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專家稱未發布全國21個城市斷層帶分布圖

2020-12-05 東方網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資料圖片)

網上誤傳的21城市斷層帶分布圖。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網站2011年3月18日公布的《中國地震和火山分布圖》

  東方網3月22日消息:3月20日至21日,有網站報導「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並相繼被各大網絡媒體轉載。21日晚,「京滬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致電人民網表示,有關「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成果」確實已通過驗收,但尚未正式發表,網上的配圖也並非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分布圖。

  徐錫偉表示,該項目的最終報告計劃於2011年底正式出版,同時預計在2020年左右,補充完善我國內地具有發震能力的主要活動斷層的準確位置。

  徐錫偉授權更正全文如下:

  我關注到2011年3月20日到21日的有些網站報導「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或類似的報導。我在這裡通過人民網予以更正如下:「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這一項目確實已經從109條目標斷層中鑑定出了26條活動斷層,儘管這一成果已經通過驗收,但由於活動斷層屬於地震災害源,事關重大,相關圖件和文字報告還在整理、修改和完善過程中,尚未正式發表。一些網站的相關報導出發點是好的,我表示理解,也會盡我努力儘快完成這些圖件和文字的修改和完善工作,早一點與大家見面,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土地規劃利用,為地面建構築物避讓提供依據。

  另外,有些網站所配圖件為我國早期中國地理的配套圖件《中國地震與火山》,或者是中國地震帶分布圖,不是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分布圖。

  目前,在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網站上,我們補充、更新了《中國地震和火山分布圖》,依據近幾年地震與活動斷層研究進展,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地震構造帶的劃分方案。

  東方網3月22日消息:3月20日至21日,有網站報導「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並相繼被各大網絡媒體轉載。「京滬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通過人民網澄清中國地震局尚未公布21城市斷層帶報告及分布圖,並就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記者:請您簡要概括一下有關活動斷層帶的研究在現實中的重要作用。

  徐錫偉:地震帶與活動構造帶在空間上一般較為吻合,因此,也可以叫做地震構造帶。地震構造帶或地震帶常常表現為強震多髮帶,寬度較寬,長度較長,包含有多條活動斷層。實際上這些活動斷層才是地震構造帶內地震同震錯動破壞地面建構築物的罪魁禍首,如果能夠避讓地震構造帶內的活動斷層,可能遭遇的地震災害同樣可以有效減輕,達到減災效果。

  當各城市完成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後,我們就會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相關部門在土地規划過程中也會吸收活動斷層探測成果,使城市規劃更為科學、合理。

  記者:報導稱,按照這些城市斷層帶的指示,如果建房時能夠避開,就可以有效防震。請問這些報告數據是否對相關城市建設規劃發揮過決策作用?請舉例簡要介紹說明。

  徐錫偉: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鑑定獲得的具體位置、活動性和發震危險性概率等探測數據實際上在城市規劃和建設避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銀川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給出了北東向斜穿銀川市東部的「銀川隱伏斷裂」為一條具有發震能力的活動斷層,銀川市政府委託清華大學和寧夏自治區地震局一起進行了市政規劃,沿活動斷層帶狀設計了一條寬約200米的綠化帶,並插上了活動斷層標牌標示斷層位置,並不允許跨斷層建設。另外,烏魯木齊市政府得知探測鑑定出活動斷層後,主動要求新疆自治區地震局提供活動斷層位置數據和誤差範圍,標示到1:10000地形圖上,供城市建設避讓活動斷層用。蘭州市位於黃河河谷中,本來寸土寸金,通過大量淺層地震勘探、探槽開挖、鑽孔探測、年代樣品的測試和綜合分析,否定了前人提出的穿過蘭州市區、晚第四紀有活動的劉家堡斷層和深溝橋斷層,該2條斷層實際為不同巖性段的巖性分界線,為蘭州市提供了發展空間等等。

  記者:文中提到的「地震斷裂帶」和「活動斷層帶」有何異同?

  徐錫偉:地震斷裂帶,也叫地震破裂帶,一般指的是地表可見的、沿活動斷層帶狀分布的最新一次地震產生的地表破裂總稱。活動斷層指「距今10~12萬年以來有活動的斷層」,常常是多次地震破裂累積、疊加的結果,是同震地表破裂和錯動引起地震災害的根源。在許多場合見到地震斷裂帶與活動斷層有混用現象。

  記者:城市斷層帶發生地震的概率有多高?是否避開了這些斷層帶就不會發生地震了?

  徐錫偉:地震,特別是6.5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因此,城市活動斷層發震的概率並不高,但它是地表地震災害的源,是城市可能遭遇的直下型地震。因此,一旦發生這樣的直下型地震,橫跨這些活動斷層的地面建構築物將遭到毀滅性破壞,後果不可設想,美國、日本等科技發達國家正式立法來避讓這些災害源,可以達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

  「是否避開了這些斷層帶就不會發生地震了?」這個問題本身是不對的,避開了不是說就不會發生地震了,如果要發生還是一定會發生的。避開的好處就是一旦發生地震同震錯動,地面建構築物就不會被活動斷層的同震錯動毀壞!

  記者:斷層帶的研究從什麼時候開始?為什麼早先沒有過類似的研究?如果有了是否就能避開類似的大地震?

  徐錫偉:斷層帶作為地球表層的一種構造現象,早在上世紀初就引入中國並加以研究了,但真正意義上的我國活動斷層研究則在1966年邢臺地震後,活動斷層的鼻祖為丁國瑜、馬宗晉和鄧起東等3位院士,他們跟蹤國際活動斷層研究的前沿,逐步完善有關活動斷層研究理論、方法,在活動斷層幾何學、運動學和動力學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國真正認識到活動斷層同震破壞具有局部化和帶狀破裂特性的研究始於1999年以來國內外的多次大地震現場考察,近幾年以來才為地震界和工程界認可,涉及到工程抗斷的實際問題,政府和學者非常關注避讓活動斷層災害帶。美國早在1972年San Ferando地震後觀測到地震破裂帶狀分布現象,提出了地震斷層特別關注帶這一概念,但到1994年北嶺(North Bridge)地震後美國加州才正式立法給出了活動斷層兩側各50英尺即15米的避讓帶寬度,作為避讓活動斷層相關的減災法規。

  記者:地震研究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您對地震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務社會有何建議?

  徐錫偉:我國地震科技工作者目前一直致力於地震預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和應急救援等基礎性科研工作。目前,地震預測預報尚未過關,屬世界性的科學難題,我國是地震災害非常頻發和嚴重的國家之一,有許多人在努力地探索著地震預測預報方法和途徑,希望有能力進行準確的地震預測預報是地震預測預報人員的心願,也是全社會的願望。也有一部分人致力於地震應急救援工作,這也需要養兵千日做準備,儲備先進救援技術,才能夠用兵一時在地震災害來臨時發揮作用。

  此外,我國的震害預防基礎科研工作十分薄弱,從地下發震構造,即活動斷層鑑定與探測定位工作,到地面建構築物合理、科學的抗震設防標準研究與制定等,均有待進一步科學技術支撐,要做大量的基礎工作墊底,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震害預防工作起步時間遠遠晚於發達國家,我們也希望像美國一樣基礎打好後,達到7級左右地震零死亡或死亡人數很少的能力,包括避讓活動斷層和嚴格按照抗震設防標準把我們居住的房屋造好,但這不僅需要全社會努力,也需要經濟實力和科研實力,更需要時間去做基礎工作。沒有這些踏踏實實基礎工作,我國的防震減災事業將為空中樓閣,我永遠不相信一口飯能夠吃出一個胖子來。但我們會將我們得到的科研成果及時地公布,為社會服務,更好地回報社會。同時做好科學普及宣傳,讓減災工作深入人心,從自己做起,不至於出現類似的「鹽慌」現象。日本人經受了9級特大地震災難,社會井然有序,這一點是我們也應該學習!謝謝大家的關心、鼓勵。

相關焦點

  • 地震局專家稱21城市斷層帶報告及分布圖未發布
    21日晚,「京滬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致電人民網表示,有關「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成果」確實已通過驗收,但尚未正式發表,網上的配圖也並非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分布圖。徐錫偉表示,該項目的最終報告計劃於2011年底正式出版,同時預計在2020年左右,補充完善我國內地具有發震能力的主要活動斷層的準確位置。
  • 地震局專家稱未公布21個城市活動斷層帶分布圖
    3月20日至21日,有網站報導「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並相繼被各大網絡媒體轉載。21日晚,「京滬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致電人民網表示,有關「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成果」確實已通過驗收,但尚未正式發表,網上的配圖也並非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分布圖。
  • 全國21大城市斷層帶摸清 鄭州是否處於地震帶上(圖)
    全國21大城市斷層帶摸清 鄭州是否處於地震帶上(圖) 房天下綜合整理
  • 中國21個大城市地震斷層 中國地震城市危險指數(圖)
    2011-03-22 16:26 [摘要] 【中國地震斷層】中國21個大城市地震斷層 中國地震城市危險指數(圖)19日下午,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講座時透露,研究人員已勾畫出我國21個大城市斷層帶,建房時避開可有效防震
  • 國內21個大城市斷層帶摸清 已有準確位置(圖)
    地震專家稱建房時避開可有效防震●研究人員勾畫出21多個大城市斷層帶,建房時避開這些斷層帶,就可有效防震。● 銀川已探索在地震斷層帶兩邊寬兩百米的地方建了綠化帶,不準建房。●到2020年左右,中國內地主要地震活動帶都有望勾畫出來,能有效減輕地震帶來的破壞。整理/文遠竹「東京南面曾預測有八級以上地震,等了30年還沒有發生,沒想到東北部卻來了個9級地震。
  • 中國發布城市地震斷層準確位置 約有495個地震斷裂帶
    中國發布城市地震斷層準確位置 約有495個地震斷裂帶中國地震帶分布圖地震斷層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規模和連續分布的地表破裂帶。又稱地震斷裂。研究人員通過多年的研究顯示,在地震斷層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都相對嚴重。
  • 安徽省地震局組織開展滁州市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項目子專題實施...
    在全國城市活動斷層探測年度檢查工作會議上,專家建議滁州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項目子專題—「隱伏斷層的控制性人工地震探測」的工作內容適當變更。為做到科學嚴謹,在前期踏勘和查閱資料的基礎上,日前,安徽省地震局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該子專題實施方案進行論證。
  • 安徽地震局:郯廬斷裂帶多個城市將探測活動斷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省地震局了解到,我省今年將繼續實施長三角城市群和郯廬斷裂帶沿線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項目。據介紹,目前合肥市已全面完成活動斷層探測,成果已在國民經濟建設及城市規劃之中加以運用。
  • 九問活動斷層 訪中國地震局地質所副所長徐錫偉
    中新網北京6月29日電 題:九問活動斷層——訪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徐錫偉  記者 張素  中國地震局29日舉行關於中國活動斷層探察工作的新聞發布會。記者選取「九問」,對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徐錫偉進行採訪。  記者:何為活動斷層?
  • 快來看,中國地震帶分布圖出爐 你在的城市安全嗎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中國地處世界上兩個最大地震集中發生地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在我國發生的地震又多又強,其絕大多數又是發生在大陸的淺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裡以內。
  • 探訪郯廬地震帶:專家稱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
    蘆山地震波4分鐘傳到臨沂  專家稱,郯廬地震帶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而非400年  4月20日,蘆山發生7.0級強烈地震。公眾對地震給予了密切關注。  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閆洪朋說,麥坡活斷層是中外聞名的地質奇觀。然而由於自然風化、人為破壞加上保護不力等原因,目前這一地質奇觀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進一步加強保護迫在眉睫。記者了解到,目前這片遺址已經有了初步的保護規劃方案。
  • 探訪郯廬地震帶:專家稱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圖)
    蘆山地震波4分鐘傳到臨沂  專家稱,郯廬地震帶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而非400年  4月20日,蘆山發生7.0級強烈地震。公眾對地震給予了密切關注。4月25日、26日,省委宣傳部、省地震局聯合組織了「防震減災走基層」活動,探訪了我省(山東)歷史上曾發生8.5級強震的郯廬地震帶,並對地震監測過程進行了探訪。
  • 專家:上海幾乎不可能發生城市直下型地震
    這次5級地震正常嗎專家:是老震區,屬於正常能量釋放對於昨天南黃海發生的5.0級地震,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高建國表示,此次地震屬於正常的能量釋放,也不會造成海嘯,但近期江蘇有感地震比前段時間更活躍
  • 臺灣集集7.6級地震21周年:專家解讀六大影響八點啟示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9月21日是中國臺灣南投縣集集鎮發生7.6級地震21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近日組織地震系統單位和專家科普解讀說,臺灣集集大地震的經驗教訓表明,全面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水平,應當繼續做好地震活動斷層探察,該次地震災害的主要特徵及其影響包括
  • 地震科普|活斷層探測
    在城市建設當中:活斷層探測的現實意義是將成果有效應用於城市規劃和建設中,為抗禦地震災害、保障城市安全提供服務。由於大地震沿斷層造成的數米滑動,是一般工程措施難以防禦的,因此,避讓活斷層是第一選擇。斷層研究的首要環節是要識別斷層和確定斷層的存在,主要方式是進行野外觀測。一般而言,斷層活動的表現在三個方面:地層斷錯、構造地貌、斷層帶及斷層面。因此,對活動斷層的研究也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 山東龍口附近海域發生4.0級地震 詳解地震帶分布圖
    ,閱讀量超10萬人,消息稱地震震中可能位於菏澤。對此,青島市地震局地震監測中心負責人表示,根據大震發生周期,山東近期不存在大震可能性。另外,朋友圈消息不一定準確,請市民不要誤聽誤信。「山東發生7級地震」說法不可信朋友圈消息稱:「地震專家預言,年內中國將可能發生7級以上地震。鑑於山東菏澤5月19日出現了大規模蛤蟆遷移,結合地質學家預言,山東-安徽等地將發生地震。」
  • 看看你的城市是否在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看看你的城市是否在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房天下綜合整理
  • 西藏察隅8.6級大地震70年:「罪魁禍首」是兩條斷層
    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 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8月15日是中國有記載以來最大地震——西藏察隅8.6級大地震發生70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組織地震系統專家、機構對該次地震進行科普解讀,指出察隅8.6級大地震的「罪魁禍首」是墨脫斷裂帶、阿帕龍斷裂帶這兩條斷層,強調要持續推進地震科技創新,通過科技進步減輕地震災害風險。
  • 中國地震局:滿月加劇印尼海嘯強度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李豔)據印度尼西亞國家抗災署發布的消息,印尼雅加達時間22日21時27分,巽他海峽濱海附近的萬丹省、楠榜省遭海嘯襲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記者23日從中國地震局獲悉,據專家分析,初步判斷此次海嘯是由巽他海峽喀拉喀託火山噴發引起的。
  • 威海連發兩次地震 買房必須避開地震帶的城市(圖)
    威海連發兩次地震 買房必須避開地震帶的城市(圖) 房天下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