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震減災 保障生命安全

2021-01-07 四川省地震局

城市的建設、發展和安全對國家和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城市自形成以來就不斷受到來自於自然和人為災害的襲擾,有時還受到經濟危機和社會穩定問題的衝擊和影響,城市發展的歷史就是人類同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作鬥爭的歷史。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是在充分考慮城市的地震和地震地質背景、場地條件、城市規模與現狀的基礎上,確定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目標和抗震設防標準。

它是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專業規劃,也是城市防災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研究和實踐

我國的城市抗震工作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

唐山地震後,為了總結地震對城市破壞的經驗教訓,1976年11月25日至29日,當時的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抗震工作會議,提出了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必須要考慮城市的抗震防災問題。

1976年唐山大地震

1978年1月24日至30日,在河北承德召開的第二次全國抗震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抗震減災工作的重點是城市,提出了城市抗震防災的3項要求和5項任務,並確定了烏魯木齊等38個城市作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抗震城市並要求開展相關的抗震工作。

這標誌著中國城市抗震工作由單體建築抗震發展到考慮整個城市綜合抗震防災的新階段。

1979年3月22日至29日,在煙臺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抗震工作會議提出了編制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具體任務,並選定煙臺和徐州2個城市作為試點,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的方法和程序。

廣大科技工作者圍繞著城市抗震防災規劃中場地利用,建築物的震害預測,城市抗震設防標準等若干技術問題以及管理問題等開展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1984年12月24日至28日,第一次全國城市抗震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總結了1979年以來城市抗震防災工作的經驗,肯定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且進一步明確了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內容、編制方法、步驟和審批程序。

1985年,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了《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工作暫行規定》。

自此,這項工作便有規可循,並在全國的重要城鎮和工礦企業全面展開,中國的城市抗震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2003年,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總結1985年以來若干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發布了2003(117)號部長令《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管理規定》,明確提出了在城市總體規劃時必須包括城市抗震防災規劃,還規定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範圍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相一致,並與城市總體規劃同步實施,並對規劃編制的方法、目標、內容、管理權限和審批程序都作了詳細的規定,為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實施提供了制度保證。

2007年,周錫元院士主持編寫的國家標準《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標準》(GB50413—2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7)頒布實施,明確規定了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的內容、具體要求和編寫深度,為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這些都標誌著中國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編制已經步入了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軌道。

《國家防震減災規劃(2006—2020年)》是中國地震局組織完成的第一部國家級防震減災規劃。

在城市抗震方面,《國家防震減災規劃(2006—2020年)》提出了到2010年,中國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率先達到基本抗禦6.0級地震的目標要求;到2020年,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防震減災能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2014—2020年)》要求,到「十三五」末期,中國常住人口城鎮比率將達到60%左右,可見,中國的城市變革是舉世罕見的奇蹟。

由此,城市防災減災,特別是防震減災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資料:《中國城市抗禦地震災害研究的發展與實踐》薄景山,李平,孫有為,蔡曉光,焦淙湃,張瑩允。

來源:濟震微訊

相關焦點

  • 「防震減災宣傳周」提高災害防治能力 構築生命安全防線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紀念「7.28」唐山大地震44周年之際,7月27日-8月2日是「防震減災宣傳周」,橋西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讓我們銘記歷史,牢記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 四川防震減災宣傳報導工作
    No.1發揮傳統報刊主流宣傳優勢全省主要報刊精心策劃組織,開設「築牢安全堤、呵護幸福花」「防災減災、我們在行動」等宣傳專題專欄,設置「行動起來,減輕身邊的災害風險」「全國防災減災日、守護生命救在身邊」「防震減災從我做起」等宣傳特刊專版專欄。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 防震減災實用科普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與公民的關係 四、地震避險和自救互救常識 1. 積極推進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的意義 2. 學校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3. 為何要加強防震減災志願者隊伍的建設 4.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救援、地震災後過渡性安置和恢復重建等防震減災活動,適用本法。
  • 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現代化體系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8日在北京召開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提出,要準確把握「十四五」防震減災發展形勢和發展思路,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報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保障應急響應,增強公共服務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與公民的關係 四、地震避險和自救互救常識 1. 積極推進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的意義 2. 學校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3. 為何要加強防震減災志願者隊伍的建設 4.
  • 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
    中國地震局 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8日在北京召開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提出,要準確把握「十四五」防震減災發展形勢和發展思路,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報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保障應急響應,增強公共服務,創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不斷提高「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高質量服務能力。
  • 中國防震減災事業不斷成長 防範化解災害風險任重道遠
    全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2.5級據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介紹,防震減災事業不斷成長,主要體現為防震減災觀念思路更加明確、監測預警能力不斷提升、地震災害防禦能力穩步增強、公共服務和保障能力顯著提高、科技創新驅動更加有力等方面。其中,監測預警能力上,全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5級,東部區域達到2.0級。
  • 臨沂樸園小學開展防震減災安全演練活動
    臨沂樸園小學開展防震減災安全演練活動 發布日期:2020年12月23日 瀏覽次數:0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師生地震應急疏散的快速反應能力、自救互救能力和面對突發安全事件的自我防護意識,2020年12月23日上午,臨沂樸園小學開展防震疏散安全演練活動,本次演練主要有地震避險與震後疏散兩個活動
  • 養正小學多措並舉開展防震減災安全教育
    講座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劉慧慧 通訊員 孫子涵 煙臺報導  為切實提高全校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近日,煙臺市芝罘區養正小學邀請煙臺市應急局一級主任科員宮秀春到校指導地震科普工作,並為全體師生開展了以「知識守護生命」為題的防震減災專題講座。
  • 廈門2020年初建成專業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供圖   中新網廈門5月12日電 (楊伏山蔡欣欣)適逢中國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廈門市12日啟動2019年防震減災科普活動周暨「小寶當家」防震減災訓練營,訓練營吸引了該市100組家庭參加。
  • 臨沂市召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暨全市建設工程地震安全...
    5月29日上午,我市召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暨全市建設工程地震安全大檢查部署視頻會,總結2019年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會議通報了我市震情形勢,市地震臺負責人作工作報告。會議指出,防震減災工作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是重要的基礎性、公益性事業。
  • 防震減災 珍愛生命 致敬英雄——合肥市六安路小學翠微分校512防災...
    合肥熱線訊 為了增強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應急避險能力,5月11日,合肥市六安路小學翠微分校舉行了「防震減災珍愛生命致敬英雄」少先隊主題活動課。「512」防災減災日安全教育活動雖有疫情蔓延,但在舉國人民同心協力的努力下,春回大地。
  • 中國地震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
    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閔宜仁作題為《統一思想、明晰思路、凝聚力量,開啟防震減災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工作報告。會議回顧了「十三五」時期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成就。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就防災減災救災發表系列重要論述,多次對防震減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確提出「兩個堅持、三個轉變」新理念,親自推動應急管理體制改革,親自部署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高度重視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我市召開2020年度縣區防震減災目標考核會
    日前,2020年度縣區防震減災目標考核會在市地震局三樓會議室召開,局長汪紹平、副局長董來府、四級調研員張龍出席會議,會議由市地震局總工程師鄒敏主持。縣區地震局主要負責人及業務骨幹、局屬各科室負責人參會。
  • 戴泊生:進一步提升防震減災能力 服務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
    防震減災工作怎樣進一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近日,在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際,人民網記者走進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就內蒙古防震減災工作等問題專訪了黨組書記、局長戴泊生。 記者:汶川地震十年來,我國包括內蒙古的防震減災工作取得了飛速發展和進步,那麼內蒙古在防震減災工作哪個方面取得的進展最為顯著?
  • 煙臺市在全市學校和幼兒園部署開展校園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活動
    近日,為最大限度提升廣大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據煙臺市政府安排部署,煙臺市應急局、教體局、科協聯合印發文件,在全市學校和幼兒園開展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活動。文件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通過設置防震減災專題宣傳欄,張貼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掛圖,組織黑板報和手抄報評比,舉辦演講比賽、知識競賽、主題班會,播放防震減災宣教片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
  • 防震減災 從我做起
    ——烏魯木齊市自然資源局「訪惠聚」工作隊與新東街社區共同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給小學生講解防震減災知識。 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切實普及防災減災和避險互救知識,烏魯木齊市自然資源局駐天山區勝利路片區新東街社區「訪惠聚」工作隊與新東街社區共同在轄區開展了主題為「防震減災 從我做起」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活動中,社區幹部通過宣講防災減災知識、發放防震減災科普畫冊等多種方式,普及推廣暴雨洪澇、地震及家庭火災等常見災害預防、自救、互救的防災減災知識。
  • 中國地震局公布2021年18項競爭性課題 促防震減災現代化
    中新網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發展研究中心27日公布中國地震局2021年重大政策理論與實踐問題競爭性課題,針對防震減災事業改革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共設立4大類8個方向18項課題,並面向社會公開徵集課題研究單位,旨在為大力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提供決策支撐。
  • 防震減災微科普——生命三角
    Weixin ID gh_fa56ce5158ee About Feature 發布防震減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