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21個大城市斷層帶摸清 已有準確位置(圖)

2020-11-25 騰訊網

地震專家稱建房時避開可有效防震 10年內有望勾畫出中國內地主要地震活動帶

●在近年發生的歷次大地震中,研究人員發現,斷層帶上的房屋倒塌、人員傷亡情況嚴重;但斷層帶以外的情況就要好得多。

●研究人員勾畫出21多個大城市斷層帶,建房時避開這些斷層帶,就可有效防震。

● 銀川已探索在地震斷層帶兩邊寬兩百米的地方建了綠化帶,不準建房。

●到2020年左右,中國內地主要地震活動帶都有望勾畫出來,能有效減輕地震帶來的破壞。

整理/文遠竹

「東京南面曾預測有八級以上地震,等了30年還沒有發生,沒想到東北部卻來了個9級地震。地震預測是世界性難題。」昨日下午,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作講座時透露,研究人員已勾畫出我國21個大城市斷層帶,建房時避開可有效防震。到2020年左右,有望把中國內地主要地震活動帶勾畫出來。

福島核電站離地震帶太近了

徐錫偉說,儘管國際原子能組織對核電站有嚴格的選址標準,但福島仍不安全,因為它離地震活動帶太近了。「核電站應該考慮選在地殼穩定區的中心,要遠離地震帶,離可能發生的大地震越遠越好。」

徐錫偉介紹說,全世界存在三大地震帶,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集中70%的大地震;二是喜馬拉雅山到地中海的歐亞地震帶,比較分散,不像環太平洋板塊那麼集中在一個狹長的地帶,集中了20%的大地震;三是大洋中脊地震帶,佔大地震的5%左右。

東京等了30年沒等到強震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動相當強烈,1990年以來,16次破壞性強的大地震11次都發生在這個板塊。從2004年蘇門答臘大地震,到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地震、紐西蘭地震,再到這次日本大地震,表明現在的地震活動到了活躍期。

「地震的預測是世界性難題。」徐錫偉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專家提出「地震空白論」,即地震會發生在以前沒有發生過的空白區。日本位於環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板塊與北美板塊三個板塊相衝的地方。東京南面可預測的地震達八級以上,概率達到87%,但等了30年還沒有發生。

北面可預測的地震只有7.7級、7.8級,但沒想到東北部卻發生了9級地震。日本所在的板塊活動非常有規律,但預測仍很困難。可見地震的預測研究任重而道遠。

在各地級市普查斷層帶

徐錫偉表示,1995年阪神大地震兩天後,日本《朝日新聞》發表了一個示意圖,表明倒塌的房屋和遇難者有三成分布在一個狹長帶上。「我們在現場看到,在狹長帶上大量民房倒塌,偏離斷層的後院房子卻完好無損。臺灣地震後,我們去現場,發現房子破壞、河床移位、橋梁 等災害帶也形成一個狹長帶。汶川地震後,我們在現場調查,發現白露中心學校有一個斷層從操場通過,隆起兩米高。斷層旁邊不遠的兩棟教學樓是按可抗七級地震的標準建造的,產生了好多X形剪切線,但整棟樓沒有大問題。地震斷層帶上的房子可以說是無堅不摧,但在斷裂帶以外,如果科學設計建築物抗震標準,可以大大減輕破壞。」

徐錫偉說,我國處於環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等幾個板塊相接的地方,至少有495個地震斷裂帶。如果將斷裂帶很詳細地勾畫出來,可以有效減輕地震的破壞。

「從2004年開始,我們在人口集中的21個大城市進行了地層活動斷層帶的研究,已經把它們的準確位置勾畫了出來,建房時可以避開活動帶。現在我們正在各地級城市進行相關普查。」徐錫偉說,「到2020年左右,我們要把中國內地存在的主要地震活動帶勾畫出來。此外,還要編制新一代的地震區劃圖,作為國家建設的依據和抗震的有效措施,這也是國家強制性標準,按這個標準建的房子可以有效減輕地震的破壞」。

籲立法禁止在斷層帶建房

問:日本大地震是否預示2012全球性災難要來了?

答:沒有證據表明2012災難會發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全球發生過7次8.0級以上的地震,60年代智利大地震是9.5級,都發生在環太平洋板塊。

問:有專家作過統計,好像大地震是10年一個周期,是嗎?

答:地震確實是一種周期性的脈動,10年一個周期是統計上的概念,實際上有時可能長點,有時可能會短點。像蘇門答臘9.3級地震發生在2004年,到現在才7年,看來地震活躍期還有幾年。

問:這次日本大地震演出了一次「全武行」,地震、海嘯和核事故接連發生。日本狹小的版圖幾乎全部處於地震活動帶上,卻布置了這麼多的核反應堆、核電站,當年難道沒有進行科學評估嗎?

答:其實日本建核電站是經過相當嚴格的評估的。國際原子能組織對核電站從選址、建設到運營都有一系列非常嚴格的標準。像日本福島核電站是按照峰值加速度0.6個g來建設的,當初選址時預測在日本東北部沿岸可能發生的地震小於8級,而靜岡到東京可預測的地震卻是8級以上的。東京附近的8級大地震等了30年都沒有等到,東北部這次9級地震卻沒有預測到。

問:日本東北部這次大地震發生後,是不是意味著今後東京灣相對來說會穩定許多?日本大地震後,對中國內地地震形勢怎麼看?

答:這些問題,科學家們正在探討。

問:剛才您說,地震災害主要發生在斷層帶,那是一個條帶。只有避開它,不需要太遠,災害都會減輕很多。那是不是說,只要把斷層帶普查得很清楚,立法禁止在斷層帶建房,就可以減輕破壞?

答:是這樣的。但核電站是個例外,不僅是避開,還要遠離斷層帶。比如美國加州就立法要求核電站必須離開斷層帶50英尺。我國目前還沒有法律規定建房要避讓斷層帶,但有些城市已開始探索。比如,銀川市就委託清華大學進行規劃,在地震斷層帶兩邊寬兩百米的地方建了綠化帶,不準建房。希望各界人士呼籲一下,我國也要立法,讓建築物避開地震斷層帶的錯動。(據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

相關焦點

  • 全國21大城市斷層帶摸清 鄭州是否處於地震帶上(圖)
    全國21大城市斷層帶摸清 鄭州是否處於地震帶上(圖) 房天下綜合整理
  • 中國21個大城市地震斷層 中國地震城市危險指數(圖)
    中國21個大城市地震斷層 中國地震城市危險指數(圖) 房天下綜合整理
  • 地震局專家稱未公布21個城市活動斷層帶分布圖
    3月20日至21日,有網站報導「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並相繼被各大網絡媒體轉載。21日晚,「京滬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致電人民網表示,有關「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成果」確實已通過驗收,但尚未正式發表,網上的配圖也並非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分布圖。
  • 中國發布城市地震斷層準確位置 約有495個地震斷裂帶
    中國發布城市地震斷層準確位置 約有495個地震斷裂帶中國地震帶分布圖地震斷層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規模和連續分布的地表破裂帶。又稱地震斷裂。研究人員通過多年的研究顯示,在地震斷層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都相對嚴重。
  • 地震局專家稱未發布全國21個城市斷層帶分布圖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網站2011年3月18日公布的《中國地震和火山分布圖》  東方網3月22日消息:3月20日至21日,有網站報導「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並相繼被各大網絡媒體轉載。
  • 地震局專家稱21城市斷層帶報告及分布圖未發布
    21日晚,「京滬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致電人民網表示,有關「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成果」確實已通過驗收,但尚未正式發表,網上的配圖也並非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分布圖。徐錫偉表示,該項目的最終報告計劃於2011年底正式出版,同時預計在2020年左右,補充完善我國內地具有發震能力的主要活動斷層的準確位置。
  •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快看看你家在哪?
    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壞性地震襲擊了我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涉及東部地區14個省份,造成數十萬人喪生,佔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的54%,地震成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裡。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分別是: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
  • 斷層的致命誘惑,全世界前20大城市中的10個,都處在危險的斷層線 | 文茜的世界周報
    地質學家統計,目前全世界前二十大城市中的十個,都位於危險的斷層線周圍。加州就是其中之一。 全球20大城市的其中10個位於斷層線周圍,加州在其中 一條深深的溝壑,從這排山脈中間穿過,也就是聖安德列斯斷層,它是兩個主要板塊的交界處,一邊是北美板塊,一邊則是太平洋板塊
  • 九問活動斷層 訪中國地震局地質所副所長徐錫偉
    徐錫偉:沿活動斷層分布的地震地表破裂帶地面寬度是有限的,研究表明平均寬度為30米。地震活動斷層同震錯動對地面建(構)築物的毀壞帶寬度也是有限的。  換言之,在查明活動斷層準確位置的基礎上,確定地表活動斷層「避讓帶」寬度,讓新建地面建(構)築物離開具有發震能力的活動斷層錯動引起的災害帶,是有效減輕地震災害的重要手段。
  • 斷層破碎帶內部結構地震識別
    3、利用低頻與高頻相干的差異區和瞬時振幅屬性值可區分斷層核部與誘導裂縫帶;利用曲率和高頻相干屬性可識別斷層破碎帶範圍。2、研究區正演模擬結果與無斷層破碎帶的模型正演結果、實際地震資料進行對比(圖2);3、選取不同的主頻、道間距參數進行正演模擬,進一步研究斷層破碎帶的地震響應特徵(圖3);5、利用分頻相干屬性、曲率屬性及瞬時振幅屬性對斷層破碎帶內部結構進行識別(圖5、圖6、圖7、圖8);
  • 這條海底地鐵隧道穿越了9條斷層破碎帶,總長5.4公裡!
    青島據《山東發布》報導:山東青島正在修建的這條地鐵,需要穿越了膠州灣,採用海底隧道的方式過海,海底隧道長度達到5.4公裡,其中,穿越9條斷層破碎帶,破碎帶長度達到1.5公裡,為國內施工難度最大,且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
  • 地震科普|活斷層探測
    活斷層不但決定著多數破壞性地震的發生位置,而且對強地震地面運動具有複雜的影響。發震活斷層沿線建築物的破壞和地面災害更大。01活斷層探測的意義地震災害是人類所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活斷層不但決定著多數破壞性地震的發生位置,而且對強地震地面運動具有複雜的影響。在城市建設當中:活斷層探測的現實意義是將成果有效應用於城市規劃和建設中,為抗禦地震災害、保障城市安全提供服務。由於大地震沿斷層造成的數米滑動,是一般工程措施難以防禦的,因此,避讓活斷層是第一選擇。
  • 中國地震帶分布
    中國地震帶主要劃分為華北地震區、青藏高原地震區、新疆地震區、臺灣地震區、華南地震區。華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由於首都圈位於這個地區內,所以格外引人關注。
  • 北安納託利亞斷層每年移動2.5釐米,科學家:可能成為地震的區域
    地震的爆發也是越來越多,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表明,當一條主要斷層線段平靜時,可能意味著以下兩種情況之一:地震間隙可能僅僅是不活動的,兩個板塊平穩地滑過彼此的結果。或者該段可能是源潛在的地震,幾十年來悄然興建,直到不可避免的地震釋放。美國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位於伊斯坦堡海岸可能發生重大地震。這局部地區就存在這一的情況。
  • 陳運泰:汶川地震的成因斷層、破裂過程及成災機理
    汶川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龍門山斷裂帶在圖中這個位置。(圖)來看全球的地震分布,圖告訴我們,雖然世界各地都可能發生地震,但是在全球範圍內地震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一帶,叫環太平洋地震帶。另外分布在橫貫歐亞的地震帶。除此之外,在太洋的中脊也會發生很多地震,它是另外一條地震帶,叫大洋中脊地震帶,有6萬公裡長,雖然它發生的規模遠不如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那麼大,但它顯然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地震帶。
  • 圖解地質|野外地質現象圖解(斷層)
    17、挪威卑爾根的斷層褶皺:    21、猶他州莫阿布(Moab,又稱為摩押)地區斷層帶的地塹:    29、猶他州的莫阿布(Moab)地區的兩條斷層對比圖:    30、上圖中的莫阿布地區斷層大圖:
  • 印尼斷層新變化,Mentawai斷裂帶影響盆地沉積物
    在地球上,2018年最近地震的頻繁程度不斷變化,科學家們對全球的地震帶都十分的關注,最新研究發現,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Mentawai地區的主動逆止斷層出現新變化,這可能與最近該地區出現頻繁的地震爆發存在關係,科學家們也給出了不一樣的分析結果。
  • 川藏鐵路全斷面掘進機穿越斷層破碎帶隧道施工研究-以折多山為例
    川藏鐵路全斷面掘進機穿越斷層破碎帶隧道施工研究劉 卓(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 設備物資部,天津 300222)摘要: 通過大斷層破碎帶是全斷面掘進機(TBM)施工的難點.基於引漢濟渭工程秦嶺隧洞嶺北TBM穿越斷層破碎帶的施工工藝和研究成果,提出了TBM穿越斷層破碎帶的施工工法
  • 洛杉磯正下方盲斷層「復甦」,可能會摧毀一座城市
    聖安地列斯大斷層位於美國西海岸,綿延1200餘公裡串聯舊金山、洛杉磯等大城市,其地下斷層數量之密集超乎想像,其中一條剛好位於洛杉磯的正下方。
  • 疫情導致「斷層」現象,「斷層」是什麼?
    我在公園扎了張吊床,躺在上面發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條抖音短視頻,在60秒的時間裡,我說,疫情發生後,經濟、市場、企業出現了斷層,不管你是誰,都要關注這一點,要小心這一點,這裡面充滿了機會,也充滿了風險。今天,我們接著「斷層」這個話題。 斷層,地質專有名詞,地殼受力發生斷裂,兩邊破裂面的巖塊發生相對位移,從而形成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