技的力量來守護生命。值此全國防災減災日,願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 厲害了,成都提前60秒收到地震預警!地震預警與預報有什麼區別?
    2018年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年和全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成都高新區聯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通過社區廣播、手機、電視等多途徑,在地震波到達前提前預警,為民眾避險爭取寶貴時間。
  • 手機輸入法可以進行「地震預警」了!
    手機輸入法可以進行「地震預警」了! 4. (圖片源自 網絡) 川報觀察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新建西寧至成都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批覆。
  • 國產手機廠商太用心,地震預警功能:希望其他品牌儘快跟上
    其實,時辰哥作為一個四川人,對"地震"這個詞真的很敏感,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應該是我第一次對地震有如此清晰的感知,因為在此之前我從來沒遇見過地震,甚至都不知道四川這個地方居然是地震的高髮帶。如今,5月12號已經是我們國家的防災減災日,每到這個時候,我就覺得,自然災害的確沒辦法控制,但是我們真的應該通過防災來減少災害所帶來的影響。前幾年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地震預警的那個軟體,這是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開發的,能夠在地震發生之後第一時間對用戶進行預警,預測地震周邊的地震波到達時間,讓周邊用戶可以提前避險。
  • 早在2018年,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已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
    (梁磊 攝)人民網成都5月9日電 (王軍)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年和全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成都高新區聯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舉行社區全面啟用地震預警啟動儀式,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將通過社區廣播、手機、電視等多途徑,在地震波到達前提前預警,有效保障社區居民人身財產安全。地震預警系統是一個全自動的物聯網,可實現全自動的秒級響應。
  • 「地震預警警報」應用上架蘋果APP商店
    蘋果APP商店搜尋引擎中鍵入「地震預警」進行搜索,同時跳出很多相關軟體。但只有這款「地震預警警報」軟體是可以免費下載的。筆者下載並對此軟體進行了測試操作,發現只要輸入申請好的用戶名和密碼,就能獲取四川成都、汶川、北川、茂縣等八個縣市的地震信息。可以選擇「預設位置」,同時還設置了烈度選擇等選項。
  • 刷屏的"地震預警神器"到底能不能救命?-刷屏,地震預警神器,救命...
    無數感嘆背後是科技的力量地震預警真的能救命嗎?今天我們就好好的了解一下。地震預警是怎麼回事? 昨晚地震發生時,宜賓提前10秒收到預警,成都提前61秒收到預警,那麼地震預警到底是如何提前預警的呢?首先明確的是,地震預警不等於地震預報。
  • 地震預警:與地震波「賽跑」
    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有何區別?地震預警系統如何運轉?地震預警能為人類帶來哪些好處?如何理性地看待地震預警本身的局限性?記者就此採訪了省地震局監測網絡中心副主任毛國良。 地震預警≠地震預報 5、4、3、2……長寧縣地震到來之前,成都110個社區響起了「大喇叭」倒計時報警聲。
  • vivo手機提前預警地震?這樣操作就能開啟
    前段時間,四川連續發生預警震級的地震,其中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做到了成功提前預警。比如10.21,四川綿陽發生4.6級地震,預警中心提前34秒向成都預警;10.22,綿陽北川發生4.7級地震,預警中心再次成功預警,提前25秒傳達地震信息······並通過智慧型手機、廣播電視、大喇叭等終端設備發出預警。
  • 地震預警咋回事?看完你就懂了
    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 5月8日,楚天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來到湖北省地震局,通過網絡視頻直播的方式,帶網友探秘湖北省地震預警實驗室和首次啟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廳。直播吸引了近20萬網友觀看,大家紛紛表示「漲知識」了。
  • 救命黑科技!地震前,電視和手機提前發出預警
    得益於網際網路電視的發展,不少電視廠家和實時預警中心進行合作,在地震到來之前的幾秒甚至是幾十秒的時間提前發出預警,告知人們提前躲避危害。雖然只有短暫的幾秒,但是對地震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時間了,這個時間完全可以躲避到家中的三角地帶,增加存活率。如果是一二樓的低樓層用戶,還可以直接跑出家門,去往更安全的地方。
  • 完勝地震波速度 地震預警為中國減災爭分奪秒
    截至6月19日16時,災區供電和通訊基本恢復,搜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連日來,人們在密切關注抗震救災進展的同時,也注意到在本次震災中聲名遠播的地震預警技術。通過媒體中廣泛傳播的相關圖片和音視頻,很多人第一次直觀感受到這一技術在抗震減災中的重大價值。
  • 地震預警簡史:150年前的敲鐘設想,如今實現得怎樣了?
    圖片來源:USGS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估算,每年全球平均會發生50萬次可探測到的地震,其中有10萬次能被感覺到,100次能造成破壞。早在150多年前,人類與地震波的賽跑就已經開始。1868年,美國醫生J·D·庫珀(J.D.
  • 分秒必爭 為我國地震預警技術點讚
    眾所周知,地震因其具有突發性強、防禦難度大的特點,給我們帶來的往往是毀滅性的打擊。因此,針對地震提供有效的預警措施,能大大減少地震帶來的傷亡和損失。基於此,我國在地震監測和預警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並取得了很大的科研成果。
  • 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這個地震預警 App 你要下載 | 附連結
    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這個地震預警 App 你要下載 | 附連結 中國地震臺網在 6 月 17 日測定:6 月 17 日 22 時 55 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
  • 廈門市已建成1437處地震預警終端(地震安全知識圖解)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紀念日,也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的老師向學生介紹地震知識。「沒有想到,短短幾個小時,世界上就發生了這麼多次地震。」昨日是開學第一天,六年級學生施淳爍一進校門就在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前停下了腳步閱讀。他把這臺終端叫作「厲害的神器」,「我們可以和地震賽跑了」,他說,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不僅讓他學到了地震知識,還能在關鍵時候發出預警。
  • 地震高能預警 寶貴的窗口時間能幹點什麼?
    當確認地震發生後,預警中心會將這些數據迅速分發至包括社區大喇叭、電視、手機在內的個人終端,和重大工程的企業終端。整個系統反應速度非常快,以上流程幾乎在瞬間完成。如今,地震預警網絡已經覆蓋了中國大部分地震斷裂帶。也就是說除了四川地區之外,雲南、甘肅等地震多發省份的居民也能收到地震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