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市防震減災中心主任武勝強到中心城區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項目...

2020-12-05 氣象小秘書

11月23日,運城市防震減災中心主任武勝強帶領相關科室負責人到中心城區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項目施工現場實地調研項目推進情況。

武勝強一行實地查看了淺層地震勘探測線布置、震動勘測、成像處理等施工情況,聽取現場負責人匯報,詳細了解項目推進情況,並對施工人員冒嚴寒作業的工作作風給予了肯定,要求保障施工安全,保障工程質量,用科學嚴謹的態度推進項目,真正做到「地下搞清楚」,為運城市中心城區規劃建設提供重要的防震減災科學依據。

【來源:運城市防震減災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市防震減災中心在全省2020年度市級地震業務考核中奪冠
    近日,從山西省地震局獲悉,在全省2020年度地震業務考核中,市防震減災中心榮獲綜合考核第一名,同時獲監測預報、震害防禦、公共服務3個單項工作先進。去年以來,市防震減災中心堅持黨建引領,聚焦主責主業,高質量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
  • 淮安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中深層地震勘探專題順利實施
    近期,淮安市開展「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中深層地震勘探專題的施工,探測的中深層地震測線縱跨揚州市、淮安市和宿遷市三個市的9個區縣,工程將於本月底完成。通過開展中深層地震探測,明確淮安市主城區及部分鄰區內淮陰-響水斷裂與洪澤-溝墩斷裂的深部特徵和孕震環境,為研究淮安市地震危險性評價提供依據。
  • 地區地震部門赴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 爭取援助
    圖1 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支持阿里地震工作座談交流為進一步爭取地震系統特別是地震災害專業工作力量援助和支持,推進阿里地區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工作,2020年12月30日,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陳華靜主持召開支持阿里地區地震工作座談會。
  • 年底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全覆蓋!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如何?
    日前,四川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震減災工作相關成果。作為項目實施單位,四川省地震監測中心以年底實現全省秒級地震預警全域覆蓋為目標。斷層普查為新建工程布局選址提供科學依據搞清楚地震活動斷層的分布及活動特徵、危害性,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是減輕地震災害的前提和基礎,四川省地震局於2018年啟動實施活動斷層普查項目。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 防震減災實用科普
    什麼是斷層 簡單講,斷層是巖層的連續性遭受到破壞,沿斷裂面發生明顯的相對移動的一種地質構造。該斷裂面稱「斷層面」;斷層面兩旁的巖塊稱「盤」,根據斷層兩盤相對移動方式,可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和平移斷層(或稱走滑斷層)。地震往往是由斷層活動引起的,是斷層活動的一種表現,所以地震與斷層的關係十分密切。
  • 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
    中國地震局 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8日在北京召開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提出,要準確把握「十四五」防震減災發展形勢和發展思路,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報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保障應急響應,增強公共服務,創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不斷提高「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高質量服務能力。
  • 揪出地下的地震元兇——我們一起來了解《四川省活動斷層普查》項目
    地震頻發與我省地質構造複雜,境內活動斷層密集分布密切相關,全省境內分布99條規模較大的斷層,約三分之一屬於活動斷層,未來具備發生破壞性地震的構造條件。斷層快速錯動的破壞力巨大無比,造成斷層上的震害特別嚴重。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什麼是斷層 簡單講,斷層是巖層的連續性遭受到破壞,沿斷裂面發生明顯的相對移動的一種地質構造。該斷裂面稱「斷層面」;斷層面兩旁的巖塊稱「盤」,根據斷層兩盤相對移動方式,可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和平移斷層(或稱走滑斷層)。地震往往是由斷層活動引起的,是斷層活動的一種表現,所以地震與斷層的關係十分密切。
  • 大同市活斷層探測項目聯合排鑽探測、水峪斷裂帶地震地質調查專題...
    2020年11月9日,山西省地震局在大同市召開會議,對《忻州、大同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中「大同聯合排鑽探測」和「水峪斷裂帶地震地質調查」兩個專題進行了驗收。會議邀請中國地震局地質所、中國地震局地球所、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的專家組成專家組,山西省地震局二級巡視員薛振嶽、大同市防震減災中心主要負責人、項目承擔單位等有關人員參加會議。
  • 北海市地震監測預報中心檢查指導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開展運維...
    1月6日,北海市地震監測預報中心到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檢查指導運維工作。檢查組聽取了教育基地2020年度組織宣傳工作情況的匯報,並對基地互動區和3D影視廳配套設施設備運行情況進行了檢查,同時調研科普展區宣傳知識內容,為下一步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知識點更新做資料收集。
  • 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 | 紮根科研 為防震減災事業護航
    —記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我國地震科研領域,有這樣一支力量,數十年如一日圍繞地震機理與預測這一科學前沿問題和防震減災的社會需求,開展地震科學領域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在支撐國家防震減災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就是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家重點實驗室)。
  • 戴泊生:進一步提升防震減災能力 服務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
    記者:汶川地震十年來,我國包括內蒙古的防震減災工作取得了飛速發展和進步,那麼內蒙古在防震減災工作哪個方面取得的進展最為顯著? 戴泊生:近年以來,全區地震系統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系列講話精神,努力拓展防震減災工作服務經濟社會新領域,全區綜合防震減災能力顯著提升。其中地震監測能力和水平最為顯著。
  • 濮陽、新鄉地震了?別慌,是人工地震
    探測人員在鑽井裝藥「聽說剛剛發生地震了?」5月14日一大早,就有網友詢問。記者從省地震局獲悉,5月14日凌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為了開展河南省地震構造探查項目,在濮陽、新鄉等地實施了人工地震作業,且已向當地政府、公安部門備案。
  • 濮陽、新鄉地震了? 別慌,是人工地震
    據了解,河南省地震構造探查項目是河南省「十三五」防震減災重點項目,實施周期為2018年~2020年。該項目是河南省地震災害風險調查的重要基礎工作,按照「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工作思路,與已經完成和正在進行的城市活動斷層探測項目相互結合,相互補充。
  • 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現代化體系
    ,創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不斷提高「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高質量服務能力。  中國地震局局長閔宜仁在會上作工作報告說,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年,防震減災意義重大,重點要做好重特大地震災害風險防範、提升地震監測預警能力、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推動防震減災服務提質增效升級、增強防震減災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深化對外交流合作等九方面工作。
  • 滁州市活斷層探測項目子專題—「隱伏斷層的控制性淺層地震探測...
    11月16日,安徽省地震局震害防禦處處長凌學書主持召開了滁州市活斷層探測項目子專題— 「隱伏斷層的控制性淺層地震探測」實施方案評審會。來自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第二監測中心以及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等單位的5位專家,項目建設單位、實施單位及監理單位的負責人和業務骨幹參加會議。
  • 「十三五」山東投資9897萬元 建設防震減災四大提升工程
    、地震綜合防禦能力提升工程、地震應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和防震減災信息化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四大工程。6級地震的能力,防震減災總體能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為推動目標順利實現,規劃確定「十三五」期間實施「山東省防震減災社會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項目)。2017年3月14日,省發改委印發《關於山東省防震減災社會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魯發改環資〔2017〕249號),項目總投資9897萬元。
  • 中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2.5級 國內地震2分鐘速報_新聞中心...
    中國地震局局長閔宜仁在工作報告中回顧「十三五」時期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成就介紹說,地震系統積極開展地震災害風險隱患調查和風險防治,完成55條主要活動斷層和21個城市活斷層探測,實施第五代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取消不設防地區,統籌推進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督促支持2827萬戶危房改造。
  • 蘆山地震七周年啟示①|雅安實現地震三要素自動向公眾推送
    與此同時,雅安市投入農村民居防震保安專項資金21億元,為近8萬戶新建民居提供建房補貼,提高農村公共設施和住宅抗震能力;制定《2013-2020年棚戶區改造規劃》,確定改造2萬套總目標;推動地震巨災保險,全市已有64000多戶投保。摸清地震活動斷層特性,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是減輕地震災害風險的重要舉措。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承擔本級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的日常工作。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全社會的防震減災能力。  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參加防震減災活動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