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納託利亞斷層每年移動2.5釐米,科學家:可能成為地震的區域

2020-12-03 環球科學貓

在科學紀錄中,地震的發生全球都有,即使在寒冷的地區與非常熱的地區都存在相同的地震。地震的爆發也是越來越多,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表明,當一條主要斷層線段平靜時,可能意味著以下兩種情況之一:地震間隙可能僅僅是不活動的,兩個板塊平穩地滑過彼此的結果。或者該段可能是源潛在的地震,幾十年來悄然興建,直到不可避免的地震釋放。

美國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位於伊斯坦堡海岸可能發生重大地震。這局部地區就存在這一的情況。他們通過觀察發現,在北安納託利亞斷層的不同部分發現了這兩種類型的行為的證據,這個斷層帶也是世界上最為活躍的地震帶之一,這個規模與加州聖安地列斯斷層相似,橫跨土耳其北部大約1199公裡,進入愛琴海。

科學家麥可弗洛伊德稱,他們分析了沿斷層20年的GPS資料,並確定下一次大地震可能發生在伊斯坦堡以西大約8公裡處的馬爾馬拉海下一個地震縫隙區域。於此同時,西部地震的差距似乎在移動,沒有發生大地震,剛好符合現在研究大的兩種情況。

美國科學家表示,伊斯坦堡是一座大城市,許多建築都非常古老,與南加利福尼亞州相比,現代標準並不高。從地震科學家的角度來看,這是潛在的地震危險的熱點。雖然不可能確定何時會發生這樣的地震,但科學家弗洛伊德說,這個地震可能是大約是7級或更強,研究報告已經發布地球物理研究快報。

科學家表示,近幾十年來,北安納託利亞斷層從東向西依次發生轉移,並產生過大地震,最近的一次地震發生在1999年伊斯坦堡市伊斯坦堡東部。當時造成了數千人死亡,由於伊斯坦堡處於斷層的西端,許多科學家認為這座城市將會在下一次重大地震的震中附近。

麻省理工學院和土耳其科學家,測量過去20年來該地區的地面運動,使用了大約100個GPS位置手機斷層信息,不斷跟蹤變化,研究人員從他們的基礎資料中估計,大部分北安納託利亞斷層以每年約2.5釐米的速度移動。他們還確定了伊斯坦堡以西馬爾馬拉海下的一個斷層,稱為王子島部分,滑動速度大約20釐米到28釐米的速度移動。

(感謝讀者閱讀,如有問題可留言,樂意解答)

用眼睛看科學,用科學的思維看世界。 本文由作者「環球科學貓」原創

相關焦點

  • 1500公裡斷層帶偏移!科學家:可能發生8級以上地震
    根據美國地震學會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發現了最古老的兩個斷層的轉換,一個就是北安納託利亞活動斷裂帶,穿越土耳其,黑海以及希臘的右旋斷裂帶,位於阿拉伯板塊與歐亞板塊的邊界之一,長度約1500公裡。另外就是聖安德烈亞斯斷層,位於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洲板塊的交界處,長約1050千米。
  • 美國聖安地列斯斷層發生移動,科學家:海岸線開始侵蝕
    在地球上,位於斷層帶的地區來說,時刻受到地震或者火山的威脅。以目前的科學技術來說,只能夠做到預測的問題,但是預測並不能確定到具體的 時間,是通過數據的模擬出來的。地球的斷層很多,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位於美國加州的一個大斷層出現異動,真的是焦頭爛額。
  • 聖安地列斯斷層發生異動,美科學家憂心:可能迎來9級超強地震!
    科學家認為,這一現象大大增加了未來該地區發生特重大地震的可能性,直接威脅到世界著名的洛杉磯、舊金山等西部城市群…此前研究人員認為,這一地區緩慢而穩定的斷裂帶運動正在溫柔地沿著斷層釋放被壓抑的能量,並無太大威脅。但新的研究表明,該地區的地質構造變化比預料中的更加複雜和危險。
  • 愛琴海出現6.9級強震,5級以上餘震已達170次,什麼原因?
    在本次地震之後,俄羅斯科學報指出,5級以上的餘震已發生(達)170次,所以地震非常活躍與強。同時在這個地震的周圍,還有希臘海溝,安那託利亞微板塊,北安那託利亞斷層帶,土耳其東南部斷層帶等幾個板塊的活動,所以地震的發生其實很複雜,該區域屬於多個斷層帶的交界區域。
  • 活動斷層與地震
    斷層也稱斷裂,是地殼受力發生破裂,沿破裂面兩側巖塊發生相對位移的構造。而活斷層簡單說就是現在仍持續活動的斷層。活動斷層錯動與地震大量資料證實,地震的發生於斷層活動有密切關係,尤其是中強以上地震,與活斷層的關係更為明顯。
  • 英國地震專家警告稱印度洋一年內可能再遭強震
    由於缺乏海嘯預警系統,去年12月26日發生的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無情地奪去了30萬人的生命,令人至今心痛不已。此後,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加強了對印度洋海底的觀測與研究。英國地震學家17日警告,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去年發生大地震的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地殼斷層壓力正在增加,這很有可能再次發生大地震,並引發另一場致命的海嘯。
  • 又是加州區域?美國斷層向北延伸超過100公裡,橫跨5公裡!
    在地球上,有很多地震帶區域是我們人類科學都研究出來的,而這些地震帶存在的威脅也是在每年中不斷的擴大,根據美國地質學會的一項新的研究推測,在聖安地列斯斷層區域,可能是美國未來的一個大地震地點,這也是美國科學界最近幾年關注最多的區域。
  • 日本地震科學探查機構預測未來1至2個月內日本可能發生震度6的強震的區域
    從目前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發生了11次震度為5弱的地震,2019年日本發生了9次震度為5弱的地震,2020年日本僅發生7次震度為5弱的地震,歷史資料顯示這種現象被稱為靜穩狀態,一旦靜穩狀態持續時間較長就意味著可能發生大地震【2016年4月16日日本熊本縣發生7.3級地震震前也出現過類似情況】。日本地震科學探查機構將目前日本的地震危險程度區域分為3個。
  • 日本海溝出現斷層移動50米?科學家:超級大地震或300年一遇
    文/行走天涯日本海溝出現斷層移動50米?科學家:超級大地震或300年一遇若說到世界上地震發生率最頻繁的國家,那麼日本肯定是首當其衝的。這也是因為日本國家處在地震帶上的原因,日本人至少每天會經歷十次以上的地震,但因為地震的幅度都不是很大,所以並沒有給日本人帶來很嚴重的傷害和影響。不過據相關數據顯示,日本的地勢板塊運動幅度越來越大,日本很可能會經歷一次史無前例的超級大地震。特別是有一項數據顯示,日本的海溝已經開始出現了50米範圍內的斷層移動。
  • 七條大斷層匯於美西部大城市!科學家:76%概率爆發7.2級以上地震
    真正令科學家擔心的是絕對毀滅性的地震。早在2007年,USGS就已「確定」到2037年,舊金山灣區發生6.7級以上地震的概率為63%。此後,各種報告迭出,且預測的風險性越來越高。而最近的一份地質報告表明舊金山灣區在未來30年內有76%的概率爆發芮氏7.2級以上的地震。
  • 科學家稱美國西北部大斷層可能引發9級規模大地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3月7日報導,美國西北部太平洋岸地區多年來一直籠罩在發生「大地震」的陰影之中。科學家警告,最新電腦模擬顯示,當地的「卡斯卡迪亞」斷層可能發生9級規模大地震,它所引發的海嘯恐將越洋襲向日本。據稱,長度近1000公裡的卡斯卡迪亞斷層1700年曾發生9.2級規模大地震。
  • GPS衛星空間定位已成為科學家研究地震的新方式!
    在它建成後的兩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們所站的整座山已經向西北方向移動了大約4英寸(10釐米),與北美大陸的內部相比。兩年內長4英寸(10釐米)可能聽起來並不多——這和你的指甲長得有多快有關——但對於一座山來說,它移動得很快。1500萬年後,洛杉磯將與舊金山相遇。十年前,地震研究人員無法以如此精確的速度測量一座山的運動。
  • 不在板塊邊界,印度Riasi斷層活躍,壓力增加
    在科學中,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都是由於板塊之間的運動碰撞形成的,來自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位於喜馬拉雅山的Riasi斷層的成為一個新的主要地震威脅地區,目前這項研究美國地質學會已經公布。科學家表示,Riasi斷層的測繪位於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克什米爾區域(屬於印度範圍),這個斷層是地震紀錄中少有的地震區域。最大的一次也就是在2005年,克什米爾巴基斯坦附近的Balakot-Bagh斷層,發生了7.6級地震,過後研究人員也才開始真的重視該地區的其他斷層區域。
  • 印尼蘇拉威西近期可能發生強烈地震
    Matano斷層位於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是一條活動斷層,該斷層長約541千米,這條地震斷層橫穿整個蘇拉威西島,2018年9月28日蘇拉威西島西部近海7.5級地震就是發生在這條斷層線上,該斷層每年移動速率為44毫米,印尼防災部門認為這條斷層有可能引發7級至7.3級強震。
  • 西部邊緣出新斷層!科學家稱有超強地震
    在地球上,2018年地震的頻繁程度不斷變化,科學家們對全球的地震帶都十分的關注,最新研究發現,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Mentawai地區的主動逆止斷層出現新變化,這可能與最近該地區出現頻繁的地震爆發存在關係,科學家們也給出了不一樣的分析結果。
  • 陳運泰:汶川地震的成因斷層、破裂過程及成災機理
    在各個地方是不一樣的,大概每年幾個釐米運動。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人的指甲每個星期要長一毫米,一年不剪指甲,它要長50-60毫米,也就是5-6釐米,板塊運動的速率也就相當於人指甲生長的速率,從一年看這個速率是不高的。如果這個生長持續了好幾千年甚至幾萬年那效果是十分可觀的。
  • 【南開區域導讀43】地震風險與房價:地震斷層帶的證據
    在美國,加州是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在未來30年內發生6.7級或更高級地震的可能性高達99%。預測顯示,加州海沃德斷層發生7.0級地震,可能造成約800人死亡,1.8萬人非致命性受傷,1700億美元的私人財產損失。儘管存在上述風險,但是許多人仍繼續生活在地震多發地帶,這不禁引起了學者對以下問題的思考:對不同斷層帶房價差異的理性應對?還是對斷層附近居住所帶來風險的錯誤估計?或者是對風險的異質性偏好?
  • 美國3大斷層平靜100年了,大地震已經停止?0.3%的可能性
    在科學中,地震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強的自然災難,在環太平地震帶上幾乎每天都有大小地震發生,而對於一些超級地震板塊或斷層帶區域上,也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終點,根據「 地震研究快報 」最新科學研究表明,位於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區域就有這樣一個現象,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該區域匯聚了全球最強的斷層帶,三條主要斷層線 - 聖安德烈亞斯,海沃德和聖哈辛託是發生過歷史性的強震的
  • 地震區域斷層多 分布多個斷裂帶(組圖)
    1月14日下午1時21分,樂山市金口河區(北緯 29.3 度,東經103.2度)發生5.0級地震,震中位於金口河區吉星鄉梁河壩村,震源深度14公裡。付明君是一名木匠,地震之前在金口河汽車客運站附近一個建築工地做木工,「當時我在6樓,一下就晃動起來,把我甩到了5樓的平臺上。」他說。  傷者劉伯軍和胡小琳是一對夫妻,出事時兩人駕駛一輛電三輪正準備回家,地震讓道路一側的飛石滾落下來,電三輪失控翻倒,導致胡小琳腰椎壓縮性骨折、劉伯軍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