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郯廬地震帶:專家稱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蘆山地震波4分鐘傳到臨沂

  專家稱,郯廬地震帶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而非400年

  4月20日,蘆山發生7.0級強烈地震。公眾對地震給予了密切關注。4月25日、26日,省委宣傳部、省地震局聯合組織了「防震減災走基層」活動,探訪了我省(山東)歷史上曾發生8.5級強震的郯廬地震帶,並對地震監測過程進行了探訪。我省一些老城區和農村地區如何做好防範,也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步之隔跨越億年 恐龍時代巖石 緊靠萬年前地層

  在山東與江蘇交界的郯城麥坡地震遺址上,1668年7月25日發生在這裡的8.5級大地震,地層「倒轉」的遺蹟仍然清晰可見。在現場看,黑色巖石壓蓋於紅色和黃色土層之上;在衛星圖像和航空照片上,地震斷層兩側黑紅分明,如同被刀齊齊地切割過。黑色的巖石是砂礫巖,大約形成於恐龍時代,距今一億五千萬年至一億六千萬年左右,而黃色土層是距今一萬年左右的地層,「一步之隔就跨越了一億年」。

  山東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研究員王華林說:「25年前,我們進行了魯南地震區劃重新評定工作,進行了活斷層填土、地震斷層開挖、斷錯地層碳14年代測試和古地震研究,經綜合分析,得出結論,郯城地震斷層的8級地震復發周期大約是3000年左右,而不是此前的400年。魯南地區地震危險性重新評定使臨沂地區的地震烈度明顯降低,為臨沂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閆洪朋說,麥坡活斷層是中外聞名的地質奇觀。然而由於自然風化、人為破壞加上保護不力等原因,目前這一地質奇觀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進一步加強保護迫在眉睫。記者了解到,目前這片遺址已經有了初步的保護規劃方案。

  33年堅持監測地下水 觀測點每天採集地表千米以下水波

  4月20日,雅安蘆山發生7.0級地震,4分鐘後,地震波傳到了臨沂馬陵山地震臺。觀測員杜德凱說:「我簡單測算了一下,發現在西面,2000公裡以外,並在3分鐘內立刻將監測結果上報到了省地震局。」

  馬陵山地震臺四周被麥地包圍,地處山區,遠離城市,車流量小,周圍沒有廠礦等其他可能對監測造成影響的因素。據馬陵山地震臺臺長魯成義介紹,地震臺始建於1975年,經過30多年的發展,臺裡已配備測震、形變、電磁、流體四大學科觀測儀器21套,監測手段也已實現從人工模擬時代到全數字時代的飛躍。

  在莒南一處水井有觀測點,每天觀測人員都會測量斷裂帶附近承壓水的高程變化。儘管已經實施了數位化改造,數據可以實時傳送到省地震局,但堅守魯14井33年的59歲獨臂監測員王金亮仍然每天堅持採集地表1000米以下的地下水情況,根據波形變化,計算出當天平均值,上報存檔。

  過去女兒嫁人陪嫁鐵床 如今臨沂新建民房按抗震8度設防

  臨沂市地震局一位工作人員回憶說,臨沂地區以前嫁女兒,都會陪嫁一張鐵床。「這張鐵床是鋼管焊接,就是為了防震。」

  26日,記者來到莒南縣大峪崖村。村民閆女士告訴我們,她家裡花了15萬元,按照省地震局專家提供的工程圖,蓋了一套框架結構的住房,鄰居們紛紛效仿,如今這個村子70多戶人家都已經住上這種房屋。

  大峪崖村民房的建設圖紙就是由省地震局和省建設廳在開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範工程時共同設計推出的,總共有17種農村民居建築抗震設計方案。省地震局工作人員介紹,這種圖紙是根據農村特點設計,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和抗震效果。據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莊乾元介紹,新建的這種民房,都是按照抗震8度來設防,通俗地說就是「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中國地質調查隊調研員欒錫武2011年底曾到汶川、都江堰震區走訪。他發現經過加固後的汶川小鎮,大部分建築是鋼筋框架結構,抗震能力大幅提高。「雅安倒塌最嚴重的,正是舊房屋較集中的老城區。」欒錫武說,在防震減災上,北美加拿大的維多利亞半島,同樣存在板塊運動的地震多髮帶。當地居民對維多利亞可能爆發地震的情況非常清楚,都做了提前準備,加固了房屋。「抗震建築不應遲到。」欒錫武說。(記者 張榕博)

相關焦點

  • 探訪郯廬地震帶:專家稱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圖)
    蘆山地震波4分鐘傳到臨沂  專家稱,郯廬地震帶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而非400年  4月20日,蘆山發生7.0級強烈地震。公眾對地震給予了密切關注。4月25日、26日,省委宣傳部、省地震局聯合組織了「防震減災走基層」活動,探訪了我省(山東)歷史上曾發生8.5級強震的郯廬地震帶,並對地震監測過程進行了探訪。
  • 探訪山東郯廬地震帶:歷史上曾發生8.5級強震
    4月20日,蘆山發生7.0級強烈地震。公眾對地震給予了密切關注。4月25日、26日,山東省委宣傳部、省地震局聯合組織了「防震減災走基層」活動,探訪了我省歷史上曾發生8.5級強震的郯廬地震帶,並對地震監測過程進行了探訪。我省一些老城區和農村地區如何做好防範,也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 地震專家:雖靠近郯廬地震帶但合肥危險不大 大地震需醞釀千年(圖)
    原標題:大地震需醞釀千年 合肥危險不大   郯廬斷裂帶「李四光曾預言全國有四大地震帶,合肥是其中之一。唐山、四川等地都應驗了。」這樣的傳言在網上又火了起來。安徽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王行舟稱,這些傳言不準確。按照地質分布上來說,合肥靠近郯廬地震帶。郯廬地震帶發生的最大地震是在1668年,震中並不在合肥,但對合肥有影響。大地震是有免疫作用的,積累時間需2000-3000年。按照地質活動規律。合肥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 山東郯城逾8級大地震352周年:重評地震區劃助力當地發展
    1668年郯城8又1/2級地震麥坡遺址。(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山東省地震局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7月25日是山東郯城發生8又1/2級地震352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近日協調山東省地震局對該地震進行科普解讀說,上世紀80年代通過重新評定魯南地區地震區劃,消除了臨沂地區頭頂那朵大地震「原地復發說」的「烏雲」,進一步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 專家回應郯廬地震帶將有大地震:肯定會發生地震
    「近幾年,全球地震確實進入了比較活躍的時期,但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地區能夠實現提前預報,主要是因為人類對地震認知水平所限。」12日在南京大學舉辦的「第四屆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張國偉對記者說。
  • 臨沂是不是地震帶 位置處於郯廬斷裂帶的中段
    而凡是了解臨沂的人都會知道,臨沂曾發生過一次大地震,地震指數達到了8.5級,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不少臨沂人也會好奇,臨沂是不是處於地震帶的位置上。事實上,臨沂的確處於地震帶。而且,臨沂正好處在了一條巨大的斷裂帶——郯廬斷裂帶上面。並且還處於郯廬斷裂帶的中斷,要知道,這個地方是最容易地震的。
  • 郯廬地震帶歷史上的幾次大地震
    郯廬地震帶形成於中元古代,廣義上分為北、中、南三段,北至黑龍江,南至長江,縱貫中國大陸東部。自古至今,地震帶兩側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從未間斷過,是一條活動狀態的斷裂帶。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1668年7月25日)發生8.5級「莒縣—郯城大地震,這次地震波及至中國東部絕大部分地區,遍及黃河上下,長江南北,其中郯城、莒州(莒縣)、臨沂及江南省淮安等府州受災最為嚴重。各地誌書中均有記載:康熙《郯城縣誌》卷9:「郯城戌時地震,有聲自西北來。
  • 南京現疑似「地震雲」 專家稱為「濃積雲」(圖)
    其中的郯廬地震帶在我國境內延伸2400多公裡,是華北地震區的四大地震帶之一,北起遼寧,南到安徽廬江。這條地震帶貫穿江蘇境內170公裡,江蘇徐州新沂、宿遷、泗洪都處於郯廬地震帶上。江蘇千年內不會有超級強震專家告訴記者,早在1668年7月28日,郯城發生8.5級大地震,釋放的能量要比汶川地震高出6倍以上,波及大半個中國,是我國東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但同時就因為這條地震帶在300多年前發生過如此大的地震,現在的郯廬地震帶反而是安全的。
  • 臨沂會地震嗎? 臨沂市是否處在什麼地震帶?
    臨沂會地震嗎?   不會,因為臨沂已經過了地震周期了。臨沂在清朝清康熙七年農曆六月十七日戌時也就是1668 年7月25日發生過8.5級的特大地震震中位置中國山東省郯城、臨沂(蘭山區)、臨沭三縣交界處〈34.8 °N,118.5°E,威力比汶川更強,波及大半個中國。
  • 求證:傳山東將發生7級地震 專家稱謠言不可信
    近日,一條「地震專家預言山東可能會發生7級地震」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熱傳,閱讀量超10萬人,消息稱地震震中可能位於菏澤。    對此,青島市地震局地震監測中心負責人表示,根據大震發生周期,山東近期不存在大震可能性。另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社會散布地震預報,因此,朋友圈消息不準確,請市民不要誤聽誤信。    「山東發生7級地震」說法不可信    朋友圈消息稱:「地震專家預言,年內中國將可能發生7級以上地震。
  • 斜穿中國的郯廬斷裂帶,發生過最大地震,未來百年內會大地震嗎?
    郯廬斷裂帶是中國東部最長的一條北北東向的斷裂帶,這可以說是一條非常長壽的以剪切運動為主的深斷裂帶,近期仍然存在新的構造運動方式,它的不同分段中活動程度不一的一條超長地震活動帶。為什麼會發生地震?有哪些類型的地震?在介紹郯廬斷裂帶之前,先來科普下為什麼會地震以及有哪幾種類型的地震。
  • 合肥靠近地震帶 目前在「免疫」狀態
    中安在線訊 據市場星報報導,記者從合肥市地震局獲悉,新一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定於2016年6月1日實施。根據新圖,合肥市七度區面積也有了較大幅度提升,巢湖、廬江等地的多個鄉鎮由原來的六度區提高到了七度區。
  • 解密合肥郯廬地震帶 合肥是國內重點防震城市
    解密合肥郯廬地震帶 合肥是國內重點防震城市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5-04-28 09:47:21    來源:合肥網綜合
  • 曠世奇災:1668年郯城大地震
    其中強破裂帶大致北起莒南縣的板泉,南到郯城縣的茅茨村,在長約70公裡的地段內發現有地震斷層、構造裂縫、軟層理揉皺、砂土液化、噴水冒砂和山體滑移等形變類型。」   地震斷層裸露明顯,從臨沭縣岌山附近的七級山到郯城縣的茅茨,地表出露近30公裡的斷層,是1668年郯城地震所形成的地震斷層,它是沂沭斷裂帶內一次最新的破壞。
  • 安慶位於地震帶上嗎?地震風險高嗎?
    2017年12月28日宿松2.5級地震 2018年1月19日廬江2.5級地震 2018年4月6日無為縣3.6級地震
  • 青島身處三大地震帶 90多個地震觀測點曝光
    山東青島有沒有能夠觀測地震的動物觀測點?大概有多少個?有沒有地震避難場所?咱們的房屋抗震能力怎麼樣……5·12汶川地震兩周年紀念日當天,青島市地震局局長李振諄做客青島政務網「在線訪談」欄目 ,回答網民提出的問題。
  • 日本俯衝帶的地震活動與中國
    3月11日的日本8.9級地震的震源所幸不是位於仙臺等城市的直下方,否則,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震源位於據仙臺海岸以東130公裡的太平洋板塊俯衝帶上,震源深度24公裡,震中位於38.322°N, 142.369°E,發震斷裂為向西緩傾的逆斷層,其傾角還不到15度。巖石的摩擦係數約為0.75,傾角26.5度左右的斷層最易活動。
  • 四川盆地局部因地震下降60釐米 地震波影響全球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造成了極其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場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徵?地表破裂帶在哪裡?大區域地表如何變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就此,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南北帶地震構造研究組組長張培震26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作了詳細講解。
  • 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預報中心,ID:YBZXDZ】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地震1668年7月25日夜間在中國山東省郯城-臨沂-臨沭交界發生8.5級地震,根據當時災情記載這次大地震震中烈度達到了最高的
  • 專家:定西地震是南北地震帶獨立地震
    許多網友討論地震是否和汶川地震有關,也有人提出定西地震就是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的「餘震」。中國地震局專家表示,此次甘肅定西6.6級地震位於南北地震帶中的臨潭宕昌斷裂帶上,屬於這條斷裂帶的正常活動。該斷裂帶所在的南北地震帶,自2008年汶川地震後進入活躍期,隨後的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表明其活躍度一直不減,目前仍處於活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