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標準為防震減災工作保駕護航

2021-01-15 四川省地震局

地震標準化是國家標準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和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重要支撐。

地震工作的各個領域都離不開標準的支撐與引領,做好地震標準化工作對促進防震減災事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標準的發展

在國際上,多地震國家十分重視防災減災工作的法制管理和標準化工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其制定了比較系統和全面的法規、規範。

我國地震行業標準起步較晚,開始於1990年,主要經過了3個階段。

第一階段

「基礎準備階段」

1990年國家地震局科技監測司[1990]034號文公布了1991-1995年地震行業標準化工作綱要。

1991年確定由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作為國家地震局系統標準化技術業務管理的牽頭單位並參與國家地震局標準化管理工作。之後,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了「地震標準化工作組」,開始了地震標準化的初期工作。

第二階段

「列入國家標準化管理階段」

1990年國家地震局開始向原國家技術監督局申請地震行業標準代號和地震標準化管理範圍。

1994年8月6日得到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批准,國家地震局標準代碼為「DB」和國家地震局標準歸口管理範圍,國家地震局標準化工作步入國家標準化管理軌道。

第三階段

「實質操作階段」

1996年國家地震局成立了技術監督處,直接與國家技術監督局對口工作,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了地震標準化研究室,開始了地震標準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1997年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成立了「全國地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25)」。至此,完善了地震標準工作的管理機構、研究機構和技術組織。

1999年,地震國家標準開始由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發布。

2000年,地震行業標準開始由中國地震局批准發布。

標準發布情況

由中國地震局提出的第一個國家標準是GB 17740—1999《地震震級的規定》(2017年第一次修訂),中國地震局發布的第一個行業標準是DB/T 1—2000《地震行業標準體系表》(2008年第一次修訂)。

截止2020年底,由中國地震局提出的地震國家標準有37個,由中國地震局發布的地震行業標準有103個。

標準覆審

標準化工作不僅僅是制訂新的地震標準,已存在和即將制訂的標準還需要根據事業的發展及時修訂調整、定期覆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規定,「標準實施後,制訂標準的部門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適時進行覆審,以確認現行標準繼續有效或者予以修訂、廢止」。

因此,地震標準的覆審成為標準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並據此開展了具體工作。

2010年對3項地震國家標準進行了覆審;

2012年對12項地震行業標準進行了第一次覆審;

截止2015年底,國標應覆審19項,實際覆審17項,佔比89.5%,覆審結果為修訂9項,繼續有效8項;行標應覆審52項,實際覆審50項,佔比96.2%,其中覆審結果為修訂27項,繼續有效23項。

2019年,中國地震局又對2016年12月31日前發布的27項地震國家標準和69項地震行業標準進行了覆審;

截止2020年4月30日,已發布的修訂地震國家標準8項、地震行業標準9項,部分尚在修訂中,沒有廢止的地震標準。

地震標準的覆審工作,保證了地震標準的適應性,避免了標準間的重複、交叉、矛盾,以及技術內容滯後等問題,地震標準的適時覆審對提升地震標準的質量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資料與圖片:《地震標準化的現狀和發展探討》何少林,周克昌;中國地震標準化網。

來源:濟震微訊

相關焦點

  • 四川防震減災宣傳報導工作
    看新時代四川防震減災·行業篇及時、廣泛、科學的防震減災宣傳報導,有利於增強社會民眾防震減災意識、提高社會民眾防震減災技能,有利於營造良好的防震減災社會氛圍、促進防震減災事業健康發展,有利於凝聚抗震救災工作力量、推進抗震救災工作開展。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第三條 防震減災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第十條 從事防震減災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有關防震減災標準。  第十一條 國家鼓勵、支持防震減災的科學技術研究,逐步提高防震減災科學技術研究經費投入,推廣先進的科學研究成果,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提高防震減災工作水平。  對在防震減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 嘉興市榮獲2020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先進
    12月31日,省地震局公布2020 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結果,嘉興市榮獲2020年度浙江省市級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所轄平湖市榮獲縣級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2020年,我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防災減災救災新思想為指引,按照「依法行政、規劃先行、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示範引領」的工作思路,市縣聯動,紮實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成效顯著。一是地震監測能力不斷增強。推進實施地震監測臺站標準化提升工程,地震預警臺網不斷完善,全市地震監測臺站100%實現專線傳輸。
  • 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 | 紮根科研 為防震減災事業護航
    —記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我國地震科研領域,有這樣一支力量,數十年如一日圍繞地震機理與預測這一科學前沿問題和防震減災的社會需求,開展地震科學領域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在支撐國家防震減災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就是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家重點實驗室)。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 防震減災實用科普
    除了上述與公民直接有關的條文外,更多的是規範政府、政府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行為的條文,如果政府、政府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規定參與防震減災工作,可有效提高我國防震減災整體能力,達到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目的。
  • 臨沂市召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暨全市建設工程地震安全...
    5月29日上午,我市召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暨全市建設工程地震安全大檢查部署視頻會,總結2019年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會議通報了我市震情形勢,市地震臺負責人作工作報告。會議指出,防震減災工作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是重要的基礎性、公益性事業。
  • 防震減災 為你守候——地震系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電影(微視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防震減災 為你守候》通過回顧近十年陝西省防震減災事業取得的長足發展和地震部門日常工作點滴,反映地震系統幹部職工,特別是基層一線幹部職工奮發圖強、積極進取、愛崗敬業同時,從不同角度展現防震減災工作的主要內容,向公眾傳遞地震科學知識,提高社會防震減災關注度,弘揚科學防震減災意識。本片由陝西省地震局報送。
  • 我市榮獲2020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
    近日,省地震局公布2020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結果,嘉興市榮獲2020年度浙江省市級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所轄平湖市榮獲縣級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2020年,我市按照「依法行政、規劃先行、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示範引領」的工作思路,市縣聯動,紮實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成效顯著。首先是地震監測能力不斷增強。
  • 城市防震減災 保障生命安全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是在充分考慮城市的地震和地震地質背景、場地條件、城市規模與現狀的基礎上,確定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目標和抗震設防標準。它是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專業規劃,也是城市防災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研究和實踐我國的城市抗震工作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除了上述與公民直接有關的條文外,更多的是規範政府、政府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行為的條文,如果政府、政府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規定參與防震減災工作,可有效提高我國防震減災整體能力,達到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目的。
  • 再添防震減災 科普示範學校
    本報訊 近日,在海南省地震局與省教育廳共同組織開展的海南省2020年度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的申報認定工作中,海口市第二中學、五源河學校、瓊山椰博小學、美蘭實驗小學、蒼西小學被認定為海南省2020年度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有20所學校被認定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 市防震減災中心在全省2020年度市級地震業務考核中奪冠
    近日,從山西省地震局獲悉,在全省2020年度地震業務考核中,市防震減災中心榮獲綜合考核第一名,同時獲監測預報、震害防禦、公共服務3個單項工作先進。去年以來,市防震減災中心堅持黨建引領,聚焦主責主業,高質量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
  • 樂山市「五著力一加強」謀劃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日前,樂山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印發《樂山市 2021 年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工作方案》,以「五著力一加強」為重點任務,突出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積極謀劃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一是突出針對性提升薄弱環節工作。
  • 年底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全覆蓋!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如何?
    日前,四川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震減災工作相關成果。地震預警支付寶上將開通「地震」生活號「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四川省概算投資6605萬元,啟動實施四川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 漳州召開粵東閩南防震減災聯防協作區工作會暨2021年度地震趨勢會...
    漳州召開粵東閩南防震減災聯防協作區工作會暨2021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會 2020-12-02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省地震局】召開2020年度全省市縣防震減災工作考核會議
    【省地震局】召開2020年度全省市縣防震減災工作考核會議 來源: 省地震局 發布時間:
  • 山西省地震局組織2020年市縣防震減災工作培訓
    2020年11月18日,山西省地震局舉辦2020年市縣防震減災工作培訓,各市應急管理局相關人員和各市縣防震減災中心共200餘人參加培訓。本次培訓採用視頻會議形式,主會場設在山西省地震局,分會場設在各市防震減災中心。
  • 中國防震減災事業不斷成長 防範化解災害風險任重道遠
    全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2.5級據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介紹,防震減災事業不斷成長,主要體現為防震減災觀念思路更加明確、監測預警能力不斷提升、地震災害防禦能力穩步增強、公共服務和保障能力顯著提高、科技創新驅動更加有力等方面。其中,監測預警能力上,全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5級,東部區域達到2.0級。
  • 防震減災 從我做起
    ——烏魯木齊市自然資源局「訪惠聚」工作隊與新東街社區共同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給小學生講解防震減災知識。 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切實普及防災減災和避險互救知識,烏魯木齊市自然資源局駐天山區勝利路片區新東街社區「訪惠聚」工作隊與新東街社區共同在轄區開展了主題為「防震減災 從我做起」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活動中,社區幹部通過宣講防災減災知識、發放防震減災科普畫冊等多種方式,普及推廣暴雨洪澇、地震及家庭火災等常見災害預防、自救、互救的防災減災知識。
  • 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廈門舉辦
    44年前的7月28日,唐山發生7.8級大地震,剎那間地動山搖、房屋倒塌,眾多生命停止呼吸,居民失去家園。為紀念唐山大地震,普及防震減災和應急自救知識,此次決賽特定於7月28日舉行。決賽中,從網絡選拔賽、預賽等環節中脫穎而出的30名選手圍繞「防震減災 科普先行」的主題,從不同角度,結合實際案例,講解了減隔震技術、鑽地蚯蚓機器人、抗震阻尼器等在地震救援中的應用,以及《你不知道的地震急救包》、《給孩子的防震減災課》、《家庭防震——你的家具擺放對了麼》等實用內容,贏得在場專家和觀眾的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