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現代化體系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現代化體系
2021-01-08 22:28: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8日在北京召開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提出,要準確把握「十四五」防震減災發展形勢和發展思路,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報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保障應急響應,增強公共服務,創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不斷提高「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高質量服務能力。

  中國地震局局長閔宜仁在會上作工作報告說,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年,防震減災意義重大,重點要做好重特大地震災害風險防範、提升地震監測預警能力、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推動防震減災服務提質增效升級、增強防震減災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深化對外交流合作等九方面工作。

  其中,重特大地震災害風險防範方面,研究制定全國震情監視跟蹤工作方案,完善地震系統應急響應預案體系,開展重點危險區地震災害損失預評估,在危化品高風險地區試點開展專項預評估,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區域房屋抗震能力遙感快速評估。

  進一步提升地震監測預警能力方面,加快建設中國地震預警網,推進高鐵預警試點,加快形成預警服務能力,編制地震信息化3年行動方案。

  進一步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方面,大力實施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完成86個試點市縣調查,啟動全國地震災害風險普查;擴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覆蓋面,開展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地震構造環境探測;啟動第六代地震區劃編制。

  加快推動防震減災服務提質增效升級方面,建立公共服務白皮書制度,制定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發布指南,推進雄安新區地震安全專項規劃實施,發布「十四五」防震減災科普規劃。

  不斷增強防震減災自主創新能力方面,加快推進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統籌各方資源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加強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閔宜仁表示,全面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包括國際合作和國內開放合作,持續深化國際合作方面,落實「十四五」防震減災國際合作規劃和「一帶一路」地震安全保障行動計劃;組織召開第二屆「一帶一路」地震減災協調人會議,指導舉辦第十屆天山地震國際研討會和中亞及南亞國家地震監測技術國際培訓班,推進援寮國、肯亞和中國東協地震海嘯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強化國際技術合作。(完)

相關焦點

  • 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
    中國地震局局長閔宜仁作工作報告。中國地震局 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8日在北京召開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提出,要準確把握「十四五」防震減災發展形勢和發展思路,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報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保障應急響應,增強公共服務,創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不斷提高「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高質量服務能力。
  • 中國地震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
    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閔宜仁作題為《統一思想、明晰思路、凝聚力量,開啟防震減災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工作報告。會議回顧了「十三五」時期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成就。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就防災減災救災發表系列重要論述,多次對防震減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確提出「兩個堅持、三個轉變」新理念,親自推動應急管理體制改革,親自部署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高度重視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中國地震局公布2021年18項競爭性課題 促防震減災現代化
    中新網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發展研究中心27日公布中國地震局2021年重大政策理論與實踐問題競爭性課題,針對防震減災事業改革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共設立4大類8個方向18項課題,並面向社會公開徵集課題研究單位,旨在為大力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提供決策支撐。
  • 中國防震減災事業不斷成長 防範化解災害風險任重道遠
    中國地震局表示,全國地震系統充分汲取災難教訓,防震減災事業不斷成長,立足多震災基本國情,防範化解災害風險任重道遠,未來要全面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全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2.5級據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介紹,防震減災事業不斷成長,主要體現為防震減災觀念思路更加明確、監測預警能力不斷提升、地震災害防禦能力穩步增強、公共服務和保障能力顯著提高、科技創新驅動更加有力等方面。其中,監測預警能力上,全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5級,東部區域達到2.0級。
  • 中國地震局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籤約,共建地震預警「一張網」
    日前,在中國地震局召開的地震預警座談會上,中國地震局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 中國地震局第二監測中心與山東省地震局開展現代化業務交流
    為提升地震信息化水平,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2020年12月1日,中國地震局第二監測中心與山東省地震局在西安開展現代化業務交流研討。二測中心主任王慶良,山東省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希強以及雙方部分業務部門人員參加。
  • 滁州市地震局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
    12月2日,市地震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陳傳慧、調研員周明權帶領局機關有關科室和二級機構負責人,來到三界某訓練基地,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本次活動氣氛熱烈,效果良好,達到了增強官兵們防震減災意識和提升地震應急避險和響應能力的目的。 這次「進軍營」活動是防震減災科普宣傳「七進」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地震局始終堅持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常態化不鬆懈,持續提高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大力向社會各界普及地震科普知識,不斷推動我市防震減災工作邁上新臺階。
  • 山西省地震局組織2020年市縣防震減災工作培訓
    2020年11月18日,山西省地震局舉辦2020年市縣防震減災工作培訓,各市應急管理局相關人員和各市縣防震減災中心共200餘人參加培訓。本次培訓採用視頻會議形式,主會場設在山西省地震局,分會場設在各市防震減災中心。
  • 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集體學習上的重要講話,有哪些與防震減災...
    防震減災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任務艱巨。黨中央國務院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高度重視,全社會對推進自然災害防治形成共識,防震減災事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要大力提升地震災害風險管理能力,完善防震減災新格局。健全風險防範化解機制習近平指出,要健全風險防範化解機制,堅持從源頭上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 【省地震局】召開2020年度全省市縣防震減災工作考核會議
    【省地震局】召開2020年度全省市縣防震減災工作考核會議 來源: 省地震局 發布時間:
  • 戴泊生:進一步提升防震減災能力 服務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
    在外界看來,地震局比較「神秘」——地震發生後,地震局都做了哪些工作?如何進一步提升地震監測預測能力?防震減災工作怎樣進一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近日,在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際,人民網記者走進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就內蒙古防震減災工作等問題專訪了黨組書記、局長戴泊生。
  • 我市召開2020年度縣區防震減災目標考核會
    日前,2020年度縣區防震減災目標考核會在市地震局三樓會議室召開,局長汪紹平、副局長董來府、四級調研員張龍出席會議,會議由市地震局總工程師鄒敏主持。縣區地震局主要負責人及業務骨幹、局屬各科室負責人參會。
  • 桐城市政協組織地震局等部門赴郯城等地考察學習防震減災工作
    為推動桐城市防震減災事業發展,11月12日至14日,市政協副主席、市科協主席胡豔凌率市地震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等部門負責人赴壽縣、五河縣和山東郯城學習考察,開展防震減災工作調研。考察組一行在三縣政協負責人及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先後深入古城牆、古文廟等歷史建築抗震加固工程、應急避難場所、防震減災示範學校和社區、綜合測震臺、郯城麥坡地震活斷層地質地貌等參觀考察。考察組一行通過實地考察,身臨其境體驗館內各項科普設施,對三縣防震減災工作進行了深入了解,擴展了我市開展防震減災工作的新思路和方法。
  • 再添防震減災 科普示範學校
    本報訊 近日,在海南省地震局與省教育廳共同組織開展的海南省2020年度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的申報認定工作中,海口市第二中學、五源河學校、瓊山椰博小學、美蘭實驗小學、蒼西小學被認定為海南省2020年度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有20所學校被認定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 中國地震局:2025年基本弄清中國地殼情況
    由中國地震局、科技部等5部委共同舉辦的全國地震科技大會昨天在北京召開。4項重點工程被列為我國地震科技創新的項目計劃,將對提高地震監測預報水平,和抗禦地震風險能力等發揮重要作用。
  • 通州:新華街道開展普及防震減災知識講座
    近日,為進一步推動「防震減災 全民參與」理念深入人心,完善災情預報體系,健全防震減災機制由通州區地震局與防災科技學院聯合主辦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講座在新華街道如意社區活動室如期開展。如意社區「防震減災 全民參與」知識講座現場講座由防災科技學院資深老師進行講解,圍繞「認識地震」、「地震災害」、「減輕地震災害」三大板塊進行,分別向居民講解了中國地震的特點、地震災害和特點以及如何減輕地震災害。講座中還介紹了地震監測預報、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建築物抗震設計以及地震應急演練的防震減災3+1工作體系。
  • 嘉興市榮獲2020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先進
    嘉興市榮獲2020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先進 發布日期:2021-01-06 17:34 信息來源:市科技局 瀏覽次數:
  • 防震減災事業統計調查制度
    一、調查目的   為全面、客觀地反映防震減災事業整體狀況,搜集地震系統的綜合統計資料,滿足防震減災事業科學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服務社會經濟建設、提升公共管理能力和水平宏觀政策的需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特制定本統計報表制度。
  • 中國發布兩監測站網十年規劃:提升地震監測預報現代化水平
    記者當天從中國地震局獲悉,該局歷時近1年編制完成的《中國測震站網規劃(2020-2030年)》和《中國地球物理站網(地殼形變、重力、地磁)規劃(2020-2030年)》已於近日印發,這兩個監測站網規劃聚焦提升地震監測預報現代化水平,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範能力,提升國際前沿地震科學研究服務能力。  為什麼要編制測震和地球物理站網規劃?這兩個十年規劃的目標任務有哪些?又如何推動目標實現?
  • 地震標準為防震減災工作保駕護航
    地震標準化是國家標準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和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重要支撐。地震工作的各個領域都離不開標準的支撐與引領,做好地震標準化工作對促進防震減災事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